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0278发布日期:2021-11-10 00:3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


背景技术:

2.胶印离不开印版,装版、校版、卸版,都是必须的操作,换版系统是现代胶版印刷设备中的重要系统,在追求高速的印刷行业中,换版的速度越来越成为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大批量的印刷对于换版的要求不高,但随着竞争的激烈,大批量的印刷业务越来越少,而小批量、高质量、高时效要求的印刷需求剧增,相对于越来越短的开机时间,装卸印版及校版等准备时间在单个印单生产过程中所占比重正在逐渐加大。现在市场上自动上版系统可以分为两种:半自动上版系统和全自动上版系统。在轮转胶印机中,传统的换版方式需要设备停车,人工把承印物(纸张、薄膜等)裁断,然后人工拆卸旧印版,之后再安装新印版。整个换版过程时间长,操作繁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刷机的生产效率,特别是面对短版活件时,人工劳动强度大。在已有的发明专利zl201811650347.5和zl201811650344.1中提出了一种自动换版装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动换版的功能操作,使工人能轻松地操作,但在结构上控制精度较低,使得自动换版的成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它的结构更为合理,能够省力、方便、迅速、准确的进行印版的卸版及新版安装,从而提高了换版的成功率。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包括一对版盒自动翻转装置、版盒、新版挂钩装置、侧定位装置、印版阻尼装置、扶版装置、印版导向装置和退版装置;其中,
5.一对版盒自动翻转装置一一对应地且对称地设置在胶印机的两侧墙板的后侧,使版盒从非工作时的垂直状态转换为工作时的倾斜状态;
6.所述版盒安装在一对所述版盒自动翻转装置上,该版盒包括由上挡板和两个侧挡板构成的下端开口的矩形框架;所述框架的前端面上横向设置前上框板、前中框板和前下框板,并竖向设置若干前支撑条;所述框架的后端面上横向设置后上框板、后中框板和后下框板,并竖向设置若干后支撑条;所述框架内的中部横向设置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并竖向设置若干内支撑条,通过上隔板、中隔板、下隔板和若干内支撑条使版盒被分隔成位于版盒后部的新版仓和位于版盒前部的旧版仓;一个侧挡板上对应旧版仓开设一个旧印版退出口,对应新版仓开设一个新印版插入口;
7.所述新版挂钩装置安装在所述新版仓的上部,用于将新印版悬挂在新版仓中并实现脱版;
8.所述侧定位装置安装在所述版盒的另一个侧挡板的内侧面上并位于新版仓内,使新印版定位于新版仓的正确位置;
9.所述印版阻尼装置安装在新版仓的中部,用于控制新印版向下滑落的速度;
10.所述扶版装置安装在所述版盒的后端面下部,使新印版准确地进入印版滚筒的版夹缺口中并使旧印版从印版滚筒上卸下;
11.所述印版导向装置安装在旧版仓的下部和新版仓的下部,用于将新印版导入印版滚筒的版夹缺口以及将旧印版导入旧版仓;
12.所述退版装置安装在旧版仓内,用于将旧印版拉入旧版仓内。
13.上述的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其中,每个所述版盒自动翻转装置包括边板、版盒固定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翻转气缸和限位螺钉;其中,所述边板平行地固定在所述墙板的后侧;所述版盒固定件安装在所述版盒的后端板的中部一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一一对应地铰接在边板的内侧面上部和版盒固定件的上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一一对应地铰接在边板的内侧面下部和版盒固定件的下部;所述翻转气缸安装在所述边板的内侧面底部并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前部铰接;所述限位螺钉安装在所述边板的内侧面下部。
14.上述的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其中,所述中支撑条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各自安装多个光电传感器。
15.上述的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其中,所述新版挂钩装置包括一根可转动地跨接在所述版盒的两个侧挡板的上部之间的挂版轴、安装在挂版轴上的挂钩和一个安装在所述版盒的另一个侧挡板的外侧面上部并通过挂版过渡杆与挂版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的挂版气缸。
