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盖章机

文档序号:27319610发布日期:2021-11-10 00:28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自动盖章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盖章机。


背景技术:

2.现在市面上的自动盖章机普遍存在体积庞大亦或者价格过高的问题,而体积庞大的自动盖章机存在着需要更大的储存空间,不仅不便于携带而且由于体积过大的自动盖章机在一般家庭中也没有放置的位置,这样会导致自动盖章机普遍存在于各大企业中,无法在家庭中使用,这就有目标群体单一的情况存在。而庞大体积的也同时导致了生产成本高以及随之而来的销售价格高昂以及维修成本高的问题,这也是无法广泛推广到各个目标群体中的原因之一。
3.那么如何在保证自动盖章机的传动问题的前提下,避免体积和成本不能过高并尽量减少精密的电子原件的问题使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盖章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盖章机,用于提供给盖章人员在应盖章区域实现盖章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机构,包括至少设有两个连接孔的底板、连接在连接孔上的左连接支架、连接在连接孔上的右连接支架以及连接在右连接支架上端的右支架块;传动机构,安装在底座机构上;模底机构,设置在底座机构上的与待盖章的应盖章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印章,印章连接在传动机构上;墨泥机构,放置在底座机构上,至少包括一份墨泥;其中,传动机构包括手柄部件、配重部件、曲柄部件、手柄端连杆、手柄印章两端连接杆、第一印章端连杆、第二印章端连杆以及印章端手柄,手柄部件与配重部件连接,配重部件包括设有包括一个圆盘,在圆盘的靠近边缘位置有一根贯穿圆盘的圆盘连接杆,圆盘连接杆穿过左连接支架以及右支架块的通孔从而安装在底座机构上,曲柄部件包括曲柄连杆、第一曲柄格挡、第二曲柄格挡,第一曲柄格挡以及第二曲柄格挡通过锁紧装置分别固定在曲柄连杆的两侧,手柄端连杆,包括两个带孔圆盘以及一个连接带孔圆盘的连接杆,手柄印章两端连接杆,贯穿左连接支架并连接手柄端连杆以及第一印章端连杆,第一印章端连杆以及第二印章端连杆带动印章端手柄传动,印章端手柄通过锁紧装置与印章连接。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盖章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曲柄连杆与手柄端连杆、印章端手柄与第一印章端连杆以及印章端手柄以及第二印章端连杆均通过连接轴套连接。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盖章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模底机构包括模底、用于连接底座的弹性装置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用于支撑弹性部件的支撑部件。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盖章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底板上设有为放置墨泥而预留位置的至少一个墨泥槽以及为放置模底机构而预留位置的至少一个模底槽,墨泥槽以及模底槽均设置在底板上,相对于左连接支架以及右连接支架远离手柄的一
侧。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盖章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第一印章端连杆以及第二印章端连杆均为两个带孔圆盘以及一个连接带孔圆盘的连接杆。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盖章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墨泥机构与底座之间具有拆卸和固定功能的卡扣。
11.实用新型作用与效果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盖章机,通过底座机构、传动机构、模底机构、印章以及墨泥机构,由于传动机构包含简单四连杆结构,实现易于拆卸、易于维修、不易丢失细小零件以及提高盖章效率的作用。并且底座机构以及传动机构需要使用的工艺简单,各机构常见并且各机构之间的安装方便,因此具有易于维修的特点。同时,每个机构之间均相互独立,能够通过简单的四连杆结构实现易于拆卸、易于维修、不易丢失细小零件以及提高盖章效率,并且较小的体积也易于携带。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主视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右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俯视图;
16.图4是配重部件202以及曲柄部件203装配后的主视图;
17.图5是图4在a

a处的剖面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初始状态的过程状态示意图;
19.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印章与墨泥机构接触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20.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印章在墨泥机构以及模底机构的过程状态示意图;以及
21.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印章与模底机构接触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盖章机作具体阐述。
23.<实施例>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主视图。
25.如图1所示,自动盖章机1000包括底座机构1001、传动机构1002、印章1003、模底机构1004以及墨泥机构1005。
26.底座机构1001,包括设有四个连接孔的底板101、连接在连接孔上的左连接支架102、连接在连接孔上的右连接支架103以及连接在右连接支架上端的右支架块104。
27.其中,底板101上设有为放置墨泥而预留位置的墨泥槽以及为放置模底机构而预留位置的模底槽。
28.墨泥槽以及模底槽均设置在底板101上,墨泥槽以及模底槽均设置在相对于左连
接支架102远离手柄部件201的一侧,墨泥槽以及模底槽分别设置在传动机构的传动过程中落下位置。
29.传动机构1002,安装在底座机构1001上。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右视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俯视图。
32.如图2以及图3所示,传动机构1002包括手柄部件201、配重部件202、曲柄部件203、手柄端连杆204、手柄印章两端连接杆205、第一印章端连杆206、第二印章端连杆207以及印章端手柄208。
33.手柄部件201与配重部件202连接。
34.配重部件202包括设有包括一个设有三个通孔的圆盘,在圆盘的靠近边缘位置有一根贯穿圆盘的圆盘连接杆,圆盘连接杆与圆盘的连接部分在圆盘的两侧设有第一圆盘凸台以及第二圆盘凸台,在圆盘连接杆的一端设有一个截面为方形的圆盘连接柱,圆盘连接杆穿过左连接支架102以及右支架块104的通孔从而安装在底座机构1001上。
35.图4是配重部件202以及曲柄部件203装配后的主视图,图5是图4在a

