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236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双曲线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教学仪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学中画双曲线的双曲线仪。



背景技术:

在数学领域中有许多能画函数曲线的仪器,但没有一种既直观又简单和易操作的双曲线仪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曲线仪,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曲线仪,其结构包括滚轮、滚轮座、线嘴和拉线;所述滚轮设有两个,每个所述滚轮下设有滚轮座,所述滚轮座上设有滚轮架,所述滚轮通过轴承和滚轮轴安装在所述滚轮架上;所述滚轮座上设有线嘴;两个所述滚轮呈左右相对布置,两个所述滚轮座呈左右相对布置;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设有拉线;所述拉线的两端固定并缠绕在其中一个所述滚轮上,所述拉线的中间部分绕在另一个所述滚轮上;所述拉线的中间部分穿过所述线嘴;在拉线两端所固定在的所述滚轮内部设有卷簧,所述卷簧的外端固定在所述滚轮上而内端固定在所述滚轮轴上。

所述滚轮轴的底部设有吸盘。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滚轮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槽孔;两个所述滚轮座上的支架之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安装在所述槽孔中,所述横梁能在所述槽孔中左右滑动;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能将所述横梁固定在所述槽孔中。

所述横梁中部设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的中间设有左右贯通的通道,所述通道的一侧与外界相通;所述拉线的中间部分穿过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方便地画出各种所需的双曲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 的仰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滚轮、滚轮座、线嘴、滚轮架以及吸盘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图4的左视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后视图。

图9为图7的俯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二中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其结构包括滚轮1、滚轮座2、线嘴3和拉线4;滚轮1设有两个,每个滚轮1下设有滚轮座2,滚轮座2呈块状结构,滚轮座2上设有滚轮架21,滚轮1通过轴承和滚轮座11安装在滚轮架21上;滚轮1能相对滚轮座11旋转。滚轮1上设有线头孔50,线头孔50的作用是将拉线4的两端固定在滚轮1上;滚轮座2上设有线嘴3,线嘴3中设有左右贯通的线孔;两个滚轮1呈左右相对布置,两个滚轮座2呈左右相对布置;两个滚轮1之间设有拉线4;拉线4的两端固定并缠绕在其中一个滚轮1上,拉线4的中间部分绕在另一个滚轮1上;拉线4的中间部分穿过线嘴3;在拉线4两端所固定在的滚轮1内部设有卷簧,卷簧的外端固定在滚轮1上而内端固定在滚轮座11上;卷簧的螺旋方向与该滚轮1上的拉线4的缠绕方向一致。

为了便于操作,滚轮座11的底部设有吸盘5;吸盘5能将滚轮座2吸附在黑板等平面物体上。

实施例二

如图7至图11,本实施例中的滚轮1、滚轮架21、轴承、滚轮座11、线嘴3以及吸盘5与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相同,不同的是:

两个滚轮座2上设有支架6,支架6的上端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槽孔;两个滚轮座2上的支架6之间设有横梁7,横梁7的两端安装在槽孔中,横梁7能在槽孔中左右滑动;支架6的上端设有固定件8,固定件能将横梁7固定在槽孔中。横梁7的作用是将两个滚轮座2固定在横梁7上便于操作或者便于携带。

横梁7中部设有穿线管9,穿线管9的中间设有左右贯通的通道90,通道90的一侧与外界相通,拉线4的中间部分穿过通道90。

本发明是这样使用的:将两线嘴3放在需要画的双曲线的两焦点上并利用吸盘5的吸附力将滚轮座2固定在黑板上;将两线嘴3之间的拉线4绕在画笔上,根据双曲线的参数调整画笔处于两个线嘴3之间的位置,确定了坐标位置后保持画笔在拉线4上的位置不移动然后向外侧移动画笔并使画笔的笔尖在黑板上画出线条;因为卷簧的回复拉力的因素使拉线4始终处于绷直的状态;在移动画笔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画笔左右两侧的整个拉线4都处于绷直的状态,所以当向外拉伸拉线4时并保持画笔左右两侧的整个拉线4都处于绷直的状态则左右两端的线嘴3同时向内侧延伸出同样长度的拉线,这样边移动拉伸拉线4边用画笔在黑板上画出的轨迹上的任何一点到左右两线嘴之间的距离之差始终为定值,这样所画出的轨迹线条就是标准的双曲线。 当需要画焦点之间的距离很长的双曲线则使用实施例一的方案进行,当双曲线两焦点之间的距离较小时则使用实施例二的方案更方便,因为实施例二中的横梁可将两个滚轮保持一个整体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