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展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2249发布日期:2022-08-24 12:3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料展平装置。


背景技术:

2.布料展平装置主要用于将布料平铺展开,主要应用于布料喷印系统中,通过布料展平装置将布料在喷印设备的喷头下方展开,以供喷印。
3.相关技术中,为了防止布料在展平时处于松弛的状态,影响喷印效果,通常会在布料的进布侧设置由弹簧推动的张紧辊,通过弹簧的的弹性力使张紧辊将布料压紧在展平辊上,如此牵引布料前进时,布料在展平装置上便处于张紧展平的状态,有利于喷印。
4.然而,这种展平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人力克服弹簧的弹力将张紧辊抬起方可将布料穿入张紧辊与展平辊之间,操作起来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料展平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布料展平装置,包括:
8.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两根展平辊,以供布料在所述至少两根展平辊之间展开;
9.张紧辊,设于位于进布侧的展平辊上方用以压紧布料;
10.摆臂,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摆臂包括呈v形相连接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张紧辊转动连接在第一支臂;
11.弹簧构件,用于驱使摆臂翻转,以使张紧辊压紧布料;
12.侧推构件,包括设于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之间可沿水平方向活动的推动件和驱动推动件活动的动力件;初始状态下,所述推动件与第二支臂相分离。
13.较之现有技术,采用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14.本方案中,通过设置v形相连接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构成的摆臂,并将张紧辊设置在第一支臂上,并设置推动件和动力件,如此,在穿设布料时,可以利用动力件驱动推动件回推,推动件在回推的过程中,会不断抵压第二支臂的内侧壁,从而使第二支臂向下翻转,进而使第一支臂翻转以将第一支臂上的张紧辊抬起,此时张紧辊与展平辊之间便形成间隔以供布料穿过;由此可见,采用这种方式,在穿设布料时无需人力将张紧辊抬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15.其次,本方案中,在初始状态下,由于推动件与第二支臂相分离的,因此在张紧辊正常工作时,推动件不会干涉到摆臂。
16.作为优选,所述动力件设于机架内侧,所述机架上具有水平延伸的导槽,所述推动件活动设置在导槽内,所述推动件一端与动力件连接,另一端从导槽伸出位于第一支臂和
第二支臂之间。
17.作为优选,所述推动件为圆轴结构。
18.作为优选,所述弹簧构件包括套体、伸缩柱和弹簧;所述套体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伸缩柱沿套体轴向活动穿设在套体中,所述伸缩柱远离套体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臂;所述弹簧设于套体内用以顶推伸缩柱。
19.作为优选,所述弹簧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弹簧的初始压缩长度的调节部件。
20.作为优选,所述套体与机架的转动连接位置位于套体的周侧,所述调节部件设于套体远离伸缩杆的一端。
21.作为优选,所述调节部件包括螺纹连接在套体远离伸缩杆一端的螺栓,以及设于套体内可沿套体轴向活动的挡块;所述弹簧设于伸缩柱和挡块之间,其一端与伸缩柱抵触,另一端与挡块抵触;所述螺栓的内端与挡块转动连接,或者所述螺栓的内端与挡块相抵触。
22.作为优选,所述动力件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电缸中的一种。
2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具体阐述。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推动件处于初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推动件处于终点位置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弹簧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布料展平装置,主要应用于布料喷印设备,用于将布料在喷印设备下平铺展开;所述布料展平装置主要包括机架1、张紧辊12、摆臂2、弹簧构件3以及侧推构件,以下对各部件进行具体阐述:
30.所述机架1上设有至少两根展平辊11,以供布料在所述至少两根展平辊11之间展开;本实施例中展示的是采用2根展平辊11的情形,两根展平辊11均转动连接在机架1中间,并水平并排设置,如此当布料从两展平辊11上方绕过时,布料便可在两展平辊11之间水平展开。
31.当然为了给布料进布导向,在机架1的进布侧(即布料引进的一侧)底部转动连接有导布辊13,穿设布料时,将布料从导布辊13底部绕过再向上绕至处于进布侧的展平辊11上部。
