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烘干功能的屯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56578发布日期:2021-07-27 15:3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烘干功能的屯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印刷包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烘干功能的屯料机。



背景技术:

包装是指设计并生产容器或包扎物的一系列活动,是商品进入流通和消费领域不可缺少的条件。商品的包装可以起到增加商品的价值、保护产品、方便物流和美化商品的作用。包装皮壳在经由丝印机后,需要对皮壳上的胶水进行烘烤,保证胶水粘性,传统方式为经过4m至5m流水线,流水线上设置有1.5~3m的烤箱。

申请号cn201911002559.7的专利《烟盒的自动化生产装置》,公开日为2020.01.24,公开了一种烟盒的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皮壳上料机、胶水丝印机、干燥机、皮壳与内盒组装装置、折边机、成品送出机构。皮壳上料机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用于皮壳的上料。皮壳上料机与胶水丝印机相连,且位于皮壳上料机的输送带的输出端,皮壳上料后经由输送带进入胶水丝印机,并对皮壳表面涂胶水处理。干燥机用于烘烤经过印胶的皮壳。皮壳与内盒组装装置设置于干燥机的输出端,使内盒的底部对应的安装于所述皮壳的对应位置。折边机将皮壳的侧边与内盒的侧边进行贴合。成品送出机构安装于折边机的输出端,并将内盒与皮壳组装好的烟盒输出。。

然而上述存在丝印机短暂出现故障时,供料无法得到保证,后续的流水线无法进行的问题;干燥机存在占地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丝印机短暂出现故障时,供料无法得到保证,后续的流水线无法进行的问题;干燥机存在占地空间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备烘干功能的屯料机,包括

移载烘干装置,所述移载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构和第一移载机构;

第二移载机构,所述第二移载机构与所述移载烘干装置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移载机构和所述第一移载机构的运行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移载机构和所述第二移载机构上设有若干个载料件;

第三移载机构,所述第三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移载机构的料件输送至所述第二移载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机构设于所述第一移载机构一侧,所述烘干机构包括若干个风扇、若干个电热丝和若干个出风孔及用于控制烘干温度的温控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载机构和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还包括两个传动链组和一个驱动所述传动链组传动的驱动组;

两个所述传动链组对称设置于料件两侧,所述载料件对称设于两个所述传动链组上,每个所述传动链组上的所述载料件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链组包括两个传送链,所述传送链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载料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包括驱动件和连杆件,所述连杆件用于改变传动方向;

所述连杆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三杆与所述第一杆相垂直,所述第一杆两端对称设有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三杆;

所述第一杆与所述驱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和所述第三杆分别与两个所述传动链组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还包括第一检料传感器和第一步距传感器,所述第一检料传感器用于感应入料口的料件,所述第一步距传感器垂直于所述载料件的侧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还包括第二检料传感器和第二步距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料传感器用于感应出料口的料件,所述第二步距传感器垂直于所述载料件的侧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移载机构设于所述第一移载机构和所述第二移载机构的下端,所述第三移载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同步带,每个所述同步带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推块,所述间距大于料件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移载机构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于靠近所述第二移载机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移载机构还包括第三检料传感器、第四检料传感器和复位传感器;

所述第三检料传感器和所述第四检料传感器用于感应所述同步带上的料件,所述复位传感器用于所述推块的复位检测;

所述第三检料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移载机构一端,所述第四检料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移载机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具备烘干功能的屯料机通过设置烘干机构、第一移载机构、第二移载机构和第三移载机构的方式,解决了丝印机短暂出现故障,供料无法得到保证,后续的流水线无法进行的问题;干燥机存在占地空间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烘干快速、屯料、增加产能、占地面积小的功能,适合自动化生产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备烘干功能的屯料机整机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屯料机去外壳状态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屯料机去外壳状态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烘干机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烘干机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移载机构(含第三移载机构)第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移载机构(含第三移载机构)第二视角的立体图;

