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喷码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喷码设备。
背景技术:2.喷码设备是一种能够对工件进行喷码的设备,带喷码的工件可以包括行李架,行李架是汽车上的一种部件,汽车行李架在生产加工时,需要对行李架的基座进行喷码,目前的汽车行李架在喷码时一般采用人工进行喷码或者通过喷码设备半自动的喷码。
3.目前存在一些自动喷码设备,例如一种申请号为cn20101018 3552.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喷码系统,用于将覆铜基板上的第一标码转换为多个第二标码,并将该多个第二标码一一喷印于该覆铜基板的多个对应的产品区上。该自动喷码系统包括机台、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扫描仪、喷码控制器和喷头。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根据该多个产品区的位置信息控制该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带动设置于该机台的覆铜基板移动。该处理器用于接收该扫描仪扫描该覆铜基板的第一标码所得的扫描结果,并将该扫描结果转换为多个第二标码后传递给该喷码控制器。
4.上述的这种喷码机虽然能够对工件进行喷码,但是其喷码效率较低,由于现有的行李架基座需要一个个的进行喷码,如果采用上述喷码机进行喷码的话,效率非常低,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喷码设备。
6.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喷码设备,包括:
7.机架,其设置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以及龙门架;
8.第一喷码治具,其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
9.第二喷码治具,其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
10.喷码元件,其可移动地与所述龙门架连接,所述喷码元件可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上方或者所述第二导轨上方。
11.较佳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喷码治具与所述第二喷码治具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联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第一喷码治具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喷码治具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
12.较佳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传动带以及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的两端,所述传动带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连接,所述传动带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喷码治具以及所述第二喷码治具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传动带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喷码治具与所述第二喷码治具同步移动。
13.较佳的,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平行设置,所述传动带位于所述第一导轨
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当所述传动带运动时可驱动所述第一喷码治具与所述第二喷码治具反向移动。
14.较佳的,所述机架还包括滑移组件以及升降组件,所述滑移组件可移动地与所述龙门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可升降地与所述滑移组件连接,所述喷码元件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滑移组件可带动所述喷码元件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上方或者所述第二导轨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可带动所述喷码元件升降。
15.较佳的,所述滑移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元件以及滑移座,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三驱动元件以及升降座,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所述龙门架连接,所述滑移座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联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滑移座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的上方或者所述第二导轨的上方,所述第三驱动元件与所述滑移座连接,所述升降座与所述第三驱动元件联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三驱动元件可驱动所述升降座升降,所述喷码元件与所述升降座连接。
16.较佳的,所述第一喷码治具与所述第二喷码治具结构相同并且均包括治具座、第四驱动元件以及夹紧元件,所述治具座与所述第一导轨或者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所述第四驱动元件与所述治具座连接,所述夹紧元件可移动地与所述第四驱动元件连接。
17.较佳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驱动元件,两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均与所述机架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喷码治具与所述第二喷码治具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联动连接。
