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控制装置及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2799发布日期:2021-09-18 00:5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打印机的控制装置及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打印机的控制装置及打印机。


背景技术:

2.墨盒是储存墨液的容器,墨盒在打印机中起到供墨的作用,打印机的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墨盒。
3.为了方便、快捷地更换墨盒,墨盒与打印机的本体之间可实现拆装,当墨盒安装到打印机内后,墨盒与控制装置通过连接端口导通,实现电连接。
4.由于墨盒与打印机的本体可拆卸,因此每次安装墨盒后,打印机需要对该墨盒进行识别,以判断是否为能够与打印机配套的墨盒,若无法配套,则无法正常打印。
5.此外,打印机在打印过程中,需要与墨盒进行数据交互,以操纵墨盒进行供墨。
6.现有的打印机的墨盒识别接口和数据交互接口为不同规格的接口,安装墨盒时需要谨慎对准各个接口,若接口错位,则要么导致墨盒识别错误,要么导致墨盒与打印机无法正常进行交互,这均会导致打印机报错,需要重新调整墨盒。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机的控制装置,其柔性电路板集成有墨盒识别模组、位置传感器模组和打印驱动模组,与墨盒之间通过第一触点接口电连接,因此墨盒识别和打印驱动均采用第一触点接口进行数据交互,简化了接口结构,使得墨盒更易拆装。
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机,其采用了上述的控制装置,墨盒上的墨盒识别芯片通过第一触点接口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结构简单,便于进行打印机小型化设计。
9.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10.一种打印机的控制装置,包括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集成有墨盒识别模组、位置传感器模组和打印驱动模组;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墨盒电连接的多个第一触点接口,多个第一触点接口包括打印驱动接口和墨盒识别接口;打印驱动模组包括打印驱动接口,墨盒识别模组包括墨盒识别接口。
11.柔性电路板集成有墨盒识别模组、位置传感器模组和打印驱动模组,设计更加紧凑,其中墨盒识别模组和打印驱动模组与墨盒之间通过第一触点接口电连接,因此墨盒识别和打印驱动均采用第一触点接口进行数据交互,简化了接口结构,使得墨盒更易拆装。
12.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打印机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位置反馈部,用于反馈打印机与打印介质间的位置关系;位置传感器模组还包括位置检测部,位置检测部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上并与位置反馈部相对应,位置检测部接收位置反馈部的反馈信息以检测打印机与打印介质间的位置关系。
13.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打印机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支架,柔性电路板与
支架固定连接;位置反馈部还包括辊轮部,辊轮部包括磁体和转轮,转轮安装在支架上;位置检测部包括霍尔元件,霍尔元件位于辊轮部的上方。
14.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打印机的控制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支架和第一弹性元件;支撑板与支架连接,第一弹性元件设置在支撑板与支架之间,第一弹性元件向支撑板施加远离支架的力;柔性电路板设置在支撑板的背离支架的一侧,第一触点接口设置在柔性电路板的背离支撑板的一侧。
15.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打印机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垫板,垫板设置在柔性电路板和支撑板之间。
16.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垫板为弹性材料制成,垫板上具有多个凸起,凸起朝向柔性电路板突出,多个凸起与多个第一触点接口一一对应。
1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支撑板上设置有连接卡扣,连接卡扣朝向支架突出于支撑板的板面,连接卡扣的端部具有钩部,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孔,连接卡扣的一部分从固定孔内穿过,钩部卡在支架的远离支撑板的端面上。
1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支撑板上设置有立柱,立柱朝向支架突出于支撑板的板面,支架上开设有配合孔,立柱穿设在配合孔中,第一弹性元件套设在立柱上。
19.一种打印机,包括墨盒和上述的打印机的控制装置,墨盒上具有第二触点接口,墨盒包括墨盒识别芯片和打印驱动芯片,墨盒识别芯片通过第二触点接口与控制装置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触点接口中的墨盒识别接口电连接,打印驱动芯片通过第二触点接口与第一触点接口中的打印驱动接口电连接。
20.打印机采用了上述的打印机的控制装置,墨盒上的墨盒识别芯片通过第一触点接口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简化了接口结构,不仅使得墨盒能够方便地从打印机上拆装,而且便于进行打印机小型化设计。
21.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打印机还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墨盒顶柱和第四弹性元件,墨盒顶柱设置在壳体的与柔性电路板相对的侧面,墨盒顶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壳体内,墨盒顶柱抵顶在墨盒的背离第二触点接口的侧面上,第四弹性元件与墨盒顶柱连接,并向墨盒顶柱施加朝向柔性电路板的力。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打印机的控制装置的柔性电路板集成有墨盒识别模组、位置传感器模组和打印驱动模组,与墨盒之间通过第一触点接口电连接,因此墨盒识别和打印驱动均采用第一触点接口进行数据交互,简化了接口结构,使得墨盒更易拆装。打印机采用了上述的控制装置,墨盒上的墨盒识别芯片通过第一触点接口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结构简单,便于进行打印机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控制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控制装置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控制装置与壳体的安装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控制装置的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控制装置的实施例的支撑板的一侧的示意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控制装置的实施例的支撑板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3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控制装置的实施例的支架的一侧的示意图;
32.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控制装置的实施例的支架的另一侧的示意图;
33.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与壳体的安装关系剖视图;
34.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实施例的壳体的用于安装控制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35.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实施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实施例的壳体的爆炸图;
37.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部位的放大图;
38.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实施例的盖体的示意图;
39.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实施例的盖体的爆炸图;
40.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实施例的壳体与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41.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实施例的墨盒顶柱部分的爆炸图;
42.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实施例的墨盒与盒体的剖视图;
43.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9中的b部分的放大图;
44.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实施例的墨盒的一侧的示意图。
45.打印机图中:
46.10

