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0950发布日期:2022-11-15 22:0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墨盒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图像形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为避免由于水质的问题而影响墨液状态的检测,以进一步提高墨液状态(墨量)检测的准确性,通常仅根据墨盒芯片板中存储的墨量信量确定墨盒的墨液状态,输出墨盒的墨量信息提示,例如输出墨量用尽信号,从而停止打印,使用户更换墨盒。
3.上述的检测方式虽然避免了水质问题而影响墨量检测,但不能向用户输出墨量警告信号,不易于用户及时准备更换墨盒,降低用户使用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避免由于水质的问题而影响墨液状态检测的同时,输出墨量警告信号,以提醒用户及时准备更换墨盒,从而提高用户使用感的墨盒。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墨盒,安装于图像形成设备的安装腔,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光学检测器,所述墨盒包括:
7.盒体;
8.芯片,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盒体,用于储存所述墨盒的墨量信息;
9.墨量检测组件,所述墨量检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盒体,与所述芯片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芯片输出的墨量信息可调式地遮挡所述光学检测器发出的光。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片根据其输出的墨量信息选择性地施加电压在所述墨量检测组件,以使所述墨量检测组件选择性地遮挡或透过所述光学检测器发出的光。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芯片包括开关元件和电源,所述墨量检测组件经所述开关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电源,且所述开关元件能够根据所述芯片输出的墨量信息选择性地闭合或断开,以使所述电源选择性地施加电压在所述墨量检测组件。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墨量检测组件为液晶元件或机械联动构件。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具有上表面和前表面,所述墨量检测组件设于所述上表面或所述前表面。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墨量检测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盒体,以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墨量检测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墨量检测组件凸出于所述盒体的外表面,在所述墨量检测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墨量检测组件缩进所述盒体内。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墨盒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盒体,用于驱动所述墨量检测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具有容纳腔,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件和弹性件,所述驱
动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腔内壁连接;
17.在所述驱动件沿所述弹性件压缩或拉伸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驱动所述墨量检测组件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换。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具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墨量检测组件对应设置;
19.在所述驱动件朝向靠近所述墨量检测组件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墨量检测组件沿所述斜面顶出所述盒体的上表面,使所述墨量检测组件处于第一状态;在所述驱动件朝向远离所述墨量检测组件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墨量检测组件沿所述斜面滑落入所述安装腔内,使所述墨量检测组件处于第二状态。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具有滑槽,所述驱动部还包括凸起,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驱动件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凸起与所述滑槽对应设置。