16.上述的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其中,所述侧定位装置包括三个固定在所述版盒的另一个侧挡板的内侧面上的侧定位块。
17.上述的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其中,所述印版阻尼装置包括若干间隔地安装在所述版盒的中隔板的后端面上的支架、一根可转动地跨接在所述版盒的两个侧挡板的中部之间并穿过若干支架的压轴、若干间隔地并错开支架安装在压轴上的阻尼轮和一个安装在所述版盒的另一个侧挡板的外侧面中部并通过阻尼过渡杆与压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的阻尼气缸;所述阻尼轮的轮轴上安装单向轴承。
18.上述的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其中,所述扶版装置包括两块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版盒的两个侧挡板的内侧面上并凸出版盒的后端面的安装板、一根可转动地跨接在两块安装板之间的扶版轴、一个安装在所述版盒的后端面的中下部的扶版气缸、一块一端与扶版气缸铰接另一端与扶版轴的中部固定连接的连板和安装在扶版轴上的扶版器,该扶版器包括两块上端一一对应地与扶版轴的两头固定连接的扶版板、两个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扶版板的前端面中部的扶版导向块、一根跨接在两块扶版板的下端的扶版杆和若干间隔地安装在扶版杆上的扶版滚轮。
19.上述的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其中,所述印版导向装置包括若干间隔地安装在所述下隔板的后端面上的新版导向板、若干间隔地安装在内支撑条的下端的新版导向轮和若干一一对应地安装在若干所述前支撑条的下端的旧版导向板。
20.上述的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其中,所述退版装置包括一对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版盒的两个侧挡板的内侧面上部的导轨、一对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一对导轨上的滑块、一根跨接在一对滑块上的拉版轴、若干间隔地固定安装在拉版轴上的拉版构和一对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前下框板的两头并与拉版轴的两头铰接的拉版气缸。
21.本实用新型的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22.1、根据换版过程的每个动作设置独立的驱动装置(气动),更为合理,使各个动作可靠;
23.2、通过在版盒在侧面开设旧印版退出口和新印版插入口,使印版从侧面进出版盒,操作人员在侧面即可完成操作,无需搭设登高装置,不仅操作方便,还能节省成本;
24.3、在版盒内增加了光电检测传感器,减少了换版时发生故障的概率;
25.4、换版的整个过程都有相应的定位和导向装置,提高了换版的成功率;
26.5、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介入的程度,更有效的提高换版的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的侧面图;
28.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版盒翻转装置的侧视图;
29.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版盒翻转装置的后视图;
30.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版盒的侧视图;
31.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版盒的后视图;
32.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新版挂钩装置的侧视图;
33.图4b是图4a中的p部位的放大图;
34.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新版挂钩装置的后视图;
35.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印版阻尼装置的侧视图;
36.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印版阻尼装置的后视图;
37.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扶版装置的侧视图;
38.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扶版装置的后视图;
39.图6c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扶版装置在进行新印版安装时的状态侧视图;
