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丝印用印刷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66319发布日期:2021-07-13 16:26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面丝印用印刷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平面丝印用印刷机构。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是把带有图像或图案的模版被附着在丝网上,采用手工科漆膜或光化学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进行印刷的。通常丝网由尼龙、聚酯、丝绸或金属网制作而成。当承印物直接放在带有模版的丝网下面时,丝网印刷油墨或涂料在刮墨刀的挤压下穿过丝网中间的网孔,印刷到承印物上。丝网上的模版把一部分丝网下空封住使得颜料不能穿过丝网,而只有图像部分能穿过,因此在承印物上只有图像部位有印迹。丝网印刷实际上是利用油墨渗透过印版进行印刷的。

现有的丝网印刷技术是先用铺墨刀将墨铺设在丝网印版上,再用刮墨刀将墨刮除,在刮除墨的过程中实现印刷,油墨直接暴露在开放的环境中,油墨中的溶剂很容易蒸发或者挥发,导致油墨干涸,甚至在丝网版上结成硬块,在刮墨的过程中硬块容易造成丝网版破损,大大缩短了丝网版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印刷机构需要铺墨刀和刮墨刀两个机构相互配合,在一次往复移动中仅能实现一次印刷,从而导致印刷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丝网版印刷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面丝印用印刷机构,具备保存油墨,防止油墨干涸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面丝印用印刷机构,包括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所述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杆且连杆的两端均使用螺丝固定,所述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底部均开设有主墨口,所述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主滑塞,所述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上端均开设有主气口,所述主气口连接有气泵,所述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侧面均开设有靠近上端的侧气口,所述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侧面均开设有墨转移口,两个所述墨转移口之间连接有墨液交换装置。

优选的,所述墨液交换装置包括转移组件和墨液缓冲管,所述墨液缓冲管垂直连接在转移组件的上方,所述转移组件包括有硬质管和软管,所述软管的数量为两个且固定连接在硬质管的两侧,所述软管远离硬质管的一端与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上的墨转移口相连接,所述硬质管与两个软管的连通处均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顶端连接有驱动连接件,所述驱动连接件连接有往复驱动机构,所述往复驱动机构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阀门电性连接,所述阀门为单向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墨液缓冲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移滑塞,所述转移滑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端设有第一永磁铁,所述墨液缓冲管内部的顶端设有气流转换装置,所述气流转换装置的内腔连通有侧气管,所述侧气管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侧气口连通,所述气流转换装置的下端设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电性连接至控制器上。

优选的,所述气流转换装置包括固定外箱,所述固定外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移动块,所述固定外箱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气孔且两个固定气孔分别靠近固定外箱的上、下两端,所述密封移动块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气道,所述移动气道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固定气孔相对应,所述固定外箱的上、下两端均套接侧气管,所述侧气管的内径略大于移动气道的内径,所述固定外箱的内壁与密封移动块之间连接有折叠挡板,所述折叠挡板滑动连接在固定外箱的内壁上且可覆盖住固定气孔,所述密封移动块的底面设有与第一永磁铁相互吸引的第二永磁铁。

优选的,所述固定外箱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推杆可沿通孔上下滑动,所述固定外箱的内壁上设有密封软套,所述密封软套罩设在通孔外周。

优选的,所述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下端均设有挡墨板,所述挡墨板呈弧形且挡墨板的底端均向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连接的中轴线侧弯曲。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主气口以及与主气口连接的气泵的抽吸作用,在第一印刷板或第二印刷板刮墨的过程中将墨液抽吸进第一印刷板或第二印刷板的内腔中,从而提高墨液存储环境的密封性,减少墨液中溶剂的挥发,防止墨液干涸,达到保证墨液的湿润度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两个相同结构的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的使用,使得第一印刷板、第二印刷板均可以实现铺墨和刮墨的功能,并通过控制与主气口连接的气泵的抽吸功能,达到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交替起到铺墨和刮墨的目的,在一个往复过程实现两次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3、本发明通过转移组件、墨液缓冲管、转移滑塞、推杆、第一永磁铁、气流转换装置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将第一印刷板和第二印刷板之间墨液转移的目的,可防止第一印刷板或第二印刷板存在一个有墨而另一个无墨的情况,由于墨液可在第一印刷板、第二印刷板之间转移,减少了停机添加墨液的次数,从而有利于提高印刷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气流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印刷板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印刷板的右视图。

