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码机的墨瓶瓶盖结构以及具有其的手持式喷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7952发布日期:2023-01-31 22:26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码机的墨瓶瓶盖结构以及具有其的手持式喷码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码机的墨瓶瓶盖结构以及具有其的手持式喷码机。


背景技术:

2.喷码机是一种通过软件控制,使用非接触方式在产品上进行标识的设备,在各种物体表面上喷印上图案文字和数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可用于喷印生产日期、批号、条形码以及商标图案、防伪标记和中文字样等等。其中,手持式喷码机是喷码机中的一类,适用于对体积较大或不易搬动物品进行喷码。
3.现有的手持喷码机通常是将墨盒固定安装在喷码机内,为避免不同颜色墨水混合产生沉淀,损坏墨盒,如若需要不同颜色墨水,则需在喷码机本体上安装多个墨盒,以对应不同颜色墨水,如此,安装多个墨盒将增加手持喷码机本体的安装空间,从而增大喷码机整体体积。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码机的墨瓶瓶盖结构以及具有其的手持式喷码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不同颜色墨水,需在喷码机本体上安装多个墨盒的缺陷。
6.(二)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码机的墨瓶瓶盖结构,包括:
8.瓶盖,其与墨瓶瓶口螺纹连接;
9.出液组件,其连接所述瓶盖,且两者连接处设有空转结构,所述空转结构用于供瓶盖转动于出液组件,且该空转结构与螺纹的旋转中心线重合,所述出液组件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贯穿瓶盖并通过墨瓶瓶口插入瓶内。
10.进一步地,所述空转结构包括转动环与转动槽,所述转动槽转动套接于转动环。
11.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组件包括:
12.进气口,其用于连接充气件,通过充气使瓶内的液体进入出液管;
13.密封圈,其位于出液组件与瓶盖连接处,用于充气时避免瓶内气压外泄。
14.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组件包括放气阀,所述放气阀用于排出墨瓶内气压。
15.进一步地,所述瓶盖外周分布有持握部,所述持握部用于带动瓶盖转动。
16.一种手持式喷码机,包括上述所述的墨瓶瓶盖结构;所述墨瓶可拆卸安装于喷码机本体,所述喷码机包括进液端,所述进液端连接出液管。
17.进一步的,包括卡篮,所述卡篮用于放置墨瓶。
18.进一步地,所述卡篮开设有多个观察口,所述观察口用于观察墨水余量。
19.(三)有益效果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码机的墨瓶瓶盖结构以及具有其的手持式喷码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出液组件通过空转结构可转动的安装于瓶盖上,并使瓶盖与瓶口之间螺纹连接,使得拆离瓶盖与瓶口时,转动瓶盖,瓶盖相对瓶口转动,出液组件可相对瓶盖静止;如此,避免瓶盖拆离瓶口时出液组件随瓶盖转动而带动出液管缠绕而易损坏出液管,导致出液管使用寿命减短,且该瓶盖与出液组件能够重复循环利用,如此,无需设置多个墨盒在喷码机上,仅需更换墨瓶或者墨瓶内的液体,即可实现使用多个不同颜色墨水进行喷码;如此,使得安装有该结构的喷码机,无需在其内安装多个墨盒以分别置放不同颜色的墨水,以减小该喷码机的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码机的墨瓶瓶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码机的墨瓶瓶盖结构的剖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喷码机的结构示意图;
26.图示含义如下:1、瓶盖;11、持握部;12、螺纹;2、出液组件;21、出液管;22、密封圈;23、进气口;24、出气口;25、放气阀;3、墨瓶;31、墨瓶瓶口;4、空转结构;41、转动环;42、转动槽;5、喷码机本体;51、气管;52、进液端;53、卡篮;531、观察口;5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一种喷码机的墨瓶瓶盖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瓶盖1与出液组件2。
29.瓶盖1与墨瓶瓶口31螺纹连接。