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墨盒包括盒体、芯片和墨量检测组件,芯片和墨量检测组件分别设置于盒体,芯片用于储存墨盒的墨量信息,墨量检测组件与芯片连接,用于根据芯片输出的墨量信息可调式地遮挡光学检测器发出的光,例如,若芯片向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墨量信息符合预设条件时,墨量检测组件遮挡或透过光学检测器发出的光,从而输出墨量警告信号,使用户能够及时准备更换墨盒,提高用户使用感。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立体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立体分解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截面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与光学检测器、触针的配合图。
26.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立体分解图。
27.图6为图5中的驱动部的立体图。
28.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在安装腔中未安装到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在安装腔中安装到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的立体图。
31.附图标识:
32.1、盒体;101、前表面;102、后表面;103、上表面;104、下表面;105、第一侧面;106、第二侧面;107、容纳腔;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2、芯片;3、墨量检测组件;4、遮光板;5、导线;6、锁定部;7、操作部;8、出墨部;9、驱动部;91、驱动件;911、斜面;92、弹性件;93、凸起;100、墨盒;200、安装部;201、安装腔;202、光学检测器;203、触针;204、触发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
或两个以上,术语“多种”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5.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36.图像形成设备通常包括安装部200、光学检测器202、触针203和触发件204,安装部200具有安装腔201,用于安装墨盒100,光学检测器202、触针203和触发件204分别设置于安装腔201内。
37.参照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100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100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100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墨盒100与光学检测器202、触针203的配合图。该墨盒100包括盒体1、芯片2和墨量检测组件3。盒体1具有储墨腔,用于储存墨液。芯片2和墨量检测组件3分别设置于盒体1,芯片2用于储存墨盒100的墨量信息,且芯片2包括电极,电极用于与触针203电接触。墨量检测组件3与芯片2电连接,用于根据芯片2输出的墨量信息可调式地遮挡光学检测器202发出的光。其中,电极例如包括热电极、接地电极、信号电极等。
38.在检测墨盒100的墨量时,若芯片2向图像形成设备输出的墨量信息符合预设条件时,墨量检测组件3遮挡或透过光学检测器202发出的光,即,改变从光学检测器202发出的光的状态,以检测墨盒100内的墨量,从而输出墨量警告信号,使用户能够及时准备更换墨盒100,提高用户使用感。
39.具体地,盒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合,形成有用于容纳墨液的储墨腔,且盒体1具有上表面103、下表面104、前表面101、后表面102、第一侧面105和第二侧面106,上表面103和下表面104相背设置,前表面101和后表面102相背设置,第一侧面105和第二侧面106相背设置。芯片2和墨量检测组件3分别设置于上表面103,且墨量检测组件3经导线5与芯片2电连接。
40.在墨盒100安装至安装部200的安装腔201内时,墨盒100的上表面103朝上,芯片2与触针203抵接,以实现芯片2与图像形成设备的通信。墨量检测组件3与光学检测器202配合,在芯片2向图像形成设备输出墨量信息的同时,芯片2还根据其自身输出的墨量信息选择性地施加电压在墨量检测组件3,以使墨量检测组件3选择性地遮挡或透过光学检测器202发出的光,从而达到墨尽检测、提醒用户及时更换墨盒100的目的,实现在避免由于水质的问题而影响墨液状态检测的同时,输出墨量警告信号,提高用户的使用感。
41.进一步地,芯片2包括开关元件和电源,墨量检测组件3经开关元件电连接于电源,且开关元件能够根据芯片2输出的墨量信息选择性地闭合或断开,具体为根据芯片2向图像形成设备侧发送的墨量数据代码的结果而选择性地闭合或断开,即,当解析墨量数据代码达到某个数值时,开关元件闭合,否则断开,以使电源选择性地施加电压在墨量检测组件3,从而使墨量检测组件3选择性地遮挡或透过光学检测器202发出的光。其中,开关元件可以
与芯片2上的电源触点连接,也可以与其他可用电源连接,例如设置在芯片2上用于给信息存储元件供电的蓄电元件。
42.在本实施例中,墨量检测组件3为液晶元件,液晶元件由液晶材料制成,可选择为液晶显示元件或液晶调光玻璃等由具有电光响应特性的材料制成的元器件,其具有以下特性:在无外加电压的情况下,内部液晶微粒的排列无序,使得其呈现不透明的状态而致使光线无法穿过;而在其被施加外加电压的情况下,内部液晶微粒的排列变得有序,使得光线能够通过。为此,鉴于上述液晶元件的这一特性,具体地,开关元件根据芯片2向图像形成设备发送的墨量信息选择性地闭合或断开,以便输出/不输出电压至液晶元件,从而使上述液晶元件变成使光线能够通过的状态,则光学检测器中的光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光线或预定量的光线,或者,使上述液晶元件维持光线无法透过的状态,从而使光学检测器中的光接收器无法接收到光线或预定量的光线,即,可以根据芯片2输出墨量信息的不同结果而选择性地施加电压在液晶元件,使液晶元件能够通过或遮挡光线。
