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排线用的喷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11845发布日期:2022-01-01 00:5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排线用的喷码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软排线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排线用的喷码机。


背景技术:

2.软排线也称为ffc柔性扁平电缆,常用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与pcb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所数据传输线缆用。在软排线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会利用喷码机在软排线的表面喷码以作为后续切割的标识。
3.相关技术中,喷码机包括喷码机本体以及工作台,工作台设置于喷码机本体上,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对软排线喷码的喷码机构,工作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以及出料口,喷码机本体靠近进料口处转动承载有放卷机构,喷码机本体靠近出料口处转动承载有收卷机构,喷码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收卷机构转动的电机。通过驱动电机使收卷机构转动,软排线在收卷机构的拉力的作用下经工作台往出料口处移动,当使电机停止工作,软排线停止被拉动,驱动喷码机构对软排线喷码。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软排线材质较软和变形,当喷码机构对软排线表面喷码时,收卷机构停止转动,放卷机构会由于惯性按原方向转动一定角度,此时的软排线的张力变小,使软排线处于放松状态,如此易导致在软排线喷码的位置出现偏移,喷码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软排线在喷码时处于紧绷状态,本技术提供一种软排线用的喷码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软排线用的喷码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软排线用的喷码机,包括喷码机本体以及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于喷码机本体上,所述工作台的两端分别为进料口以及出料口,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对软排线表面喷码的喷码机构,所述喷码机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放卷机构以及用于对软排线收卷的收卷机构,所述喷码机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收卷机构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放卷机构位于所述进料口处,所述收卷机构位于所述出料口处,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放卷机构之间设置有移动座以及张力辊,所述张力辊的一端轴承连接于所述移动座上,所述张力辊抵压软排线的的上表面,所述喷码机本体靠近所述放卷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对所述移动座上下导向移动的导向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排线需要收卷时,驱动驱动电机使收卷机构转动,此时软排线被拉动,在喷码机本体靠近放卷机构的一侧增设张力辊以及移动座,利用导向组件使移动座上下移动,由此能够带动张力辊上下移动,以调节张力辊的位置,当收卷机构停止收卷,移动座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张力辊抵压软排线使软排线发生形变,进而调节软排线进料时的张力,使软排线保持紧绷状态,进而提高对软排线表面喷码时的准确性,减少软排线在喷码时的位置偏移。
9.可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导向杆,所述第一安装板
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喷码机本体靠近所述放卷机构的一表面,所述导向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滑移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导向孔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与导向孔滑移配合,对移动座起到了导向作用,使移动座能够在张力辊带动下保持上下直线移动,从而使移动座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易走位。
11.可选的,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金属感应件,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喷码机本体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与第二金属接近感应器,所述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金属感应件靠近产生第一触发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所述第二金属接近感应器用于感应金属感应件靠近产生第二触发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所述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与所述第二金属接近感应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感应件靠近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时,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产生第一触发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并控制驱动电机停止工作,当金属感应件靠近第二金属接近感应器,第二金属接近感应器产生第二触发信号并发送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第二触发信号并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使张力辊的位置能够根据驱动电机驱动收卷机构转动和停止的不同情况自动调整,从而能够自动调整软排线的张力,也能确定所需软排线喷码的位置。
