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镭射全息防伪标签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2.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
3.目前市场上的防伪标签在印刷过程中难以对防伪标签进行压平,使防伪标签在印刷过程中凹凸不平,影响防伪标签印刷的质量,难以对防伪标签进行防偏移和风干,难以保证印刷位置的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镭射全息防伪标签印刷装置,具有压平、防偏移和风干功能解决了防伪标签在印刷过程中凹凸不平和难以对防伪标签进行防偏移和风干的缺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镭射全息防伪标签印刷装置,包括工作台、印刷装置,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均对称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滑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滑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固定板远离滑杆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滚动辊,所述滚动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辊,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相向侧面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烘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棒,所述烘干箱的表面设有热风导流装置,所述工作台的表面设有纠偏装置,所述工作台远离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腿。
7.优选的,所述纠偏装置包括电机支架、双轴电机、螺纹轴、侧板、长形条孔和限位板,所述工作台远离支撑架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侧板,且侧板均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对称开设有长形条孔,所述螺纹轴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与长形条孔相对应的限位板。
8.优选的,所述加热棒的数量为五个,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十四个。
9.优选的,所述支撑腿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套,且防滑垫套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10.优选的,所述热风导流装置包括防护管、固定块、第一电机、转轴、扇叶、通风管和烘干风架,所述烘干箱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的内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防护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均
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烘干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远离烘干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烘干风架。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防伪标签通过印刷装置进行印刷,在进行印刷过程中通过两个压辊对防伪标签进行压平,带动滚动辊在连接板的内壁转动,带动滑杆在滑孔的内壁滑动,通过固定板对压缩弹簧进行压缩,通过压缩弹簧的压缩恢复使压辊对防伪标签进行压平,通过启动双轴电机,带动两个螺纹轴进行转动,通过螺纹轴与限位板的配合,带动两个限位板相向运动对防伪标签的两侧进行限位,然后通过印刷装置进行印刷,通过启动加热棒,对空气进行加热,启动两个第一电机,带动转轴和扇叶进行转动,外部的空气经过通风孔进入,然后通过扇叶转动,通过通风管和烘干风架对印刷过后的防伪标签进行烘干,便于防伪标签在印刷过程中进行压平,减少防伪标签在印刷过程中造成凹凸不平的现象,提高防伪标签印刷的质量,便于对防伪标签进行防偏移和风干,保证印刷位置的准确,印刷效果更加优异。
1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镭射全息防伪标签印刷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镭射全息防伪标签印刷装置的结构正剖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镭射全息防伪标签印刷装置的支撑架结构侧剖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镭射全息防伪标签印刷装置的纠偏装置结构侧剖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镭射全息防伪标签印刷装置的热风导流装置结构侧剖图。
19.图中:1工作台、2支撑架、3滑孔、4滑杆、5限位块、6固定板、7压缩弹簧、8连接板、9滚动辊、10压辊、11竖板、12烘干箱、13通风孔、14加热棒、15防护管、16固定块、17第一电机、18转轴、19扇叶、20通风管、21烘干风架、22电机支架、23双轴电机、24螺纹轴、25侧板、26长形条孔、27限位板、28印刷装置、29支撑腿、30防滑垫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参照图1
‑
5,一种镭射全息防伪标签印刷装置,包括工作台1、印刷装置28,工作台1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一侧均对称开设有滑孔3,滑孔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4,滑杆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滑杆4远离限位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滑杆4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7,固定板6远离滑杆4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滚动辊9,滚动辊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压辊10,工作台1的一
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竖板11,竖板11的相向侧面固定连接有烘干箱12,烘干箱12的一侧开设有若干通风孔13,烘干箱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棒14,烘干箱12的表面设有热风导流装置,工作台1的表面设有纠偏装置,工作台1远离支撑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腿29。
22.具体的,纠偏装置包括电机支架22、双轴电机23、螺纹轴24、侧板25、长形条孔26和限位板27,工作台1远离支撑架2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22,电机支架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23,双轴电机23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螺纹轴24,螺纹轴24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侧板25,且侧板25均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工作台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长形条孔26,螺纹轴24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与长形条孔26相对应的限位板27。
23.具体的,加热棒14的数量为五个,通风孔13的数量为十四个。
24.具体的,支撑腿29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套30,且防滑垫套30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25.具体的,热风导流装置包括防护管15、固定块16、第一电机17、转轴18、扇叶19、通风管20和烘干风架21,烘干箱12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防护管15,防护管15的内壁均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远离防护管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7,第一电机17的输出轴均固定连接有转轴18,转轴1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扇叶19,烘干箱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通风管20,通风管20远离烘干箱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烘干风架21。
2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及使用流程:防伪标签通过印刷装置28进行印刷,在进行印刷过程中通过两个压辊10对防伪标签进行压平,带动滚动辊9在连接板8的内壁转动,带动滑杆4在滑孔3的内壁滑动,通过固定板6对压缩弹簧7进行压缩,通过压缩弹簧7的压缩恢复使压辊10对防伪标签进行压平,通过启动双轴电机23,带动两个螺纹轴24进行转动,通过螺纹轴24与限位板27的配合,带动两个限位板27相向运动对防伪标签的两侧进行限位,然后通过印刷装置28进行印刷,通过启动加热棒14,对空气进行加热,启动两个第一电机17,带动转轴18和扇叶19进行转动,外部的空气经过通风孔13进入,然后通过扇叶19转动,通过通风管20和烘干风架21对印刷过后的防伪标签进行烘干,达到了对防伪标签压平、防偏移和风干的过程。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