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印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33961发布日期:2021-12-15 12:3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印花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花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印花机。


背景技术:

2.印花机是用染料或者颜料在纺织物上施印花纹的一种机械,目前在纺织行业中主要的印花机有圆网印花机、平网印花机和辊筒印花机。辊筒印花机是在铜质辊或镀铬辊上刻出阴文(或阳纹)花,印花时把凹纹中(或阳纹上)携带的色浆连续不断地转到织物上,获得印花效果地机器,辊筒印花机又分为直印式和转印式的印花机,现有技术中直印式和转印式的辊筒印花机是独立的,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直印式的印花机或者转印式的印花机,使用时就需要同时具备直印式和转印式两种印花机,增加了占地同时也加大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同时具备直印功能和转印功能,可根据实际需求直接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印花,降低成本的多功能印花机。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多功能印花机,包括印花辊、驱动装置、料槽、第一刮刀、第二刮刀和转印机构,所述印花辊可选择正转或反转设置,驱动装置连接并驱动印花辊正转或反转,料槽设置在印花辊下方,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相对设置在印花辊两侧,且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可在贴靠印花辊的位置和远离印花辊的位置之间摆动,转印机构可在工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设置,转印机构包括转印辊和压印辊,且所述转印辊可选择主动旋转或被动旋转,压印辊可在贴靠转印辊的位置和远离转印辊的位置之间移动,当转印机构位于工作位置时转印辊与印花辊平行相切,当转印机构位于待机位置时转印辊远离印花辊,转印辊转动旋转时转印辊与印花辊同步转动。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箱、第一万向连杆、第二万向连杆,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减速箱的输入端,第一万向连杆一端连接减速箱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印花辊,第二万向连杆一端连接减速箱输出端,另一端连接转印辊。
7.进一步地,所述转印机构还包括推动组件,推动组件连接并驱动压印辊移动,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滑槽、滑块和推动气缸,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内,推动气缸连接并驱动滑块滑动,压印辊设置在滑块上并可随滑块滑动。
8.进一步地,还包括烫金膜放卷装置和烫金装置,所述烫金膜放卷装置用于将烫金膜输送至印花辊与转印辊之间,印花辊可对烫金膜印刷胶水输送至烫金装置,烫金装置用于将烫金膜与基材热压复合。
9.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烘箱,烘箱用于对印花后的基材进行烘干。
1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连接并驱动料槽升降,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架,蜗轮、蜗杆、齿轮、齿条和同步轴,料槽设置在第一升降架上,蜗轮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升降架上,蜗杆和蜗轮铰接,齿条固定设置在料槽底部,齿轮和齿条铰
接,蜗轮与齿轮之间通过同步轴连接。
11.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连接并驱动转印机构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架和升降气缸,转印机构设置在第二升降架上,升降气缸连接并驱动第二升降架升降。
12.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摆动机构,第一摆动机构连接并驱动第一刮刀摆动,第一摆动机构包括第一摆动轴和第一摆动电机,第一摆动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一摆动轴转动,第一摆动轴带动第一刮刀摆动。
13.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摆动机构,第二摆动机构连接并驱动第二刮刀摆动,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第二摆动轴和第二摆动电机,第二摆动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二摆动轴转动,第二摆动轴带动第二刮刀摆动。