13.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导向孔同轴设置,且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设置对移动座起到了缓冲作用,当收卷机构停止收卷,张力辊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落,当张力辊下落至一定高度具有一定的重力加速度,若此时移动座抵压弹簧,弹簧给予移动座一定的弹性缓冲力,减缓移动座的速度,使软排线不易断裂或过度变形损坏。
15.可选的,所述张力辊的两端均连接有用于限定软排线位置的限位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的设置对软排线起到了限位作用,使软排线在被拉动的过程中,不易从张力辊中脱离。
17.可选的,所述放卷机构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转动承载有定位辊,所述定位辊抵压于软排线的下表面,所述定位辊位于所述张力辊的上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辊对软排线起到了承托导向作用,使软排线能够水平进入工作台,从而使软排线更好的进入工作台。
19.可选的,所述张力辊的侧壁周向包裹有胶带。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带的设置能够减少张力辊对软排线所产生的摩擦,减少张力辊在抵压软排线时对软排线表面的磨损。
21.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两根用于对软排线限位的限位杆,两根所述限位杆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滑移杆,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滑移孔,所述滑移杆依次穿过两个所述滑移孔且与所述滑移孔滑移配合,所述移动块与所述滑移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移动块位置的紧固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的设置能够对软排线起到了限位作用,减少软排线在被收卷机构拉动的过程中在工作台上偏移走位,滑移杆与滑移孔滑移配合,并利用紧固件将移动块固定在所需位置,以能够调节两根限位杆之间的距离,以适用于不同规格宽度软排线。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喷码机本体靠近放卷机构的一侧增设张力辊以及移动座,利用导向组件使移动座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张力辊上下移动,以调节张力辊的位置,抵压软排线使软排线发生形变,进而调节软排线进料时的张力,使软排线保持紧绷状态地进入工作台;
25.2. 定位辊对软排线起到了承托导向作用,使软排线能够水平进入工作台,从而使软排线更好的进入工作台;
26.3.限位杆的设置能够对软排线起到了限位作用,使软排线更好被喷码机构喷码时,减少软排线在被收卷机构拉动的过程中在工作台上偏移走位。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导向杆与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紧固螺栓与移动块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喷码机本体;2、工作台;3、喷码机构;4、进料口;5、出料口;6、第一机架;7、第二机架;8、放卷机构;9、收卷机构;10、驱动电机; 11、移动座;12、张力辊;13、第一安装板;14、第二安装板;15、导向杆;16、导向孔;17、定位螺栓;18、定位孔;19、金属感应件;20、安装杆;21、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22、第二金属接近感应器;23、控制器;24、弹簧;25、限位杆;26、移动块;27、滑移杆;28、滑移孔;29、紧固螺栓;30、通孔;31、螺纹孔;32、胶带;33、定位辊;34、限位板;36、第一导向辊;37、第二导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32.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排线用的喷码机进行如下详细说明。
33.参照图1,一种软排线用的喷码机,包括喷码机本体1以及工作台2,工作台2固定安装于喷码机本体1的顶部,工作台2上设置有用于对软排线表面喷码的喷码机构3。同时,工作台2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料口4与出料口5,喷码机本体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第一机架6以及第二机架7,且第一机架6位于进料口4处,第二机架7位于出料口5处。第一机架6远离喷码机本体1的一端转动承载有放卷机构8,第二机架7远离喷码机本体1的一端转动承载有收卷机构9,此外第二机架7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收卷机构9转动的驱动电机10。
34.参照图1和图2,喷码机本体1靠近放卷机构8的一侧壁设置有移动座 11以及呈水平设置的张力辊12,张力辊12的一端轴承连接于移动座 11的一端,张力辊12用于抵压软排线的下表面。
35.同时,喷码机本体1的一侧壁设置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以及导向杆15,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14连接于喷码机本体1靠近放卷机构8
的一表面,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14从上至下沿喷码机本体1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的方式为粘接或焊接。此外,张力辊12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对软排线限位的限位板34,限位板34沿张力辊12侧壁周向设置,由此使软排线在被拉动过程中,不易脱离张力辊12。
36.参照图2,导向杆15呈竖直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1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15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导向杆15沿第一安装板13的长度方向设置。移动座 11的一侧表面贯穿开设有两个与对应的导向杆15滑移配合的导向孔16。安装时,导向杆15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13可拆卸连接,导向杆15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的导向孔16与第二安装板14相对的一表面可拆卸连接。