40.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退版装置的后视图;
41.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退版装置的侧视图;
42.图7c是图7a中的a

a向视图;
43.图7d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换版系统中的退版装置在进行旧印版卸版时的状态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45.请参阅图1至图7d,本实用新型的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包括一对版盒自动翻转装置、版盒2、新版挂钩装置3、侧定位装置、印版阻尼装置5、扶版装置6、印版导向装置和退版装置。
46.一对版盒自动翻转装置一一对应地且对称地设置在胶印机的两侧墙板100的后侧,使版盒2从非工作时的垂直状态转换为工作时的倾斜状态;
47.每个版盒自动翻转装置包括边板10、版盒固定件11、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3、翻转气缸14和限位螺钉15;其中,边板10通过底架101和顶架102平行地固定在墙板100的后
侧;版盒固定件11安装在版盒2的后端板的中部一侧;第一连杆12的两端一一对应地铰接在边板10的内侧面上部和版盒固定件11的上部;第二连杆13的两端一一对应地铰接在边板10的内侧面下部和版盒固定件11的下部;边板10、版盒固定件11、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13构成四连杆装置;翻转气缸14通过铰座安装在边板10的内侧面底部,该翻转气缸14的活塞杆的端头铰接在第一连杆12的中前部;限位螺钉15安装在边板10的内侧面下部。
48.版盒2安装在一对版盒自动翻转装置的版盒固定件11上,该版盒2包括由上挡板21、左侧挡板22和右侧挡板23构成的下端开口的矩形框架;框架的材质为铝合金;框架的前端面上横向设置前上框板24a、前中框板24b和前下框板24c,并间隔地竖向设置六根前支撑条24;框架的后端面上横向设置后上框板25a、后中框板25b和后下框板25c,并间隔地竖向设置六根后支撑条25;框架内的中部横向设置上隔板26a、中隔板26b和下隔板26c,并间隔地竖向设置三根内支撑条26;前支撑条24、后支撑条25和支撑条26的材质均为尼龙,能有效防止印版在运动过程中被划伤;通过上隔板26a、中隔板26b和下隔板26c和三根内支撑条26使版盒2被分隔成位于版盒2后部的新版仓2a和位于版盒2前部的旧版仓2b;左侧挡板22上对应旧版仓2b开设一个旧印版退出口,对应新版仓2a开设一个新印版插入口;位于中部的一根内支撑条26和位于右边的一根内支撑条26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各自安装多个光电传感器27。
49.新版挂钩装置3安装在新版仓2a的上部,用于将新印版20a悬挂在新版仓2a中并实现脱版;
50.新版挂钩装置3包括一根挂版轴30、挂钩31和挂版气缸33;其中,挂版轴30可转动地跨接在版盒2的左侧挡板22和右侧挡板23的上部之间;挂钩31通过挂钩连接板32安装在挂版轴30上;挂版气缸33安装在版盒2的右侧挡板23的外侧面上部,该挂版气缸33的活塞杆的端头与一根挂版过渡杆34的一端铰接,该挂版过渡杆34的另一端与挂版轴30的一端固定连接。
51.侧定位装置安装在版盒2的右侧挡板23的内侧面上并位于新版仓2a内,使新印版20a定位于新版仓2a的正确位置;
52.侧定位装置包括三个固定在右侧挡板23的内侧面上的侧定位块41、42、43,其中一个侧定位块41固定在右侧挡板23的上部,另外两个侧定位块42、43紧靠地固定在右侧挡板23的下部。
53.印版阻尼装置5安装在新版仓2a的中部,用于控制新印版20a向下滑落的速度;
54.印版阻尼机5构包括两个支架50、一根压轴51、两个阻尼轮52和一个阻尼气缸53;其中,两个支架50间隔地安装在版盒2的中隔板26b的后端面上;压轴51可转动地跨接在版盒2的左侧挡板22和右侧挡板23的中部之间并穿过两个支架50下端开设的穿孔中;两个阻尼轮52间隔地并错开支架50安装在压轴51上,该两个阻尼轮52由聚氨酯橡胶制成,且轮轴上均安装单向轴承,使阻尼轮52只能顺着一个方向滚动;阻尼气缸53安装在版盒2的右侧挡板23的外侧面中部,该阻尼气缸53的活塞杆的端头与一根阻尼过渡杆54的一端铰接,该阻尼过渡杆54的另一端与压轴5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阻尼轮53的轮轴上安装单向轴承。
55.扶版装置6安装在版盒2的后端面的下部,使新印版20a准确地进入印版滚筒200的版夹缺口中并使旧印版20b从印版滚筒200上卸下;
56.扶版装置6包括两块安装板62、一根扶版轴63、一个扶版气缸60、一块连板61和一
