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对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部、对介质进行支承的介质支承构件、和对支承在介质支承构件上的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
背景技术: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记录装置,其具备:输送部,其沿着输送路径而在输送方向上对介质进行输送;记录部,其具有在输送的介质上记录图像的记录头;以及,介质支承构件,其在输送路径上与记录部对置的位置处对介质进行支承。
3.记录装置具备配置于比记录部靠输送方向的上游的输送辊对和配置于比记录部靠输送方向的下游的下游波形形状赋予机构。下游波形形状赋予机构沿输送方向输送介质,并且对介质支承构件上的介质赋予沿着宽度方向的波形形状。下游波形形状赋予机构具备:由夹着介质的多个排出辊和多个第一齿部构成的排出辊对,和多个第二齿部。多个第二齿部与由排出辊对输送的介质的上表面抵接。介质支承构件克服第一施力构件的施力而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由此赋予与介质的刚性相对应的波形形状。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
160025号公报。
5.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中,当介质的后端从输送辊对的夹持位置脱离时,介质的后端被输送辊对推开。存在由于推开该介质而导致介质的输送位置精度降低的问题。例如,介质的输送位置精度的降低导致记录部在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位置的降低,这成为记录品质降低的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6.解决所述问题的记录装置具备:输送部,沿水平方向在输送方向输送介质;介质支承构件,具有对所述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面;以及记录头,在与所述介质支承构件对置的位置处在所述介质进行记录,所述输送部具有:输送辊对,由设置在所述介质支承构件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输送驱动辊和输送从动辊构成;排出辊对,由设置在所述介质支承构件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排出驱动辊和排出从动辊构成;以及引导辊,设置在所述介质支承构件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相对于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而与所述排出从动辊相同的上侧,并通过与输送中的所述介质接触而进行从动旋转,所述引导辊设置在沿所述输送方向夹着所述排出辊对的两侧或者沿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夹着所述排出从动辊的两侧,并且所述两侧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引导辊的下端位于比所述排出驱动辊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
附图说明
7.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8.图2是表示处于打开了罩的状态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9.图3是表示处于卸下了壳体的状态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10.图4是表示处于卸下了壳体的状态的记录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11.图5是表示输送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12.图6是表示输送部及记录部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
13.图7是表示输送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14.图8是表示输送部的一部分的正剖视图。
15.图9是说明按压构件的作用的正剖视图。
16.图10是表示介质引导机构和按压构件的侧剖视图。
17.图11是表示介质引导机构和按压构件的侧剖视图。
18.图12是表示输送部及记录部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
19.图13是表示排出机构的侧剖视图。
20.图14是表示输送部的一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21.图15是表示输送部的一部分的正剖视图。
22.图16是表示输送部的一部分的正剖视图。
23.图17是表示变更例中的输送部的俯视图。
24.图18是表示排出机构的一部分的正剖视图。
25.图19是说明变更例的排出机构的侧剖视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1
…
记录装置,12
…
装置主体,13
…
罩,15
…
操作面板,16
…
电源按钮,17
…
液体供应源,18
…
容纳部,18a
…
供应罩,19
…
窗部,20
…
供给罩,21
…
供给部,22
…
供给托盘,22a
…
边缘引导件,23
…
记录部,24
…
滑架,25
…
记录头,26
…
排出罩,27
…
堆积器,30
…
主框架,30a
…
导轨,31
…
移动机构,32
…
滑架电动机,33
…
正时带,34
…
线性编码器,37
…
间隙调整机构,40
…
输送部,41
…
输送辊对,410
…
输送驱动辊,42
…
排出辊对,420
…
排出驱动辊,420a
…
外周面,421
…
旋转轴,43
…
输送从动辊,44
…
排出从动辊,44s
…
杆式弹簧,45
…
介质引导构件,46
…
介质引导机构,46s
…
施力构件,47
…
引导构件,471
…
支轴,48
…
作为引导辊的一例的第一辊,48s
…
杆式弹簧,49
…
作为引导辊的一例的第二辊,49s
…
杆式弹簧,50
…
介质支承构件,50a
…
支承面,51
…
第一支承部,52
…
第二支承部,53
…
第三支承部,54
…
作为肋的一例的第一肋,55
…
作为肋的一例的第二肋,56
…
作为肋的一例的第三肋,57
…
基板部,58
…
液体吸收体,59
…
凹形区域,60
…
维护装置,61
…
盖,62
…
擦拭器,63
…
吸引泵,64
…
废液管,65
…
废液罐,71
…
输送电动机,72
…
动力传递机构,74
…
旋转编码器,741
…
旋转标尺,742
…
光学传感器,75
…
排出口,76
…
介质检测器,81
…
按压构件,811
…
臂,812
…
按压头,813
…
凹部,814
…
凹部,815
…
抵接部,816
…
第一导向面,817
…
第二导向面,818
…
止动部,82
…
施力机构,83
…
弹性构件,100
…
控制部,m
…
介质,hp
…
起始位置,x
…
宽度方向(扫描方向),y0
…
输送方向,y1
…
第一输送方向,y2
…
第二输送方向,z1
…
铅直方向,pd
…
按压方向,n1
…
夹持位置,tp
…
上端,lz
…
重叠量,f1
…
第一施力,f2
…
第二施力,f3
…
第三施力,d1
…
第一距离,d2
…
第二距离,l1
…
切线,l2
…
切线。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参照附图对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1中,设记录装置11放置在水平面上,将相互正交的三个假想轴设为x轴、y轴以及z轴。x轴是与后述的记录头的扫
描方向平行的假想轴,y轴是与记录时的介质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假想轴。记录头在与x轴平行的两个方向上往复移动的该两个方向称为扫描方向x。另外,z轴是与铅直方向z1平行的假想轴。与y轴平行的一个方向是指记录头在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位置处的介质的输送方向。该方向也称为输送方向y。将记录头25在介质上进行记录时的介质的输送方向设为第一输送方向y1,将与第一输送方向y1相反的方向设为第二输送方向y2。另外,输送介质m的输送方向并不是在介质m的输送路径的整个区域内与y轴平行,而是根据输送路径上的介质m的位置而使输送方向y0发生变化。
29.另外,也将与输送介质的输送方向y0交叉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x。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度方向x与扫描方向x为相同方向。
30.记录装置的结构
31.图1所示的记录装置11是串行记录方式的喷墨打印机。如图1所示,记录装置11具备装置主体12和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在装置主体12的上部的罩13。记录装置11整体呈大致长方体状。
32.记录装置11在前面具备操作面板15。操作面板15具有:操作部,其包含在对记录装置11提供各种指示时所操作的操作按钮等;以及显示部(均省略图示),其显示各种菜单和记录装置11的操作状况等。另外,在装置主体12的前面设置有电源按钮16。另外,也可以由触摸面板构成显示部,利用触摸面板的操作功能构成操作部。
33.另外,在装置主体12的前部右侧设置有容纳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的液体供应源17(参照图2)的容纳部18。容纳部18具有与各液体供应源17对应的至少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六个)的窗部19。窗部19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制制品,使用者能够通过窗部19从外部视觉确认容纳在液体供应源17中的液体的液面水平。