30.具体的,墨瓶瓶口31外设有螺纹,瓶盖1内对应设置螺纹12,瓶盖1与墨瓶瓶口31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该瓶盖1包括两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用于供墨瓶瓶口31连接,第二开口位于远离第一开口的一端。其中,墨瓶3用于装墨水或清洁液或清水等液体。
31.出液组件2连接瓶盖1,且两者连接处设有空转结构4,空转结构4用于供瓶盖1转动于出液组件2,且该空转结构4与螺纹12的旋转中心线重合,出液组件2包括出液管21,出液管21贯穿瓶盖1并通过墨瓶瓶口31插入瓶内。
32.具体的,出液组件2用于抽出墨瓶3内的液体,出液组件2通过第二开口与瓶盖1连接,并在该连接处设有空转结构4,该空转结构4用于连接瓶盖1与出液组件2以避免出液组件2脱离瓶盖1,同时使瓶盖1可转动于该出液组件2,如此,在转动瓶盖1时,可通过手扶出液管21在瓶盖1外的一端,使该出液组件2相对瓶盖1静止,即在更换墨瓶3时,转动瓶盖1该出液组件2相对瓶盖1静止;其中,瓶内液体从出液管21流出。
33.本实施方式如此设置,出液组件2通过空转结构4可转动的安装于瓶盖1上,并使瓶
盖1与墨瓶瓶口31之间螺纹连接,使得拆离瓶盖1与墨瓶瓶口31时,转动瓶盖1,瓶盖1相对墨瓶瓶口31转动并带动出液组件2朝远离墨瓶瓶口31的方向移动,瓶盖1转动时出液组件2相对瓶盖1静止;如此,避免瓶盖1拆离墨瓶瓶口31时出液组件2随瓶盖1转动时拧动出液管21缠绕而损坏出液管21,导致出液管21使用寿命减短,如此,无需设置多个墨盒在喷码机上,仅需更换墨瓶3或者墨瓶3内的液体,即可实现使用多个不同颜色墨水进行喷码,且该瓶盖1与出液组件2能够重复循环利用;如此,使得安装有该结构的喷码机,无需在其内安装多个墨盒以分别置放不同颜色的墨水,以减小该喷码机的整体体积。
34.在空转结构4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空转结构4包括转动环41与转动槽42,转动槽42转动套接转动环41。具体的,转动环41与转动槽42之间可转动,可以在定位组件外周设置转动环41,并对应在瓶盖1内开设转动槽42,该转动环41转动连接转动槽42,使瓶盖1与出液组件2之间能够相互转动,即在转动瓶盖1的同时,出液组件2能够相对瓶盖1静止;也可以将转动环41设置在瓶盖1内,并对应在定位组件外周开设供转动环41插接的转动槽42,使瓶盖1与出液组件2之间能够相互转动即可。
35.在出液组件2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出液组件2包括进气口23与密封圈22,进气口23用于连接充气件,通过充气使瓶内的液体进入出液管21;密封圈22位于出液组件2与瓶盖1连接处,用于充气时避免瓶内气压外泄。其中,进气口23通过气管51连接充气件,通过对瓶内进行充气,下压瓶内液体,使瓶内的液体从出液管21一端进入,并流向出液管21另一端;设置密封圈22,使瓶盖1与出液组件2之间密封连接,用于避免充气过程中瓶内气压外泄,以配合充气件通过充气下压液体进入出液管21的方式进行出液。如此,通过充气的方式使墨瓶3内的液体从出液管21输送出,便于充气时下压墨瓶3内壁上的液体至瓶底并使瓶底的液体进入出液管21,避免液体滞留在墨瓶3内壁及底部,造成浪费。
36.在出液组件2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出液组件2包括放气阀25,放气阀25用于排出墨瓶3内气压。具体的,该出液组件2包括出气口24,该出气口24连接放气阀25,如此,更换墨瓶3时,转动放气阀25排出瓶内先前冲入的气压,以便分离瓶盖1与墨瓶3。
37.在瓶盖1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瓶盖1外周分布有持握部11,持握部11用于带动瓶盖1转动。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持握部11转动瓶盖1,使瓶盖1与墨瓶3分离。
38.一种手持式喷码机,如图4所示,该手持式喷码机包括上述墨瓶瓶盖结构,墨瓶3可拆卸安装于喷码机本体5,喷码机包括进液端52,进液端52连接出液管21。其中,喷码机的进液端52连接喷嘴,喷嘴用于喷码,通过出液管21将墨瓶3内的液体输送至喷嘴进行喷码;且由于该墨瓶3可拆卸安装于喷码机上,如此,需要更换不同液体时,仅需转动瓶盖1,使瓶盖1及瓶盖1上的出液组件2与墨瓶3分离即可,后取出墨瓶3,将所需的液体的墨瓶3安装于喷码机上即可,后再将瓶盖1以及在瓶盖1上的出液组件2安装于新墨瓶3上即可,如此,仅需在该喷码机上设置一个放置墨瓶3的结构,即能更换不同颜色的墨水或其它液体,同时能够循环使用该瓶盖1与出液组件2。具体的,在该喷码机上安装卡篮53,该卡篮53用于放置墨瓶3;如此,便于将墨瓶3放置于该卡篮53内,同时便于更换墨瓶3。具体的,在该喷码机卡篮53开设有多个观察口531,多个观察口531便于观察墨水余量,同时能够减轻喷码机的整体重量。
39.进一步的,充气件设置于喷码机内,充气件可选用充气泵。该喷码机还包括把手54与轮子,把手54用于供手持握,轮子用于带动喷码机本体5移动,其中,轮子安装于喷码机底部,把手54安装于喷码机顶部,喷嘴设置于喷码机底部,如此便于通过手持带动喷码机进行
喷码。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