柔性电路板;11

霍尔元件;12

第一触点接口;13

挂钩配合部;14

挂钩连接孔;15

第一定位孔;20

支撑板;21

开口;22

立柱;23

连接卡扣;231

钩部;24
‑ꢀ
挂钩;25

垫板安装槽;26

垫板限位柱;27

柔性电路板限位块;30

支架;31

配合孔; 32

固定孔;33

定位柱;34

轴承限位槽;35

限位凸块;36

第二装配孔;37

机壳定位柱;40

辊轮部;41

磁体;42

转轮;43

轴承;44

垫圈;50

第一弹性元件;60

垫板;
47.100

壳体;110

主体;120

盖体;121

第二弹性元件;122

枢转轴;123

盖体限位套;
48.124

限位开口;131

盖体锁扣;132

第三弹性元件;133

锁扣限位套;141

墨盒顶柱;
49.142

第四弹性元件;143

顶柱座;150

壳体凸台;160

辊轮舱;171

控制装置定位槽;
50.172

第一装配孔;173

定位柱避让槽;174

轴承支座;200

墨盒;210

提手;220

第一凸台;201

第一配合面;202

第二配合面;203

第三配合面;204

第四配合面;205
‑ꢀ
第五配合面;206

第六配合面;300

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5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5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5.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8.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的控制装置的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11,包括柔性电路板10,柔性电路板10集成有墨盒识别模组、位置传感器模组和打印驱动模组;柔性电路板10上设置有用于与墨盒电连接的多个第一触点接口12,多个第一触点接口12包括打印驱动接口和墨盒识别接口;打印驱动模组包括打印驱动接口,墨盒识别模组包括墨盒识别接口。
59.具体地,打印驱动模组位于墨盒200的下方,与墨盒200的底部相对,打印驱动模组的第一触点接口12与墨盒200底部的第二触点接口连接,用于与墨盒200间传递信号,以驱动墨盒200向打印头供墨,打印出设定的图像。
60.墨盒识别模组与墨盒200的识别芯片相对设置,墨盒识别模组通过第一触点接口12与墨盒200的识别芯片电连接,打印机在识别墨盒时可通过墨盒识别模组读取墨盒识别芯片中的数据信息。
61.打印驱动模组、墨盒识别模组及位置传感器模组均集成在同一块柔性电路板10中。
62.当打印机的墨盒200装配到位时,墨盒200的第二触点接口中的一部分对应墨盒识别接口,另一部分对应打印驱动接口。
63.位置传感器模组包括位置传感器芯片及其电路走线,位置传感器芯片位于打印机
的转轮42的圆心的上方,位置传感器芯片可通过焊接固定在柔性电路版上。
64.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为一种fpc电路装置。
65.第一触点接口12可通过模冲工艺冲压形成。
66.控制装置的柔性电路板10上设置有第一触点接口12,用于与墨盒200电连接,由于柔性电路板10具有柔性,能够配合墨盒200的形状,因此其能够与墨盒200之间更加紧密地贴合,使得墨盒200上的接口与第一触点接口12更加可靠的连接,即使得控制装置与墨盒 200之间的电连接更加可靠。
67.柔性电路板10具有一体成型设置有多个第一触点接口12,第一触点接口12用于与墨盒200上的第二触点接口相接触。
68.第一触点接口12为金属触点,与第一触点接口12配合的第二触点接口也为金属触点。
69.由于在柔性电路板10上一体成型设置有多个第一触点接口12,第一触点接口12能够与墨盒200上的第二触点接口相接触,以与墨盒200信号连接。
70.控制装置还包括位置反馈部,用于反馈打印机与打印介质间的位置关系;位置传感器模组还包括位置检测部,位置检测部设置在柔性电路板10上并与位置反馈部相对应,位置检测部接收位置反馈部的反馈信息以检测打印机与打印介质间的位置关系。
71.位置反馈部可以采用多种技术以检测打印机与打印介质之间的运动,例如:
72.采用辊轮与打印介质接触,打印机与打印介质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辊轮的转动,从而得到打印机与打印介质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量;
