一种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2649发布日期:2021-08-03 12:5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变信息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吸风辊筒的吸风板通常为单层结构,通过在单层吸风板上开设通孔作为吸风孔。

但是,此种结构的吸风板,由于吸风孔为提前开始,无法根据纸张的大小、薄厚和重量进行吸风孔孔径的调节,导致吸风辊筒的吸风力调节无法通过调节吸风孔的孔径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风辊筒无法根据纸张的大小、薄厚和重量进行吸风孔孔径的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包括分压单元以及两层套合的吸风板,两层吸风板之间通过环形滑轨以及与环形滑轨配合的滑环转动连接,两层吸风板上分别开设多排通孔,两层吸风板上通孔重合的部分作为吸风孔,吸风孔与负压单元连通。

进一步地,滑轨套设于内层的吸风板的外壁,滑环设于外层的吸风板的内壁;或者,滑环套设于内层的吸风板的外壁,滑轨设于外层的吸风板的内壁。

进一步地,沿吸风板的径向、纸张至吸风板轴线方向,吸风孔的孔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吸风板分为内吸风板以及套设于内吸风板外侧的外吸风板,内吸风板开设内通孔,外吸风板上开设外通孔,内通孔和外通孔重合的部分作为吸风孔。

进一步地,多排吸风孔均匀排布。

进一步地,上述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还包括多个吸风通道,每个吸风通道与至少一排吸风孔连通,吸风通道的出气口与负压单元连接,负压单元通过吸风通道与吸风孔连接。

进一步地,吸风通道的出气口为一个,位于吸风通道的一端。

进一步地,吸风通道的出气口为两个,位于吸风通道的两端。

进一步地,上述吸风通道的数量与吸风孔的排数相同,每个吸风通道对应一排吸风孔。

进一步地,吸风通道的数量小于吸风孔的排数,每个吸风通道对应至少两排吸风孔。

进一步地,上述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还包括辊筒本体,位于内层的吸风板套设于辊筒本体的外周面,辊筒本体的外周面开设多个与吸风孔对应的吸风槽,吸风槽与吸风槽开口处的吸风板构成吸风通道。

进一步地,辊筒本体与吸风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吸风通道部分或全部通过吸风嘴与负压单元连接,吸风嘴的一端与吸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吸风嘴的另一端与负压单元的进气口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吸风嘴的形状为带有缺口的环形,吸风嘴与部分吸风通道连接。

进一步地,吸风嘴部分包覆吸风板的端部且与吸风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吸风嘴的形状为半环形,吸风嘴包覆吸风板的上半部,位于吸风板上半部的吸风通道通过吸风嘴与负压单元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a)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吸风板为双层结构(内吸风板和外吸风板),通过在两层吸风板上开设通孔,通过调节两层中通孔重叠部分的面积,能够实现吸风孔孔径的调节,进而能够根据纸张的大小、薄厚和重量,对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的吸风力进行调节。

b)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尤其适用于曲面喷印装置,这是因为,纸张在曲面喷印装置的辊筒上输送时,由于没有原印刷色组中的橡胶辊筒的压附,会处于不稳定和不可控的输送状态,但是,喷印时要求纸张完全贴附在曲面喷印装置的辊筒的表面,以达到良好的喷印效果,通过负压单元能够在吸风孔中形成从纸张至负压单元的吸风,从而能够通过吸风孔能够吸附输送过程中的纸张,使其贴附于吸风板的表面,防止纸张打滑或飞起。

c)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采用吸风孔,还能够避免采用普通压纸轮(例如,橡胶压轮)接触划伤印品表面或油墨未完全干燥的情况下破坏印刷效果的问题。

d)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通过负压单元抽离吸风通道内的空气,在吸风通道内形成真空吸风,吸风孔作为吸风通道的进气口,其内部的风向为从纸张至吸风通道,负压单元的气压在吸风通道中缓冲实现稳压,使得吸风孔能够提供稳定的吸附力,纸张的传送更加稳定、高效,适用于多规格纸张。

e)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吸风通道采用分体结构,是因为,相比于在辊筒本体上开设具有开口的通道,在辊筒本体上开设吸风槽工艺相对简单;同时,将辊筒本体与吸风板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当吸风板上的吸风孔发生堵塞时,可以将吸风板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更换。

f)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在多个吸风通道中,仅有被吸风嘴覆盖的部分会与负压单元连通,从而能够在负压单元吸风力不变的情况下集中吸风力吸附需要喷印的纸张或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中吸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中吸风孔的结构示意图,箭头方向为吸风方向。

附图标记:

11-吸风孔;12-辊筒本体;13-吸风板;14-吸风槽;15-吸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参见图1至图4,包括分压单元以及两层套合的吸风板13,两层吸风板13之间通过环形滑轨以及与环形滑轨配合的滑环转动连接,两层吸风板13上分别开设多排通孔,两层吸风板13上通孔重合的部分作为吸风孔11,吸风孔11与负压单元连通,也就是说,吸风板13分为内吸风板以及套设于内吸风板外侧的外吸风板,内吸风板开设内通孔,外吸风板上开设外通孔,内通孔和外通孔重合的部分作为吸风孔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吸风板13为双层结构(内吸风板和外吸风板),通过在两层吸风板13上开设通孔,通过调节两层中通孔重叠部分的面积,能够实现吸风孔11孔径的调节,进而能够根据纸张的大小、薄厚和重量,对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的吸风力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尤其适用于曲面喷印装置,这是因为,纸张在曲面喷印装置的辊筒上输送时,由于没有原印刷色组中的橡胶辊筒的压附,会处于不稳定和不可控的输送状态,但是,喷印时要求纸张完全贴附在曲面喷印装置的辊筒的表面,以达到良好的喷印效果,通过负压单元能够在吸风孔11中形成从纸张至负压单元的吸风,从而能够通过吸风孔11能够吸附输送过程中的纸张,使其贴附于吸风板13的表面,防止纸张打滑或飞起,同时,采用吸风孔11,还能够避免采用普通压纸轮(例如,橡胶压轮)接触划伤印品表面或油墨未完全干燥的情况下破坏印刷效果的问题。

示例性地,滑轨套设于内层的吸风板13的外壁,滑环设于外层的吸风板13的内壁;或者,滑环套设于内层的吸风板13的外壁,滑轨设于外层的吸风板13的内壁。

值得注意的是,当吸风力过大时,吸风孔11的侧壁与纸张接触的位置容易划伤纸张,因此,沿吸风板13的径向、纸张至吸风板轴线方向,吸风孔11的孔径逐渐减小,这样,吸风孔11的侧壁与纸张接触的位置为钝角,相比于直角,接触的位置为钝角相对圆滑,从而能够减少吸风孔11的侧壁与纸张接触的位置划伤纸张的情况发生。

为了提高上述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的吸风均匀性,多排吸风孔11均匀排布,通过均匀排布的多排吸风孔11能够对纸张的整体进行吸附,从而能够提高纸张在吸风滚筒上的传输稳定性。

为了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吸附力,上述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还包括多个吸风通道,每个吸风通道与至少一排吸风孔11连通,吸风通道的出气口与负压单元(图中未示出)连接,负压单元通过吸风通道与吸风孔11连接,参见图1。这样,通过负压单元抽离吸风通道内的空气,在吸风通道内形成真空吸风,吸风孔11作为吸风通道的进气口,其内部的风向为从纸张至吸风通道,负压单元的气压在吸风通道中缓冲实现稳压,使得吸风孔11能够提供稳定的吸附力,纸张的传送更加稳定、高效,适用于多规格纸张。

需要说明的是,吸风通道的出气口为一个,位于吸风通道的一端,或者,吸风通道的出气口为两个,位于吸风通道的两端。此外,上述吸风通道的数量与吸风孔11的排数相同,每个吸风通道对应一排吸风孔11;或者,吸风通道的数量小于吸风孔11的排数,每个吸风通道对应至少两排吸风孔11。

具体来说,为了形成吸风通道,上述吸风孔可调的吸风辊筒还包括辊筒本体12,位于内层的吸风板13套设于辊筒本体12的外周面,辊筒本体12与吸风板13可拆卸连接,辊筒本体12的外周面开设多个与吸风孔11对应的吸风槽14,吸风槽14与吸风槽14开口处的吸风板13构成吸风通道。吸风通道采用分体结构,是因为,相比于在辊筒本体12上开设具有开口的通道,在辊筒本体12上开设吸风槽14工艺相对简单;同时,将辊筒本体12与吸风板13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当吸风板13上的吸风孔11发生堵塞时,可以将吸风板1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或更换。

为了便于吸风通道与负压单元的连接,多个吸风通道部分或全部通过吸风嘴15与负压单元连接,吸风嘴15的一端与吸风通道的出风口连通,吸风嘴15的另一端与负压单元的进气口连接。

考虑到可变信息的印刷不会覆盖吸风板13的整个外周面,因此,上述吸风嘴15的形状为带有缺口的环形,吸风嘴15与部分吸风通道连接。

示例性地,对于吸风嘴15的安装位置,吸风嘴15部分包覆吸风板13的端部且与吸风板13滑动连接,这样,在多个吸风通道中,仅有被吸风嘴15覆盖的部分会与负压单元连通,从而能够在负压单元吸风力不变的情况下集中吸风力吸附需要喷印的纸张或薄膜。

从重力和喷印位置的角度考虑,喷印位置位于吸风板13的上半部,上述吸风嘴15的形状为半环形,吸风嘴15包覆吸风板13的上半部,位于吸风板13上半部的吸风通道通过吸风嘴15与负压单元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