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解决卡刀的热敏打印机和智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33249发布日期:2021-12-29 15:4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解决卡刀的热敏打印机和智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敏打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解决卡刀的热敏打印机和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2.现今越来越多的商业场所使用自动的智能设备,如银行的智能柜台、自动提款机、取票机、取号机、销售终端、收银终端、自助结账机、快递发货点或餐饮商等,上述应用领域均采用热敏打印机,用于打印交易凭条、标签、小票或票据。现有的热敏打印机设置有基座、盖体、胶辊、热敏片和锁扣件,其中热敏片和胶辊中的一个设置在基座上,热敏片和胶辊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盖体上,热敏片和胶辊相对并形成走纸通道,热敏片抵接在胶辊上,热敏打印纸经过热敏片后呈现出打印图案内容。
3.一般在打印完毕后,是通过切刀对打印进行切断,继而方便下一张打印纸的打印,而切刀在切纸时会发生卡刀,无法对打印纸完成切断,现有的解决办法是通过螺丝刀手动扭动相关结构,以实现切刀的回退,该操作办法相对繁琐,同时也需要借助特殊工具才能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解决卡刀的热敏打印机。
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热敏打印机的智能设备。
6.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解决卡刀的热敏打印机,包括基座、盖体、胶辊、热敏片和锁扣件,盖体铰接于基座,盖体和基座之间形成出纸口,热敏片和胶辊中的一个设置在基座上,热敏片和胶辊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盖体上,热敏片和胶辊相对并形成走纸通道,走纸通道与出纸口连通;盖体上设置有卡部,锁扣件设置有锁部,锁扣件设置在基座上,卡部与锁部可分离地卡合;热敏打印机还包括封盖、副刀和主刀装置,副刀和主刀装置分别设置在出纸口相对的两侧上,副刀连接在基座上,主刀装置设置在盖体上并可随盖体转动,主刀装置包括主刀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主刀连接并驱动主刀朝向或远离副刀移动;封盖设置有入刀口,入刀口朝向主刀,封盖设置在副刀外并可拆卸地与基座连接,主刀可伸入至入刀口。
7.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将主刀装置设置在盖体上,当发生卡刀时,即主刀、打印纸和副刀相互夹持,此时由于主刀伸入至入刀口内,继而通过可拆卸的封盖,并利用打开盖体,使主刀装置与盖体随之转动打开,继而实现主刀与副刀分离后,打印机会进行复位,分离的主刀将顺利回缩,继而实现简易解决卡刀问题。
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封盖设置有多个卡扣,基座在副刀的外周设置有多个卡槽,卡扣与卡槽可分离卡合。
9.由上可见,通过卡扣和卡槽的可方便拆卸设计,继而可方便地拆卸封盖。
1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盖体包括底盖和面盖,底盖和面盖围成容纳腔,主刀装置设置
在容纳腔内。
11.更进一步的方案是,主刀装置与底盖固定连接。
12.由上可见,通过将主刀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并与底盖固定连接,其方便了主刀装置的装配
13.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盖体设置有铰接臂,铰接臂设置有第一铰接部和位于第一铰接部径向外周的卡位凸部,基座设置有铰接槽,铰接槽内设置有第二铰接部和至少两个的定位凹部,两个定位凹部位于第二铰接部径向外周,铰接臂可转动地设置在铰接槽内,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铰接,卡位凸部与定位凹部可分离地卡合。
14.由上可见,通过将铰接臂铰接设置在铰接槽中,以实现稳定的盖体铰接,并通过卡位凸部和定位凹部的配合,继而实现盖体的两段行程打开,以优化开盖手感。
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基座设置有纸仓,盖体盖合在纸仓外,走纸通道连通在出纸口和纸仓之间,基座在纸仓内设置有挡纸辊,挡纸辊靠近基座与盖体的铰接处。