a处的剖面示意图。
36.如图4以及图5所示,曲柄部件203包括曲柄连杆31、设有一个弧形凹槽的第一曲柄格挡32、一个弧形凹槽的第二曲柄格挡33。
37.其中,曲柄连杆31与手柄端连杆204、印章端手柄208与第一印章端连杆206以及印章端手柄208以及第二印章端连杆207均通过连接轴套连接。
38.配重部件202的圆盘外接曲柄连杆31,第一曲柄格挡323以及第二曲柄格挡33通过锁紧装置分别固定在配重部件202以及曲柄连杆31的两侧,第一曲柄格挡323、第二曲柄格挡33以及曲柄连杆31 的内圆边界均具有一个弧形凹槽,并且配重部件202的圆盘连接杆的外圆边界与弧形凹槽接触并通过螺栓实现锁定作用,从而使得当配重部件202转动时带动曲柄部件203一同进行运动,从而使得配重部件 202以及曲柄连杆31成为一个共同转动的整体。
39.手柄端连杆204,包括第一手柄连接带孔圆盘、第二手柄连接带孔圆盘以及一个连接第一手柄连接带孔圆盘以及第二手柄连接带孔圆盘的连接杆,其中第一手柄连接带孔圆盘的孔边设有一个弧形凹槽。
40.手柄印章两端连接杆205,贯穿左连接支架102并连接手柄端连杆204以及第一印章端连杆206。
41.第一印章端连杆206以及第二印章端连杆207带动印章端手柄 208传动;其中,第一印章端连杆206以及第二印章端连杆207均为两个带孔圆盘以及一个连接带孔圆盘的连接杆。
42.印章端手柄208通过锁紧装置与印章连接。
43.印章1003,设置在传动机构1002的印章端手柄208上,印章1003 通过螺丝固定在传动机构1002上。
44.模底机构1004,设置在底座机构1001上的与待盖章的应盖章区域相对应的位置;用于突出体现被盖章区域的位置以便于盖章人员能够准确地在应盖章区域实现盖章操作。
45.其中,模底机构1004包括模底401、用于连接底座的弹性装置 402以及安装在底座
上用于支撑弹性部件的支撑部件403。
46.墨泥机构1005,通过放置在底座机构1001上,至少包括一份墨泥,墨泥与底座101通过卡扣(并未在图中示出)连接。
47.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初始状态的过程状态示意图。
48.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印章与墨泥机构接触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49.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印章在墨泥机构以及模底机构的过程状态示意图。
50.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自动盖章机的印章与模底机构接触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51.自动盖章机的初始状态为图6状态,当转动手柄部件201并带动配重机构202按照圆盘连接杆的轴转动,配重机构202的转动通过圆盘连接杆带动第二印章端连杆207按照圆盘连接杆的轴转动,与此同时配重机构202的转动还通过手柄端连杆204以及与手柄端连杆204 联动的手柄印章两端连接杆205带动第一印章端连杆206按照手柄印章两端连接杆205的轴转动,印章端手柄208通过第一印章端连杆 206以及第二印章端连杆207的转动实现联动,从而使得印章1003 向墨泥槽落下,从而到达图7的状态。接下来继续手柄部件201从而能够通过上述联动实现抬起以及向模底槽落下的运动,从而通过图8 到达图9的状态。
52.通过上述联动从而使得自动盖章机能够实现从图6、图7、图8、图9从而循环往复的运动轨迹。
53.实施例作用与效果
54.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盖章机,通过底座机构、传动机构、模底机构、印章以及墨泥机构,由于传动机构所包含的简单四连杆结构实现易于拆卸、易于维修、不易丢失细小零件以及提高盖章效率的作用。并且底座机构以及传动机构需要使用的工艺简单,并且各机构常见并且各机构之间的安装方便,因此具有易于维修的特点以此同时,每个机构之间均相互独立,能够通过简单的四连杆结构实现易于拆卸、易于维修、不易丢失细小零件以及提高盖章效率,并且较小的体积也易于携带。
55.实施例中,模底机构由于加入支撑部件在避免弹性装置的过早老化的同时也能给予较好的人机反馈。
56.实施例中,根据墨泥机构与底座之间的具有拆卸和固定功能的卡扣,从而当墨泥失去作用的时候,实现墨泥的替换,避免由于墨泥失效而导致的自动盖章机器人失去作用的情况。
57.上述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