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38809发布日期:2022-04-13 17: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其特征在于,该碳带包括依次连接的耐热层、基膜、离型层、油墨层;所述耐热层为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所述基膜由厚度为4.3-5.0微米的未经电晕处理双向拉伸的聚酯薄膜制成;以质量份数计,所述离型层包括:14.5份pe蜡粉、1.5份聚氨酯树脂、84份丁酮;所述油墨层包括20.7-23份固体树脂、0.3-0.4份封闭固化剂、15-21.6份色浆、55-64份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树脂为带氨基、羧基、羟基的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聚酯中的一种或者数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树脂为固体的含羟基的聚酯树脂或者带氨基的聚氨酯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固化剂为异氰酸酯交联剂。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所述基膜由厚度为4.3-5.0微米的未经电晕处理的聚酯薄膜双向拉伸制成;步骤二、耐热层的制备:将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液体使用400线的陶瓷网线辊涂布到基膜上的其中一面,经过9米100度的烘箱烘干制得耐热层;步骤三、离型层的制备:以质量份数计,将14.5份pe蜡粉和1.5份聚氨酯树脂加入到84份的丁酮搅拌混合均匀,在10℃的冷却水保护下进行研磨,研磨粒径至2微米,再然后使用500线陶瓷网辊涂布在基膜的另外一面,烘干后制得离型层;步骤四、油墨层的制备:以质量份数计,将20.7-23份固体树脂、0.3-0.4份封闭固化剂溶解在55-64份溶剂中,再加入15-21.6份色浆搅拌均匀,再采用250线陶瓷网线辊涂布离型层的外侧,进入12米60度的烘箱烘干制得油墨层,即得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层的厚度为0.4-0.6微米。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的载墨量为1.1-1.3克每平方米。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的载墨量为1.2-1.5克每平方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该碳带包括依次连接的耐热层、基膜、离型层、油墨层;所述耐热层为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所述基膜由厚度为4.3-5.0微米的未经电晕处理双向拉伸的聚酯薄膜制成;以质量份数计,所述离型层包括:14.5份PE蜡粉、1.5份聚氨酯树脂、84份丁酮;所述油墨层包括20.7-23份固体树脂、0.3-0.4份封闭固化剂、15-21.6份色浆、55-64份溶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的制备方法。本申请一种超耐溶剂的树脂基碳带克服了耐溶剂性能不足的问题,使得本申请的碳带可以在化工行业中应用。碳带可以在化工行业中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喻伟伟 罗海翔 钟芳芳 秦建国 张加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鸣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4/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