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凹版印刷机版辊递墨机构领域,具体为一种凹版印刷机版辊递墨机构。
背景技术:2.凹版印刷机是使用凹版进行印刷的机器,印版的图文部分凹下,而空白部分与印版滚筒的外圆在同一平面上,凹版印刷机印刷时,印版滚筒全版面着墨,以刮墨刀将版面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清,留下图文部分的油墨,然后过纸,由压印滚筒在纸的背面压印,使凹下部分的油墨直接转移到纸面上,最后经收纸部分将印刷品堆集或复卷好。
3.现有的凹版印刷机版辊递墨机构一般通过部分浸没在墨汁内的匀墨柱将墨汁均匀传递的版辊上进行印刷。
4.但现有的匀墨柱与墨池的连接较为固定,在墨池内的墨汁被使用较多导致液面降低时,匀墨柱可能无法接触到墨汁液面,重新添加墨汁会使下方的墨汁得不到利用,沉淀后会粘附在墨池内壁,且墨池不便于拆卸,导致清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机版辊递墨机构,以解决现有的凹版印刷机版辊递墨装置使用时位于墨池底面的墨难以得到利用,且墨池不便于清理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凹版印刷机版辊递墨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两端皆设置有导杆,且底板顶面中间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输出端连接有与导杆滑动连接的墨池,且墨池两端池壁内皆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两端与两根导杆转动连接的匀墨柱,且导杆顶端之间转动连接有与匀墨柱贴合的版辊,所述墨池两侧皆转动连接有侧板,且侧板顶面两端皆设置与墨池配合的卡合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墨池升降,可在墨池内的墨液面降低时推动墨池上升,使匀墨柱始终有部分浸入在墨液内,保证匀墨柱传递到版辊的墨液始终保持均匀,通过密封板,防止墨汁流出,版辊上的墨液用于印刷,通过打开卡合机构,可转动打开侧板,便于对墨池内部及侧板内壁进行清洗,更加方便。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匀墨柱与版辊两端皆设置有传动机构,且一根导杆外侧面安装有输出端与匀墨柱连接的电机。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机构可便于控制匀墨柱与版辊同时转动,电机可控制匀墨柱的转动。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用于推动墨池升降。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缸控制墨池升降,可使墨池升降更加稳定精准。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合机构为与侧板转动连接的转动把、和转动把转动连接的连杆与和侧板滑动连接并与连杆转动连接的卡扣,所述墨池顶面两端两侧皆设置有与卡扣配合的扣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把可通过连杆带动卡扣移动,配合扣块可控制侧板的固定。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为位于匀墨柱两端的第一同步轮、位于版辊两端的第二同步轮与套在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上的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之间的比例与匀墨柱和版辊之间的比例相同。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匀墨柱通过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与同步带带动版辊转动,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之间的比例与匀墨柱和版辊之间的比例相同可防止版辊与匀墨柱转动时产生滑动摩擦,导致涂墨不均匀。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匀墨柱两端与密封板之间皆设置有密封轴承,两块所述侧板内侧皆设置有与墨池池壁配合的橡胶垫。