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彩涂钢卷连续高速热转印的电磁感应色敷加热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7823发布日期:2022-01-22 13:0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彩涂钢卷连续高速热转印的电磁感应色敷加热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彩涂钢卷连续高速热转印的电磁感应色敷加热辊。


背景技术:

2.电磁加热辊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磁场,再由磁场产生涡流,涡流使金属辊筒内部的分子自身摩擦碰撞产生热能的装置,现有彩涂钢卷生产线上传统使用的热转印技术,转印辊加热方式主要以导热油加热为主,温度低,左右侧温差大(≥15℃),油墨升华不一致,色泽偏差大,此种加热方式大多应用于非连续转印线,生产线速度较低,产能受限,不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应用于彩涂钢卷连续高速热转印的电磁感应色敷加热辊,包括:辊组件、电磁感应线圈和补偿机构,所述辊组件包括左轴头、通过侧向紧固螺钉安装于所述左轴头上的外辊筒、连接于所述外辊筒另一侧的右轴头、设置于所述左轴头与右轴头端部的轴承、通过所述侧向紧固螺钉连接于所述外辊筒外的转印套和安装于所述外辊筒且位于所述转印套内侧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设置于辊组件内,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两端分别设有穿过所述轴承的固定轴,且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的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固定轴内的线圈引出线,所述线圈引出线上设有导电滑环;所述补偿机构安装于所述外辊筒上,所述补偿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外辊筒内壁上的导热板、设置于所述导热板内的加热元件、连接于所述加热元件的电丝和连接于所述电丝输出端且安装于所述右轴头外的温控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升温速度快:200℃温度只需30分钟之内完成,温度控制精度高:
±
0.1℃,工艺温度范围灵活可调,热惯性小,电热比极高、节能,相较于传统导热油热或蒸汽加热熨烫加热方式具有极其明显的高效能,且较为环保,操作简单,工作稳定性高,电气元件没有机械摩擦,铜损铁损极小。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辊筒上开设有供所述转印套安装的环形凹槽,且所述侧向紧固螺钉位于该环形凹槽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所述转印套快捷更换,简化作业量。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印套与包络的钢带间衬上设有转印图案膜。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换转印膜来更换转印图案,无需更换所述转印套,更加合理。
11.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磁感应线圈通过固定轴固定在外部墙板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外辊筒转动时保持电磁感应线圈固定,便于受热均匀。
1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电滑环电性连接外接电控柜温度仪表,且所述线圈引出线电性连接外接电控柜变频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自动化控制,较为简便。
1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印套的两端分别设有凹凸连接件,且所述凹凸连接件通过侧向紧固螺钉侧穿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转印套的更换,无需更换外辊筒,更为合理。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升温速度快:200℃温度只需30分钟之内完成,温度控制精度高:
±
0.1℃,工艺温度范围灵活可调,热惯性小,电热比极高、节能,相较于传统导热油热或蒸汽熨烫加热方式具有极其明显的高效能,且较为环保,操作简单,工作稳定性高,没有电刷元件机械摩擦,热损极小。
19.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印套,可以监测外辊筒两端的温度,在端部温度低于设定值后及时通过补偿机构进行温度补偿,便于整体温度平均,控温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印套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00、辊组件;101、侧向紧固螺钉;110、左轴头;120、外辊筒;130、右轴头;140、轴承;150、转印套;160、温度传感器;
25.200、电磁感应线圈;210、固定轴;220、线圈引出线;230、导电滑环;
26.300、补偿机构;310、导热板;320、加热元件;330、电丝;340、温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8.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彩涂钢卷连续高速热转印的电磁感应色敷加热辊。
30.结合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彩涂钢卷连续高速热转印的电磁感应色敷加热辊,包括:辊组件100、电磁感应线圈200和补偿机构300,辊组件100包括左轴头110、通过侧向紧固螺钉101安装于左轴头110上的外辊筒120、连接于外辊筒120另一侧的右轴头130、设置于左轴头110与右轴头130端部的轴承140、通过侧向紧固螺钉101连接于外辊筒120外的转印套150和安装于外辊筒120且位于转印套150内侧的温度传感器160,外辊筒120上开设有供转印套150安装的环形凹槽,且侧向紧固螺钉101位于该环形凹槽侧,通过
该槽,便于转印套150套装在外辊筒120外,转印套150与包络的钢带中衬有转印图案膜,采用可拆卸式的转印套150结构,在更换转印套图案时无需将外辊筒120取下,直接更换转印套150即可,操作简单方便,转印套150的两端分别设有凹凸连接件,且凹凸连接件通过侧向紧固螺钉101侧穿连接,凹凸连接件包括凸边和凸块,凸边和凸块可以拼齐,凸边和凸块上分别开设有对称且供侧向紧固螺钉101插入的孔、槽,更换方便。
31.进一步的,电磁感应线圈200设置于辊组件100内,电磁感应线圈200的两端分别设有穿过轴承140的固定轴210,且电磁感应线圈200的一端连接有位于固定轴210内的线圈引出线220,线圈引出线220上设有导电滑环230,通过将高控温精度的大直径电磁加热技术应用于热转印产品上,使包络于镀铬镜面辊上的转印膜能长久、均匀的受热升华,控温精度在
±
3℃以内,大直径辊φ2500mm能提供较长的热升华时间,满足高速35-40米/分钟,解决了以往非连续转印线只能最大到20米/分钟速度,达到了扩大产能的需求。
32.在该实施例中,电磁感应线圈200通过固定轴210固定在外部墙板上,使得电磁感应线圈200保持固定不旋转,外辊筒120通过右轴头130侧连接的电机带动转动,导电滑环230电性连接外接电控柜温度仪表,且线圈引出线220电性连接外接电控柜变频器,温度传感器160安装在辊壁中间检测温度,与外辊筒120同步旋转,再通过导电滑环230进行转换输出,给以电控柜温度仪表进行温度控制,电磁感应线圈200通过线圈引出线220输出,给以电控柜变频器进行涡流转换产生磁场,进行感应加热。
33.另一方面,补偿机构300安装于外辊筒120上,补偿机构300包括连接于外辊筒120内壁上的导热板310、设置于导热板310内的加热元件320、连接于加热元件320的电丝330和连接于电丝330输出端且安装于右轴头130外的温控器340,导热板310为比外辊筒120导热效果更好的材料,便于热量的均匀扩散,当温度传感器160检测到外辊筒120温度过低时,温控器340通过电丝330带动加热元件320发热,直至到达温度标准,实现温度补偿。
34.另外,较为环保,无三废污染,使用该方法热转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效果可与印刷媲美,金属薄板带上连续热转印上人们喜爱的精美图案,用以取金属板带表面pvc复合塑料有机薄膜,为金属涂镀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在解决环保问题指明了方向。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固定轴210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墙板上,一端连接电机,作业时电机带动外辊筒120转动,导电滑环230通过线圈引出线220进行转换输出,配合电控柜温度仪表进行温度控制,电磁感应线圈200通过线圈引出线220输出,配合电控柜变频器进行涡流转换产生磁场,进行感应加热,需要更换转印套150时,缓慢向外拧动侧向紧固螺钉101,使转印套150脱落,当温度传感器160检测到外辊筒120温度过低时,温控器340通过电丝330带动加热元件320发热,直至到达温度标准,实现温度补偿即可。
36.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装配于”、“安装于”、“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
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