34.另外,在记录装置11的后部上侧,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有供给罩20。供给罩20通过以后端为中心转动而开闭。在装置主体12中,在处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的供给罩20的内侧容纳有供给部21。供给部21供给纸张等介质m。供给部21具有用于载置介质m的供给托盘22(参照图2)。用户将介质m载置于在供给罩20位于打开位置时露出的供给托盘22(参照图2)。
35.如图1所示,记录装置11具备在所输送的介质m上进行记录的记录部23。记录部23具备在介质m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25。本例的记录部23例如是串行记录方式。串行记录方式的记录部23具备能够在扫描方向x上往复移动的滑架24和保持在滑架24的下部的记录头25。在记录头25,沿着输送路径所输送的介质m对置的面成为开设有多个喷嘴(省略图示)的喷嘴面(参照图6)。液体供应源17与记录部23通过液体供应管(省略图示)连接,从液体供应源17通过液体供应管向记录头25供应液体。记录头25在与滑架24一起移动的同时从多个喷嘴朝向介质m喷出液体。
36.另外,在记录装置11的前面下部,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有排出罩26。排出罩26以下端为中心转动。在装置主体12中,在处于图1所示的关闭位置的排出罩26的深处收纳有用于接受记录后的介质m的堆积器27(参照图4)。在将排出罩26打开至打开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使堆积机27在输送方向y上滑动从而延伸至接受介质m的接受位置。
37.记录装置11具备进行各种控制的控制部100。控制部100负责滑架24及记录头25的控制、介质m的输送控制、操作面板15的显示控制、以及电源控制等。
38.接下来,参照图2、图3对记录装置11的内部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39.如图2所示,在装置主体12内,主框架30在宽度方向x上延伸设置。主框架30具有引导滑架24的一对导轨30a(也参照图3)。一对导轨30a沿着扫描方向x相互平行地延伸。滑架24由一对导轨30a支承为能够在铅直方向z1上的两个部位沿扫描方向(宽度方向x)移动。滑架24通过被一对导轨30a引导而在扫描方向x上往复移动。在主框架30与滑架24之间,设置有使滑架24在扫描方向x上移动的移动机构31(参照图2)。移动机构31例如为带驱动方式,具备作为滑架24的驱动源的滑架电动机32和沿着扫描方向x而被拉伸的环状的正时带33。滑架24固定在正时带33的一部分上。通过滑架电动机32正反旋转,从而滑架24经由正时带33而在扫描方向x上往复移动。
40.另外,在主框架30上设置有沿着扫描方向x延伸的线性编码器34。线性编码器34具备沿着扫描方向延伸的线性标尺和安装于滑架24的传感器(省略图示)。传感器检测线性标尺,输出包含与滑架24的移动量成比例的数量的脉冲的脉冲信号。
41.在容纳部18中设置有对其上部进行开闭的供应罩18a。当存在余量通过窗部19而变少的液体供应源17时,用户打开罩13和供应罩18a,从液体瓶向液体供应源17的注入口(省略图示)注入液体。
42.如图3所示,在载置有介质m的供给托盘22上设置有一对边缘引导件22a。载置于供给托盘22上的介质m通过被一对边缘引导件22a夹着,从而在宽度方向x上定位。供给部21作为驱动源具备供给电动机35。供给部21将载置在供给托盘22上的介质m沿着输送路径向输送方向y0供给。
43.如图3所示,记录装置11具备输送部40,所述输送部40将从供给部21供给的介质m向输送方向y0进行输送。另外,记录装置11具备对介质m进行支承的介质支承构件50。介质支承构件50为在宽度方向x上延伸的长条状的构件,并具有能够对最大宽度的介质m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进行支承的长度。记录部23在所输送的介质m中的被介质支承构件50支承的部分上进行记录。
44.记录装置11通过交替地反复进行滑架24移动一次而记录头25进行一次经过量的记录的记录操作、和将介质m输送至下一个记录位置的输送操作,从而在介质m上记录文字或图像。在此,如果输送部40输送介质并使其停止在下一个记录位置的输送位置精度高,则能够确保较高的记录品质。另外,记录部23也可以是行记录方式。行式记录方式的记录部23具备由行式头构成的记录头25,所述行式头具有能够在最大宽度的介质m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同时喷出液体的多个喷嘴。对以一定速度输送的介质m将介质m的宽度整个区域作为喷出对象从由行式头构成的记录头25的喷嘴将液体喷出,因此能实现图像等的高速的记录。
45.记录装置11具备对记录部23与介质支承构件50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的间隙调整机构37。间隙调整机构37是通过使记录头25的高度位置变化来调整间隙的机构。控制部100对间隙调整机构37进行控制,并调整为与介质m的种类相对应的值的间隙。在介质m例如为纸张的情况下,介质m的种类有普通纸(薄纸、厚纸)、照片纸、信封、cdr(cd
‑
recordable可录光盘)等光盘等。另外,普通纸等介质m为刚性小的第一介质,照片纸等介质m为刚性比第一介质大的第二介质。
46.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滑架24位于起始位置hp,所述起始位置是不进行记录时的待机位置。相对介质支承构件50在宽度方向x的相邻的位置处,在与位于起始位置hp处的滑架24对置的下方位置,配置有进行记录头25的维护的维护装置60。维护装置60具备对滑架
24位于起始位置hp时的记录头25进行压盖的盖61、和对记录头25的喷嘴面25a(参照图6)进行擦拭的擦拭器62。通过利用盖61盖住记录头25,能抑制记录头25的喷嘴内的墨水等液体的增稠、干燥。在喷嘴内的液体增稠、喷嘴内的液体中存在气泡、喷嘴被纸屑等异物堵塞的情况下,由于喷嘴的堵塞而发生无法从喷嘴正常地喷出液体的喷出不良。
47.维护装置60为了消除或预防这种喷出不良,对记录头25的喷嘴进行清洗。维护装置60具备通过未图示的管与盖61连通的吸引泵63。维护装置60在压盖状态下驱动吸引泵63,所述压盖状态为盖61以包围喷嘴的状态与记录头25的喷嘴面25a接触。当驱动吸引泵63时,负压导入到在喷嘴面25a和盖61之间以喷嘴所连通的状态下形成的封闭空间,从而从喷嘴强制吸引并排出液体。通过从喷嘴强制吸引排出增稠了的液体、气泡、纸屑等异物,则喷嘴从喷出不良中恢复。
48.另外,记录部通过在对介质m进行记录的记录操作的中途定期或不定期地移动至起始位置hp,并进行从全部的喷嘴朝向盖61喷出与记录无关的液滴的空排(也称为“冲洗”),从而预防记录中的喷出不良。通过清洗以及空排而从喷嘴排出的液体(废液)通过吸引泵63的驱动而通过废液管64输送至废液罐65。
49.如图4~图6所示,输送部40具备在输送方向y0上夹着介质支承构件50的两侧中的上游侧的位置配置的输送辊对41、和在下游侧的位置配置的排出辊对42。如图5、图6所示,输送辊对41由成对的输送驱动辊410和输送从动辊43构成。详细而言,输送辊对41由一根输送驱动辊410和与输送驱动辊410抵接的多个输送从动辊43构成。排出辊对42由成对的多个排出驱动辊420(参照图6)和多个排出从动辊44构成。排出从动辊44例如为沿着其外周具有多个齿的星形轮。
50.如图4、图5所示,输送部40具备对供给的介质m的背面进行支承的板状的介质引导构件45、和相对于介质引导构件45夹着介质m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上方的介质引导机构46。如图5所示,介质引导机构46具有:沿着输送路径而对介质m进行引导的能够转动的引导构件47、在输送方向y0上支承于引导构件47的下游端部的多个输送从动辊43、以及向输送从动辊43接近输送驱动辊410的方向对引导构件47施力的施力构件46s。
51.如图4所示,记录装置11具备作为输送部40的驱动源的输送电动机71、和将输送电动机71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辊410、驱动辊420(参照图6)的动力传递机构72。动力传递机构72包括将输送电动机71的动力传递至输送驱动辊410的齿轮系、和将输送驱动辊410的旋转传递至排出驱动辊420的正时带等。在记录装置11上设置对输送驱动辊410的旋转进行检测的旋转编码器74。旋转编码器74具备在输送驱动辊410的旋转轴的端部固定的旋转标尺741、和检测旋转标尺741的旋转的光学传感器742。旋转编码器74输出包含与输送驱动辊410的旋转量成比例的数量的脉冲的脉冲信号。
52.如图4所示,堆积器27具有四边形板状的载置部271。堆积器27在图4所示的退避位置与从退避位置向输送方向y0的下游滑动的接受位置之间移动。在堆积器27的上方开设排出口75,记录后的介质m从排出口75排出。从排出口75排出的记录完毕的介质m载置于位于接受位置的堆积器27上。堆积机27可以是由电动电动机的动力驱动的电动式,也可以是用户手动使其滑动的手动式。
53.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11具有在cdr等光盘的标签面上进行记录的标签记录功能。将光盘作为介质m,在进行在其标签面上记录的标签记录时,用户将光盘放置在板状的
专用托盘(省略图示)上,将该专用托盘从排出口75插入。输送辊对41及排出辊对42夹着专用托盘。由此,光盘输送到能够由记录部23进行记录的记录位置。记录部23在光盘的标签面上记录图像等。
54.如图5、图6所示,介质支承构件50具备:位于输送方向y0的上游端部的第一支承部51、位于比第一支承部51靠输送方向y0的下游的主要的第二支承部52、以及位于与比第二支承部52靠输送方向y0的下游的第三支承部53。第一支承部51对刚从输送辊对41送出的部分的介质m进行支承。第二支承部52配置在与记录头25的移动区域对置的区域。第二支承部52对记录头25从喷嘴喷出的液体所着落的记录区域的介质m进行支承。第一支承部51对位于比记录区域靠输送方向y0的上游的区域的介质m进行支承。第三支承部53对记录完毕的部分的介质m进行支承。第一支承部51、第二支承部52以及第三支承部53遍及延伸在与输送最大宽度的介质m的宽度区域相比在宽度方向x上稍宽的区域上。
