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NFC的砚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2512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对产品进行防伪溯源、并能方便快捷地作为上网入口的具有NFC的砚台。



背景技术:

在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台一直都是最具观赏及收藏价值的文房器物,除颇具实用功能外,它更是古代文人的赏玩之物。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随着现代文明的演进,砚台虽然正在失去使用情境,但其所蕴含的文人情怀仍拥有着经久不息的生命力,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收藏品。尽管年代的长短对于藏品的价值有一定的影响,但砚台却非常独特,年代是否久远并不是影响其价值的唯一一个重要因素。砚台的石质及砚台的制作在其收藏中占据了重要的价值。有些不良商家也会仿冒有名的砚台,从而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产品进行防伪溯源、并能方便快捷地作为上网入口的具有NFC的砚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具有NFC的砚台,包括砚台,所述砚台上形成一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内容置有一第一NFC标签,所述第一凹陷内放置第一NFC标签后覆盖有与砚台表面吻合的第一盖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砚台上还形成有一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内容置有一第二NFC标签,所述第二凹陷内放置后覆盖有与砚台表面吻合的第二盖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NFC标签为贮存有砚台身份编码及带网站链接的NFC标签。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砚台表面对应第一NFC标签设置有一图像提示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砚台上表面下凹形成砚池。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砚台上形成了第一凹陷,并在第一凹陷内放置第一NFC标签后覆盖有与砚台表面吻合的第一盖片,第一盖片盖上后通过表面处理,使其与砚台表面的颜色和纹路一致,从而使产品外观成一整体,而当带有NFC的手机等移动终端靠近第一NFC标签附近时,移动终端读取第一NFC标签中的砚台身份编码并打开网站链接上网,在网站中会自动输入砚台身份编码从而展示该产品的加工原料、制作者及介绍、加工时间及加工的视频,从而可进行产品的真伪识别。也可链接一综合性网站,该综合性网站可以包括产品的防伪溯源、书法文化知识介绍、宣传中国传统水墨画文化、传统文具商城等,本产品一是能用于识别产品的真伪,二是能方便快捷地作为上网入口进入相关的网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具有NFC的砚台,参考图1,包括砚台1,所述砚台1上形成一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内容置有一第一NFC标签4,所述第一凹陷内放置第一NFC标签4后覆盖有与砚台表面吻合的第一盖片3。

由于在砚台1上形成了第一凹陷,并在第一凹陷内放置第一NFC标签4后覆盖有与砚台表面吻合的第一盖片3,第一盖片3盖上后通过表面处理,使其与砚台表面的颜色和纹路一致,从而使产品外观成一整体,而当带有NFC的手机等移动终端靠近第一NFC标签4附近时,移动终端读取第一NFC标签4中的砚台身份编码并打开网站链接上网,在网站中会自动输入砚台身份编码从而展示该产品的加工原料、制作者及介绍、加工时间及加工的视频,从而可进行产品的真伪识别。也可链接一综合性网站,该综合性网站可以包括产品的防伪溯源、书法爱好者及中国水墨画爱好者的交流交友平台、字画电商、文房四宝电商及其它相关电商、宣传中国传统水墨画文化等,本产品一是能用于识别产品的真伪,二是能方便快捷地作为上网入口进入相关的网站。

在一具有NFC的砚台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为了产品防伪溯源相区别,可以在第一NFC标签4上贮存有砚台身份编码并打开防伪网站,而在砚台1上还形成有一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内容置有一用于打开综合性网站的第二NFC标签6,所述第二凹陷内放置第二NFC标签6后覆盖有与砚台表面吻合的第二盖片5,从而当带有NFC的手机等移动终端靠近第一NFC标签4附近时,移动终端读取第一NFC标签4中的砚台身份编码并打开防伪网站,而带有NFC的手机等移动终端靠近第二NFC标签6附近时,移动终端读取第二NFC标签6中网站链接进入一综合性网站,该综合性网站可以包括书法文化知识介绍、宣传中国传统水墨画文化、交友信息、传统文具商城等。

在一具有NFC的砚台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为了方便人们识别读取,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砚台1表面对应第一NFC标签4的附近设置有一图像提示层。

在一具有NFC的砚台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砚台1上表面下凹形成砚池2。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具有NFC的砚台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