14.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第一、通过可选择正转或者反转的印花辊、可选择作为主动辊或者被动辊的转印辊、以及可摆动设置在印花辊两侧的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之间的配合,可在直印和转印两种功能之间进行切换,达到一台机器同时拥有两种功能,无需再另外购置不同功能的机器,节约成本;
16.第二、当转印辊做为主动辊时,转印辊与印花辊同步转动,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和第一、第二万向连杆之间的配合,使转印辊和印花辊之间的同步率更高,使转印的效果更佳;
17.第三、通过推动组件对压印辊进行驱动,使压印辊可在贴靠转印辊的位置和远离转印辊的位置之间移动,避免压印辊对直印过程造成影响;
18.第四、通过设置烫金膜放卷装置和烫金装置,与转印辊相配合,使机器同时具有烫金的功能,增加机器的适用性;
19.第五、通过第一升降机构驱动料槽升降,第二升降机构驱动转印机构升降,独立驱动互不干扰;
20.第六、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分别作用于直印过程和转印过程,第一摆动机构驱动第一刮刀摆动,第二摆动机构驱动第二刮刀摆动,第一、第二刮刀独立驱动,第一刮刀作用时第二刮刀位于远离印花辊的位置、第二刮刀作用时第一刮刀位于远离印花辊的位置,两把刮刀互不干扰,避免对印花过程造成干扰,进一步增加印花效果。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印花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第一收卷装置的结构;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烫金装置和第二收卷装置的结构;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直印过程中基材的走势;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直线表示烫金过程的基材走势,虚线表示转印过程的基材走势。
29.图中:1.机架,2.印花装置,3.驱动装置,4.烫金膜放卷装置,5.烘箱,6.烫金装置,7.第一收卷装置,8.第二收卷装置;
30.20.印花辊,21.第一刮刀,22.第二刮刀,23.料槽,24.转印机构,240.转印辊,241.压印辊,242.推动组件,2420.滑槽,2421.滑块,2422.推动气缸,25.第一摆动机构,250.第一摆动轴,251.第一摆动电机,26.第二摆动机构,260.第二摆动轴,261.第二摆动电机,27.第一升降机构,270.第一升降架,271.蜗轮,272.蜗杆,273.齿轮,274.齿条,275.同步轴,28.第二升降机构,280.第二升降架,281.升降气缸;
31.30.驱动电机,31.减速箱,32.第一万向连杆,33.第二万向连杆;
32.60.加热辊,61.复合辊;
33.80.收卷辊,81.放卷辊,82.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35.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多功能印花机,包括机架1、印花装置2、驱动装置3、烫金膜放卷装置4、烘箱5、烫金装置6、第一收卷装置7和第二收卷装置8,印花装置2设置在机架1最左端,驱动装置3连接并驱动印花装置2,烘箱5设置在机架1顶部且位于印花装置2与烫金装置6之间,烫金膜放卷装置4设置在机架1上且位于印花装置2与烫金装置6之间,烫金膜放卷装置4用于放置烫金膜并将烫金膜输送至印花装置2内,第一收卷装置7设置在机架1顶部且位于机架1最右端,第二收卷装置8连接机架1且位于烫金装置6与烫金膜放卷装置4之间。
36.印花装置2包括印花辊20、第一刮刀21、第二刮刀22、料槽23、转印机构24、第一摆动机构25、第二摆动机构26、第一升降机构27和第二升降机构28,印花辊20可选择正转或反转设置在机架1上(当印花辊20顺时针转动时为正转,当印花辊20逆时针转动时为反转),第一刮刀21和第二刮刀22相对设置在印花辊20两侧,且第一刮刀21和第二刮刀22可在贴靠印花辊20的位置和远离印花辊20的位置之间摆动,第一摆动机构25连接并驱动第一刮刀21摆动,第二摆动机构26连接并驱动第二刮刀22摆动,料槽23可相对印花辊20升降设置在印花辊20下方,第一升降机构27连接并驱动料槽23升降,转印机构24可在工作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设置,第二升降机构28连接并驱动转印机构24移动。
37.转印机构24包括转印辊240、压印辊241、推动组件242,转印辊240与印花辊20平行设置在印花辊20上方且转印辊240可选择作为主动辊或被动辊,压印辊241可在贴靠转印辊240的位置和远离转印辊240的位置之间移动,推动组件242连接并驱动压印辊241移动,当转印机构24位于工作位置时转印辊240与印花辊20平行相切,当转印机构24位于待机位置时转印辊240远离印花辊20,转印辊240作为主动辊时转印辊240与印花辊20同步转动,推动组件242包括两滑槽2420、两滑块2421和两推动气缸2422,两滑槽2420相对间隔设置在机架1上,两滑块2421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2420内,压印辊241设置在两滑块2421之间,两推动气缸2422分别连接并驱动两滑块2421滑动。