55.第一支承部51具备以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状态向上方突出的多个第一肋54。第二支承部52具备以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向上方突出的多个第二肋55。第三支承部53具备以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排列的状态向上方突出的多个第三肋56。第一肋54、第二肋55和第三肋56在宽度方向x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因此,第二肋55相对于第一肋54位于输送方向y0的下游位置,第二肋55相对于第三肋56位于输送方向y0的上游位置。第二肋55在比第一肋54排列的范围靠外方的两侧各多设置一个。因此,第二肋55的数量比第一肋54的数量多两个。另外,在对规定尺寸的介质m进行支承时,能对该介质m的宽度方向x上的两端部进行支承的方式,根据介质m的宽度尺寸而设定各个肋中54~56在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因此,无论规定尺寸的介质m是哪种尺寸,都由与各自的宽度尺寸对应位置的肋54~肋56支承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
56.如图5、图7所示,第二支承部52具备一个或两个第二肋55突出的基板部57、以及以包围基板部57的方式配置的液体吸收体58。液体吸收体58由多孔质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吸收墨水等液体。在规定尺寸的介质m支承于第二肋55时,能够吸收从记录头25的喷嘴喷出的液体的方式,在与介质m的宽度尺寸相应的位置配置液体吸收体58,所述液体为自介质m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向外侧超出并吐出的液体。因此,当记录装置11在规定尺寸的介质m上在边缘部不形成空白地进行记录的无边缘记录时,在从介质m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向外侧超出而喷出液体的位置处配置液体吸收体58,喷出到介质m的宽度方向x的外侧的位置处的液体被液体吸收体58吸收。可避免无边缘记录时超出到介质m的外侧而喷出的液体附着于第二肋55。因此,避免了附着于第二肋55的液体转印到输送中的介质m的背面而使液体弄脏介质m的背面。
57.如图5、图7所示,于宽度方向x的中央部对介质m进行检测的介质检测器76安装在引导构件47上。介质检测器76在与输送辊对41相比靠输送方向y0的上游位置检测有无介质m。另外,引导构件47的与介质m的输送路径对置的下表面成为引导介质m的引导面47c(参照图6)。
58.如图6、图7所示,在记录部23的扫描区域与排出辊对42之间,于成为输送路径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当介质m接触时进行从动旋转的第一辊48。第一辊48在宽度方向x上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辊48中位于宽度方向x上最外侧的两个第一辊48与其他的第一辊48相比少许位于输送方向y0的下游。
59.如图5~图7所示,在介质引导机构46中,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处设置有多个按压构件81,所述多个按压构件81朝向介质支承构件50按压输送中的介质m。如图6所示,按压构件81具备:抵接部815,其在所述按压构件81的前端部与作为按压对象的介质m的表面抵接;以及作为转动支点的支轴471,其与抵接部815相比位于输送方向y0的上游。按压构件81设置成,在构成介质引导机构46的引导构件47的支轴471插通于孔814的状态下,支承按压构件81的后端部,且能以支轴471为中心在规定角度范围内转动。按压构件81设置为能够在与支承面50a(参照图10)交叉的方向移动。按压构件81通过构成施力机构82的弹性构件83(参照图9、图10)而向按压方向施力,所述按压方向为,所述按压构件81的前端部的抵接部815能够对输送中的介质m的表面进行按压的按压方向。
60.如图6所示,本例的按压构件81对介质m按压的按压方向pd为,以支轴471为中心而抵接部815向下方移动的方向,且为抵接部815能够将介质m向介质支承构件50的支承面50a按压的方向。在图6中,在按压构件81中,按压构件81的下端部即抵接部815将介质m向输送辊对41的夹持位置n1以及与支承面50a相比靠下方的位置按压(参照图10)。另外,按压方向pd只要是将输送中的介质m向支承面50a按压的方向即可。
61.如图6所示,抵接部815位于在输送方向y0上比记录头25靠上游且比输送辊对41的夹持位置n1靠下游的范围内。即,按压构件81在与输送辊对41的夹持位置n1相比靠输送方向y0的下游的位置处且在进行由记录头25实施的记录之前的部分处对介质m的表面进行按压。其理由之一是,当按压构件81的抵接部815按压作为记录后的介质m的表面的记录面时,防止从记录面转印到抵接部815的墨附着于其他介质m而弄脏其他介质m。另外,另一个理由在于,在介质m的前端部位于记录头25的下方时,通过使介质m变形为图9所示的波浪形状而对介质m的前端部分付予在输送方向y0上延伸的张力,从而提高前端部分的刚性,进而抑制由介质m的前端部的上翘而引起的介质m向喷嘴面25a的接触。
62.如图7、图8所示,在介质支承构件50的宽度方向x上肋54之间的凹形区域59中,抵接部815所对置的位置处配置按压构件81。即,按压构件81配置在抵接部815相对于肋54以外的凹形区域59从上方对置的位置,所述肋54为在宽度方向x上具有凹凸形状的介质支承构件50的凸部。因此,在宽度方向x上,肋54位于相邻的两个抵接部815之间。多个按压构件81通过使抵接部815在宽度方向x上夹着肋54的两侧的位置处按压介质m的表面,从而使输送中的介质m弯曲成在图8所示的宽度方向x上山部与谷部交替重复的波形形状。
63.在此,为了使介质m弯曲为波形形状所需的力在靠近成为介质m的自由端的宽度方向x的侧端部的部分处较小即可。另一方面,远离介质m的自由端的宽度方向x上的中央部在难以通过按压构件81使介质m弯曲的位置。另外,如图5、图7所示,在引导构件47的宽度方向x的中央部设置有介质检测器76。介质检测器76对介质m的输送方向y0上的端部进行检测。由于介质检测器76的周边区域难以确保其他部件的配置空间,多个按压构件81配置在介质引导机构46的宽度方向x上的中央部以外的区域中。
64.如图7所示,多个按压构件81中的位于宽度方向x上最外侧的一对按压构件81对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最大宽度的介质m的宽度方向x上的两端部进行按压。即,如图9所示,位于宽度方向x上最外侧的两侧一对按压构件81位于在宽度方向x上位于最外侧的肋54与最大宽度的介质m的侧端ms之间。
65.另外,在与介质支承构件50相比靠输送方向y0的下游的位置处,设置有对介质m中
的记录后的部分进行输送的排出机构70。排出机构70包括排出辊对42。排出机构70具有:与排出辊对42相比位于输送方向y0的上游的第一辊48、和与排出辊对42相比位于输送方向y0的下游的第二辊49。另外,在与排出机构70相比输送方向y0的下游的位置,在支承构件38上组装有输送机构90,所述输送机构90在cdr或dvd等光盘的标签面上进行记录的标签记录时输送载置有光盘的托盘。输送机构90将载置有光盘的托盘从记录装置11的前侧向记录头25的记录区域输送,当标签记录结束时,将托盘向记录装置11的前侧排出。构成该输送机构90的多个输送构件90a组装在支承构件38上。
66.如图9所示,按压头812具有在臂811的前端部向宽度方向x的两侧突出设置的锤头形状。按压头812的下端部成为与介质m的表面抵接而将介质m向下方按压的抵接部815。按压构件81通过臂811的前端部的抵接部815与介质m抵接而将介质m向下方按压。由于抵接部815是按压头812的下端部,因此在介质m的表面上,于宽度方向x上的宽度较宽的区域处抵接部815与介质m接触。
67.如图10所示,按压构件81支承为能够以支轴471为中心转动。按压构件81的臂811通过未图示的止动部818以使按压头812不会从待机位置(参照图6)向按压方向pd移动的方式,通过止动部818抵接于限制部472,限制按压构件81进一步的转动。当记录装置11进行双面记录时,在对介质m的第一面进行记录的过程中,介质m在第一输送方向y1上输送,当对第一面的记录结束时,介质m在第二输送方向y2上输送。在第二输送方向y2上输送的介质m在通过未图示的反转机构而反转之后,朝向记录头25进行记录的记录区域而再次输送所述介质m。
68.如图10所示,按压构件81具有:第一导向面816,其将沿第一输送方向y1输送的介质m的前端ma向抵接部815导向、和第二导向面817,其将向第二输送方向y2反向输送的介质m的后端mb向抵接部815导向。
69.以使介质m的前端接触第一导向面816时,第一导向面816通过从介质m接受的力使按压构件81向上转动的方式,第一导向面816是相对于第一输送方向y1形成锐角的斜面。另外,以使介质m的后端mb与第二导向面817抵接时,第二导向面817通过从介质m接受的力使按压构件81向上转动的方式,第二导向面817为相对于第二输送方向y2呈锐角的斜面。
70.如图6所示,在按压构件81位于待机位置时,抵接部815位于比肋54的支承面50a靠下方的位置。因此,例如,通过按压构件81向下方按压普通纸等刚性较低的介质m。其结果为,如图9所示,介质m在宽度方向x上弯曲为波形形状。通过该波形形状而对介质m付予输送方向y0的张力。由于该张力,介质m不易向输送方向y0弯曲。即,抑制了介质m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的上翘。
71.介质m在从记录开始至记录结束为止的输送过程中,采用如下的输送过程,即,介质m仅通过输送辊对41和排出辊对42中的输送辊对41夹着的第一输送过程、介质m通过输送辊对41和排出辊对42双方夹着的第二输送过程、介质m仅通过输送辊对41和排出辊对42中的排出辊对42夹着的第三输送过程。