73.采用激光检测,采用设置在打印机上的激光检测装置向打印介质发送扫描激光,从而得到打印机与打印介质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量。
74.如图2至图4所示,控制装置还包括支撑板20、支架30和第一弹性元件50;支撑板 20与支架30连接,第一弹性元件50设置在支撑板20与支架30之间,第一弹性元件50向支撑板20施加远离支架30的力;柔性电路板10设置在支撑板20的背离支架30的一侧,柔性电路板10的背离支撑板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点接口12。
75.为便于将柔性电路板10安装到打印机的壳体100,柔性电路板10固定于支撑板20背离支架30的一侧,第一弹性元件50设置于支架30与支撑板20之间,支架30用于与打印机的壳体100连接。具体地址,支撑板20用于对柔性电路板10起到固定与支撑的作用,支架30用于将支撑板20和柔性电路板10固定到壳体100,而由于支撑板20与支架30之间滑动配合,而第一弹性元件50位于支撑板20与支架30之间,因此使得支撑板20与支架30之间的距离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
76.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元件50为压簧,第一弹性元件50位于支架30与支撑板20之间,且第一弹性元件50为支撑板20提供推力以使得支撑板20向远离支架30的方向移动。
77.如此设置,当将控制装置应用于打印机后,第一弹性元件50用于推动支撑板20,使得柔性电路板10的第一触点接口12与墨盒200的第二触点接口接触,保持接触良好。且由于第一弹性元件50具有弹性,因此可通过第一弹性元件50自动调整第一触点接口12的位置,保证第一触点接口12与第二触点接口的有效接触,从而保证打印质量。
78.也就是说,即使在生产制造环节,第一触点接口12的凸出量或者第二触点接口的
凸出量出现制造误差,或者由于墨盒200的型号不同,导致第二触点接口的凸出量发生变化,在墨盒200与柔性电路板10接触时,也可通过第一弹性元件50的弹性作用,对于第一触点接口12与第二触点接口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第一触点接口12与第二触点接口之间进行有效接触。
79.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柔性电路板10与支撑板20之间设置有垫板60。垫板60在柔性电路板10与支撑板20之间起到柔性隔垫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柔性电路板10,且可对于柔性电路板10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垫板60具有一定弹性,能够使得柔性电路板10与支撑板20连接更为紧密,相对位置固定更好。
80.为便于固定垫板60,在支撑板20上设置有垫板安装槽25,在垫板安装槽25中设置有垫板限位柱26,在垫板60上设置有垫板定位孔,垫板60的一部分区域深入垫板安装槽25,且垫板限位柱26穿过垫板60上的垫板定位孔,从而使得垫板60与支撑板20相对固定。
81.在本实施例中,垫板60为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胶皮或树脂。
82.如图6所示,在图6中的支撑板20的垫板安装槽25的四角区域,分别设置有一个垫板限位柱26,通过四个垫板限位柱26对于垫板60进行限位。
83.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10集成有霍尔元件11。
84.优选地,支撑板20设置有芯片槽,芯片槽用于容纳霍尔元件11,也就是说,霍尔元件11集成于柔性电路板10,当将柔性电路板10与支撑板20装配后,霍尔元件11凸出于柔性电路板10的区域伸入到支撑板20的芯片槽中,如此使得控制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体积更小,有效节省空间。
85.进一步地,在支撑板20上设置有柔性电路板限位块27,柔性电路板限位块27位于芯片槽的相对两侧。柔性电路板10上安装有霍尔元件11的部分结构伸入到两个柔性电路板限位块27之间。
