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质印刷品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3198发布日期:2022-07-13 06:4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质印刷品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纸质印刷品加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质印刷品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印刷行业中,纸质印刷品对湿度十分敏感,太干燥纸张容易断裂,不利于印刷,且湿度低会产生静电,纸张会发生粘连,造成印刷过程中损失,因此需要对纸质印刷品进行加湿,然而现在的加湿装置无法对纸质印刷品进行均匀加湿,且加湿量不易掌控,若加湿过量则会导致纸张出现荷叶边等变形现象,导致残次品增多,影响印刷效率,造成浪费。
3.在此种情况下,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提升纸质印刷品加湿的均匀程度,且能够防止加湿过量而导致纸张出现变形,减少残次品的出现,节省成本,能够提高生产质量的纸制印刷品加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质印刷品加湿装置,既能够利用水蒸气对纸质印刷品双面进行加湿,提升加湿的均匀度,且能够在加湿过后及时吸附走印刷品表面多余的水分,防止纸张出现荷叶边等变形现象,减少残次品的出现,节省成本,进一步提高生产质量。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纸质印刷品加湿装置,包括底座、传送组件、加湿组件和吸水组件,所述底座顶部中心设开口,所述传送组件设于底座内部,所述加湿组件设于传送组件内部,所述吸水组件设于传送组件顶部,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电机、转动轴、传送轴、传送滚轮和传送网,所述传送电机镶嵌设于底座侧壁,所述转动轴一端固接于传送电机输出端,所述转动轴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底座内侧壁,所述传送轴可转动连接于底座内侧壁远离转动轴一侧,所述传送滚轮固接于转动轴和传送轴外侧壁,所述传送网绕设于传送滚轮外部侧壁,所述传送网顶面与底座顶部开口处平齐,该组件可将纸质印刷品进行传送。
6.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组件包括蒸发室、送风电机、鼓风扇、电热丝和加湿盒,所述蒸发室两相对外侧壁固接于底座内侧壁,所述蒸发室位于传送网之间,所述底座内侧壁固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中部设有限位环,所述送风电机固接于限位环内侧壁,所述送风电机贯穿于蒸发室侧壁,所述鼓风扇固接于送风电机输出端,所述电热丝对称设于蒸发室内侧壁底部,所述加湿盒两相对外侧壁固接于底座内侧壁,所述蒸发室与加湿盒相连通,所述加湿盒呈回字形设置,所述传送网穿过加湿盒中心处,所述加湿盒上下两内侧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呈矩阵排列设置,所述蒸发室侧壁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贯穿底座侧壁,该组件可对水体进行加热,并将产生的水蒸气吹出用来加湿,并对纸质印刷品进行双面加湿,提升加湿均匀度。
7.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组件包括固定杆、固定板、低速电机、转动杆和吸水滚轮,所述固定杆对称设于底座两相对外壁顶部,所述固定板底部侧壁固接于固定杆一端,所述低速
电机镶嵌设于固定板侧壁顶部,所述转动杆一端固接于低速电机输出端,所述转动杆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固定板侧壁,所述吸水滚轮固接于转动杆外侧壁,所述吸水滚轮外部侧壁设有吸水层,该组件可利用滚动吸水将纸质印刷品表面多余的水分吸收,防止纸质印刷品因加湿过度而变形。
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外侧壁底部一侧设有加湿开关,所述加湿开关电连接于送风电机,可带动鼓风扇转动将水蒸气吹入加湿盒内,对纸质印刷品进行加湿,所述底座外侧壁底部另一侧设有传送开关,所述传送开关电连接于传送电机,可带动传送滚轮转动使传送网带动纸质印刷品移动,所述固定板侧壁底部设有转动开关,所述转动开关电连接于低速电机,可带动吸水滚轮缓慢转动。
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面四角设有万向轮,可使装置灵活移动。