72.在介质m通过按压构件81向下方按压的状态下,介质m从以规定的接触压力而与介质m的表面接触的按压构件81所接触的接触部分受到摩擦力。该摩擦力成为介质m的输送位置向输送方向y0的负侧偏移的原因的制动力。因此,考虑到该制动力,以介质m能够停止在目标位置的方式对介质m进行输送控制。
73.如图10所示,在从第二输送过程向第三输送过程转移的过程中,当介质m的后端mb离开输送辊对41的夹持位置n1时,产生输送驱动辊410将介质m的后端mb以比此前的输送速度高的速度推出的推开现象。此时的推开力是介质m的输送位置向正侧偏移的原因。
74.进而,如图11所示,通过按压构件81而向介质m施加能够成为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的原因的外力。即,当介质m的后端mb离开按压构件81的抵接部815时,会产生按压构件81的第二导向面817推出介质m的后端mb的推开现象。按压构件81的抵接部815在向下方按压介质m的期间内,克服弹性构件83的施力而通过从介质m受到的反作用力而从待机位置向上方位移。之后,在介质m的后端mb离开抵接部815的瞬间,按压构件81的抵接部815通过弹性构件83的施力而朝向待机位置向下方位移。产生一种现象,其为向该下方位移的第二导向面817将介质m的后端mb向输送方向y0以比原本的输送速度快的速度推开。
75.进而,介质m在通过按压构件81的抵接部815向下方按压时弯曲,在介质m的后端mb离开抵接部815的瞬间,该弯曲复原时,通过介质m的后端mb按压第二导向面817,从而作为其反作用而将介质m向输送方向y0推出,这成为推开力的一部分。该推开力是介质m的输送位置向正侧偏移的原因。这样,记录中的介质m在从第二输送过程向第三输送过程转移时、介质m的后端mb从输送辊对41的夹着状态脱离时、以及介质m的后端mb从按压构件81脱离时都被推出去两次。
76.另外,由于排出辊对42与输送辊对41相比夹着力较小,因此受到了推出力的介质m在排出辊对42的夹持位置处容易滑动。这也是由于介质m的推出而扰乱了输送位置精度的原因。为了减小与介质m的记录面的接触面积,而在排出辊对42的排出从动辊44使用锯齿辊。因此,当排出辊对42对记录后的介质m进行夹着的力过强时,介质m容易被排出从动辊44的齿损伤。另外,当输送辊对41对介质m进行输送的输送量与排出辊对42对介质m进行输送的输送量不同时,在辊对的41、42中的一方上将产生滑动。输送辊对41处的介质m的产生滑动成为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紊乱的原因。
77.因此,输送辊对41的夹着力比排出辊对42的夹着力强。此时,当排出辊对42的输送量多于输送辊对41的输送量时,会产生排出辊对42将介质m向输送方向y0的下游侧牵拉的力,这成为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向正侧紊乱的原因。因此,严格来说,使排出辊对42的输送量少于输送辊对41的输送量,从而在排出辊对42的夹着部位处产生介质m的滑动。因此,使排出辊对42的夹着力比输送辊对41的夹着力弱。另外,可以适当地设定两辊对的41、42的输送量。
78.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11为了抑制由所述的推开现象而引起的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而具有图12所示的排出机构70。排出机构70包括排出辊对42。详细地说,排出机构70具有排出辊对42、相比排出辊对42在输送方向y0的上游设置在的第一辊48、以及相比排出辊对42在输送方向y0的下游设置的第二辊49。排出辊对42由相比第一辊48在输送方向y0的下游设置的排出驱动辊420和排出从动辊44构成。如图12、图15所示,沿着旋转轴421的轴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排出驱动辊420。在与各排出驱动辊420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多个排出从动辊44。排出从动辊44例如是在外周上以恒定间距具有多个尖齿部的锯齿辊。
79.排出机构70具备:支承第一辊48、排出从动辊44以及第二辊49的支承构件38。第一辊48、排出从动辊44以及第二辊49相对于支承构件38以能够克服施力向上方位移的状态支
承为能够旋转。第一辊48和第二辊49配置在沿输送方向y0夹着排出辊对42的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辊48以及第二辊49是构成引导辊的一个例子。另外,也将第一辊48以及第二辊49称为引导辊48以及引导辊49。引导辊48以及引导辊49设置在介质支承构件50的输送方向y0的下游侧且相对于介质m的输送路径而与排出从动辊44相同的上侧。换言之,引导辊48以及引导辊49设置在与记录头25相比靠输送方向y0的下游侧且相对于介质m的输送路径而与排出从动辊44相同的上侧。
80.第一辊48在输送方向y0上设置于记录头25与排出辊对42之间的位置。第一辊48位于与记录头25在扫描方向x上移动的扫描路径相比在输送方向y0的下游位置,且与介质m的输送路径相比的上方处。第一辊48通过与介质m的记录面接触,从而抑制介质m的上翘,所述介质m为想要作为从输送路径向记录头25接近的方向即上方上翘的介质m。第一辊48为通过与输送中的介质m接触,从而从动于介质m的移动而进行旋转的引导辊。而且,第一辊48以与介质m接触且不使介质m从输送路径脱离的方式对介质m进行引导。第一辊48例如是在外周上以一定间距具有多个尖的齿部的锯齿辊。因此,即使与介质m的记录面接触,也不易产生油墨摩擦等不良情况。另外,在与介质支承构件50相比靠输送方向y0的下游侧的位置处,且在与第一辊48对置的位置相比靠输送方向y0的下游侧的部分处,配置有将介质m向排出辊对42的夹持位置进行引导的引导面50b。
81.如图13所示,第二辊49的下端位于比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靠下方的位置。即,第二辊49的下端位于比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靠下方重叠量为lz的位置。因此,第二辊49具有将介质m按压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的功能。即,第二辊49使介质m卷绕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的卷绕量增多。当该卷绕量增多时,排出驱动辊420与介质m的接触面积增大。
82.在图13所示的侧视图中,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上的上端tp位于与笔直地连接第一辊48的下端和第二辊49的下端的假想线相比的上方。因此,由第一辊48和第二辊49引导的介质m卷绕于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420a上的上端附近的区域。根据该介质m的卷绕量增加介质m与外周面420a的接触面积。该接触面积的增加使介质m与外周面420a的接触摩擦阻力增大。而且,接触摩擦阻力作为制动力而对在输送方向y0上输送的介质m进行作用。第二辊49例如是在外周上以一定间距具有多个尖的齿部的锯齿辊。
83.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到第一辊48的下端和第二辊49的下端的各自的距离越大,介质m相对于外周面420a上的卷绕量越多。当该卷绕量过多时,由于过大的接触摩擦阻力,介质m将难以在排出辊对42的夹着部位处滑动,从而成为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紊乱的原因。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成为记录位置偏移不良的原因。因此,调整了第二辊49与排出驱动辊420的重叠量lz,以使介质m相对于外周面420a的卷绕量不会过多。
84.若第二辊49的下端将介质m向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的下方按压,则会产生以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为支点介质m的上端tp的上游侧的部分抬起的翘板现象。特别是在照片纸等刚性高的第二介质m中,该翘板现象引起的介质m的上翘量增多。其结果为,介质m的上翘的部分与记录头25的喷嘴面25a接触的可能性提高。
85.即,若重叠量lz过多,则因翘板现象,介质m的上端tp的上游侧的部分被大幅度地抬起,从而存在与喷嘴面25a接触的可能性。若介质m与喷嘴面25a接触,则介质m的表面被墨污染,或介质m的表面的墨与喷嘴的墨混合而发生混色。另外,由于记录头25为内置有压电
元件等精密电子部件的、相对于冲击较弱的部件,因此有可能因介质m与喷嘴面25a接触而由此导致记录头25发生损伤。
86.重叠量lz越大,越有由于翘板现象导致的介质m的上翘越大的倾向。因此,重叠量lz抑制在规定尺寸以下。
87.但是,为了获得卷绕量,只要使排出驱动辊420位于比笔直地连结第一辊48的下端和第二辊49的下端的假想线靠上方的部分的铅直方向z1的尺寸大即可。因此,虽然只要增大重叠量lz即可,但由于担心因所述的翘板现象而上翘的介质m与喷嘴面25a的接触,因此要求将重叠量lz抑制得较小。
88.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辊48的下端配置在比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参照图13)靠下方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辊48的下端和第二辊49的下端都配置在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的下方。由此,笔直地连结第一辊48的下端和第二辊49的下端的假想线接近水平。因此,虽然重叠量lz较小,但能够确保排出驱动辊420相对于假想线位于上方的部分的铅直方向z1的尺寸较大。其结果,虽然重叠量lz较小,但仍确保了所需的卷绕量。
