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书刊轮转印刷机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395460发布日期:2025-03-25 18:5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书刊轮转印刷机及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工业印刷控制,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书刊轮转印刷机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工业印刷控制是指在工业印刷生产过程中,通过硬件和软件技术对印刷机的各项工艺参数、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印刷质量进行实时监测、调整和优化,以确保高效生产并保持印刷质量的一致性。工业印刷控制涉及印刷机的自动化操作、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以及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通常来说,在工业印刷控制流程中会通过视觉感知机构对印刷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的结果自动控制工业印刷机中各机构进行工作。

2、随着技术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在印刷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提升印刷质量等方式,推动了书刊轮转印刷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例如书刊轮转印刷机可通过集成工业机器人,专门用于对书籍、杂志、报纸等纸质出版物进行智能印刷,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

3、另外,书刊轮转印刷机在进行多色印刷时常用的印刷方式是cmyk(cyan、magenta、yellow、black)印刷,通过将黄(yellow)、洋红(magenta)、青(cyan)三种颜料按不同比例叠加,吸收光谱中的不同波长,产生各种颜色。黑色(black)则用于增强图像的深度和对比度,图像通过四色分色印刷机分别印刷黄、洋红、青和黑色版,油墨以不同网点大小和形状叠加在纸张上,视觉上形成连续色调,然而,实际生产中,由于油墨乳化的原因,每种颜色油墨的网点大小会发生变化,这使得不同颜色的油墨结合后呈现的颜色与预计的颜色出现偏差,并且过大的网点会导致糊版,因此,如何在多色印刷中对油墨的网点大小进行实时调整,从而提高轮转印刷后书刊的质量成为了业界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书刊轮转印刷机及方法,能够在多色印刷中对油墨的网点大小进行实时调整,以保证不同颜色的油墨结合后能够呈现出期望的颜色,从而提高轮转印刷后书刊的质量。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书刊轮转印刷机的多色印刷方法,所述书刊轮转印刷机包括有印刷机构、视觉感知机构和机械臂,所述多色印刷方法包括:

3、启动书刊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构进行首次色彩套印,通过所述视觉感知机构采集首次色彩套印后的印刷图像;

4、从所述印刷图像中识别出首次色彩套印的图文偏差;

5、获取首次色彩套印后印刷区域的光学密度,根据所述光学密度确定首次色彩套印后色彩网点在油墨发生乳化下的网点扩张值,并依据所述网点扩张值和所述图文偏差对二次色彩套印的套印结果进行预测,得到二次色彩套印和首次色彩套印之间油墨的颜料结合度;

6、根据首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润版液中状沉积物的残渣沉积量和二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所述机械臂的预设压力预测二次色彩套印的糊版缺陷;

7、基于所述颜料结合度和所述糊版缺陷确定二次色彩套印中所述机械臂的压力补偿量,进而根据所述压力补偿量控制书刊轮转印刷机进行二次色彩套印。

8、在一些实施例中,从所述印刷图像中识别出首次色彩套印的图文偏差具体包括:

9、确定所述印刷图像中的边缘曲线;

10、根据所述边缘曲线和预先设定的印刷图案确定首次色彩套印后印刷区域图案的图文偏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光学密度确定首次色彩套印后色彩网点在油墨发生乳化下的网点扩张值具体包括:

12、获取印刷纸张的实地密度;

13、根据所述纸张密度确定首次色彩套印后未印刷部分的空白反射率;

14、根据所述光学密度确定首次色彩套印后印刷区域的印刷反射率;

15、根据所述空白反射率和所述印刷反射率确定首次色彩套印后色彩网点在油墨发生乳化下的网点扩张值。

16、在一些实施例中,依据所述网点扩张值和所述图文偏差对二次色彩套印的套印结果进行预测,得到二次色彩套印和首次色彩套印之间油墨的颜料结合度具体包括:

17、获取二次色彩套印油墨的组分含量和干燥速度;

18、根据所述组分含量和所述干燥速度确定油墨结合度;

19、根据所述网点扩张值和所述图文偏差确定乳化惩罚;

20、根据所述油墨结合度和所述乳化惩罚确定二次色彩套印和首次色彩套印之间油墨的颜料结合度。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首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润版液中状沉积物的残渣沉积量和二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所述机械臂的预设压力预测二次色彩套印的糊版缺陷具体包括:

22、根据首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润版液的原液性能确定润版液中状沉积物的残渣沉积量;