37.具体的说,上述的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14上均设置有两根与导向杆15一一对应的定位螺栓17,各导向杆15的两端均开设有定位孔18,各定位螺栓17贯穿第一安装板13或第二安装板14与对应的定位孔18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将导向杆15安装和拆卸于喷码机本体1上。
38.参照图1,第一机架6上转动承载有定位辊33,定位辊33位于张力辊12的上方,且定位辊33抵压于软排线的下表面,如此对软排线起到了承托和导向作用,使软排线能够水平进入工作台2,从而使软排线更好的进料。
39.参照图1和图 2,移动座 11上固定安装有金属感应件19,金属感应件19位于导向杆15的一侧,金属感应件19为金属片。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14之间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安装杆20,且安装杆20位于导向杆15的一侧。安装杆2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板13与第二安装板14相对的表面。安装杆20上安装有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21以及第二金属接近感应器22,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21位于第二金属接近感应器22的上方,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21用于当金属感应件19靠近产生第一触发信号,第二金属接近感应器22用于当金属感应件19靠近并产生第二触发信号。此外,喷码机本体1上安装有控制器23,控制器23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0工作也能控制喷码机构3对软排线表面喷码,控制器23可为plc控制器23。控制器23的输入端与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21以及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22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0以及喷码机构3电连接。
40.具体的说,当软排线被收卷机构9拉动收卷,金属感应件19靠近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21,张力辊12被软排线拉动向上移动,此时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21产生第一触发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23,控制器23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并对第一触发信号进行处理,控制器23控制驱动电机10停止工作,收卷机构9停止转动,此时软排线停止被拉动且软排线所需喷码的位置位于喷码机构3的下方,控制器23驱动喷码机构3对软排线的表面喷码,移动座 11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导向杆15下落,张力辊12向下移动,使软排线被拉紧,从而增大软排线的张力,使软排线处于绷紧状态,使喷码机构3更好的对软排线喷码。
41.当张力辊12下落至一定高度,此时的金属感应件19靠近第二金属接近感应器22,第二金属接近感应器22产生第二触发信号并发送至控制器23,控制器23接收到第二触发信号并对第二触发信号进行处理,控制器23控制驱动电机10工作,使收卷机构9转动对软排线收卷,张力辊12被软排线带动转动,移动座 11被张力辊12带动向上移动,软排线在收卷机构9的拉动以及张力辊12的抵压的共同作用下,使软排线再次拉紧,如此能使软排线在工作台2上移动时保持紧绷状态,从而便于后续对软排线收卷。
42.参照图1和图2,第二安装板14朝向第一安装板13的一表面设置有弹簧24,具体的说,弹簧24的数量为两条,且两条弹簧24与两个导向孔16一一对应,各弹簧24与导向孔16同轴设置,且套设于对应的导向杆15上。当移动座 11下落至抵压弹簧24时,移动座11使弹簧24压缩,由于弹簧24具有弹性回复力,能对移动座 11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减缓移动座 11下落的速度,使软排线不易被张力辊12压断或变形。
43.参照图3,工作台2靠近进料口4的一端设置有两根用于限定软排线位置的限位杆25,两根限位杆25之间的距离为软排线的宽度。两根限位杆25均沿软排线的移动方向设置。同时,限位杆25靠近进料口4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移动块26,且移动块26与限位杆25相对的两端连接形成l形,工作台2靠近进料口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呈水平设置的滑移杆27,两块移动块26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表面均贯穿开设滑移孔28,滑移杆27依次贯穿两个滑移孔28且与两个滑移孔28滑移配合,如此能够调节限位杆25的位置,使两根限位杆25能够限定不同规格宽度软排线,减少软排线的偏移走位。
44.两块移动块26与滑移杆27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移动块26位置的紧固件,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紧固螺栓29。移动块26远离靠近进料口4的一侧表面贯穿开设有通孔30,滑移杆27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螺纹孔31,多个螺纹孔31沿滑移杆27的长度方向设置。当移动块26移动至所需位置后,通孔30对齐其中一个螺纹孔31,各紧固螺栓29贯穿对应的通孔30与螺纹孔31螺纹连接,由此使移动块26固定在滑移杆27上。
45.参照图2和图3,此外,工作台的两端设置转动承载有第一导向辊36以及第二导向辊37,且第一导向辊36位于第二导向辊37的上方,第一导向辊36与第二导向辊37之间的距离供软排线穿过,且第一导向辊36的侧壁与第二导向辊37的侧壁分别抵触于软排线的上下表面,如此能够进一步地将软排线进入工作台2上喷码。张力辊12的表面、工作台2台面、导向辊36的表面均包裹有胶带32,以减少张力辊12、工作台2台面、导向辊的表面接触时与软排线时的摩擦,从而减少对软排线的磨损。
46.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在喷码机本体1的一侧增设张力辊12、移动座 11以及导向杆15,利用第一金属接近感应器21以及第二金属接近感应器22对金属感应件19的控制,使控制器23控制驱动电机10工作以及喷码机构3工作,由此使软排线在张力辊12的抵压作用下调节进入工作台2时的张力,以使软排线在被喷码机构3喷码时或收卷时均处于绷紧状态,优化喷码机构3喷码效果以及收卷效果。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