89.另一方面,若使第一辊48的下端的位置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相比过于向下方下降,则第一辊48会强力按压介质m。这成为损伤介质m的记录面的原因。因此,为了避免第一辊48的下端过度地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辊48的下端与第二辊49的下端的铅直方向z1的尺寸差设定为重叠量lz以下。特别是,在本例中,第一辊48的下端与第二辊49的下端在铅直方向z1上配置在相同的高度位置。因此,由于能够以较少的重叠量lz来确保必要的卷绕量,并且抑制了第一辊48及第二辊49以过度的力将介质m向下方按压的情况,因此介质m的记录面不易损伤。
90.如图7、图14所示,第一辊48配置在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相邻的排出从动辊44之间的位置。另外,第二辊49也配置在宽度方向x的位置相邻的排出从动辊44之间的位置。而且,第一辊48和第二辊49在宽度方向x的位置相同。
91.如图7~图9及图14所示,介质支承构件50在宽度方向x上交替地具备肋54和凹形区域59,所述肋54具有对介质m进行支承的支承面50a,所述凹形区域59为肋54以外的区域。第二辊49的宽度方向x的位置与凹形区域59相同。
92.另外,如图12所示,具备按压构件81,所述按压构件81在与记录部23的记录位置相比靠输送方向y0的上游的位置处,将介质m向与介质支承构件50的支承面50a相比较低的位置处按压。如图7、图14所示,第二辊49的宽度方向x的位置与按压构件81相同。
93.另外,如图13、图14所示,第一辊48以能够向上方位移的状态通过第一施力向下方施力。另外,第二辊49以能够向上方位移的状态通过第二施力向下方施力。进而,排出从动辊44以能够向上方位移的状态通过第三施力朝向排出驱动辊420施力。即,第一辊48、第二辊49以及排出从动辊44设置成能够分别克服各自的施力而向上方位移。
94.在此,将第一辊48的第一施力设为f1,将第二辊49的第二施力设为f2,将排出从动辊44的第三施力设为f3。第一辊48的第一施力f1和第二辊49的第二施力f2比排出从动辊44的第三施力f3小。即,存在f1<f3、f2<f3的关系。第一辊48的第一施力f1和第二辊49的第二施力f2相同(f1=f2)。另外,第一施力f1和第二施力f2也可以不同。
95.如图13、图14所示,第一辊48支承为能够以杆式弹簧48s为中心旋转。另外,第二辊
49支承为能够以杆式弹簧49s为中心旋转。进而,排出从动辊44支承为能够以杆式弹簧44s为中心旋转。
96.排出从动辊44以能够向上方位移的状态被向下方施力的理由在于,为了使排出辊对42能够夹着厚度不同的介质m。另外,第一辊48以能够向上方位移的状态向下方施力的理由在于,通过将刚性低的第一介质m向下方按压来抑制其上翘,而对于刚性高且不易上翘的第二介质m,不太向下方位移,从而不会对介质m施加变形等不必要的负担。
97.另外,第二辊49以能够向上方位移的状态被向下方施力的理由如下。通过将刚性低的第一介质m向下方按压多一些的必要的变位量,从而在与排出驱动辊420之间得到必要的接触摩擦力。另一方面,对于刚性高的第二介质m,即使向下方位移的位移量少,也能够在与外周面420a之间得到必要的接触摩擦力。因此,通过以小的位移量按压刚性高的第二介质m,从而不会对介质m施加不必要的变形等负担,而能够在与外周面420a之间获得必要的接触摩擦力。
98.在图13中,将第一辊48的中心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之间的输送方向y0上的距离设为第一距离d1。另外,将第二辊49的中心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之间的输送方向y0上的距离设为第二距离d2。如图13所示,第二辊49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之间的在输送方向y0上的第二距离d2比第一辊48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之间的在输送方向y0上的第一距离d1短(d1>d2)。
99.第二距离d2越长,则为了确保必要的卷绕量,越需要增大重叠量lz。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第二距离d2比第一距离d1短,因此与第二距离d2和第一距离d1相等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重叠量lz。例如,能够避免刚性高的第二介质m被第二辊49过度按压。即,虽然第二辊49能够克服杆式弹簧49s的第二施力f2而向上方位移,但其位移量存在上限,即使其向上方位移到上限,第二介质m仍被第二辊49过度按压的情况下,会对介质m施加负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减小重叠量lz,从而避免对刚性高的第二介质m施加负担。
100.图1所示的控制部100进行包括对记录装置11的记录控制在内的各种控制。控制部100具备按照计算机程序(软件)进行操作的一个以上的处理器。处理器包括cpu以及ram以及rom等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构成为使cpu执行处理的程序代码或者指令。控制部100不限于进行软件处理。例如,控制器100可以包括专用硬件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所述专用硬件电路对由控制器100执行的处理的至少一部分执行硬件处理。
101.在控制部100,作为输出系统,电连接有供给电动机35、输送电动机71、滑架电动机32、记录头25以及间隙调整机构37。控制部100控制:供给电动机35、输送电动机71、滑架电动机32、记录头25以及间隙调整机构37。另外,在控制部100,作为输入系统,电连接有介质检测器76、线性编码器34以及旋转编码器74。
102.控制部100以通过介质检测器76而检测到由供给部21供给的介质m的前端时的介质m的位置为原点位置,并通过对从旋转编码器74输入的检测信号的脉冲沿的数量进行计数,从而对与介质m的前端或后端的位置相当的数值进行计数。控制部100根据介质m的前端或后端的计数的位置而对输送系统的电动机的35、71进行控制,从而对介质m的供给、输送以及排出进行控制。记录后介质m从排出口75排出,并载置于堆积器27。
103.控制部100通过以滑架24与起始位置hp侧的末端位置接触而到达原点位置之时为原点,对从线性编码器34输入的检测信号的脉冲沿的数量进行计数,从而取得以滑架24的
原点位置为基准的扫描方向x的位置即滑架位置。控制部100通过基于滑架位置的计数值控制滑架电动机32,进行滑架24的速度控制以及位置控制。
104.控制部100将表示介质种类与间隙的对应关系的参照数据存储于存储器。控制部100在接收到记录数据时,取得该记录数据中包含的介质种类信息。控制部100通过基于介质种类信息参照参照数据,来取得目标间隙。控制部100通过对滑架24进行控制,并使滑架24进行间隙切换控制,从而将记录头25的喷嘴面25a与介质支承构件50的支承面50a之间的间隙调整为目标间隙。
105.接下来,对记录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
106.例如,在对介质m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由供给部21供给的介质m通过输送辊对41而向输送方向y0输送。前端ma通过了输送辊对41的介质m通过按压构件81的抵接部815而向下方按压。介质m在宽度方向x上与肋54之间相当的凹形区域59所对应的位置处,通过多个按压构件81而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的多个部位处对介质m进行按压。
107.如图9所示,例如,在普通纸等刚性较小的介质m,通过按压构件81向下方按压的部分挠曲,从而介质m在宽度方向x上弯曲成波浪形状。特别是,如图9所示,普通纸等刚性低的第一介质m通过按压构件81向下方按压,由此在宽度方向x上弯曲成波浪形状。该在宽度方向x上呈波浪状的波形形状向介质m付予输送方向y0的张力。由于该张力,介质m不易向前端部或者后端部上翘的方向弯曲。即,抑制介质m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上翘。
108.其结果为,避免了介质m的前端部或者后端部与记录头25接触。若介质m的前端部或后端部与记录头25的喷嘴面25a接触,则介质m被墨污染,或发生介质m的卡纸。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抑制了介质m的前端部或后端部的上翘,因此能够避免因介质m的前端部或后端部与记录头25的喷嘴面25a接触而引起的介质m的污染以及卡纸。
109.另外,例如,当照片纸等的相对较大刚性的介质m的前端ma与第一导向面816接触时,由此克服弹性构件83的施力而抬起按压头812。其结果为,刚性较高的照片纸等介质m难以变形。其结果为,在照片纸上记录高精细的图像。
110.介质m在从记录开始至记录结束为止的输送过程中,采用如下的输送过程,即,介质m仅通过输送辊对41和排出辊对42中的输送辊对41夹着的第一输送过程、介质m通过输送辊对41和排出辊对42双方夹着的第二输送过程、介质m仅通过输送辊对41和排出辊对42中的排出辊对42夹着的第三输送过程。
111.如图10所示,在从第二输送过程向第三输送过程转移时,当介质m的后端mb离开输送辊对41的夹持位置n1时,产生将介质m的后端mb推开的推开现象。
112.进而,如图11所示,介质m的后端mb离开按压构件81的抵接部815时,会产生按压构件81的第二导向面817推出介质m的后端mb的推开现象。此时介质m以高于原本输送速度的输送速度沿输送方向y0从按压构件81推出的推开力导致介质m的输送位置向正侧偏移。
113.在从第二输送过程向第三输送过程转移时,构成排出机构70的排出辊对42夹着介质m中的记录区域的下游的部分。第一辊48的下端和第二辊49的下端位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上的上端tp靠下方的位置。因此,与第一辊48的下端和第二辊49的下端接触并引导的介质m按压在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420a上,并卷绕在外周面420a上的上端附近的区域。介质m与外周面420a的接触面积根据该介质m的卷绕量而增加。该接触面积的增加使介质m与外周面420a的接触摩擦阻力增大。而且,接触摩擦阻力作为制动力而对在输送方向y0