86.在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支撑板20还包括挂钩24,挂钩24设置在支撑板20的一侧边缘;柔性电路板10还包括挂钩配合部13,挂钩配合部13设置在柔性电路板10的一侧边缘并朝向支撑板20的方向突出,挂钩配合部13上开设有挂钩连接孔14,挂钩24通过挂钩连接孔14与挂钩配合部13连接。
87.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柔性电路板10包括板体,板体的侧面边缘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在板体的顶部边缘设置有挂钩配合部13,第一定位部的板面与板体的板面平行,挂钩配合部13的板面与板体的板面相对倾斜。
88.如图5所示,在图5中,挂钩配合部13的板面垂直于板体的板面。挂钩配合部13的一侧边缘与板体的顶部边缘连接,另一侧向支撑板20方向延伸。挂钩24设置于支撑板20 的顶部,挂钩24由下到上穿过挂钩连接孔14,挂钩24与挂钩连接孔14的配合,对于支撑板20与柔性电路板1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限定。
89.第一定位部用于与支架30进行定位,具体地,第一定位部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5,在支架30上设置有定位柱33,定位柱33穿过第一定位部上的第一定位孔15,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10与支架30之间在一定方向上相对限位。定位柱33穿过第一定位孔15,且可相对于第一定位孔15沿其自身周向移动,即使得支撑板20能够带动柔性电路板10相对于支架30 在一定范围内移动,而在柔性电路板10相对于支架30移动的过程中,定位柱33与第一定位孔15起到相对限位作用。
9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行实施方案中,位置反馈部还包括辊轮部40,辊轮部40与支架 30枢转连接,柔性电路板10上设置有霍尔元件11,霍尔元件11与辊轮部40对应设置。
91.辊轮部40包括磁体41和转轮42,转轮42安装在支架30上,磁体41安装在转轮42 的朝向霍尔元件11的一侧。
92.具体地,转轮42通过轴承43安装于支架30,支架30设置有轴承限位槽34,轴承43 安装于轴承限位槽34,转轮42的部分区域位于支架30与支撑板20之间的区域,部分区域向下伸出支架30的底面,以与外界支撑面或者打印介质接触。
93.进一步地,转轮42套设有垫圈44,具体地,转轮42的周向轮廓面设置有垫圈44嵌设槽,垫圈44的内环面嵌设于垫圈44嵌设槽内。
94.优选地,支撑板20上设置有连接卡扣23,连接卡扣23朝向支架30突出于支撑板20 的板面,连接卡扣23的端部具有钩部231,支架30上设置有固定孔32,连接卡扣23的一部分从固定孔32内穿过,钩部231抵接在支架30的远离支撑板20的端面上。
95.也就是说,连接卡扣23对于支撑板20与支架30之间的最大距离起到限定作用。
96.举例来说,如图7所示,在支撑板20朝向支架30的一侧设置有四个连接卡扣23。对应地,如图8所示,在支架30上设置有四个固定孔32。当将支撑板20与支架30装配后,如图10所示,连接卡扣23穿过固定孔32,且连接卡扣23的钩部231位于支架30背离支撑板20的一侧。
97.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板20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控制装置还包括立柱22,支架30设置有配合孔31,立柱22与支撑板20连接,且立柱22伸入配合孔31。
98.配合孔31的孔径与立柱22的直径相匹配,立柱22能够相对于配合孔31延轴向移动,且配合孔31对于立柱22起到径向的限位作用,避免立柱22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径向的抖动。
99.也就是说,通过配合孔31与立柱22的配合,使得支撑板20在相对于支架30移动的过程中移动稳定性更高,减少甚至避免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偏移或者抖动。
100.举例来说,如图7所示,在支撑板20朝向支架30的一侧沿纵向间隔设置有三个立柱 22。对应地,如图8所示,在支架30上沿纵向间隔设置有三个配合孔31。其中一个配合孔31为长圆孔,长圆孔的长轴方向与三个配合孔31的延伸方向相同。