18.较佳的,还包括用于检测待喷码工件位置的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与所述机架或者所述治具座连接。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1、第一喷码治具与第二喷码治具能够带动待喷码工件靠近喷码元件,喷码元件能够左右移动从而对两个喷码治具上的工件进行喷码,所以喷码效率非常高,并且减少了喷码元件的空置时间。
21.2、第一喷码治具与第二喷码治具能够交替地为喷码元件提供工件,且当一个喷码治具上料或下料时,喷码元件能够对另一喷码治具上的工件喷码,通过两个喷码治具能够轮流带动工件进行喷码,极大的减少了喷码元件的空置时间。
22.4、喷码元件能够通过滑移组件左右移动从而轮流对第一喷码治具与第二喷码治具上的工件进行喷码,在喷码时,为了靠近工件,喷码元件可以通过升降组件下降,喷码完成后喷码元件通过升降组件上升。
23.5、传感器组件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传感器能够感应工件的位置,还可以感应工件上零部件的位置,从而辅助工件与喷码治具的定位,如果工件位置不正的话,相应的传感器检测不到工件上零部件的位置,反之则能够检测到零部件的位置,只有工件位置精确定位在喷码治具上,喷码元件才能够精准的进行喷码。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喷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喷码设备的俯视图。
26.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喷码设备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的自动喷码设备的正视图。
28.图5为本发明的自动喷码设备的右视图。
29.图6为本发明的自动喷码设备的左视图。
30.图中,100、机架;110、第一导轨;120、第二导轨;130、龙门架;140、第二驱动元件;150、滑移座;160、第三驱动元件; 170、升降座;200、第一喷码治具;300、第二喷码治具;410、治具座;420、第四驱动元件;430、夹紧元件;500、喷码元件; 600、驱动机构;610、第一带轮;620、第二带轮;630、传动带; 640、第一驱动元件;700、传感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2.如图1-6所示,一种自动喷码设备,包括:机架100、第一喷码治具200、第二喷码治具300以及喷码元件500,该喷码元件 500能够对包括行李架基座在内的工件进行喷码,虽然其适用于行李架基座喷码,但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工件或者产品的喷码。
33.机架100设置有第一导轨110、第二导轨120以及龙门架130;第一导轨110与第二导轨120设置为直线导轨,并且第一导轨110 与第二导轨120均沿机架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一导轨110 的两端与第二导轨120的两端均设置有行程限位块,龙门架130 的两端固定于机架100,且第一导轨110与第二导轨120均位于龙门架130的下方。
34.第一喷码治具200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导轨110连接;第二喷码治具300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二导轨120连接;第一喷码治具 200与第二喷码治具300均能够用于固定待喷码的工件,然后带动待喷码的工件移动至龙门架130下方接受喷码。
35.喷码元件500可移动地与所述龙门架130连接,所述喷码元件500可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110上方或者所述第二导轨120上方;喷码元件500设置为喷码枪或者喷码器,其能够对工件进行喷码,喷码元件500能够左右移动,当喷码元件500移动至第一导轨110上方时,其可以对下方第一喷码治具200上的工件喷码,当喷码元件500移动至第二导轨120上方时,其可以对下方的第二喷码治具300上的工件喷码。
36.优选的,第一喷码治具200能够沿着第一导轨110来回移动,第一喷码治具200能够将工件带动至龙门架130的下方,第二喷码治具300能够沿着第二导轨120来回移动,所以第二喷码治具 300能够将另一工件带动至龙门架130的下方,而喷码元件500 能够左右移动,这样不仅能够移动喷码,还能够通过左右移动从而轮流对第一喷码治具200与第二喷码治具300上的工件喷码。
37.第一喷码治具200在第一导轨110的一端装夹工件,然后滑动至龙门架130的下方,喷码元件500对第一喷码治具200上的工件喷码,接着第一喷码治具200带动喷码后的工件移动至第一导轨110的另一端进行下料,第二喷码治具300在第二导轨120 的一端装夹工件,然后移动至龙门架130的下方,喷码元件500 对第二喷码治具300上的工件喷码,接着第二喷码治具300带动喷码后的工件移动至第二导轨120的另一端下料。
38.如图1、图2、图3、图5、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驱动机构600,所述第一喷码治具200与所述第二喷码治具300均与所述驱动机构600联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600 可驱动所述第一喷码治具200沿所述第一导轨110移动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喷码治具
300沿所述第二导轨120移动。
39.优选的,驱动机构600能够驱动第一喷码治具200与第二喷码治具300移动,驱动机构600可以设置为两个驱动元件分别带动第一喷码治具200与第二喷码治具300移动,也可以设置为一个驱动元件带动第一喷码治具200与第二喷码治具300联动,总之驱动机构600能够实现驱动功能即可。
40.如图1、图2、图3、图5、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驱动机构600包括第一带轮610、第二带轮620、传动带630以及第一驱动元件640,所述第一带轮610与所述第二带轮620分别位于所述机架100的两端,所述传动带630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带轮610与所述第二带轮620,所述第一驱动元件640与所述机架100连接,所述第一带轮610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640连接,所述传动带63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喷码治具200以及所述第二喷码治具30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640 可驱动所述传动带630移动从而驱动所述第一喷码治具200与所述第二喷码治具300同步移动。