上输送的介质m进行作用。其结果为,即使输送辊对41以及按压构件81推开介质m的后端mb,也能够抑制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
114.另外,在第二输送过程中,由于按压构件81和排出驱动辊420的宽度方向x的位置相同,因此在夹着介质m的记录区域的上游侧的部分和下游侧的部分,形成有山部的宽度方向x的位置相同。另外,第一辊48以及第二辊49的宽度方向x的位置相同,并且两辊的48、49的宽度方向x的位置处于与凹形区域59对应的位置。因此,在夹着介质m的记录区域的上游侧的部分和下游侧的部分,形成于介质m上的谷部的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相同。
115.进而,在第三输送过程中,如图15所示,介质m弯曲成排出辊对42的夹持位置成为山部、第一辊48按压介质m的位置成为谷部的波形形状。另外,由于第一辊48以及第二辊49的宽度方向x的位置相同,因此如图16所示,弯曲成排出辊对42的夹持位置为山部、第二辊49按压介质m的位置为谷部的波形形状。
116.该在宽度方向x上呈波浪状的波形形状向介质m付予输送方向y0的张力。通过该张力而抑制了介质m的后端部的上翘。因此,在第三输送过程中,避免了介质m的后端部与记录头25接触的情况。其结果为,在第三输送过程中,也能够避免介质m的墨污染以及卡纸。
117.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18.(1)记录装置11具备:输送部40,其在输送方向y0上对介质m进行输送;介质支承构件50,其具有对介质m进行支承的支承面50a;以及记录头25,其在与介质支承构件50对置的位置处对介质m进行记录。输送部40具备输送辊对41和排出辊对42。输送辊对41由设置在介质支承构件50的输送方向y0的上游侧的输送驱动辊410和输送从动辊43构成。排出辊对42由设置在介质支承构件50的输送方向y0的下游侧的排出驱动辊420和排出从动辊44构成。进而,输送部40具有引导辊的48、49,所述引导辊的48、49设置在介质支承构件50的输送方向y0的下游侧且相对于介质m的输送路径而与排出从动辊44相同的上侧,并通过与输送中的介质m接触而进行从动旋转。引导辊的48、49设置于在输送方向y0上夹着排出辊对42的两侧,并且两侧的引导辊的48、49中的至少一方的下端位于比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多个引导辊的48、49中的至少一方的下端位于比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靠下方的位置,从而介质m强力地按压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其结果为,介质m卷绕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的一部分的卷绕量增加而与外周面420a的接触面积增大,由此与外周面420a的接触摩擦阻力增大。因此,即使介质m的后端mb在从输送辊对41脱出的瞬间被推开,也能够通过介质m与排出驱动辊420接触的部分被按压于外周面420a而提高的摩擦力(制动力)来抑制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
119.(2)引导辊是相对于排出辊对42设置在输送方向y0的两侧,且设置在比排出辊对42靠输送方向y0的上游侧的第一辊48、和设置在比排出辊对42更靠输送方向y0的下游侧的第二辊49,第二辊49的下端位于比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靠下方的位置。因此,位于排出驱动辊420的输送方向y0的两侧的第一辊48和第二辊49中的第二辊49的下端位于比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靠下方的位置,由此,通过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更强力地按压被排出辊对42夹着的部分的介质m。因此,即使在介质m的后端mb从输送辊对41脱出时介质m的后端mb被输送辊对41推开,也能通过介质m按压在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上而提高的摩擦力(制动力)来抑制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
120.(3)第一辊48的下端位于比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靠下方的位置。因此,通过使
第一辊48的下端和第二辊49的下端都位于比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更靠下方的位置,介质m更强力地按压在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上。因此,即使介质m的后端mb被输送辊对41推开,也能够通过介质m按压在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上而提高的摩擦力(制动力)来抑制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
121.(4)第一辊48的下端与第二辊49的下端的铅直方向的尺寸差为第二辊49与排出驱动辊420的铅直方向的重叠量以下。因此,第一辊48的下端和第二辊49的下端能够将介质m强力地按压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从而能够确保必要的卷绕量,而且能够抑制因第一辊48和第二辊49将介质m过度向下方按压而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当第一辊48过于位于下方时,容易在介质m的记录面上产生损伤或摩擦。另外,当第二辊49过于位于下方时,介质m的与排出辊对42相比靠上游侧的部分被抬起从而介质m的后端部分与记录头25接触的可能性增高。与此相对,如果为该结构,则能够抑制在介质m的记录面上产生损伤或摩擦、以及介质m的后端部分上翘而与记录头25接触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由介质m的推开现象所引起的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而且能够抑制由第一辊48和第二辊49过度向下方按压介质m所引起的不良情况。
122.(5)第二辊49的宽度方向x的位置配置在相当于排出从动辊44之间的位置。因此,载置于排出驱动辊420的部分为山部,通过第二辊49向下方按压的部分为谷部,在介质m上形成有所述山部和所述谷部形成的波形形状。由此,能够抑制介质m的输送方向y0的上游侧的端部即后端部上翘而与记录头25接触的情况。
123.(6)第一辊48和第二辊49在宽度方向x的位置相同。因此,以使载置于排出驱动辊420的部分为山部,通过第一辊48和第二辊49向下方按压的部分为谷部的方式,介质m形成为波形形状。由此,能够抑制介质m的后端部上翘而与记录头25接触的情况。
124.(7)第一辊48以能够向上方位移的状态通过第一施力f1向下方施力。第二辊49以能够向上方位移的状态通过第二施力f2向下方施力。排出从动辊44以能够向上方位移的状态通过第三施力f3向下方朝向排出驱动辊420施力。第一辊48的第一施力f1和第二辊49的第二施力f2比排出从动辊44的第三作用力f3小。因此,由于第一辊48的第一施力f1和第二辊49的第二施力f2比排出从动辊44的第三施力f3小,所以能够抑制介质m强力按压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而产生过大的摩擦力。例如,第一辊48以及第二辊49与排出驱动辊420的重叠量根据介质m的刚性而变化。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刚性高的介质m以过度的量卷绕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因此,能够抑制在介质m输送时因介质m与排出辊对42之间的过大的摩擦力而反而扰乱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的情况。
125.(8)第二辊49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之间的在输送方向y0上的第二距离比第一辊48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之间的在输送方向y0上的第一距离短。因此,能够抑制第二辊49过于位于下方。因此,能够将在第二辊49按压介质m时介质m以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为支点而使介质m的输送方向y0的上游侧的部分抬起的量抑制为较少。例如,能抑制介质m的上游侧的部分抬起而与记录头25接触。
126.(9)介质支承构件50在宽度方向x上交替地具备肋54、肋55和凹形区域59,所述肋54、肋55具有对介质m进行支承的支承面50a,所述凹形区域59形成在肋54、肋55以外的区域。第二辊49的宽度方向x的位置与凹形区域59相同。因此,介质m形成为波形形状,通过肋材54支承的部分为山部,凹形区域59以及第二辊49相对应的部分为谷部形成所述波形形
状。由此,能够抑制介质m的后端部上翘而与记录头25接触的情况。
127.(10)在记录部的记录位置相比靠输送方向y0的上游的位置处具备按压构件81,所述按压构件81将介质m向介质m支承构件的支承面相比低的位置处按压。第二辊49配置在宽度方向x的位置与按压构件81相同的位置。因此,介质m形成为在宽度方向x上反复出现山部和谷部的波形形状,以使在介质m中的支承面和排出驱动辊420所支承的部分成为山部,在按压构件81和第二辊49所按压的部分成为谷部。因此,由于介质m的刚性提高,因此能够抑制介质m的前端部上翘而与记录头25接触的情况、以及介质m的后端部上翘而与记录头25接触的情况。