图8为图6所标记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移载机构(含第三移载机构)第三视角的立体图;

图10为图9所标记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移载机构(含第三移载机构)仰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移载机构(含第三移载机构)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同步带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同步带正视图。

附图标记:

100、烘干机构110、风扇120、电热丝

130、出风孔200、第一移载机构210、载料件

220、传动链组221、传送链222、固定板

230、驱动组231、驱动件232、第一杆

233、第二杆234、第三杆240、第一检料传感器

250、第一步距传感器300、第二移载机构310、第二检料传感器

320、第二步距传感器400、第三移载机构410、同步带

411、推块420、限位板430、第三检料传感器

440、第四检料传感器450、复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参考图1~图3,一种具备烘干功能的屯料机,包括

移载烘干装置,所述移载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构100和第一移载机构200;

第二移载机构300,所述第二移载机构300与所述移载烘干装置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移载机构300和所述第一移载机构200的运行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移载机构200和所述第二移载机构300上设有若干个载料件210;

第三移载机构400,所述第三移载机构400用于将所述第一移载机构200的料件输送至所述第二移载机构300。

具体实施时,料件从丝印机至移载烘干装置,料件有胶水的一端靠近于烘干机构100,烘干机构100用于对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上的料件进行烘干,相对于干燥机温度低,料件弯曲变形程度小;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上设有若干个载料件210,载料件210用于运输料件,并具有屯料的功能;较好的,载料件210为长条状托盘,运输稳定,或与料件边缘形状相适配并承托料件边缘的角状托盘,更加节省材料;通过平行设置烘干机构100、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并设有若干个载料件210的方式,每个料件能够烘干充分,从而降低了烘干时间,增加烘干效率、产能。

第二移载机构300和第一移载机构200的运行方向相反,第三移载机构400用于将第一移载机构200的料件输送至第二移载机构300,通过第三移载机构400,料件能在运行方向相反的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上传输;

第二移载机构300与移载烘干装置平行设置,第二移载机构300和第一移载机构200的运行方向相反;通过烘干机构100、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相平行,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运行方向相反,被烘干机构100加温的空气在两个反方向的移载机构冲击下,形成空气段差,起到保温效果。如第一移载机构200下行,第二移载机构300上行,被烘干机构100加温的空气第一移载机构200处被压至底部,第二移载机构300处被抬升,形成空气段差,起到保温效果。

工作原理:料件从丝印机处至第一移载机构200的载料件210上,第一移载机构200运行,同时设于第一移载机构200侧的烘干机构100开始工作,对第一移载机构200上的料件进行烘干,料件到达指定位置后,由第三移载机构400传输料件至第二移载机构300的载料件210上,然后第二移载机构300运行,将料件送至出料口;依次反复后,每个载料件210上均有料件,实现屯料;由于加温后的空气在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相反方向运行的作用下,起到保温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具备烘干功能的屯料机通过设置烘干机构、第一移载机构、第二移载机构和第三移载机构的方式,解决了丝印机短暂出现故障,供料无法得到保证,后续的流水线无法进行的问题;干燥机存在占地空间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烘干快速、屯料、增加产能、占地面积小的功能,适合自动化生产线。

具体的,参考图4、图5,烘干机构100设于第一移载机构200的一端,具体的,图示实施例中设于背离于第二移载机构300的一端,烘干机构100包括若干个风扇110、若干个电热丝120和若干个出风孔130及用于控制烘干温度的温控仪。各风扇110、各电热丝120和各出风孔130均匀设置,保证烘干气流温度的稳定。

实施时,风扇110、电热丝120设于安装壳内,安装壳上设有若干个出风孔130,风扇110、电热丝120和出风孔130平行设置,出风孔130朝向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电热丝120加热后,经过风扇110的作用,热风从出风孔130传出对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上的料件进行烘干,温控仪用于控制烘干温度,温控仪的设置使调节烘干温度灵活,适配各种料件的烘干。

