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打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5077发布日期:2022-08-17 10:0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打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打标机。


背景技术:

2.气动打标机是计算机控制打印针在x、y二维平面内按一定轨迹运动的同时,打印针在压缩空气作用下做高频冲击运动,从而在工件上打印出有一定深度的标记的设备。
3.现有授权公告号cn212827449u、专利名称为一种用于汽车气缸的气动打标机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机架、上打标机构、汽车气缸、气缸支撑台升降机构、气缸支撑台、下气动打标机构和机架工作台,所述机架的内侧中部焊接固定有机架工作台,所述气缸支撑台设置于机架工作台的顶部,且气缸支撑台通过气缸支撑台升降机构与机架工作台连接,所述机架的内侧上部固定设置有上打标机构,所述机架的内侧下部安装有下气动打标机构,所述下气动打标机构位于机架工作台的下方,所述气缸支撑台上开设有打标辅助槽。但是现有技术的打标机对于汽车尾气筒这种异形圆筒状的工件无法稳定夹持,造成打标印刻不清晰、打标效果不好。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专用于汽车尾气筒的圆筒形工件进行清晰打标、夹持部位可调整的气动打标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用于汽车尾气筒的圆筒形工件进行清晰打标、夹持部位可调整的气动打标机。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动打标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打标机构,所述打标机构上设置有打标头,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打标头的下方,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弧形凹面,所述弧形凹面与汽车尾气筒的外壁弧形面相匹配,所述弧形凹面的上方设置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一端与气缸一的工作端连接,另一端伸向弧形凹面的上方,所述气缸一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气缸一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弧形凹面沿轴向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打标机通过在打标头的下方设置有带弧形凹面的支撑座,能将汽车尾气筒卡在支撑座中,并且轴向的挡块可对汽车尾气筒的轴向进行定位,保证需要打标的工件打标的位置的一致性,将工件放置稳定后,通过气缸一收缩将压紧块压紧工件的上方,实现工件的稳定夹紧,提高了打标操作的稳定性、打标清晰性和一致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沿平行于弧形凹面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气缸一固定设置在气缸座上,所述气缸座下设置有滑槽,所述滑轨嵌入滑槽中,所述气缸座沿滑轨滑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伸缩方
向与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气缸二的工作端与气缸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二推动气缸座沿滑轨滑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二推动气缸座沿滑轨移动,能调节气缸一上端连接的压紧块压紧工件的位置,从而应对打标覆盖范围较大的工件需求,同时也可以应对不同形状结构的工件找寻压紧面进行压紧操作,提高了装置的应用灵活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气缸一通过转动轴与气缸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在气缸座上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还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套接在电机的工作端上,所述电机通过支撑板固定在气缸座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夹紧工件时,启动电机,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驱使气缸一转动,压紧块转动至垂直于弧形凹面轴线方向,气缸一收缩,压紧块下降压紧工件,实现打标夹紧操作,当打标完成后,气缸一伸出,压紧块上升,电机反转,压紧块由垂直于弧形凹面轴线方向旋转为平行与轴线方向,方便工件的快速出料,提高打标出料、进料效率。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压紧块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汽车尾气筒外壁弧面相匹配的压紧凹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紧工件时能提高压紧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压紧操作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压紧块损坏工件的概率。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工作台上还开设有长形孔,所述长形孔的延伸方向与弧形凹面的轴向方向平行,螺栓依次贯穿挡块、长形孔通过螺母锁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块可通过长形孔来调节阻挡定位的位置,提高应对不同长度打标工件的应用场景。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挡块为l形,l形的所述挡块包括挡直面和平底面,所述螺栓贯穿平底面、长形孔通过螺母锁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形的挡块结构简单,连接稳定性高,调节操作也比较便捷。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打标机通过在打标头的下方设置有带弧形凹面的支撑座,能将汽车尾气筒卡在支撑座中,并且轴向的挡块可对汽车尾气筒的轴向进行定位,保证需要打标的工件打标的位置的一致性,将工件放置稳定后,通过气缸一收缩将压紧块压紧工件的上方,实现工件的稳定夹紧,提高了打标操作的稳定性、打标清晰性和一致性。