32.张紧辊12设于位于进布侧的展平辊11上方用以压紧布料,即,使用时,布料被压紧在张紧辊12与该展平辊11之间,如此在出布侧牵引布料时,布料需要克服张紧辊12的压力前进,从而便可在两展平辊11之间张紧展开,不至于松弛。
33.摆臂2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可以理解的是,摆臂2包括2组,分别设于机架1的两侧;
所述摆臂2包括呈v形相连接的第一支臂21和第二支臂22,即第一支臂21和第二支臂22连接在一起形成v形结构,第一支臂21和第二支臂22的连接处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张紧辊12转动连接在第一支臂21上。
34.弹簧构件3用于驱使摆臂2翻转,以使张紧辊12压紧布料。
35.结合图1和图2所示,侧推构件包括设于第一支臂21和第二支臂22之间可沿水平方向活动的推动件4和驱动推动件4活动的动力件;初始状态下,所述推动件4与第二支臂22相分离。
36.通过上述设置,在需要穿设布料时,通过动力件水平回拉推动件4,推动件4在回拉的过程中,会与第二支臂22的内侧壁(即靠近第一支臂21一侧的侧壁)相抵触,随着推动件4的继续回拉至终点位置(如图3所示状态),推动件4会向下抵压第二支臂22的内侧壁,从而使第二支臂22克服弹簧构件3的弹力逆时针翻转,进而第一支臂21也逆时针翻转,如此第一支臂21便将张紧辊12向上抬起,此时张紧辊12与展平辊11之间便形成一个间隔,此时只需将布料从该间隔处穿过便可完成穿设布料,由此可见,这种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37.穿设完成后,只需控制动力件前推推动件4使推动件4回复至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状态),此时在弹簧构件3的弹力下,摆臂2整体也会复位,使张紧辊12再次抵压在展平辊11上。
38.在本实施例中之所以将推动件4设置成: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推动件4与第二支臂22相分离,目的在于,避免在初始状态下,推动件4对摆臂2造成干涉,即保证摆臂2在弹簧构件3的弹力下推动下,可以正常带动张紧辊12抵压到展平辊11上。
39.值得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推动件4在回拉至终点位置时,需要保证推动件4还是处于与第二支臂22内侧壁相抵触的状态,目的在于,防止推动件4从第二支臂22内侧壁上滑脱,造成侧推件后续无法回复至初始状态。
40.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件设于机架1内侧,本实施例中,动力件可以是气缸、液压缸5或者电缸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展示的是动力件采用液压缸5的情形,液压缸5水平固定在机架1的内侧,如果将液压缸5设置在机架1的外侧,液压缸5的存在会对摆臂2的动作造成干涉,影响摆臂2的正常动作。
41.为了适应液压缸5设置在机架1内侧的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具有水平延伸的导槽14,所述推动件4活动设置在导槽14内,本实施例中,推动件4为圆轴结构;所述推动件4一端与动力件(即液压缸5)连接,另一端从导槽14伸出位于第一支臂21和第二支臂22之间,如此液压缸5驱动推动件4沿导槽14长度方向移动。
42.弹簧构件3的具体结构为:
43.结合图4所示,所述弹簧构件3包括套体31、伸缩柱32和弹簧33;所述伸缩柱32沿套体31轴向活动穿设在套体31中;所述弹簧33设于套体31内用以顶推伸缩柱32,即在弹簧33的弹力下使伸缩柱32保持向外伸出的趋势。
44.为了使摆臂2在翻转时,伸缩柱32可以正常实现伸缩,本实施例中,所述套体31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所述伸缩柱32远离套体3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臂22上。
45.在实际使用时,有时需要调整张紧辊12对布料的压紧力,为了适应该情形,本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改进:
46.所述弹簧构件3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弹簧33的初始压缩长度的调节部件34,弹簧
33的初始压缩长度越短,其所产生的弹性推力也就越大,如此只需通过调节部件34来调整弹簧33的初始压缩长度便可调整整个弹簧构件3对摆臂2所施加的压力,进而实现调整张紧辊12对布料的压紧力的效果。
47.所述套体31与机架1的转动连接位置位于套体31的周侧,如此设置目的在于,保证套体31远离伸缩杆的一端空出,以供调节部件34的安装,装配状态下,所述调节部件34设于套体31远离伸缩杆的一端。
48.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部件34包括螺纹连接在套体31远离伸缩杆一端的螺栓341,以及设于套体31内可沿套体31轴向活动的挡块342;所述弹簧33设于伸缩柱32和挡块342之间,弹簧33的一端与伸缩柱32的底壁抵触,另一端与挡块342的上壁抵触;所述螺栓341的内端与挡块342的底壁相抵触,当然,将所述螺栓341的内端与挡块342转动连接在一起也是可以的。
49.通过上述设置,如果需要减小弹簧33的初始压缩长度时,只需要转动螺栓341使螺栓341沿套体31轴向前进,如此螺栓341便可顶推挡块342轴向前进,如此挡块342便可不断压缩弹簧33的初始长度,从而实现调节效果。
5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