128.(11)作为引导辊的一例的第二辊49设置在宽度方向x上夹着排出驱动辊420的两侧,引导辊的48、49的下端位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靠下方的位置。因此,通过位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的引导辊的48、49,将介质m按压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因此,即使介质m的后端mb被输送辊对41推开,也能够通过按压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的摩擦力(制动力)来抑制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
129.另外,所述实施方式也能变更为以下所示的变更例那样的方式。进而,能将所述实施方式及以下所示的变更例适当组合而成的方式作为进一步的变更例,也能将以下所示的变更例彼此适当组合而成的方式作为进一步的变更例。
130.代替相对于排出从动辊44而设置在输送方向y0上的两侧的结构,引导辊也可以采用相对于排出从动辊44而设置在与输送方向y0交叉的宽度方向x上的两侧的结构。例如,如图17所示,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有多个构成排出辊对42的多个排出从动辊44。多个第二辊49配置在将排出从动辊44夹在中间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的位置。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也存在第二辊49不位于排出从动辊44的宽度方向x的相邻处的空区域,但也可以在该空区域配置第二辊49,形成为所有的排出从动辊44在宽度方向x上被第二辊49夹着的配置。
131.如图18所示,第二辊49位于在宽度方向x上夹着排出驱动辊420的两侧。第二辊49的下端位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靠下方的位置。位于在宽度方向x上夹着排出驱动辊420的两侧的2个第二辊49将介质m中的在宽度方向x上夹着排出驱动辊420的两侧的部分向上端tp靠下方按压。由此,介质m按压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其结果为,介质m卷绕在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上的卷绕量增大。因此,即使介质m的后端被输送辊对41推开,由于在介质m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之间增加的接触面积所引起的摩擦力作为制动力而发挥作用,因此也能够抑制介质m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
132.如图17所示,多个第二辊49在宽度方向x上配置在基本上与肋54相同的位置。即,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辊49在宽度方向x上基本上配置在与按压构件81相同的位置。因此,从下侧支承介质m而形成山部的部分在输送方向y0上夹着记录头25进行记录的记录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而且从上侧按压介质m而形成谷部的部分在输送方向y0上夹着记录区域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成为大致相同的位置。因此,由于上游侧的山部与谷部、下游侧的山部与谷部形成在宽度方向x上的相同位置处,因此容易在介质m上形成具有山部与谷部的波形形状。
133.另外,在图7所示的结构中,为了避开构成在记录标签时对载置有光盘的托盘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90的输送构件90a,在宽度方向x上存在未配置第二辊49的部位。与此相对,在图17所示的结构中,在输送方向y0上比输送构件90a靠上游侧的位置配置有第二辊49。在
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用于避开输送构件90a的空间也能够在与肋54对应的位置配置第二辊49。即,能够增加宽度方向x的位置成为按压构件81相同的位置的第二辊49的数量。其结果为,由于通过增加在介质m上形成谷部的部位,从而介质m更容易形成为波形形状,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介质m的后端部分上翘而与喷嘴面25a接触的情况。
134.相对于排出辊对42配置在输送方向y0的两侧的作为引导辊的一例的第一辊48和第二辊49中的至少一方的下端位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靠下方的位置即可。例如,第一辊48和第二辊49中的一方的下端也可以位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靠上方的位置。例如,在图19所示的侧视图中,第一辊48的下端只要位于该图中用单点划线表示的切线l1靠下方的位置,也可以位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相同的高度位置或者比上端tp靠上方的位置。这里,切线l1是通过第二辊49的下端并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相切的切线。另外,如图19所示,第二辊49的下端只要位于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切线l2靠下方的位置,也可以位于排出驱动辊420的上端tp相同的高度位置或者比上端tp靠上方的位置。这里,切线l2是通过第一辊48的下端并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相切的切线。根据这些结构,也能够较多确保介质m相对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上的卷绕量。因此,通过由介质m与排出驱动辊420的外周面420a的接触面积增加而产生的制动力,能够抑制发生推开现象时介质m的推开量。另外,与前者的结构相比,后者的结构由于第一辊48位于低于上端tp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介质m与喷嘴面25a接触的上翘。
135.也可以是构成为图7、图14所示的作为引导辊的一例的第一辊48与第二辊49在输送方向y0排列的机构、和图19所示的作为引导辊的一例的第二辊49在宽度方向x排列的机构混合存在的结构。
136.第二距离d2也可以比第一距离d1长。另外,第二距离d2也可以与第一距离d1相同。
137.控制部100也可以设置为能够通过电动电动机等致动器的动力使第二辊49在铅直方向z1移动。例如,在介质为第一介质m时,将第二辊49配置于第一位置,在介质为第二介质m时,将第二辊49配置于第一位置靠下方的第二位置。在该情况下,虽然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双方处向下方按压介质m,但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将第一位置设为不与介质m接触的退避位置,并在第二位置处向下方按压介质m。
138.第一辊48也可以不是锯齿辊。另外,第二辊49也可以不是锯齿辊。
139.第二辊49也可以与肋54在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不同。第二辊49也可以与按压构件81在宽度方向x上的位置不同。
140.第二辊49不限定于在宽度方向x设置多个,也可以是1个。例如,也可以是构成为在输送方向y0上夹着一个排出驱动辊420的两侧作为引导辊的一例各配置一个第一辊48和第二辊49的结构。
141.也可以在与所有的凹形区域59对置的位置设置按压构件81。
142.也可以在按压构件81的抵接部815设置辊。
143.也可以通过控制部100控制按压构件81。例如,控制部100通过控制电动电动机,将按压构件81位置控制在退避位置和按压位置。
144.按压构件81也可以固定为不能位移。例如,也可以将按压构件81支承于框架。
145.也可以没有按压构件81。
146.记录装置11并不限定于记录部23在扫描方向x上往复移动的串行打印机,也可以
是记录部23能够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移动的横向式打印机,还可以是行式打印机。
147.记录装置11也可以是搭载读取单元的复合机。
148.介质m并不限定于纸张,也可以为挠性的塑料膜、布帛、无纺布等,也可以为层压件。
149.记录装置11并不限定于对纸张等介质进行印刷的记录装置,也可以是对布进行印刷的印染机。
150.记录装置11并不限定于喷墨方式,也可以为针冲击式的记录装置、热转印式的记录装置。在这些记录装置中,也能够减少从支承面上翘的介质与记录头的接触。
151.记录装置并不限定于印刷用的打印机。例如,也可以喷出功能材料的粒子分散或混合在液体中而成的液状体,在作为介质的一例的基板上制造电布线图案、或液晶、el(电致发光)及面发光等各种方式的显示器的像素。
152.以下,将一起在以下记载从所述实施方式及变更例掌握的技术思想与其作用效果。