21.2、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打标机通过气缸二推动气缸座沿滑轨移动,能调节气缸一上端连接的压紧块压紧工件的位置,从而应对打标覆盖范围较大的工件需求,同时也可以应对不同形状结构的工件找寻压紧面进行压紧操作,提高了装置的应用灵活性。
22.3、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打标机的气缸一通过转动轴与气缸座固定连接,转动轴在气缸座上转动连接,转动轴上还套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固定套接在电机的工作端上,电机通过支撑板固定在气缸座上。当需要夹紧工件时,启动电机,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驱使气缸一转动,压紧块转动至垂直于弧形凹面轴线方向,气缸一收缩,压紧块下降压紧工件,实现打标夹紧操作,当打标完成后,气缸一伸出,压紧块上升,电机反转,压紧块由垂直于弧形凹面轴线方向旋转为平行与轴线方向,方便工件的快速
出料,提高打标出料、进料效率。
23.4、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打标机的压紧块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汽车尾气筒外壁弧面相匹配的压紧凹面。这样在压紧工件时能提高压紧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压紧操作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压紧块损坏工件的概率。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动打标机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工作台,2、打标机构,3、打标头,4、支撑座,5、弧形凹面,6、压紧块,7、气缸一,8、挡块,9、滑轨,10、气缸座,11、滑槽,12、气缸二,13、转动轴,14、从动齿轮,15、主动齿轮,16、电机,17、支撑板,18、压紧凹面,19、长形孔,20、螺栓,21、挡直面,22、平底面,23、汽车尾气筒。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打标机,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打标机构2,所述打标机构2上设置有打标头3,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设置在所述打标头3的下方,所述支撑座4上设置有弧形凹面5,所述弧形凹面5与汽车尾气筒23的外壁弧形面相匹配,所述弧形凹面5的上方设置有压紧块6,所述压紧块6一端与气缸一7的工作端连接,另一端伸向弧形凹面5的上方,所述气缸一7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气缸一7的伸缩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弧形凹面5沿轴向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挡块8,所述挡块8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
29.具体的,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滑轨9,所述滑轨9沿平行于弧形凹面5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气缸一7固定设置在气缸座10上,所述气缸座10下设置有滑槽11,所述滑轨9嵌入滑槽11中,所述气缸座10沿滑轨9滑动。
30.具体的,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气缸二12,所述气缸二12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滑轨9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气缸二12的工作端与气缸座10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二12推动气缸座10沿滑轨9滑动。
31.具体的,气缸一7通过转动轴13与气缸座10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3在气缸座10上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3上还套接有从动齿轮14,所述从动齿轮14与主动齿轮15啮合,所述主动齿轮15固定套接在电机16的工作端上,所述电机16通过支撑板17固定在气缸座10上。
32.具体的,压紧块6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汽车尾气筒23外壁弧面相匹配的压紧凹面18。
33.具体的,工作台1上还开设有长形孔19,所述长形孔19的延伸方向与弧形凹面5的
轴向方向平行,螺栓20依次贯穿挡块8、长形孔19通过螺母锁定。
34.具体的,挡块8为l形,l形的所述挡块8包括挡直面21和平底面22,所述螺栓20贯穿平底面22、长形孔19通过螺母锁定。
3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打标机通过在打标头3的下方设置有带弧形凹面5的支撑座4,能将汽车尾气筒23卡在支撑座4中,并且轴向的挡块8可对汽车尾气筒23的轴向进行定位,保证需要打标的工件打标的位置的一致性,将工件放置稳定后,通过气缸一7收缩将压紧块6压紧工件的上方,实现工件的稳定夹紧,提高了打标操作的稳定性、打标清晰性和一致性。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打标机通过气缸二12推动气缸座10沿滑轨9移动,能调节气缸一7上端连接的压紧块6压紧工件的位置,从而应对打标覆盖范围较大的工件需求,同时也可以应对不同形状结构的工件找寻压紧面进行压紧操作,提高了装置的应用灵活性。
36.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