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刷品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6583发布日期:2021-11-25 11:05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印刷品的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印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用于印刷品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2.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
3.印刷品在干燥后需要对印刷品上的油墨进行烘干,油墨烘干的速度受到以下方面的影响,一般来说,纸张的含水量对油墨的干燥速度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纸张含水量越高,油墨的干燥速度越慢。另外,烘干时候相对湿度对油墨烘干速度也是有显著的影响,相对湿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油墨的干燥速度,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越高,则油墨的干燥速度越慢。现有的印刷品烘干装置不能实现印刷前材料的干燥及烘干时湿度的调控,影响印刷品烘干的速度及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印刷品的烘干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印刷品烘干装置不能实现印刷前材料的干燥及烘干时湿度的调控,影响印刷品烘干的速度及质量的缺点。
6.(2)技术方案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印刷品的烘干装置,包括输送辊道、预热通道、印刷机、烘干箱、热气分散机构、风机、空气加热器、湿度传感器、加湿器、排湿口、引风机,所述输送辊道上方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所述预热通道、所述印刷机及所述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设有所述热气分散机构,所述热气分散机构通过管道与所述空气加热器一端相连,所述空气加热器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风机相连,所述烘干箱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烘干箱一侧内壁上设有加湿管道,所述加湿管道一侧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喷头,所述加湿管道另一侧通过管道与所述加湿器相连,所述烘干箱顶部上开设有所述排湿口,所述排湿口内安装有排湿风扇,所述排湿口下端与所述烘干箱相连通,所述排湿口上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引风机一端相连,所述排湿口与所述引风机的连接管道内设有干燥层,所述预热通道顶部设有扩风口,所述引风机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扩风口顶部相连,所述扩风口底部设有均风板。
8.优选地,所述热气分散机构包括第一横管、第二横管、竖管、热气排放孔,所述第一横管与所述第二横管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管与所述第二横管之间沿水平方向等距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竖管,每个所述竖管底部延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热气排放孔。
9.优选地,所述烘干箱一侧设有印刷品入口,所述烘干箱另一侧设有印刷品出口。
10.优选地,所述烘干箱内壁上设有保温层。
11.优选地,所述均风板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均风孔。
12.(3)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印刷品的烘干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印刷品烘干装置不能实现印刷前材料的干燥及烘干时湿度的调控,影响印刷品烘干的速度及质量的缺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热气分散机构实现烘干时热气的均匀扩散,实现对印刷品均匀干燥,保证烘干质量。
15.2、湿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感知烘干箱内的湿度,便于实现湿度的调控。
16.3、通过启动排湿风扇将烘干箱内的湿气排出,排出的气体还留有余热,通过干燥层干燥后最后通过引风机引入到预热通道内实现对印刷材料印刷前的干燥,既实现了湿度的调控,又可以实现印刷材料印刷前的预热干燥,提高印刷品的烘干速度。
17.4、预热通道顶部的扩风口的设置,可以实现气体的扩散,提高预热面积;均风板的设置可以实现气体的均匀扩散,预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气分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1.附图标记为:1、输送辊道;2、预热通道;3、印刷机;4、烘干箱;5、保温层;6、热气分散机构;61、第一横管;62、第二横管;63、竖管;64、热气排放孔;7、风机;8、空气加热器;9、湿度传感器;10、加湿器;101、加湿管道;102、喷头;11、排湿口;12、排湿风扇;13、干燥层;14、引风机;15、扩风口;16、均风板;161、均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印刷品的烘干装置,包括输送辊道1、预热通道2、印刷机3、烘干箱4、热气分散机构6、风机7、空气加热器8、湿度传感器9、加湿器10、排湿口11、引风机14,所述输送辊道1上方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所述预热通道2、所述印刷机3及所述烘干箱4,所述烘干箱4内设有所述热气分散机构6,所述热气分散机构6通过管道与所述空气加热器8一端相连,所述空气加热器8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风机7相连,所述烘干箱4内设有湿度传感器9,所述烘干箱4一侧内壁上设有加湿管道101,所述加湿管道101一侧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喷头102,所述加湿管道101另一侧通过管道与所述加湿器10相连,所述烘干箱4顶部上开设有所述排湿口11,所述排湿口11内安装有排湿风扇12,所述排湿口11下端与所述烘干箱4相连通,所述排湿口11上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引风机14一端相连,所述排湿口11与所述引风机14的连接管道内设有干燥层13,所述预热通道2顶部设有扩风口15,所述引风机14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扩风口15顶部相连,所述扩风口15底部设有均风板16。
24.所述热气分散机构6包括第一横管61、第二横管62、竖管63、热气排放孔64,所述第一横管61与所述第二横管62呈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管61与所述第二横管62之间沿水平方
向等距分布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竖管63,每个所述竖管63底部延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热气排放孔64,所述烘干箱4一侧设有印刷品入口,所述烘干箱4另一侧设有印刷品出口,所述烘干箱4内壁上设有保温层5,所述均风板16上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的均风孔161。
25.实际工作中,通过输送辊道1实现了印刷品的输送印刷,印刷完毕之后进入烘干箱4内,启动风机7产生的风进入到空气加热器8中加热为热气之后再进入热气分散机构6内,通过热气分散机构6的热气排放孔64均匀地排出,实现对印刷品均匀干燥,保证烘干质量。湿度传感器9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感知烘干箱4内的湿度,湿度过高,可以启动排湿风扇12将烘干箱4内的湿气排出,排出的气体还留有余热,通过干燥层13干燥后最后通过引风机14引入到预热通道2内实现对印刷材料印刷前的干燥。既实现了湿度的调控,又可以实现印刷材料印刷前的预热干燥,提高印刷品的烘干速度。若湿度过低,可以启动加湿器10通过喷头102实现加湿处理。预热通道2顶部的扩风口15的设置,可以实现气体的扩散,提高预热面积。均风板16的设置可以实现气体的均匀扩散,预热效果好。通过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公知的现有技术。
2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达了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所为的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