43.进一步地,液晶元件可以直接安装在光学检测器中光发射器的前方,即位于光线发射方向的前方。液晶元件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选择。
44.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墨量检测组件3也可以为机械联动构件,该机械联动构件包括第一磁力作用部件、偏置力部件和第二磁力作用部件,第一磁力作用部件位于光学检测器中光发射器的光线发射方向的前方,其由遮光材料制成,可以阻挡光线通过,并且具有一定的磁性,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磁力作用部件为挡块。偏置力部件一端与第一磁力作用部件连接,另一端可以连接于盒体1,在本实施例中,偏置力部件为弹片,故其会施加一偏置力至上述挡块。第二磁力作用部件也可以设置于盒体1上,其与芯片2电连接,可根据芯片2输出的墨量信息而选择性地吸引第一磁力作用部件。具体地,上述第二磁力作用部件为一由螺旋管与铁芯组成的电磁铁,其在施加一定电压的时候可以形成电磁场而产生一定的磁性力。在本实施例中,挡块与电磁铁之间采用吸引力相互作用;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两者之间也可以采用排斥力而相互作用。
45.在芯片2向图像形成设备发送的墨量信息符合预设条件时,开关元件闭合而施加电压至电磁铁上,从而产生一大于弹片施加的偏置力的磁场力,从而吸引上述挡块移动,使挡块偏离原位置,则光学检测器中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可以传输至光接收器上。反之,在芯片2向图像形成设备发送的墨量信息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开关元件断开,上述电磁铁的电磁场消失,此时挡块则在弹片的回复力作用下回到原有位置,从而重新遮挡光发射器发出的光线。
46.为了确认墨盒100在安装腔201中是否安装到位,墨盒100还包括遮光板4,遮光板4设置于墨盒100的上表面103,与光学检测器202配合。在墨盒100安装至安装腔201内时,从光学检测器202的发光部发射出的光会被遮光板4挡住,使光学检测器202的感光部感应到的光强度减小至低于预定强度,以检测墨盒100是否安装到位。
47.继续参照图1所示,墨盒100还包括锁定部6、操作部7和出墨部8,锁定部6和操作部7分别设置于墨盒100的上表面103。在墨盒100安装至安装腔201内时,锁定部6与安装腔201内的锁定件配合,使墨盒100被锁定在安装腔201内。在将墨盒100取出安装腔201时,使用者可以操纵操作部7取出墨盒100。出墨部8设置于墨盒100的前表面101,在墨盒100安装至图像形成设备的安装腔201内时,安装腔201内的墨针插入出墨部8内,使得储存于储墨腔中的
墨液能够流到墨针的端部,以将墨盒100内的墨液供给图像形成设备。
48.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公开了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参照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100立体分解图,在本实施例中,墨量检测组件3可活动地设置于墨盒100的上表面103。墨盒100还包括驱动部9,驱动部9设置于盒体1,用于驱动墨量检测组件3在盒体1的高度延伸方向移动,以使墨量检测组件3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墨量检测组件3处于第一状态时,墨量检测组件3凸出于盒体1的上表面103,在墨量检测组件3处于第二状态时,墨量检测组件3缩进盒体1上表面103。本技术通过使墨量检测组件3在不使用时缩进盒体1,以降低墨量检测组件3被外界损坏的可能性。
49.参照6所示,图6为图5中的驱动部9的立体图。盒体1具有容纳腔107,容纳腔107的内壁具有滑槽。驱动部9包括凸起93、驱动件91和弹性件92,凸起93设置于驱动件91的相对两侧,且凸起93与安装腔201内的滑槽对应设置,使驱动件91可活动地设置于容纳腔107内,且驱动件91具有斜面911,斜面911与墨量检测组件3对应设置。弹性件92的一端驱动件91连接,弹性件92的另一端与容纳腔107内壁连接。
50.参照图7和图8所示,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100在安装腔201中未安装到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100在安装腔201中安装到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在墨盒100安装至图像形成设备的安装腔201时,位于安装腔201内的触发件抵触于驱动件91,驱动驱动件91朝向靠近墨量检测组件3的方向移动,压缩弹性件92,使墨量检测组件3沿斜面911顶出墨盒100的上表面103,从而使墨量检测组件3处于第一状态。在将墨盒100拆卸出图像形成设备的安装腔201时,驱动件91在弹性件92的弹力作用下朝向远离墨量检测组件3的方向移动,使墨量检测组件3沿斜面911滑落入安装腔201内,从而使墨量检测组件3处于第二状态,即,在墨盒100未安装至图像形成设备时,墨量检测组件3始终处于安装腔201内。
51.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公开了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参照图9所示,图9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墨盒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遮光板4设置于盒体上表面并位于靠近盒体前表面的位置,墨量检测组件3设置于盒体前表面,且墨量检测组件3经导线5与芯片2连接。
5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