16.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纸仓在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挡纸辊设置在两滑槽之间,热敏打印机还包括挡纸弹性件,挡纸弹性件与挡纸辊连接。
17.由上可见,通过在铰接处设置的挡纸辊,当打印机使用时,铰接处位于下方的时候,可对打印纸卷进行阻挡限位,并可通过弹性件使挡纸辊沿滑槽弹性滑动,继而是实现对打印纸卷的弹性限位。
1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热敏打印机还包括外封壳,外封壳呈立方体布置,外封壳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具有正方形的安装口,基座安装在安装腔内并与外封壳连接。
1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外封壳在出纸口相背的一侧具有底面,外封壳在底面相邻的一侧具有侧面,底面和侧面分别设置有脚垫。
20.由上可见,通过立方体的结构布置,并配合底面和侧面的脚垫,以打印机具有多种放置方式。
21.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如上述方案的热敏打印机。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的结构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在打开盖体后的结构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的分解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中封盖和滑锁的结构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中开盖按钮和基座的分解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在锁定状态的剖视图。
28.图7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在解锁状态的剖视图。
29.图8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在开盖状态的剖视图。
30.图9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在锁销插入状态的剖视图。
31.图10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在靠内侧视角下的结构图
32.图11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中锁扣件和胶辊的配合示意图。
33.图12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中盖体的分解图。
34.图13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实施例中沿走纸通道的剖视图。
35.图14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36.图15是本实用新型热敏打印机另一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37.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8.参照图1至图13,热敏打印机1包括基座2、盖体3、胶辊12和热敏片11,盖体3铰接连接于基座2,基座2内设置有纸仓201,盖体3和基座2之间形成出纸口112,热敏片11设置在基座2上,胶辊12可转动地设置在盖体3上,热敏片11和胶辊12相对并形成走纸通道111,盖体3盖合在纸仓201外,走纸通道111连通在出纸口112和纸仓201之间。
39.热敏打印机1还包括锁扣件16、第一传动件14、第二传动件15、转轴18和两个弹簧17,锁扣件16包括位于中部的连接板161和位于连接板161两端的锁臂162,锁臂162的自由端设置有锁部163,锁部163呈锁槽设置,盖体3上设置有卡部121,卡部121位于胶辊12在端部上并呈圆柱设置,胶辊12的一个端部设置有传动齿轮。两个弹簧17的一端与基座2连接,两个弹簧17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61连接,转轴18穿过两个锁臂162并与基座2连接,继而锁扣件16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2上。第一传动件14铰接与基座2上,第一传动件14的第一端141与穿柱224连接,第一传动件14的第二端142与第二传动件15的传动柱151邻接,第二传动件15的传动柱151还穿过至一侧的锁臂162并可驱动锁臂162绕转轴18转动,且第二传动件15通过通孔15与转轴18连接。