101.当设置有立柱22,且支撑板20与支架30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50采用压簧时,第一弹性元件50套设于立柱22,当立柱22的数量为多个,可以仅在一个或几个立柱22上套设第一弹性元件50,也可在所有的立柱22上都套设第一弹性元件50。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在两侧的两个立柱22上均套设有第一弹性元件50,而在中间的立柱22上未套设有第一弹性元件50。
102.进一步地,在支架30朝向支撑板2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凸块35,限位凸块35用于限定支撑板20与支架30之间的最短距离。在支撑板20向支架30移动一定距离后,支撑板20 与限位凸块35抵接,从而使得支撑板20无法继续向靠近支架30的方向移动。由于设置有限位凸块35,因此可对于第一弹性元件50起到保护作用。
103.上述控制装置有如下几种使用场景:
104.1.当结构设计时,转轮42和墨盒200处于同一竖直方向时,即使高度方向有落差,
位置传感器模组和打印驱动模组均可集成在同一块柔性电路板10中,而传统方案在面对转轮 42和墨盒200高度落差较大时则只可将位置传感器模组和打印驱动模组分别集成在两块 pcb中,使用接线方式和主控板相连,并在结构上占用更大的空间;
105.2.当结构设计时,转轮42和墨盒200处于同一水平面但不同竖直方向时,即使高度方向有落差,位置传感器模组和打印驱动模组均可集成在同一块墨盒识别模组的位置中,而传统方案在面对该情况时则只可将位置传感器模组和打印驱动模组分别集成在两块pcb中,使用接线方式和打印机的主控板相连,并在结构上占用更大的空间;
106.3.目前市面上很多厂家在墨盒200出货时将墨盒200识别芯片设置在墨盒200的同一区域,这会导致客户在使用到非原厂墨盒200时,会烧坏墨盒200识别芯片的现象,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当结构设计时,将打印驱动模组和墨盒识别模组集成在同一块墨盒识别模组的位置上,利用墨盒识别模组的位置在电路设计和机械结构上的自由度,可随时调整墨盒识别模组的位置,使其位置避免与市面上大多数墨盒200的墨盒200识别芯片位置重复,避免出现墨盒200识别芯片烧坏现象。同时可保证客户能使用到原厂品质的墨盒200及墨盒200自动识别功能。
107.墨盒识别模组的位置调整有两种方式:
108.1)重新设计柔性电路板10,调整墨盒识别模组的位置。由于fpc在电路设计上的自由度,fpc只需小作调整便可重新投入生产,耗时很短;
109.2)另一种调整方式为直接折叠或弯曲柔性电路板10,再在机械结构上,通过调整定位柱33位置,或切换不同垫板60,固定改变形状后的柔性电路板10,从而达到调整墨盒识别模组的位置的目的。
110.如图10和图11所示,fpc机构安装于壳体100的侧面,且位于壳体100的底板上方,在壳体100上设置有轴承支座174,轴承支座174为弧形结构,轴承43的底部的部分结构搭接在轴承支座174上,转轮42伸出到壳体100的底板下方。
111.为便于安装控制装置,在壳体100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有控制装置定位槽171、第一装配孔172和定位柱避让槽173。支架30上设置有机壳定位柱37、第二装配孔36和定位柱33,机壳定位柱37伸入控制装置定位槽171,第一装配孔172与第二装配孔36相对,且通过固定件连接,定位柱33穿过柔性电路板10后伸入定位柱避让槽173。
112.定位件可采用螺栓、螺钉等,对应地,第一装配孔172为螺孔。
1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印机,包括墨盒200和上述的控制装置300,墨盒200上具有第二触点接口,墨盒200包括墨盒识别芯片和打印驱动芯片,墨盒识别芯片通过第二触点接口与控制装置300的柔性电路板10的第一触点接口12中的墨盒识别接口电连接,打印驱动芯片用于控制墨盒200的出墨,打印驱动芯片通过第二触点接口与第一触点接口12中的打印驱动接口电连接。
114.图1至图21示出了该打印机的一个实施例。
11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打印机包括壳体100和墨盒200,壳体100包括主体110 和盖体120,主体110上开设有墨盒拆装开口,盖体120与主体110连接,盖体120能够关闭或打开墨盒拆装开口。