38.第一摆动机构25,第一摆动机构25包括第一摆动轴250和第一摆动电机251,第一
摆动电机251连接并驱动第一摆动轴250转动,第一刮刀21设置在第一摆动轴250上,第一摆动轴250带动第一刮刀21摆动。
39.第二摆动机构26,第二摆动机构26包括第二摆动轴260和第二摆动电机261,第二摆动电机261连接并驱动第二摆动轴260转动,第二刮刀22设置在第二摆动轴260上,第二摆动轴260带动第二刮刀22摆动。
40.第一升降机构27,第一升降机构27连接并驱动料槽23升降,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7包括第一升降架270,蜗轮271、蜗杆272、齿轮273、齿条274和同步轴275,料槽23设置在第一升降架270上,蜗轮27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升降架270上,蜗杆272和蜗轮271铰接,齿条27固定设置在料槽23底部,齿轮273和齿条274铰接,蜗轮271与齿轮273之间通过同步轴275连接。
41.第二升降机构28,第二升降机构28连接并驱动转印机构24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28包括第二升降架280和升降气缸281,转印机构24设置在第二升降架280上,升降气缸281连接并驱动第二升降架280升降。
42.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0、减速箱31、第一万向连杆32、第二万向连杆33,驱动电机30输出端连接减速箱31的输入端,减速箱31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第一万向连杆32与第二万向连杆33分别与两个齿轮连接使第一万向连杆32和第二万向连杆33可同步转动,第一万向连杆32一端连接减速箱31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印花辊20,第二万向连杆33一端连接减速箱31输出端,另一端连接转印辊240,当转印辊240选择作为被动辊时,第二万向连杆33断开连接。
43.烫金装置6用于将印刷好胶水且烘干后的烫金膜与基材热压复合,包括加热辊60和复合辊61,加热辊60设置在复合辊61上方且可在贴靠复合辊61的位置和远离复合辊61的位置移动。
44.第二收卷装置8包括两收卷辊80、放卷辊81和支撑件82,两收卷辊80相对间隔可转动设置,支撑件82可上下移动设置在两收卷辊80之间,放卷辊81设置在支撑件82上。
45.继续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同时存在直印功能、转印功能和烫金功能三种功能,且可以在三种功能中任一选择一种独立运行。
46.当使用直印功能时,印花辊20反转,断开第二万向连杆33的连接使转印辊240成为被动辊,第一刮刀21摆动至贴靠印花辊20的位置,第二刮刀22摆动至远离印花辊20的位置,将转印机构24移动至工作位置使转印辊240与印花辊20平行相切,压印辊241移动至远离转印辊240的位置,在料槽23内填充所需的墨水后将料槽23上升至工作位置,启动驱动电机30,印花辊20转动并带动转印辊240转动,基材被输送至印花辊20与转印辊240之间进行直接印花,印花完成后通过烘箱5的烘干后输送至第一收卷装置7收卷。
47.当使用转印功能时,印花辊20正转,连接第二万向连杆33使转印辊240成为主动辊且与印花辊20同步转动,第一刮刀21摆动至远离印花辊20的位置,第二刮刀22摆动至贴靠印花辊20的位置,转印机构24移动至工作位置使转印辊240与印花辊20平行相切,压印辊241移动至贴靠转印辊240的位置,在料槽23内填充所需的墨水后将料槽23上至工作位置,启动驱动电机30,驱动电机30驱动第一万向连杆32和第二万向连杆33同步转动使印花辊20和转印辊240同步转动,基材输送至转印辊240与压印辊241之间,转印辊240将印花辊20上的花纹转移至转印辊240上后再印至基材上,印花完成后的基材通过烘箱5烘干后输送至第
一收卷装置7收卷。
48.当使用烫金功能时,印花辊20反转,断开第二万向连杆33的连接使转印辊240成为被动辊,第一刮刀21摆动至贴靠印花辊20的位置,第二刮刀22摆动至远离印花辊20的位置,将转印机构24移动至工作位置使转印辊240与印花辊20平行相切,压印辊241移动至远离转印辊240的位置,在料槽23内填充胶水后将料槽23上升至工作位置,加热辊60下降至贴靠复合辊61的位置,启动驱动电机30,印花辊20带动转印辊240转动,烫金膜放卷装置4将烫金膜输送至转印辊240和印花辊20之间,印花辊20将胶水印刷在烫金膜上,烫金膜经过烘箱5烘干后被输送至加热辊60和复合辊61之间,同时基材被输送至加热辊60和复合辊61之间,烫金膜与基材在加热辊60和复合辊61之间热压复合后被输送至第二收卷装置8,两收卷辊80转动带动放卷辊81转动,随着收卷的基材越来越多,放卷辊81直径越来越大,支撑件82会向上升起确保收卷辊80正常运行,收卷完成后待晾干后进行烫金膜的剥离完成烫金过程。
49.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