153.(a)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输送部,其沿水平方向在输送方向输送介质;介质支承构件,其具有对所述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面;记录头,其在与所述介质支承构件对置的位置处在所述介质进行记录,所述输送部具有:输送辊对,其由设置在所述介质支承构件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输送驱动辊和输送从动辊构成;排出辊对,其由设置在所述介质支承构件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排出驱动辊和排出从动辊构成;以及引导辊,其设置在所述介质支承构件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且相对于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而与所述排出从动辊相同的上侧,并通过与输送中的所述介质接触而进行从动旋转,所述引导辊设置在沿所述输送方向夹着所述排出辊对的两侧或者沿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夹着所述排出从动辊的两侧,并且所述两侧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引导辊的下端位于比所述排出驱动辊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
154.根据该结构,多个引导辊中的至少一方的下端位于排出驱动辊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由此,介质被强力地按压于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其结果是,介质卷绕在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的卷绕量增加,与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与外周面的接触摩擦阻力增大。因此,即使介质的后端在从输送辊对脱出的瞬间被推开,也能通过介质与排出驱动辊接触的部分被按压于外周面而提高的摩擦力(制动力)来抑制介质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
155.(b)可以是,所述引导辊相对于所述排出辊对设置在所述输送方向的两侧,且是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设置在比所述排出辊对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所述第二辊设置在比所述排出辊对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所述第二辊的下端可以位于比所述排出驱动辊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
156.根据该结构,位于排出驱动辊的输送方向的两侧的第一辊和第二辊中的第二辊的下端位于排出驱动辊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由此,由排出辊对夹着的部分的介质被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更强力地按压。因此,即使在介质的后端从输送辊对脱出时介质的后端被输送辊对推开,也能通过介质被按压在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上而提高的摩擦力(制动力)来抑制介质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
157.(c)可以是,所述第一辊的下端位于比所述排出驱动辊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
158.根据该结构,第一辊的下端和第二辊的下端都位于排出驱动辊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由此介质被更强力地按压在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因此,即使介质的后端被输送辊对推开,也能够通过介质被按压在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上而提高的摩擦力(制动力)来抑制介质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
159.(d)可以是,所述第一辊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辊的下端在铅直方向上的尺寸差在所述第二辊与所述排出驱动辊在铅直方向上的重叠量以下。
160.根据该结构,第一辊的下端和第二辊的下端能够将介质强力地按压到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上,由此能够确保必要的卷绕量,而且能够抑制因第一辊和第二辊将介质向下方过度按压而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如果第一辊过于位于下方,则容易在介质的记录面上产生损伤、摩擦。另外,当第二辊过于靠下方时,介质的排出辊对靠上游侧的部分抬起从而介质的后端部分与记录头接触的可能性增高。与此相对,如果是该结构,则能够抑制在介质的记录面上产生损伤、摩擦的情况、以及介质的后端部分上翘而与记录头接触的情况。因此,不仅能够抑制因介质的推开现象而引起的介质的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而且能够抑制因第一辊和第二辊向下方过度按压介质而引起的不良情况。
161.(e)可以是,所述第二辊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位置相当于所述排出从动辊之间的位置。
162.根据该结构,在介质上形成有波形形状,所述波形形状形成为载置于排出驱动辊的部分为山部,通过第二辊向下方按压的部分为谷部的波形形状。由此,能够抑制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端部即后端部上翘而与记录头接触的情况。
163.(f)可以是,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二辊在所述宽度方向的位置相同。
164.根据该结构,介质形成为波形形状,使得载置于排出驱动辊的部分为山部,通过第一辊和第二辊向下方按压的部分成为谷部。由此,能够抑制介质的后端部上翘而与记录头接触的情况。
165.(g)可以是,所述第一辊在能够向上方位移的状态下被向下方施加第一施力,所述第二辊在能够向上方位移的状态下被向下方施加第二施力,所述排出从动辊在能够向上方位移的状态下被向下方朝向所述排出驱动辊施加第三施力,所述第一辊的所述第一施力和所述第二辊的所述第二施力比所述排出从动辊的所述第三施力小。
166.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一辊的第一施力和第二辊的第二施力比排出从动辊的第三施力小,因此能够抑制介质强力地按压在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上而产生过大的摩擦力。例如,第一辊及第二辊与排出驱动辊的重叠量根据介质的刚性而变化。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刚性高的介质以过度的量卷绕于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因此,能够抑制在输送介质时因介质与排出辊对之间的过大的摩擦力反而扰乱介质的输送位置精度的情况。
167.(h)可以是,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第二辊与所述排出驱动辊的上端之间的第二距离比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第一辊与所述排出驱动辊的上端之间的第一距离短。
168.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第二辊过于位于下方。因此,能够将在第二辊按压介质时介质以排出驱动辊的上端为支点而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部分抬起的量抑制为较少。例如,能抑制介质的上游侧部分抬起而与记录头接触的情况。
169.(i)可以是,所述介质支承构件在宽度方向交替地具备具有支承所述介质的所述
支承面的肋和形成于所述肋以外的区域的凹形区域,所述第二辊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凹形区域相同。
170.根据该结构,介质形成为波形形状,所述波形形状为肋支承的部分为山部,与凹形区域以及第二辊对应的部分为谷部的波形形状。由此,能够抑制介质的后端部上翘而与记录头接触的情况。
171.(j)可以是,所述记录装置具备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在比所述记录头的记录位置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的位置处,将所述介质按压至比所述介质支承构件的所述支承面低的位置处,所述第二辊配置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按压构件相同的位置处。
172.根据该结构,介质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反复出现山部和谷部的波形形状,以使介质中的支承面和排出驱动辊支承的部分成为山部,按压构件和第二辊按压的部分成为谷部。因此,由于介质的刚性变高,因此能够抑制介质的前端部上翘而与记录头接触的情况、以及介质的后端部上翘而与记录头接触的情况。
173.(k)可以是,所述引导辊设置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夹着所述排出驱动辊的两侧,所述引导辊的下端位于比所述排出驱动辊的上端靠下方的位置。
174.根据该结构,通过位于排出驱动辊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引导辊将介质按压到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因此,即使介质的后端被输送辊对推开,也能够通过按压在排出驱动辊的外周面上的摩擦力(制动力)来抑制输送位置精度的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