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纸质印刷品加湿装置,通过设置的传送组件,可利用传送网将纸质印刷品进行传送;通过设置的加湿组件,可对水加热使其沸腾产生水蒸气,并将水蒸气利用鼓风扇吹出进入加湿盒,通过通孔对纸质印刷品进行双面加湿,并配合传送组件带动纸张移动,提升对纸张加湿的均匀度;通过设置的吸水组件,可利用吸水滚轮对加湿后的纸张表面多余的水分吸附,减少纸张表面多余水分,防止纸质印刷品变形,减少残次品的产生,节省加工成本,提高纸质印刷品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纸质印刷品加湿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纸质印刷品加湿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纸质印刷品加湿装置加湿组件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纸质印刷品加湿装置蒸发室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纸质印刷品加湿装置吸水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在附图中:1、底座,2、传送组件,3、加湿组件,4、吸水组件,5、传送电机,6、转动轴,7、传送轴,8、传送滚轮,9、传送网,10、蒸发室,11、送风电机,12、鼓风扇,13、电热丝,14、加湿盒,15、限位杆,16、限位环,17、通孔,18、注水口,19、固定杆,20、固定板,21、低速电机,22、转动杆,23、吸水滚轮,24、吸水层,25、加湿开关,26、传送开关,27、转动开关,28、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0.如图1-2所示,一种纸质印刷品加湿装置,它包括底座1、传送组件2、加湿组件3和吸水组件4,所述底座1顶部中心设开口,所述传送组件2设于底座1内部,所述加湿组件3设于传送组件2内部,所述吸水组件4设于传送组件2顶部。
21.如图1、图2、图5所示,为了将纸质印刷品进行传送,所述传送组件2包括传送电机5、转动轴6、传送轴7、传送滚轮8和传送网9,所述传送电机5镶嵌设于底座1侧壁,所述转动轴6一端固接于传送电机5输出端,所述转动轴6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底座1内侧壁,所述传送轴7可转动连接于底座1内侧壁远离转动轴6一侧,所述传送滚轮8固接于转动轴6和传送轴7外侧壁,所述传送网9绕设于传送滚轮8外部侧壁,所述传送网9顶面与底座1顶部开口处平齐。
22.如图1-4所示,为了对水体进行加热,并将产生的水蒸气吹出用来双面加湿,提升加湿均匀度,所述加湿组件3包括蒸发室10、送风电机11、鼓风扇12、电热丝13和加湿盒14,所述蒸发室10两相对外侧壁固接于底座1内侧壁,所述蒸发室10位于传送网9之间,所述底座1内侧壁固接有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中部设有限位环16,所述送风电机11固接于限位环16内侧壁,所述送风电机11贯穿于蒸发室10侧壁,所述鼓风扇12固接于送风电机11输出端,所述电热丝13对称设于蒸发室10内侧壁底部,所述加湿盒14两相对外侧壁固接于底座1内侧壁,所述蒸发室10与加湿盒14相连通,所述加湿盒14呈回字形设置,所述传送网9穿过加湿盒14中心处,所述加湿盒14上下两内侧壁设有通孔17,所述通孔17呈矩阵排列设置,所述蒸发室10侧壁设有注水口18,所述注水口18贯穿底座1侧壁。
23.如图1、图2、图5所示,为了利用滚动吸水将纸质印刷品表面多余的水分吸收,防止纸质印刷品因加湿过度而变形,所述吸水组件4包括固定杆19、固定板20、低速电机21、转动杆22和吸水滚轮23,所述固定杆19对称设于底座1两相对外壁顶部,所述固定板20底部侧壁固接于固定杆19一端,所述低速电机21镶嵌设于固定板20侧壁顶部,所述转动杆22一端固接于低速电机21输出端,所述转动杆22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固定板20侧壁,所述吸水滚轮23固接于转动杆22外侧壁,所述吸水滚轮23外部侧壁设有吸水层24。
24.其中,如图1、图2、图5所示,所述底座1外侧壁底部一侧设有加湿开关25,所述加湿开关25电连接于送风电机11,可带动鼓风扇12转动将水蒸气吹入加湿盒14内,对纸质印刷品进行加湿,所述底座1外侧壁底部另一侧设有传送开关26,所述传送开关26电连接于传送电机5,可带动传送滚轮8转动使传送网9带动纸质印刷品移动,所述固定板20侧壁底部设有转动开关27,所述转动开关27电连接于低速电机21,可带动吸水滚轮23缓慢转动。
25.优选的,为了使装置灵活移动,所述底座1底面四角设有万向轮28。
26.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注水口18向蒸发室10内加水至蒸发室10内高度1/2处,然后打开电热丝13对水体加热,待水体沸腾后打开加湿开关25,使送风电机11带动鼓风扇12进行转动送风,使水蒸气进入加湿盒14从通孔排出,然后启动传送开关26,使传送电机5带动传送滚轮8转动,使传送网9进行传送,打开转动开关27,使低速电机21带动吸水滚轮23转动,将纸质印刷品放置在传送网9上,使纸质印刷品通过加湿盒14中部,水蒸气通过通孔17
附着在纸质印刷品上,然后通过吸水滚轮23下方,使吸水层24对纸质印刷品表面水分进行吸附,并将纸张传出,使用完毕后关闭各开关即可。
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