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热转印树脂碳带、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22063发布日期:2023-08-04 17:3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热转印树脂碳带、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印刷,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热转印树脂碳带、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1、由于交通标识长期暴露在户外,面临户外各种不同环境,所以交通标识材料要求要有较高的性能,例如耐候性、抗污性、耐热性、耐低温性等,目前行业内常常选用丙烯酸、聚氨酯、有机硅等体系作为印刷材料主体,但性能还是有限。

2、从印刷方式的角度说,市面常用的印刷方式有丝网印刷、uv喷墨、热转印印刷,这些印刷方式中热转印印刷由于其较高的环保性和相对简单的工艺流程,近些年发展迅速。

3、针对交通标识要求高性能这一要求,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热转印树脂碳带、制备方法及应用。需要说明的申请人已经申请了专利cn202111612885.7-一种用于交通印刷的耐汽油性的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及cn202111611831.9-一种可快速打印的热转印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等多篇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性能热转印树脂碳带、制备方法及应用。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交通行业的基于热转印印刷的高性能树脂碳带,油墨层以溶剂型氟树脂为主体,更加适应户外各种不同环境,且针对氟树脂交联固化后较难转印到反光膜上,设计接着层、油墨层、离型层三层树脂碳带结构,有效的解决了氟树脂交联固化后难转印的问题,对基材的附着力较好,且不影响氟树脂本身的高性能,在打印便捷的同时又具有比传统树脂更加优异的性能;同时该树脂碳带整体透明性高,打印在反光膜上后对逆反射系数影响较小,可以较好的应用在道路反光膜上。

2、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热转印树脂碳带,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合的接着层、油墨层、离型层、基材及背涂层;

3、所述接着层由接着层涂料涂布而成,所述接着层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树脂25-40份、有机硅0.0125-0.8份和光稳定剂0-1.2份;

4、所述油墨层由油墨层涂料涂布而成,所述油墨层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溶剂型氟树脂50-70份、颜料50-70份、光稳定剂0.025-2.1份和固化剂3-3.01份;

5、所述离型层由离型层涂料涂布而成,所述离型层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甲基)丙烯酸系树脂50-70份、含氟助剂0.05-1.4份、光稳定剂0.05-1.4份和蜡粉0.25-2份。

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油墨层以溶剂型氟树脂为主体,相比于传统的丙烯酸、聚氨酯、有机硅等树脂,氟树脂中的氟碳键能强,有更好的耐候性、抗污性、耐热性、耐低温性,更加适应户外各种不同环境,且针对氟树脂交联固化后较难转印到反光膜上,通过接着层、油墨层、离型层三层树脂碳带结构,有效的解决了油墨层中的溶剂型氟树脂交联固化后难转印的问题,对基材的附着力较好,且不影响氟树脂本身的高性能,在打印便捷的同时又具有比传统树脂更加优异的性能。其中,离型层在印刷之前处在基材与油墨之间,印刷完成后处在油墨层远离交通标识基底的一侧,主要起到帮助油墨层从基材上脱离的作用,以及打印后在最外侧保护油墨层的作用,为了增加离型层的离型效果,可以加入一定量的蜡粉,并提高耐磨性能。所述溶剂性氟树脂的oh当量与固化剂的nco当量比例在1:1-1:1.1之间。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所述接着层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树脂30-35份、有机硅0.25-0.4份和光稳定剂0.1-1份;所述油墨层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溶剂型氟树脂55-65份、颜料55-65份、光稳定剂0.025-2.1份和固化剂3-3.01份;所述离型层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甲基)丙烯酸系树脂55-65份、含氟助剂0.1-1份、光稳定剂0.1-1份和蜡粉0.5-1份。

9、进一步,所述树脂包括聚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醛树脂和聚氨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有机硅包括甲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和聚苯基硅氧烷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光稳定剂包括水杨酸酯类、苯酮类、苯并三唑类和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溶剂型氟树脂为氟烷烃基乙基醚树脂;所述颜料为无机颜料和/或有机颜料;所述固化剂包括三聚氰胺、多异氰酸酯类和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丙烯酸树脂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含氟助剂包括氟硅烷、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蜡粉包括巴西棕榈蜡、pe蜡、eva蜡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0、进一步,所述基材为透明柔性塑料膜;所述背涂层包括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树脂、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系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系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树脂: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1:1。