116.如图19所示,当盖体120关闭墨盒拆装开口时,盖体120与墨盒200抵接。
117.图15和图16示出了盖体120的内表面,可以看出盖体12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交叉的
多段筋板,当盖体120关闭时,筋板抵顶在墨盒200的上表面上,即图21示出的第三配合面203。
118.如图15和图16所示,主体110和盖体120之间铰接,并且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121。
119.具体结构包括:第二弹性元件121、两个枢转轴122和一个盖体限位套123,第二弹性元件121上设置有两个转轴套,两个枢转轴122插入转轴套中,枢转轴122的另一端与盖体120配合,盖体限位套123与盖体120连接,盖体限位套123与盖体120之间形成两个限位开口124,第二弹性元件121的弹性触脚从限位开口124中伸出。
120.当盖体120旋转时,第二弹性元件121的弹性触脚抵顶在主体110上,并且随着盖体 120继续旋转被压缩,产生弹性形变,当盖体120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二弹性元件121产生驱使盖体120朝向打开墨盒拆装开口的方向运动的力。
121.图12至图14示出了盖体120的锁定结构,用于将盖体120固定在关闭位置。
122.盖体120的锁定结构包括盖体锁扣131、第三弹性元件132和锁扣限位套133,主体110 上形成有盖体锁扣腔,盖体锁扣131、第三弹性元件132和锁扣限位套133均设置在盖体锁扣腔内。
123.盖体锁扣131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当盖体120关闭墨盒拆装开口且盖体锁扣131 位于锁定位置时,盖体锁扣131与盖体120连接并固定盖体120,第三弹性元件132向盖体锁扣131施加朝向锁定位置运动的力。
124.盖体锁扣131包括按钮,盖体锁扣腔的外侧壁上具有按钮孔,按钮从按钮孔中突出于盖体锁扣腔,即突出于主体110的外壁。
125.第三弹性元件132设置在盖体锁扣腔的内侧壁和盖体锁扣131之间,第三弹性元件132 朝向盖体锁扣131施加朝向壳体100的外侧的力。
126.锁扣限位套133设置在盖体锁扣腔内,锁扣限位套133形成了锁扣腔的上端面,对盖体锁扣131的位置进行限定。锁扣限位套133的上端面上具有开口,盖体锁扣131的锁扣部从锁扣限位套133的开口中突出。
127.盖体锁扣131的锁扣部呈开口朝向壳体100的外侧的槽体,盖体120的前端具有钩状的锁头,如图14所示,当盖体120处于闭合位置时,钩状的锁头插入槽体状的锁扣部内,从而实现盖体120的固定。
128.当需要打开盖体120时,按压盖体锁扣131的按钮,使得盖体锁扣131朝向壳体100 的内部运动,盖体120的锁头脱离盖体锁扣131的槽体,盖体120在第二弹性元件121的作用下打开。
129.如图21所示,墨盒200包括提手210,提手210设置在墨盒200的顶面与前侧面的夹角处,提手210突出于前侧面,提手210的顶部不高于顶面。提手210的外侧具有防滑槽,且提手的中部具有横向贯穿的孔。
130.如图1和图19所示,当墨盒200安装到壳体100内时,提手210位于盖体锁扣131的上方,即当盖体120打开墨盒拆装开口时,提手210位于主体110之外,直接暴露在墨盒拆装开口的外侧,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提手210方便地实现墨盒200的拆装。
131.如图2至图11所示,打印机还包括控制装置300,控制装置300与主体110连接,控制装置300包括第一触点接口12,第一触点接口12位于主体110的内部;墨盒200上具有第二触点接口,第二触点接口与第一触点接口12电连接。
132.具体地,控制装置30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10、支撑板20、支架30和辊轮部40;支架 30与主体110连接,支撑板20与支架30连接,柔性电路板10设置在支撑板20的背离支架30的一侧,第一触点接口12位于柔性电路板10的背离支撑板20的一侧;辊轮部40与支架30枢转连接,柔性电路板10上设置有霍尔元件11,霍尔元件11与辊轮部40对应设置。
133.支撑板20的下方具有开口21,辊轮部40与霍尔元件11均与开口21对位设置,因此辊轮部40的磁力变化能够更加准确地传递给霍尔元件11。
134.辊轮部40包括磁体41、转轮42、轴承43和垫圈44,其中转轮42通过轴承43安装在支架30上,磁体41安装在转轮42的朝向霍尔元件11的一侧,垫圈44套设在转轮42的外侧。