40.基座2在靠近出纸口112和第一传动件14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朝外设置有开口,安装槽21内侧的底壁贯穿设置有穿孔211,安装槽21的侧壁设置有卡口213。
41.热敏打印机1还包括滑锁24、限位摆杆23、开盖按键22、第一弹性件235、第二弹性件256和开盖弹簧225,开盖按键22可沿按压方向z移动地安装在安装槽21中。
42.开盖按键22的外侧设置有操作部221,操作部221呈平面设置,开盖按键22在内侧的内端面222设置有限位块223和两个连接块,限位块223连接在两个连接块之间,连接块的端部设置有卡扣226,连接块还相对地设置有铰孔227,开盖按键22的内端面222还朝内设置有穿柱224,穿柱224沿,穿柱224位于两个连接块之间,开盖弹簧225套在穿柱224外。
43.限位摆杆23包括铰杆234、横杆和两个纵杆232,横杆连接在两个纵杆232之间,铰杆234连接在两个纵杆232之间,铰杆234和横杆位于相对的两侧,铰杆234、横杆和两个纵杆232围成避让槽233,铰杆234的端部形成铰接端并插入至铰孔227中,继而实现限位摆杆23铰接在开盖按键22上,限位摆杆23随开盖按键22移动地安装在开盖按键22的内侧,限位摆杆23设置有自由端231,自由端231位于横杆上,铰接位位于纵杆232上,继而自由端231基于铰杆234相对于开盖按键22转动,以及自由端231可相对于开盖按键22沿按压方向z移动,穿柱224穿过避让槽233和穿孔211并与第一传动件14的第一端141邻接,继而实现与锁扣件16连接并可驱动锁扣件16移动,以及可实现卡部121与锁部163分离或卡合,且两个纵杆232位于穿柱224的相对的两侧。
44.开盖按键22的卡扣226与卡口213卡合,开盖弹簧225位于避让槽233内,开盖弹簧225弹性抵接在开盖按键22和基座2之间,开盖弹簧225向开盖按键22施加沿按压方向z的弹性力。
45.第一弹性件235采用弹簧,安装槽21内侧的底壁设置有定位柱212,该弹簧套在定位柱212外,弹簧的第一端与自由端231抵接,弹簧的第二端与基座2连接,第一弹性件235向自由端231施加沿按压方向z朝外侧的弹性力。
46.热敏打印机1还包括封盖25、副刀34和主刀装置33,封盖25可拆卸地安装在基座2上,封盖25位于开盖按键22基于锁定方向x的一侧上,封盖25设置有多个卡扣253,封盖25的内侧设置有安装槽252,封盖25在具有朝外的外端面,在该外端面贯穿设置有操作口251,在安装槽252内设置有安装块255,安装块255形成有滑槽,滑锁24可沿锁定方向x地设置在滑槽内并位于安装块255和封盖25之间,安装块255还设置有限位块2551,滑锁24设置有限位槽243,限位槽243与限位块2551限位配合,继而实现滑锁24可沿锁定方向x移动地设置在基座2上,封盖25在靠近开盖按键22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开口253,滑锁24设置有锁销245,锁销245可移动地穿过开口253并伸入至安装槽21内,而按压方向z垂直于锁定方向x。第二弹性件256采用弹簧,第二弹性件256设置在安装块255的滑槽内,第二弹性件256与滑锁24连接并向滑锁24施加沿锁定方向x的弹性力。滑锁24在外侧设置有操作部241,操作部241位于操作口251中并可在操作口251滑动。
47.参照图6,图6是热敏打印机处于锁定状态下的剖视图,锁销245在按压方向z的朝外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面,锁销245在按压方向z的朝内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面,锁销245在按压方向z上位于限位块223和自由端231之间,第一限位面与限位块223邻接,第二限位面与自由端231邻接,继而开盖按键22受到锁销245的限制,无法朝按压方向z朝内移动,继而实现锁定。
48.参照图7,图7是热敏打印机处于解锁状态下的剖视图,解锁时,可沿锁定方向x背向开盖按键22拨动操作部241,继而使锁销245与限位块223分离,并在第一弹性件235的弹性力下,使自由端231与限位块223邻接,且锁销245在锁定方向x的端部设置有第三限位面,第三限位面可与自由端231邻接,继而实现阻挡锁销245的锁定移动,继而开盖按键22可沿按压方向z朝内移动。
49.参照图8,并结合图10和图11,图8是热敏打印机处于开盖状态下的剖视图,随着按压操作部221使开盖按键22沿按压方向z朝内移动,继而穿柱224推动第一传动件14的第一端141转动,随着第一传动件14带动第二传动件15转动,继而传动柱151也带动锁臂162的锁部163移动,继而实现卡部121与锁部163分离,盖体3能够顺利打开。
50.参照图9,图9是热敏打印机处于锁销插入状态的剖视图,在开盖按压操作时,由于自由端231可与限位块223邻接,继而自由端231和限位块223之间形成插入空隙,在第二弹性件256的作用下,锁销245可沿锁定方向x移动至插入空隙内,继而锁销245的第三限位面与限位块223邻接,自由端231与锁销245邻接并位于锁销245按压方向z的朝内侧。