具体的,参考图6、图7,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还包括两个传动链组220和一个驱动传动链组220传动的驱动组230;驱动组230同时驱动两个传动链组220的运行;通过传动链组220和驱动组230将料件运输至指定位置,供第三移载机构400输送。

具体实施时,两个传动链组220对称设置于料件两侧,载料件210对称设于两个传动链组220上,保证料件处于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上时水平,保证传输正常;每个传动链组220上的载料件210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保证第一移载机构200能将料件达到指定位置后第三移载机构400能够承接,且第三移载机构400将料件从第一移载机构200输送至第二移载机构300时,第二移载机构300也能对其准确承接。

较佳的,传动链组220包括两个传送链221,传送链221上设有固定板222,固定板222用于固定载料件210;传送链221设于传送链221的两端,固定板222对载料件210的两端同时进行固定,更加牢固。

较佳的,驱动组230同时驱动两个传动链组220的运行,两个传动链组220运行同步,驱动组230包括驱动件231和连杆件,连杆件用于改变传动方向;较好的,驱动件231包括但不限于气缸或电机,较好的,驱动件231为电机,具有噪音小、速度快和稳定性更高的优点。

连杆件包括第一杆232、第二杆233和第三杆234;第二杆233和第三杆234与第一杆232相垂直,第一杆232两端对称设有第二杆233和第三杆234,使第一杆232带动第二杆233和第三杆234转动并改变转动轴向;第一杆232与驱动件231转动连接,第二杆233和第三杆234分别与两个传动链组220转动连接。

工作时,驱动件231驱动第一杆232转动,第一杆232带动第二杆233和第三杆234转动并改变转动轴向,从而带动两个传动链组220绕杆转动,即传动链组220上的载料件210转动,实现运载的功能。应当了解的是,连杆件包括但不限于伞齿轮、摩擦轮等方式令传动过程中转动轴轴向改变90°。

较佳的,参考图8,第一移载机构200还包括第一检料传感器240和第一步距传感器250;第二移载机构300还包括第二检料传感器310和第二步距传感器320;

实施时,第一检料传感器240用于感应入料口的料件,第一检料传感器240可垂直设于料件上方,或以一定角度斜设于料件上方;第一检料传感器240感应入料口的料件,并设有定时功能;若第一检料传感器240感应到入料口有料件,则驱动第一移载机构200运行,传动链组220转动直至新的载料件210至入料口准备载料;若第一检料传感器240感应到入料口没有料件,到达设置的定时时间时,仍驱动第一移载机构200运行,传动链组220转动直至新的载料件210至入料口准备载料,即判断前工位,存在故障,为防止后续流水线中断,依然驱动第一移载机构200运行,有料件的载料件210在传动链组220传送下至指定位置,第三移载机构400承接料件。

第一步距传感器250垂直于载料件210的侧面设置,用于感应载料件210是否传动时出现步进误差,导致误差积累后第三移载机构400承接料件失败,第一步距传感器250的设置使传动过程能有效的检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检修减少损失,同时,也能作为载料件210复位的检测,方便调机和恢复载料件210初始位置。

实施时,参考图12,第二检料传感器310用于感应出料口的料件,若感应到出料口有料件,第二移载机构300停止运行,若感应到出料口没有料件,驱动第二移载机构300运行,防止后续流水线因供料不及时长久暂停。第二步距传感器320垂直于载料件210的侧面设置,其与第一步距传感器250相同,不作过多赘述。

通过第一移载机构200还包括第一检料传感器240和第一步距传感器250,第二移载机构300还包括第二检料传感器310和第二步距传感器320,使作为中间工位的屯料机运输作业平稳,防止暂时断料。

具体的,参考图13、图14,第三移载机构400设于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的下端,第三移载机构40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同步带410,每个同步带410上等间距设有若干个推块411,间距大于料件的宽度;同一同步带410上的两两推块411之间的间距大于料件的宽度,推块411高度大于料件厚度,用于限位料件,并在同步带410运行下,将料件从第一移载机构200下方推至第二移载机构300下方,两个同步带410上的推块411相互平行,防止推动过程中料件倾斜。