图中:1、第一印刷板;2、第二印刷板;3、连杆;4、驱动连接件;5、主墨口;6、主滑塞;7、主气口;8、挡墨板;9、转移组件;901、硬质管;902、软管;903、阀门;10、墨液缓冲管;11、墨转移口;12、侧气口;13、转移滑塞;14、推杆;15、第一永磁铁;1501、第二永磁铁;16、侧气管;17、气流转换装置;1701、固定外箱;1702、密封移动块;1703、固定气孔;1704、折叠挡板;1705、移动气道;18、密封软套;19、感应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平面丝印用印刷机构,包括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杆3且连杆3的两端均使用螺丝固定,另外,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的外壁上设有刻度板,刻度板可沿第一印刷板1、第二印刷板2的表面滑动,由于设定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之间的开合角度,可以设定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之间的开角大小,以适应不同材料的承印物和丝网版,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的结构相同,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的下端均设有挡墨板8,挡墨板8呈弧形且挡墨板8的底端均向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连接的中轴线侧弯曲,挡墨板8用于刮墨,同时挡墨板8的背面可用于将丝网版上刮除干净再进行铺墨的效果,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的底部均开设有主墨口5,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主滑塞6,第一印刷板1、第二印刷板2的内腔中装有位于主滑塞6下方的墨液,墨液从主墨口5向外流出,并可从主墨口5进入第一印刷板1、第二印刷板2的内腔中,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的上端均开设有主气口7,主气口7连接有气泵,气泵与主气口7连接后,参阅附图1,当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向左侧移动时,第一印刷板1的挡墨板8的背面可将丝网版上的杂物或者干涸的墨块等先向左刮除,然后墨液从第一印刷板1内腔中出来,铺设在刮除干净的丝网版上,此时第一印刷板1的内腔中充入空气,利用空气的压力作用在主滑塞6上,推动墨液通过主墨口5向外流出铺设在位于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下方的丝网版上,然后,第二印刷板2再将墨液从丝网版上刮除,墨液通过第二印刷板2上的主墨口5进入第二印刷板2的内腔中,因此第二印刷板2上方的主气口7应抽气,利用气压的作用促使墨液向第二印刷板2的内部流动,为提高空气对墨液的推动力,挡墨板8与第一印刷板1底面的之间的缺口应小于墨层的厚度,从而使得墨完全堵住墨液的进入口,可减少进入第二印刷板2内腔中的空气量,提高墨液的收集率;

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的侧面均开设有靠近上端的侧气口12,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的侧面均开设有墨转移口11,两个墨转移口11之间连接有墨液交换装置,墨液交换装置用于将收集的墨转移到铺设墨的第一印刷板1或者第二印刷板2中,实现墨的循环使用。

墨液交换装置包括转移组件9和墨液缓冲管10,墨液缓冲管10垂直连接在转移组件9的上方,转移组件9包括有硬质管901和软管902,软管902的数量为两个且固定连接在硬质管901的两侧,软管902远离硬质管901的一端与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上的墨转移口11相连接,硬质管901与两个软管902的连通处均安装有阀门903;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的顶端连接有驱动连接件4,驱动连接件4连接有往复驱动机构,往复驱动机构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阀门903电性连接,阀门903为单向电磁阀,墨液缓冲管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移滑塞13,一般控制器可以控制往复驱动机构的单程距离,参阅附图1,本申请中阀门903的开闭操控如下:

往复驱动机构单程向左侧移动时,第一印刷板1内出墨,第二印刷板2内进墨,因此需将第二印刷板2内的墨转移至第一印刷板1中,当转移滑塞13向上移动时,左侧阀门903关闭,右侧阀门903开启,第二印刷板2内的墨液进入硬质管901以及墨液缓冲管10中,当转移滑塞13向下时,右侧阀门903关闭,而左侧阀门903开启,硬质管901以及墨液缓冲管10中的墨液进入第一印刷板1内。