23、获取二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所述机械臂的预设压力和二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油墨的粘度;

24、根据首次色彩套印中的网点扩张值、二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所述机械臂的预设压力和二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油墨的粘度确定二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油墨的预测层流系数;

25、根据所述残渣沉积量和所述预测层流系数确定二次色彩套印的糊版缺陷。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首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润版液的原液性能确定润版液中状沉积物的残渣沉积量具体包括:

27、获取首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润版液的酸碱度、表面张力和导电性,并将所述酸碱度、所述表面张力和所述导电性均作为首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润版液的原液性能;

28、根据所述酸碱度和预设的最佳酸碱度确定酸碱沉积量;

29、根据所述表面张力和预设的最佳张力确定张力沉积量;

30、根据所述酸碱沉积量、所述张力沉积量和所述导电性确定润版液中状沉积物的残渣沉积量。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颜料结合度和所述糊版缺陷确定二次色彩套印中所述机械臂的压力补偿量具体包括:

32、根据所述颜料结合度和所述糊版缺陷确定压力调整的界定值;

33、将压力调整的界定值与预设的界定阈值对比,当所述界定值小于等于所述界定阈值时,将二次色彩套印中所述机械臂的压力补偿量设定为0;

34、当所述界定值大于所述界定阈值时,根据所述界定值和所述界定阈值确定二次色彩套印中所述机械臂的压力补偿量。

35、第二方面,一种书刊轮转印刷机,该书刊轮转印刷机包括有印刷机构、视觉感知机构、机械臂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书刊轮转印刷机进行多色印刷,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36、采集模块,用于在启动书刊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构进行首次色彩套印后,通过所述视觉感知机构采集首次色彩套印后的印刷图像;

37、处理模块,用于从所述印刷图像中识别出首次色彩套印的图文偏差;

38、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首次色彩套印后印刷区域的光学密度,根据所述光学密度确定首次色彩套印后色彩网点在油墨发生乳化下的网点扩张值,并依据所述网点扩张值和所述图文偏差对二次色彩套印的套印结果进行预测,得到二次色彩套印和首次色彩套印之间油墨的颜料结合度;

39、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首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润版液中状沉积物的残渣沉积量和二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所述机械臂的预设压力预测二次色彩套印的糊版缺陷;

40、执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颜料结合度和所述糊版缺陷确定二次色彩套印中所述机械臂的压力补偿量,进而根据所述压力补偿量控制书刊轮转印刷机进行二次色彩套印。

41、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代码,并执行上述的书刊轮转印刷机的多色印刷方法。

42、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书刊轮转印刷机的多色印刷方法。

43、本技术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4、本技术提供的书刊轮转印刷机及方法中,首先启动书刊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机构进行首次色彩套印,通过所述视觉感知机构采集首次色彩套印后的印刷图像;从所述印刷图像中识别出首次色彩套印的图文偏差;获取首次色彩套印后印刷区域的光学密度,根据所述光学密度确定首次色彩套印后色彩网点在油墨发生乳化下的网点扩张值,并依据所述网点扩张值和所述图文偏差对二次色彩套印的套印结果进行预测,得到二次色彩套印和首次色彩套印之间油墨的颜料结合度;根据首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润版液中状沉积物的残渣沉积量和二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所述机械臂的预设压力预测二次色彩套印的糊版缺陷;基于所述颜料结合度和所述糊版缺陷确定二次色彩套印中所述机械臂的压力补偿量,进而根据所述压力补偿量控制书刊轮转印刷机进行二次色彩套印。

45、由此可见,本技术通过首次色彩套印后印刷区域的光学密度确定首次色彩套印中油墨的乳化程度(即网点扩张值),进而根据网点扩张值和通过首次色彩套印后印刷区域图案的图文偏差预测二次色彩套印的印刷质量(即颜料结合度),从而衡量出两次色彩套印后不同颜色的油墨结合后呈现的颜色与期望颜色的偏差;随后,根据首次色彩套印过程润版液中状沉积物的残渣沉积量预测二次色彩套印的糊版缺陷,以避免二次色彩套印中出现糊版,最终通过颜料结合度和糊版缺陷调整二次色彩套印过程中机械臂的套印压力,以调整二次色彩套印过程中网点的大小;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的方案能够在多色印刷中对油墨的网点大小进行实时调整,从而提高轮转印刷后书刊的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