135.壳体100的主体110包括辊轮舱160,支架30的下端位于辊轮舱160内,轴承43的上方与支架30配合,下方与辊轮舱160的内壁配合。
136.图4和图10示出了转轮42的下端突出于辊轮舱160的底部,即打印时转轮42通过垫圈44直接与纸张接触,因此转轮42随纸张与打印机的相对运动而转动,从而反映纸张与打印机之间的相对运动,并通过磁体41传递给霍尔元件11,使得控制装置300能够获得纸张的移动信息,进而实现反馈调节。
137.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50,第一弹性元件50设置在支撑板20与支架30之间;控制装置还包括垫板60,垫板60设置在柔性电路板10和支撑板20之间,垫板60上具有凸起,凸起朝向柔性电路板10突出,凸起与第一触点接口12相对应。
138.支撑板20上具有三个立柱22和四个连接卡扣23,三个立柱22呈直线排列,设置在支撑板20的中部,四个连接卡扣23每两个一组,一组设置在支撑板20的上部,另一组设置在支撑板20的下部,每组的两个连接卡扣23对称地设置在支撑板20的左右两侧,连接卡扣23的端部具有朝向支撑板20的外侧的钩部231。
139.支架30上具有三个配合孔31和四个固定孔32,支撑板20的三个立柱22一一对应地穿设在三个配合孔31中,支撑板20的四个连接卡扣23一一对应地穿过四个固定孔32,并且支撑板20的钩部231抵接在支架30的远离支撑板20的端面上。上述结构实现支撑板20 与支架30之间的连接。
140.其中三个立柱22中的上方和下方的立柱22上个穿设有一个第一弹性元件50。
141.垫板60优选地为弹性材料制成,垫板60上的凸起与柔性电路板10上的第一触点接口12一一对应。
142.如图14、图18和图19所示,壳体100还包括墨盒顶柱141和第四弹性元件142,墨盒顶柱141设置在壳体100的与柔性电路板10相对的侧面,墨盒顶柱14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主体110内,墨盒顶柱141抵顶在墨盒200的背离第二触点接口的侧面上,第四弹性元件142与墨盒顶柱141连接,并向墨盒顶柱141施加朝向柔性电路板10的力。
143.本实施例中,墨盒顶柱141位于盖体锁扣131的下方,且位于控制装置300的对侧。
144.顶柱座143与主体110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墨盒顶柱141设置在顶柱座143与主体110 的内壁之间,墨盒顶柱141的一部分穿过主体110的内壁上的孔,伸入主体110的内部,抵顶在墨盒200的第六配合面206上,第四弹性元件142设置在顶柱座143与墨盒顶柱141 之间。
145.墨盒顶柱141能够向墨盒200施加朝向柔性电路板10方向的力,因此能够使得墨盒200上的第二触点接口与柔性电路板10上的第一触点接口12接触更加紧密,连接更加稳固。
146.如图19和图20所示,壳体100包括壳体凸台150,壳体凸台150设置在壳体100的远离墨盒拆装开口的内壁上。
147.如图21所示,墨盒200包括第一凸台220,第一凸台220位于墨盒200的远离墨盒拆装开口的外壁上,第一凸台220的朝向墨盒顶柱141的端面为第一配合面201。
148.第一凸台220的第一配合面201与壳体凸台150的朝向柔性电路板10的端面相抵接。
149.墨盒还包括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位于墨盒200的远离墨盒拆装开口的外壁上,第二凸台的朝向主体110的底部的端面为第二配合面202,第二配合面202与壳体凸台150的朝向盖体120的端面相抵接。
150.第一配合面201和第二配合面202相垂直,第一配合面201和第二配合面202分别与壳体凸台150的两个面配合,限定了墨盒200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
151.第三配合面203位于墨盒200的顶部,与盖体120相抵接,第三配合面203与第二配合面202相平行,限定了墨盒200的上下位置。
152.墨盒200的第二触点接口的上方具有第四配合面204,第四配合面204与第一配合面 201相平行,限定了墨盒200的前后位置。
153.图21中墨盒200的侧面上具有第五配合面205,第五配合面205与主体110的侧板相抵接,限定了墨盒200的左右位置。
154.本实用新型的打印机为手提式便携打印机。
1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