往复驱动机构单程向右侧移动时,第二印刷板2内出墨,第一印刷板1内进墨,因此需将第一印刷板1内的墨转移至第二印刷板2中,当转移滑塞13向上移动时,右侧阀门903关闭,左侧阀门903开启,第一印刷板1内的墨液进入硬质管901以及墨液缓冲管10中,当转移滑塞13向下时,右侧阀门903开启,左侧阀门903关闭,硬质管901以及墨液缓冲管10中的墨液进入第二印刷板2内。

墨液缓冲管10的内部滑动连接转移滑塞13,转移滑塞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4,推杆14的顶端设有第一永磁铁15,墨液缓冲管10内部的顶端设有气流转换装置17,气流转换装置17的内腔连通有侧气管16,侧气管16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的侧气口12连通,气流转换装置17的下端设有感应线圈19,感应线圈19电性连接至控制器上,当转移滑塞13沿着墨液缓冲管10的内壁向上滑动时,第一永磁铁15逐渐靠近感应线圈19,因此感应线圈19上的感应电流逐渐增大,而当转移滑塞13向下移动时,第一永磁铁15逐渐远离感应线圈19,感应线圈19上的感应电流逐渐降低,控制器根据感应线圈19上感应电流的变化即可获取转移滑塞13的移动状态,由此,根据往复驱动机构的移动方向以及转移滑塞13的移动方向即可控制阀门903的开闭。

气流转换装置17包括固定外箱1701,固定外箱17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移动块1702,固定外箱1701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气孔1703且两个固定气孔1703分别靠近固定外箱1701的上、下两端,密封移动块1702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气道1705,移动气道170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固定气孔1703相对应,固定外箱1701的上、下两端均套接侧气管16,侧气管16的内径略大于移动气道1705的内径,即使得侧气管16的进气速度比密封移动块1702的出气速度大,固定外箱1701的内壁与密封移动块1702之间连接有折叠挡板1704,折叠挡板1704滑动连接在固定外箱1701的内壁上且可覆盖住固定气孔1703,折叠挡板1704可折叠且在折叠时仍旧保持与固定外箱1701之间的密封性,可防止气体从固定气孔1703溢出,另外折叠挡板1704也可不折叠,但是仍旧沿着固定外箱1701的内壁滑动,只要保证当移动气道1705与对应的固定气孔1703错位时,折叠挡板1704能够覆盖住固定气孔1703即可,密封移动块1702的底面设有与第一永磁铁15相互吸引的第二永磁铁1501,当密封移动块1702位于固定外箱1701的上侧时,若第一永磁铁15移动至靠近第二永磁铁1501的位置,则可由于磁性之间的吸引力而将密封移动块1702向下拉动,使得密封移动块1702上端的固定气孔1703与移动气道1705错位,而密封移动块1702下端的移动气道1705逐渐与密封移动块1702重合;当密封移动块1702位于固定外箱1701的下侧时,当第一永磁铁15靠近第二永磁铁1501的位置时,则由于第一永磁铁15在转移滑塞13的推动下不断上移,从而将密封移动块1702下端的固定气孔1703与移动气道1705错位,而密封移动块1702上端的固定气孔1703逐渐与移动气道1705重合,最后当第一永磁铁15与第二永磁铁1501断开后,密封移动块1702再逐渐向下移动恢复原状。

固定外箱1701的底面开设有通孔,推杆14可沿通孔上下滑动,固定外箱1701的内壁上设有密封软套18,密封软套18罩设在通孔外周,密封软套18用于将通孔与固定外箱1701下方的气体空间隔开,防止气体通过通孔向墨液缓冲管10内流动。

参阅附图2,假设气流转换装置17上端的侧气管16与第二印刷板2连通,气流转换装置17下端的侧气管16与第一印刷板1连通,气流转换装置17的动作情况如下:

第一、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向左侧移动,第一印刷板1出墨,第一印刷板1的上端进气,第二印刷板2进墨,第二印刷板2的上端抽气,此时固定外箱1701下端的空间进气,固定外箱1701上端的空间抽气,密封移动块1702在气压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密封移动块1702上端的移动气道1705与固定外箱1701上端的固定气孔1703重合,因此,墨液缓冲管10内的气体通过移动气道1705、固定气孔1703以及固定外箱1701的上端空间、侧气管16并通过第二印刷板2中被抽出,因此转移滑塞13在气体抽吸下的气压差作用下向上移动;当转移滑塞13、推杆14以及第一永磁铁15向上移动至一定距离,第一永磁铁15与第二永磁铁1501之间的吸引力克服气压差的作用而使得密封移动块1702向下移动至密封移动块1702下端的移动气道1705与固定外箱1701下端的固定气孔1703重合,此时,第一印刷板1内腔中的空气通过第一永磁铁15进入固定外箱1701下端的空间,并通过移动气道1705、固定气孔1703进入墨液缓冲管10的内腔,并推动转移滑塞13向下移动,然后第一永磁铁15与第二永磁铁1501在气压的作用下分开,而密封移动块1702也由于其上端的气压作用缓慢上移,在此过程中,转移滑塞13向下移动,将墨液缓冲管10以及硬质管901内的墨水挤压至第一印刷板1内;

第二、第一印刷板1和第二印刷板2向右侧移动,第一印刷板1进墨,第二印刷板2出墨,第一印刷板1上端抽气,第二印刷板2上端进气,此时固定外箱1701上端的空间进气,固定外箱1701下端的空间抽气,密封移动块1702向下移动且密封移动块1702下端的移动气道1705与固定外箱1701下端的固定气孔1703重合,墨液缓冲管10内的气体通过固定外箱1701的下端空间、移动气道1705、固定气孔1703、第一印刷板1被抽出,因此转移滑塞13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上移,将第一印刷板1内的墨液抽吸至硬质管901以及墨液缓冲管10中,当转移滑塞13逐渐上移并抵挡住第二永磁铁1501后,仍在抽吸力的作用下上移,并推动密封移动块1702上移,使得密封移动块1702下端的移动气道1705与固定气孔1703错位,而上端的移动气道1705与固定气孔1703重合,此时第二印刷板2内的气体通过固定外箱1701的上端空间以及上端的移动气道1705、固定气孔1703进入墨液缓冲管10内,并推动转移滑塞13下移,将墨液缓冲管10以及硬质管901内的墨水挤压至第二印刷板2内,转移滑塞13下移后密封移动块1702逐渐向下移动并恢复原位。

为保证上述过程中当密封移动块1702下移时,给予足够的充气时间,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于第一永磁铁15和第二永磁铁1501的磁性吸引力本身即具有距离越远,吸引力越低的功能,因此当转移滑塞13向下移动时,逐渐远离密封移动块1702,因此密封移动块1702逐渐向上移动,在密封移动块1702下端的移动气道1705逐渐与固定气孔1703错位时,转移滑塞13仍能够受到向下的空气压力,直至在密封移动块1702下端的移动气道1705完全与固定气孔1703错位;在第二种情况中,由于密封移动块1702受到的是转移滑塞13向上的推力,从而克服固定外箱1701下端空间的抽吸力的作用,因此当转移滑塞13向上时,固定外箱1701的抽吸力逐渐降低至完全没有抽吸力,而当没有抽吸力时,转移滑塞13则对密封移动块1702也没有推力的作用,因此墨液缓冲管10内进气的时间太短可能无法达到推动转移滑塞13下移而挤压墨液的作用,因此,在密封移动块1702的上端设有一个弹簧,当密封移动块1702移动至上限时,该弹簧仍处于拉伸状态,因此则会持续对密封移动块1702有一个向上的小作用力,当转移滑塞13与密封移动块1702脱离接触位置后,密封移动块1702受到弹簧的拉力以及密封移动块1702下端的抽吸力,而减缓密封移动块1702下降的速度,从而使得密封移动块1702上端的移动气道1705与固定气孔1703的接触时间得到延长,在该时间内,能够完成对转移滑塞13的推动,使得墨液被挤压出去,而弹簧的使用不影响第一种情况中的运行,只要保证第一永磁铁15与第二永磁铁1501的吸引力能够克服弹簧的拉力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