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印花机的印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42814发布日期:2022-02-25 21:1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印花机的印花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印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面印花机。


背景技术:

2.授权公告号为cn 212555474 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布料双面印花机,包括有机架和自前向后顺序排列的濡湿机构、印花机构、烘干机构,印花机构包括配合使用的上印花轮系和下印花轮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由齿轮传动的印花机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印花机的印花机构,包括上印花轮和下印花轮、用于驱动上印花轮和下印花轮的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上印花轮轴上的第一从动齿轮、安装在下印花轮轴上的第二从动齿轮、与电机连接的第二半轴、通过行星齿轮机构与第二半轴连接的第一半轴、安装在第一半轴上且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安装在第二半轴上且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
5.电机驱动第二半轴,第二半轴驱动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驱动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驱动下印花轮轴,下印花轮轴驱动下印花轮。第二半轴通过行星齿轮机构驱动第一半轴反向转动,第一半轴驱动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驱动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驱动上印花轮轴,上印花轮轴驱动上印花轮。由于第二半轴与第一半轴的转向相反,因此,上印花轮和下印花轮能够以相反的方向旋转,对布料进行输送和印花。
6.本发明采用齿轮传动,能够准确地实现上印花轮和下印花轮同步反向旋转,利于面料双面印花质量的提升。
附图说明
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8.图1为一种双面印花机的印花机构的示意图;
9.图2为图1中从右侧观察一种双面印花机的印花机构所得的示意图;
10.图3为图2中的第一轴承座44、第二轴承座43更换为第一止动件42和第二止动件的示意图;
11.图4为第二轴承座43的示意图;
12.图5为图4的a向视图;
13.图6为第一止动件42的示意图;
14.图7为图6的b向视图;
15.图8为图1中行星齿轮机构30的示意图;
16.图9为图8中从左侧观察行星齿轮机构所得的示意图。
17.图中符号说明:
18.11、上印花轮轴;12、下印花轮轴;
19.20、传动箱;21、第一从动齿轮;22、第二从动齿轮;23、电机;24、第二半轴;25、第一半轴;26、第一主动齿轮;27、第二主动齿轮;
20.30、行星齿轮机构;31、齿圈;32、行星轮;33、太阳轮;34、行星架;35、行星架与传动箱的连接件;
21.40、第一弧形导轨条;400、第二弧形导轨条;41、第一弧形导槽;42、第一止动件;420、圆环部分;421、滑动部分;422、止动齿;43、第二轴承座;44、第一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22.结合图1、图2,一种双面印花机的印花机构,包括上印花轮和下印花轮、用于驱动上印花轮和下印花轮的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安装在上印花轮轴11上的第一从动齿轮21、安装在下印花轮轴12上的第二从动齿轮22、与电机23连接的第二半轴24、通过行星齿轮机构30与第二半轴连接的第一半轴25、安装在第一半轴上且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26、安装在第二半轴上且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27。
23.实际操作中,电机23驱动第二半轴24,第二半轴驱动第二主动齿轮27,第二主动齿轮驱动第二从动齿轮22,第二从动齿轮驱动下印花轮轴12,下印花轮轴驱动下印花轮。第二半轴24通过行星齿轮机构30驱动第一半轴25反向转动,第一半轴驱动第一主动齿轮26,第一主动齿轮驱动第一从动齿轮21,第一从动齿轮驱动上印花轮轴11,上印花轮轴驱动上印花轮。上印花轮和下印花轮同步且反向旋转,对布料进行输送和双面印花。
24.驱动系统安装在传动箱20内,传动箱安装在印花机架的一侧。结合图1、图8、图9,行星齿轮机构30包括与第一半轴25连接的齿圈31、与齿圈配合的行星轮32、与行星轮配合的太阳轮33,行星轮架34与传动箱20固定连接,太阳轮与第二半轴24连接。行星齿轮机构实现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同轴但反向传动。
25.结合图1、图3,传动箱20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弧形导轨条40,第一弧形导轨条设有第一弧形导槽41,第一弧形导槽的圆心落在第一半轴25的轴心线上,上印花轮轴11的一端配合在第一弧形导槽中,上印花轮轴上能够配合第一止动件42,第一止动件能够限制上印花轴相对第一弧形导槽自转;第一半轴的一端设有扳手连接结构且该端突出传动箱的外侧壁。在夹持布匹,需要分离上印花轮和下印花轮时,操作者将第一止动件42配合在上印花轮轴11上,第一止动件同时与第一弧形导轨条40配合,限制上印花轮轴自转。之后,操作者将扳手与第一半轴25连接,转动第一半轴,第一半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26驱动第一从动齿轮21,第一从动齿轮带动上印花轮轴11及上印花轮沿第一弧形导槽41移动,上印花轮远离下印花轮。
26.上印花轮轴11边缘上设有齿槽,若干齿槽沿上印花轮轴的周向分布,结合图6、图7,第一止动件42包括套设在上印花轮轴上的圆环部分420、与第一弧形导槽41配合的滑动部分421、设置在圆环部分内侧壁上的若干止动齿422(附图6仅示出单个止动齿),止动齿能够与齿槽配合。如图3,第一止动件轴向套设在上印花轮轴的一端,止动齿与齿槽配合,第一止动件沿上印花轮轴11轴向位移,滑动部分421配合在第一弧形导槽41中。第一止动件限制上印花轮轴自转,但第一止动件和上印花轮轴能够沿第一弧形导槽41位移。作为进一步的说明,上印花轮轴11的两端均配套有第一弧形导向条,如此才能实现上印花轮轴及上印花
轮远离下印花轮。
27.结合图1、图2,上印花轮轴11上能够配合第一轴承座44,第一轴承座能够与第一弧形导轨条40可拆卸连接。在不需要上印花轮远离下印花轮,即正常工作时,上印花轮和下印花轮夹持布匹,上印花轮轴上套设第一轴承座44,第一轴承座安装在第一弧形导轨条40上。作为进一步的说明,上印花轮轴11的两端均配套有与相应第一弧形导向条连接的第一轴承座44。
28.结合图1、图3,传动箱20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弧形导轨条400,第二弧形导轨条设有第二弧形导槽,第二弧形导槽的圆心落在第一半轴25的轴心线上,下印花轮轴12的一端配合在第二弧形导槽中,下印花轮轴上能够配合第二止动件,第二止动件能够限位下印花轴相对第二弧形导槽自转。第二止动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同于第一止动件42。在上印花轮轴11上套设第一止动件,在下印花轮轴12上套设第二止动件,操作者用扳手转动第一半轴25,第一半轴上的第一主动齿轮26驱动上印花轮轴11远离下印花轮的同时,第二半轴24上的第二主动齿轮27驱动下印花轮轴上的第二从动齿轮22,使下印花轮轴12沿第二弧形导槽位移,下印花轮远离上印花轮。
29.结合图1、图2、图4、图5,下印花轮轴12上能够配合第二轴承座43,第二轴承座能够与第二弧形导轨条400可拆卸连接。在不需要下印花轮远离上印花轮,即正常工作时,上印花轮和下印花轮夹持布匹,下印花轮轴上套设第二轴承座43,第二轴承座安装在第二弧形导轨条400上。作为进一步的说明,下印花轮轴12的两端均配套有第二弧形导向条,下印花轮轴12的两端均配套有与相应第二弧形导向条连接的第二轴承座43。
30.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