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轴承可防止墨从匀墨柱与密封板的连接处流出,且便于匀墨柱的旋转,橡胶垫可防止墨从侧板与墨池的接触面漏出。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杆一侧顶端连接有与版辊配合的刮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板可便于刮除版辊上多余的墨汁。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墨池设置为可升降结构,将匀墨柱通过密封板与墨池滑动连接,且匀墨柱与导杆转动连接,当墨汁液面降低时,即可通过抬升墨池的高度使匀墨柱部分始终保持在墨汁内,可使下方的墨汁也可得到利用,通过在墨池两侧转动连接可固定的侧板,需要清洗墨池时,只需转动打开侧板,即可对墨池内壁进行清洗,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板闭合墨池抬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板打开墨池下降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26.图中:1、底板;2、液压缸;3、导杆;4、墨池;5、侧板;6、转动把;7、连杆;8、卡扣;9、扣块;10、橡胶垫;11、密封板;12、匀墨柱;13、版辊;14、第一同步轮;15、第二同步轮;16、同步带;17、电机;18、刮板;19、密封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9.一种凹版印刷机版辊递墨机构,如图1-4所示,包括底板1,底板1顶面两端皆设置有导杆3,且底板1顶面中间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输出端连接有与导杆3滑动连接的墨
池4,且墨池4两端池壁内皆滑动连接有密封板11,密封板11之间转动连接有两端与两根导杆3转动连接的匀墨柱12,可在墨池4内的墨液面降低时推动墨池上升,使匀墨柱12始终有部分浸入在墨液内,保证匀墨柱12传递到版辊13的墨液始终保持均匀,通过密封板11,防止墨汁流出,且导杆3顶端之间转动连接有与匀墨柱12贴合的版辊13,用于印刷,墨池4两侧皆转动连接有侧板5,且侧板5顶面两端皆设置与墨池4配合的卡合机构,通过打开卡合机构,可转动打开侧板5,便于对墨池4内部及侧板5内壁进行清洗,更加方便。
30.请参阅图1,匀墨柱12与版辊13两端皆设置有传动机构,可便于控制匀墨柱12与版辊13同时转动,且一根导杆3外侧面安装有输出端与匀墨柱12连接的电机17,可控制匀墨柱12的转动。
31.请参阅图,1和图3升降机构为液压缸2,液压缸2用于推动墨池4升降,通过液压缸2控制墨池4升降,可使墨池4升降更加稳定精准。
32.请参阅图4,卡合机构为与侧板5转动连接的转动把6、和转动把6转动连接的连杆7与和侧板5滑动连接并与连杆7转动连接的卡扣8,墨池4顶面两端两侧皆设置有与卡扣8配合的扣块9,转动转动把6可通过连杆7带动卡扣8移动,配合扣块9可控制侧板5的固定。
33.请参阅图1和图2,传动机构为位于匀墨柱12两端的第一同步轮14、位于版辊13两端的第二同步轮15与套在第一同步轮14和第二同步轮15上的同步带16,匀墨柱12通过第一同步轮14、第二同步轮15与同步带16带动版辊13转动,第一同步轮14和第二同步轮15之间的比例与匀墨柱12和版辊13之间的比例相同,且第一同步轮14的直径大于第二同步轮15的直径,可防止版辊13与匀墨柱12转动时产生滑动摩擦,导致涂墨不均匀,且可在保证版辊13的转速的同时降低匀墨柱12的转速,防止匀墨柱12转速过快而导致墨汁被带动飞溅。
34.请参阅图3和图4,匀墨柱12两端与密封板11之间皆设置有密封轴承19,可防止墨从匀墨柱12与密封板11的连接处流出,且便于匀墨柱12的旋转,两块侧板5内侧皆设置有与墨池4池壁配合的橡胶垫10,可防止墨从侧板5与墨池4的接触面漏出。
35.请参阅图2和图3,导杆3一侧顶端连接有与版辊13配合的刮板18,可便于刮除版辊13上多余的墨汁。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墨池4内注入墨汁,启动电机17,电机17带动匀墨柱12转动,匀墨柱12通过第一同步轮14、第二同步轮15与同步带16即可带动版辊13同时旋转,匀墨柱12部分浸入在墨汁内,可在旋转时将墨汁传递到版辊13上,版辊13经过刮板18刮除多余墨汁后即可进行印刷,在墨汁液面降低时,液压缸2可推动墨池4上升,使匀墨柱12始终保持部分浸入在墨汁内,需要清洗墨池4时,转动转动把6,通过连杆7推动卡扣8向上滑动,使卡扣8脱离扣块9,即可转动大块侧板5,便于对墨池4内部进行清洗。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