11、进一步,所述多异氰酸酯类包括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

12、所述无机颜料包括氧化物、铬酸盐、硫酸盐、硅酸盐、硼酸盐、钼酸盐、磷酸盐、钒酸盐、铁氰酸盐、氢氧化物、硫化物和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13、所述有机颜料包括偶氮颜料、酞菁颜料、多环颜料和芳甲烷系颜料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多环颜料包括蒽醌、靛族、喹吖啶酮、二恶嗪;金属包括有铝粉、锌粉、铜粉等。

14、所述透明柔性塑料膜包括聚丙烯(pp)、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聚乙烯醇(pva)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中优选pet、pen。

15、进一步,所述离型层涂料、油墨层涂料、接着层涂料、背涂层涂料还包括流平剂0.1-1份、消泡剂0.1-1份。

16、进一步,所述接着层的厚度为0.3-2μm;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为0.5-1.5μm;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0.5-2μm;所述基材的厚度为4-20μm;所述背涂层的厚度为0.2-1.0μm。

17、进一步,所述接着层的厚度为0.3-1.0μm;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为0.8-1.2μm;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0.5-1.5μm;所述基材的厚度为4-7μm;所述背涂层的厚度为0.4-0.8μm。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接着层、油墨层、离型层、基材及背涂层厚度,使透明性高,打印在反光膜上后对逆反射系数影响较小,可以较好的应用在道路反光膜上。

19、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热转印树脂碳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s1:备液:

21、接着层涂料:将树脂溶于丁酮和甲苯溶剂中,然后加入光稳定剂、有机硅,搅拌混合后,制成接着层涂料,备用;

22、油墨层涂料:将溶剂型氟树脂溶于丁酮和甲苯溶剂中,然后加入颜料、分散剂、光稳定剂,搅拌混合后,最后加入固化剂,制成油墨层涂料,备用;

23、离型层涂料:将(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溶于丁酮和甲苯溶剂中,然后加入含氟助剂、光稳定剂和蜡粉,搅拌混合后,制成离型层涂料,备用;

24、背涂层涂料:将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树脂、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系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系树脂一种或两种以上溶于丁酮和甲苯溶剂中,搅拌混合后,制成背涂层涂料,备用;

25、s2:打电晕;

26、提供一基材,在所述基材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上打上电晕;

27、s3:涂布;

28、将步骤s1制得的背涂层涂料涂布在步骤s2的所述基材其中一个表面上,然后烘干形成背涂层,待用;

29、将步骤s1制得的离型层涂料涂布在所述基材远离所述背涂层的一面上,然后烘干形成离型层,待用;

30、将步骤s1制得的油墨层涂料涂布在所述离型层远离所述基材的一面上,然后烘干形成油墨层;

31、将步骤s1制得的接着层涂料涂布在所述油墨层远离所述离型层的一面上,然后烘干形成接着层;即得到高性能热转印树脂碳带。

32、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高效的制备出高性能热转印树脂碳带。

33、进一步,步骤s3中,采用凹版涂布或狭缝涂布背涂层涂料,所述烘干温度为50-100℃,烘干时间40-60s;采用的凹版涂布或狭缝涂布离型层涂料,所述烘干温度为60-100℃,烘干时间30-60s;采用凹版涂布或狭缝涂布油墨层涂料,所述烘干温度为80-140℃,烘干时间为30-120min;采用凹版涂布或狭缝涂布接着层涂料,所述烘干温度为50-100℃,烘干时间30-60s。

34、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热转印树脂碳带的应用,所述树脂碳带用于热转印交通基材。

35、使用上述高性能热转印树脂碳带在交通基材表面完成打印后的层结构为:白色反光膜、在白色反光膜表面的接着层、在接着层表面远离白色反光膜一侧的油墨层、在油墨层表面远离接着层一侧的离型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