41.优选的,第一驱动元件640可以设置为伺服电机,并且第一驱动元件640固定在机架100的底部,第一带轮610与第二带轮 620平放在机架100上并且均可以转动,第一驱动元件640的转轴与第一带轮610连接,当第一带轮610转动时能够驱动传动带 630以及第二带轮620运动。
42.所以第一喷码治具200与第二喷码治具300能够交替地为喷码元件500提供工件,喷码效率非常高,并且通过两个喷码治具能够轮流带动工件进行喷码,极大的减少了喷码元件500的空置时间。
43.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600包括两个第一驱动元件(图中未画出),两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均与所述机架100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喷码治具200与所述第二喷码治具300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640联动连接,可以通过两个第一驱动元件分别推动第一喷码治具200与第二喷码治具300,从而使第一喷码治具200与第二喷码治具300能够独立移动,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元件可以设置为气缸或者液压缸或者丝杆电机等直线驱动元件。
44.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导轨110与所述第二导轨120平行设置,所述传动带630位于所述第一导轨110与所述第二导轨120之间,当所述传动带630运动时可驱动所述第一喷码治具200与所述第二喷码治具300反向移动。
45.传动带630具有左右两个带体,这两个带体就是传动带630 的两侧,传动带630的运动特点在于,其两侧带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当第一驱动元件640转动时,传动带630能够驱动第一喷码治具200与第二喷码治具300朝着相反方向移动。
46.如图1、图4、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机架100还包括滑移组件(图中未标出)以及升降组件(图中未标出),所述滑移组件可移动地与所述龙门架130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可升降地与所述滑移组件连接,所述喷码元件500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滑移组件可带动所述喷码元件500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110上方或者所述第二导轨120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可带动所述喷码元件500升降。
47.优选的,喷码元件500能够通过滑移组件左右移动从而轮流对第一喷码治具200与第二喷码治具300上的工件进行喷码,在喷码时,为了靠近工件,喷码元件500可以通过升降组件下降,喷码完成后喷码元件500通过升降组件上升。
48.如图1、图4、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滑移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元件140以及滑移座150,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三驱动元件160以及升降座170,所述第二驱动元件140与所述龙门架130连接,所述滑移座150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140 联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驱动元件140可驱动所述滑移座150移动至所述第一导轨110的上方或者所述第二导轨120的上方,所述第三驱动元件160与所述滑移座150连接,所述升降座170与所述第三驱动元件160联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三驱动元件160可驱动所述升降座170升降,所述喷码元件500与所述升降座170 连接。
49.第二驱动元件140与第二驱动元件140可以设置在气缸或者液压缸或者电缸等直线驱动元件,在龙门架130上设置有横向轨道,滑移座150能够在横向轨道上移动,第二驱动元件140能够驱动滑移座150移动,而第三驱动元件160可以设置为滑台气缸,其能够驱动升降座170升降。
50.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喷码治具200与所述第二喷码治具300结构相同并且均包括治具座410、第四驱动元件420以及夹紧元件430,所述治具座410 与所述第一导轨110或者所述第二导轨120连接,所述第四驱动元件420与所述治具座410连接,所述夹紧元件430可移动地与所述第四驱动元件420连接。
51.优选的,第一喷码治具200与第二喷码治具300均能够夹紧或者松开工件,其中第四驱动元件420设置为气缸或者液压缸或者电缸,并且第四驱动元件420可以驱动夹紧元件430靠近工件,夹紧元件430设置为夹紧气缸或者旋转夹紧气缸,其能够夹紧治具座410上的工件,从而使治具座410在移动时能够可靠的带动工件移动。
52.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用于检测待喷码工件位置的传感器组件700,所述传感器组件700与所述机架100或者所述治具座410连接。传感器组件700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传感器能够感应工件的位置,还可以感应工件上零部件的位置,从而辅助工件与喷码治具的定位,如果工件位置不正的话,相应的传感器检测不到工件上零部件的位置,反之则能够检测到零部件的位置,只有工件位置精确定位在喷码治具上,喷码元件500才能够精准的进行喷码。
53.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4.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6.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
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