个扶版器;其中,两块安装板62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版盒2的左侧挡板22的内侧面和右侧挡板23的内侧面上并凸出版盒2的后端面;扶版轴63可转动地跨接在两块安装板62之间;扶版气缸60安装在版盒2的后端面的中下部;连板61的一端与扶版气缸60的活塞杆的端头铰接,该连板61的另一端与扶版轴63的中部固定连接;扶版器安装在扶版轴63上,该扶版器包括两块扶版板64、两个扶版导向块65、一根扶版杆66和五个扶版滚轮67;两块扶版板64的上端一一对应地与扶版轴63的两头固定连接;两个扶版导向块65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扶版板64的前端面中部;扶版杆66跨接在两块扶版板65的下端;五个扶版滚轮67间隔均布地安装在扶版杆66上;扶版滚轮67也由聚氨酯橡胶制成,防止划伤新印版20a和旧印版20b。
57.印版导向装置安装在旧版仓2b的下部和新版仓2a的下部,用于将新印版20a导入印版滚筒200的版夹缺口以及将旧印版20b导入旧版仓;
58.印版导向装置包括两块新版导向板71、两个新版导向轮72和六块旧版导向板73;其中,两块导向板71间隔地安装在下隔板26c的后端面上;两个新版导向轮72安装在一根位于左边的内支撑条26的下端和一根位于右边的内支撑条26的下端;六块旧版导向板73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六根前支撑条24的下端。
59.退版装置8安装在旧版仓2b内,用于将旧印版20b拉入旧版仓2b内;
60.退版装置8包括一对导轨81、一对滑块82、一根拉板轴83、两个拉版构84和一对拉版气缸80;其中,一对导轨81一一对应地安装在版盒2的左侧挡板22的内侧面上部和右侧挡板23的内侧面上部;一对滑块82一一对应地安装在一对导轨81上;拉板轴83跨接在一对滑块82上;两个拉版构84各自通过安装块840一左一右地固定安装在拉版轴83上;一对拉版气缸80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前下框板24c的两头后端面上,该一对拉版气缸80的活塞杆的端头一一对应地与拉板轴83的两头铰接。
61.本实用新型的轮转胶印机的全自动换版系统,版盒2在非工作时,一对版盒自动翻转装置的翻转气缸14的活塞杆均为伸出状态,使版盒2为垂直状态。
62.在进行新印版安装时:版盒2为垂直状态;先由人工将新印版20a的拖稍侧预先折好弯折边,确保新印版20a两头的弯折边形状准确;接着,人工将新印版20a的拖稍侧从版盒2的左侧挡板22的新印版插入口中插入新版仓2a中并挂在新版挂钩装置3的挂钩31上,再人工推动新印版20a靠到三个侧定位块41、42、43的左端面上,实现新印版20a在新版仓2a内的居中位置。当印版滚筒200需要安装新印版20a时,通过一对版盒自动翻转装置将版盒2转换为倾斜状态。版盒2翻转时,翻转气缸14的活塞杆缩回,使第一连杆12带动第二连杆和版盒固定件11摆动,直到第二连杆13碰到限位螺钉15,使版盒2倾斜到准确位置。
63.印版滚筒200装新印版20a时,新版挂钩装置3的挂版气缸33的活塞杆伸出,使挂版轴30旋转并带动挂钩31旋转而放开新印版20a的拖稍侧;由于版盒2倾斜了一定角度,在两块新版导向板71、两个新版导向轮72的导向下,使新印版20a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落到印版滚筒200的预定位置。在新印版20a滑落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阻尼装置5控制其滑落速度。在版盒2翻转倾斜前,阻尼气缸53的活塞杆伸出,使两个阻尼轮52向后摆动靠在新印版20a上,使新印版20a压在对应阻尼轮52安装在后支撑条25的内侧面上的橡胶垫片上,由于两个阻尼轮52均配有单向轴承,因此阻尼轮52只能顺着新印版20a的滑落方向滚动,并同时提供一定阻力,有效地控制了新印版20a的滑落速度。
64.当新印版20a滑落到印版滚筒200上时,很难做到准确一次到位进入印版滚筒200
的版夹缺口201处(见图6c),这就要求新印版20a的咬口侧提前滑落并靠在印版滚筒200上,此时扶版装置6的扶版气缸60的活塞杆伸出,扶版杆66上的扶版滚轮67压住新印版20a,然后印版滚筒200低速缓慢旋转,当印版滚筒200的版夹缺口经过新印版20a时,新印版20a在弹性变形下咬口侧的折弯边自动进入版夹缺口201内,最后印版滚筒200转过一圈后使新印版20a完全包覆在印版滚筒200上,完成整个上版过程。
65.在进行旧印版20b卸版时:版盒2通过一对版盒自动翻转装置翻转倾斜到指定位置;然后印版滚筒200旋转到一定角度,版夹缺口201内的版夹打开,使旧印版20b的拖稍侧弹出版夹缺口201,并靠在扶版装置6的扶版滚轮67上;印版滚筒200继续逆时针旋转,旧印版20b被推动并通过六块旧版导向板73导入旧版仓2b内;当旧印版20b的拖稍侧到达旧版仓2b的中部(见图7d中的位置1)时,旧印版20b的拖稍侧的折弯边被顶进退版装置8的两个拉板钩84,此时,旧版仓2b内的光电传感器27检测到旧印版20b后,发送信号使退版装置8的拉版气缸80的活塞杆伸出,推动一对滑块82沿一对导轨81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拉板轴83带着两个拉板钩84到达旧版仓2b的上部(见图7d中的位置2),由两个拉板钩84拉着旧印版20b与印版滚筒200完全脱离并进入旧版仓2b,就此完成旧印版20b的卸版操作,最后人工将旧印版20b从旧印版退出口中取出。
66.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