51.随着外力从操作部221撤走,开盖按键22在开盖弹簧225的弹性作用力下朝外弹出,继而返回至图6所示状态,并实现自动返回锁定状态。
52.参照图12和图13,并集合图10,副刀34和主刀装置33分别设置在出纸口112相对的两侧上,副刀34连接在基座2上,封盖25设置有入刀口257,入刀口257朝向主刀,基座2在副刀34的外周设置有多个卡槽203,卡扣253与卡槽203可分离卡合,继而实现封盖25设置在副刀34外并可拆卸地与基座2连接。
53.盖体3包括底盖32和面盖31,底盖32和面盖31围成容纳腔,主刀装置33设置在容纳
腔内,主刀装置33与底盖32固定连接,主刀装置33包括主刀331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主刀331连接并驱动主刀朝向或远离副刀34移动,具体的主刀装置33的驱动方式可参照cn212422577u公开的切刀技术方案,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主刀331可伸入至入刀口257并与副刀34配合并对打印纸切断。
54.盖体3在两侧分别设置有铰接臂35,铰接臂35设置有第一铰接部352和位于第一铰接部352径向外周的卡位凸部351,基座2设置有铰接槽202,铰接槽202内设置有第二铰接部和至少两个的定位凹部203、定位凹部204,定位凹部204由铰接槽202的槽壁和挡壁构成,两个定位凹部203、定位凹部204位于第二铰接部径向外周,铰接臂35可转动地设置在铰接槽202内,第一铰接部352与第二铰接部铰接,且还具有扭簧36连接在铰接臂35和铰接槽202之间,卡位凸部351与定位凹部203或定位凹部204可分离地卡合,继而实现盖体3的两段式打开,且主刀装置33也随盖体3的打开随盖体3移动。
55.基座2在纸仓201内设置有挡纸辊133,挡纸辊133靠近基座2与盖体3的铰接处,纸仓201在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滑槽131,挡纸辊133设置在两滑槽131之间,热敏打印机1还包括两个挡纸弹性件132,挡纸弹性件132采用弹簧,挡纸弹性件132与挡纸辊133的端部连接,使得挡纸辊133可在滑槽131弹性移动。
56.当发生切刀卡刀时,此时主刀331伸入至入刀口257内,通过方便拆卸底盖32,继而通过开盖动作,使主刀装置33随盖体3的打开而朝外移动,继而打印机可进行复位,分离的主刀将顺利回缩,继而实现简易解决卡刀问题。
57.参照图14和图15,热敏打印机还可通过增加外封壳4,使热敏打印机作为桌面打印机使用,在没有加外封壳时则可作为嵌入式打印机使用,外封壳4呈立方体布置,外封壳4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具有正方形的安装口,基座2安装在安装腔内并与外封壳4连接,外封壳4在出纸口112相背的一侧具有底面41,外封壳4在底面41相邻的一侧具有侧面42,底面41和侧面42分别设置有多个脚垫411和脚垫421,正方形的外封壳4使热敏打印机具有多种放置方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所。
58.智能设备包括外壳,在智能设备的外壳设置有如上述方案的嵌入式的热敏打印机或桌面式的热敏打印机,智能设备如银行的智能柜台、自动提款机、取票机、取号机、销售终端、收银终端、自助结账机或自助贩卖机等。
59.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案的较佳实施例,在实际需要时,可具有更多的变化,如胶辊和热敏片的位置变化,即热敏片设置在盖体上,胶辊,盖体上另外设置卡部亦可实现与基座的可拆卸连接,以及开盖弹簧可不采用,利用第一弹簧225的弹性力或锁扣件的弹簧17的复位力,亦可实现开盖按键的复位,以及限位摆杆23除了铰接的方式,还可采用滑动、滑槽的方式以实现自由端沿按压方向的弹性移动。
60.由上可见,通过卡部与锁部的卡合实现盖体稳定盖合基座,且实现热敏片和胶辊相对并形成对打印纸的夹持,在打开盖体时则需要驱动锁扣件的锁部,使锁部与卡部分离,基于上述结构,本案通过滑锁的锁销与限位块形成限位配合,继而阻挡开盖按键在按压方向的开盖移动,实现防误开盖,而解除开盖锁定时,沿锁定方向拨动滑锁,使锁销与限位块、自由端分离,继而自由端与限位块邻接,自由端对锁销形成限位,而锁销不会对开盖按键的按压形成限位,继而按压开盖按键驱动锁扣件移动,并实现开盖,同时锁销移动至插入空隙中,随着开盖按键的复位,锁销再次形成对开盖按键的开盖限位,继而实现开盖锁定或解锁
操作简便。
61.以及,通过将主刀装置设置在盖体上,当发生卡刀时,即主刀、打印纸和副刀相互夹持,此时由于主刀伸入至入刀口内,继而通过可拆卸的封盖,并利用打开盖体,使主刀装置与盖体随之转动打开,继而实现主刀与副刀分离后,打印机会进行复位,分离的主刀将顺利回缩,继而实现简易解决卡刀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