实施时,两个传动链组220之间的距离大于同步带410的宽度,第一移载机构200的传动链组220转动时,载料件210上的料件落于同步带410上的推块411之间,同步带410转动,推块411将料件从第一移载机构200下方输送至第二移载机构300下方,当第二移载机构300的传动链组220转动时,将使料件被载料件210拖起。

应当了解的是,第三移载机构400也可以是机械手的方式,如对于第一移载机构200为上行,而第二移载机构300为下行的状况。

较佳的,参考图13、图14,第三移载机构400还包括限位板420,限位板420设于靠近第二移载机构300一端。限位板420设于第三移载机构400靠近第二移载机构300一端,限位板420上设有供推块411通过的过孔,两个过孔之间设有另料件限位的限位面;通过设置限位板420,料件能在推块411推动下停靠在指定位置,当第三移载机构400的传动链组220转动时,载料件210能正好拖起料件。

较佳的,参考图9~图11,第三移载机构400还包括第三检料传感器430、第四检料传感器440和复位传感器450;

实施时,第三检料传感器430设于第一移载机构200一端,当感应到料件从第一移载机构200上到同步带410上时,驱动同步带410转动,推块411将料件推至第二移载机构300下方,第四检料传感器440设于第二移载机构300一端,当感应到同步带410的料件在第二移载机构300下方时,驱动第二移载机构300运行,实现载料;

复位传感器450用于推块411的复位检测,复位传感器450设于推块411的初始位置,较好的,复位传感器450垂直于同步带410设置,复位传感器450垂直于推块411的侧面设置,检测精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检料传感器240、第二检料传感器310、第三检料传感器430和第四检料传感器440相互影响。

实施时,当第二检料传感器310感应到出料口有料件,第二移载机构300停止运行,即使第四检料传感器440感应到同步带410的料件在第二移载机构300下方时,也不能驱动第二移载机构300运行;同理,当第四检料传感器440感应到同步带410的料件在第二移载机构300下方时,即使第三检料传感器430感应到料件从第一移载机构200上到同步带410上,同步带410也不能被驱动;第三检料传感器430与第一检料传感器240的关系同理,不作过多赘述。

通过第一检料传感器240、第二检料传感器310、第三检料传感器430和第四检料传感器440各自运行并相互影响的方式,使运载过程有序,不会冲突,从而实现流水线的正常运行,加快效率,增加产能。

较佳的,一种具备烘干功能的屯料机还包括显示屏和报警器,显示屏用于实时监控机台状况并显示各感应器工作状态,报警器用于异常状态提醒。

工作原理:料件从丝印机处至第一移载机构200的载料件210上,第一移载机构200运行,同时设于第一移载机构200侧的烘干机构100开始工作,对第一移载机构200上的料件进行烘干,料件到达指定位置后,由第三移载机构400传输料件至第二移载机构300的载料件210上,然后第二移载机构300运行,将料件送至出料口;依次反复后,每个载料件210上均有料件,实现屯料。由于加温后的空气在第一移载机构200和第二移载机构300相反方向运行的作用下,起到保温作用。同时,通过第一检料传感器240、第二检料传感器310、第三检料传感器430和第四检料传感器440的设置,使该屯料机运载过程有序,自动化程度高,从而实现流水线的正常运行;并且该屯料机长宽高占地仅0.86*0.84*0.91m,占地面积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具备烘干功能的屯料机通过设置烘干机构、第一移载机构、第二移载机构和第三移载机构的方式,解决了丝印机短暂出现故障,供料无法得到保证,后续的流水线无法进行的问题;干燥机存在占地空间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烘干快速、屯料、增加产能、占地面积小的功能,适合自动化生产线。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移载烘干装置、烘干机构、第一移载机构、第二移载机构、载料件、第三移载机构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