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可拆卸名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4923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功能可拆卸名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名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可拆卸名片。



背景技术:

名片作为一种身份标识牌广泛应用在人际交往、商业贸易往来等多方面,在其上部一般印制有工作单位、职务、姓名、电话等,在许多集体内部,人员变更或者职位变化的现象十分普遍,经常出现刚印制的名片还未使用多少时,就出现职位变迁等现象,导致名片上信息记录时效性得不到展现,只能重新印制,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现有的名片存在着不可拆卸更改信息、使用不方便、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多功能可拆卸名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可拆卸名片,以解决现有名片存在的不可拆卸更改信息、使用不方便、资源浪费的问题。一种新型多功能可拆卸名片,包括卡片主体,显示区,标注区A,标注区B,标注牌A,标注牌B,拆卸装置和挂置孔,所述的显示区设置在卡片主体的中上部;所述的标注区A和标注区B设置在显示区的下部;所述的拆卸装置设置在标注区A和标注区B的外表面;所述的标注牌A和标注牌B分别通过拆卸装置插接在标注区A和标注区B内部;所述的挂置孔设置在卡片主体的一角;所述的拆卸装置包括上滑条,下滑条,侧挡板和滑槽,所述的上滑条和下滑条对向的固定连接在标注区A和标注区B的上下两侧;所述的侧挡板设置在上滑条和下滑条的左右一侧;所述的滑槽设置在上滑条和下滑条内部。

所述的卡片主体采用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的一种,耐用同时有利于减少纸制品的浪费。

所述的标注牌A和标注牌B具体采用与卡片主体相同的材质的长条状信息标识牌;所述的标注牌A和标注牌B分别与所述的标注区A和标注区B的尺寸大小相一致,有利于标注牌A和标注牌B的稳定放置。

所述的挂置孔具体采用直径在2mm至4mm的通孔;所述的挂置孔设置在卡片主体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有利于对名片的存放。

所述的上滑条或下滑条的具体采用宽度为在2mm至3mm钢铝合金片,有利于避免遮挡标注牌A和标注牌B。

所述的滑槽采用单轨制铝材料滑槽,有利于降低名片厚度,便于携带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多功能可拆卸名片广泛应用于名片设计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拆卸装置的设置,有利使职位、姓名等公司内容易变更的标识内容实现更换,进一步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本实用新型挂置孔的设置,有利于使名片收集、整理、存放更加调理整洁。

3.本实用新型侧挡板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标注牌A和标注牌B的滑脱、掉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卡片主体,2-显示区,3-标注区A,4-标注区B,5-标注牌A,6-标注牌B,7-拆卸装置,71-上滑条,72-下滑条,73-侧挡板,74-滑槽,8-挂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可拆卸名片,包括卡片主体1,显示区2,标注区A3,标注区B4,标注牌A5,标注牌B6,拆卸装置7和挂置孔8,所述的显示区2设置在卡片主体1的中上部;所述的标注区A3和标注区B4设置在显示区2的下部;所述的拆卸装置7设置在标注区A3和标注区B4的外表面;所述的标注牌A5和标注牌B6分别通过拆卸装置7插接在标注区A3和标注区B4内部;所述的挂置孔8设置在卡片主体1的一角;所述的拆卸装置7包括上滑条71,下滑条72,侧挡板73和滑槽74,所述的上滑条71和下滑条72对向的固定连接在标注区A3和标注区B4的上下两侧;所述的侧挡板73设置在上滑条71和下滑条72的左右一侧;所述的滑槽74设置在上滑条71和下滑条72内部。

所述的卡片主体1采用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的一种,耐用的同时有利于减少纸制品的浪费。

所述的标注牌A5和标注牌B6具体采用与卡片主体1相同的材质的长条状信息标识牌;所述的标注牌A5和标注牌B6分别与所述的标注区A3和标注区B4的尺寸大小相一致,有利于标注牌A5和标注牌B6的稳定放置。

所述的挂置孔8具体采用直径在2mm至4mm的通孔;所述的挂置孔8设置在卡片主体1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有利于对名片的存放。

所述的上滑条71或下滑条72的具体采用宽度为在2mm至3mm钢铝合金片,有利于避免遮挡标注牌A5和标注牌B6。

所述的滑槽74采用单轨制铝材料滑槽,有利于降低名片厚度,便于携带使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显示区2展示主题设计,在标注区A3和标注区B4内分别利用拆卸装置7将标注牌A5和标注牌B6拆入滑槽74内,如果发生职位变动等情况时,将标注牌A5或标注牌B6的一个或两个进行更换,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