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创造涉及教学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学反馈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反馈是重要环节,方便老师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疑问以及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但传统的教学反馈方式主要为学生提问,教师人工收集问题并进行整理,选择合适的时机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传统的教学反馈方式在解决学生疑问以及在改进自身教学问题上,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影响教学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反馈系统,整理授课疑问,帮助教师通过授课视频解决问题,提高答疑解惑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解答疑问,帮助教师提高授课效果。
本发明创造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教学反馈系统,所述反馈系统包括:问题收集整理单元、视频接收单元、预约补课单元、学生客户端、教师客户端、系统服务器;
所述问题收集整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学生客户端发送的课堂问题,并按照整理周期,定期根据学科种类、知识点种类进行分类整理,获得热门问题以及非热门问题,存储于所述系统服务器中;
所述视频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教师客户端发送的教学视频,并根据学科种类、知识点种类进行分类整理,存储于所述系统服务器中;
所述预约补课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学生客户端发送的补课预约请求,并根据学科种类、知识点种类进行分类整理,存储于所述系统服务器中;
所述学生客户端用于与所述问题收集整理单元、所述预约补课单元以及所述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连通;
所述教师客户端用于与所述视频接收单元、所述系统服务器进行数据连通;
所述系统服务器用于对多种数据进行存储、整理、发送;
本发明创造主要用于授课后,学生反馈教学情况;在授课后,学生利用所述学生客户端发送所述课堂问题,所述问题收集整理单元按照整理周期,对所述课堂问题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得到所述热门问题以及所述非热门问题;教师利用所述教师客户端了解所述热门问题和所述非热门问题,针对所述热门问题和非热门问题录制教学视频,并利用所述视频接收单元对所述教学视频进行整理,分类存储于所述系统服务器中,以供学生通过所述学生客户端查看;本发明创造整理授课疑问,帮助教师通过授课视频解决问题,提高答疑解惑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解答疑问,帮助教师提高授课效果。
具体地,所述问题收集整理单元包括:问题收集单元、问题整理单元、问题上传单元;
所述问题收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课堂问题,并将所述课堂问题打包发送给所述问题整理单元;
所述问题整理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整理周期,定期对所述课堂问题进行整理,首先根据学科种类进行分类,再根据知识点进行分类,将对应知识点的问题出现次数位于前十的问题标记为热门问题,剩余问题则标记为非热门问题,将所述热门问题、所述非热门问题发送给所述问题上传单元;
所述问题上传单元将所述热门问题、所述非热门问题上传给所述系统服务器;
每个所述课堂问题均有自己的学科种类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所述问题整理单元根据学科种类以及知识点对所述课堂问题进行分类,一方面能够得出所述热门问题与所述非热门问题,另一方面能够方便教师得失当前学生主要疑问,以便后期上课进行重点讲解。
具体地,所述教师客户端从所述系统服务器中调用所述热门问题以及所述非热门问题进行查看,并将自行根据所述热门问题或所述非热门问题拍摄的教学视频上传至所述系统服务器,并通过所述系统服务器将所述教学视频推送给所述学生客户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优先录制与所述热门问题有关的教学视频,再根据实际需要录制所述非热门问题的教学视频,学生可通过所述学生客户端对教学视频进行学习。
进一步地,所述教师客户端向所述系统服务器发送空余补课时间表,所述系统服务器将所述空余补课时间表通过所述预约补课单元发送给所述学生客户端;
所述学生客户端根据所述空余补课时间表利用所述预约补课单元向所述系统服务器发送预约补课信息;
所述系统服务器收集所述预约补课信息,将所述预约补课信息与所述空余补课时间表进行整合,获得补课表;
所述教师客户端从所述系统服务器中调用所述补课表;
教师根据自身安排依据能够用于补课的时间以及补课的课程制作成所述空余补课时间表以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身上课时间以及需要补课的课程进行选择,发送所述预约补课信息,而所述补课表由于是在所述空余补课时间表的基础上,配合所述预约补课信息整合而成,可对具体补课人数进行查看,以便教师预先做好授课准备。
具体地,所述整理周期为一周;无论是传统的学校授课还是培训机构授课,授课周期均以一周为单位,因此将所述整理周期设置为一周,符合授课周期,能够为整理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整理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学生客户端内置有评分模块;
所述评分模块用于接收学生通过所述学生客户端输入的评分信息,将所述评分信息发送给所述系统服务器;
所述评分信息包括:当前评价教师身份信息、当前评价课堂信息以及评分数据;
所述评分模块方便学生在听课以后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而所述评分信息包括了教师的身份信息、课堂的信息以及具体评分的数据,以便教育机构能够详细了解该教师具体的授课情况。
具体地,所述系统服务器具有评分整理功能,对所述评分信息进行收集整合,根据教师身份以及具体课堂进行分类整理,获得评分表,并将所述评分表反馈给所述教师客户端;
所述系统服务器根据教师身份、具体课堂进行来对所述评分信息进行整理,制作出所述评分表,能够帮助教育机构和教师直观地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了解。
另外,所述系统服务器在对所述评分信息进行收集整合时,识别所述评分信息中的所述评分数据,当所述评分数据低于可接收分数时,对所述评分数据的来源进行记录;
当所述评分数据低于可接收分数时,则认为此评分行为为异常影响,教育机构根据所述评分数据的来源寻找具体评分的学生,了解情况,从而改进教育模式,提高授课效果。
具体地,所述系统服务器依据所述评分数据获得评分平均数值,所述可接收分数为所述评分平均数值的一半;所述系统服务器对收集得到的所述评分数据进行整理,获得所述评分平均数值,将所述评分平均数值的一半设置为所述可接收分数,若学生在对教师评价时,评分出现低于平均评分的情况时,此情况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出现重大失误,引起学生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生恶意评分导致,因此将所述评分平均数值的一半设置为所述可接收分数,对低于所述可接收分数的评分数据的来源进行记录,以便后期查实。
优选地,所述系统服务器将所述评分表反馈给所述教师客户端时,对所述评分数据的来源进行隐藏;
对所述评分数据的来源进行隐藏,避免教师通过所述教师客户端得知评分学生身份,避免教授后期影响评分过程,保证评分的真实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创造整理授课疑问,帮助教师通过授课视频解决问题,提高答疑解惑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解答疑问,帮助教师提高授课效果。
2、本发明创造的问题整理单元根据学科种类以及知识点对所述课堂问题进行分类,一方面能够得出所述热门问题与所述非热门问题,另一方面能够方便教师得失当前学生主要疑问,以便后期上课进行重点讲解。
3、本发明创造的补课表由于是在空余补课时间表的基础上,配合预约补课信息整合而成,可对具体补课人数进行查看,以便教师预先做好授课准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教学反馈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实施例3的教学反馈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中:1、问题收集整理单元;101、问题收集单元;102、问题整理单元;103、问题上传单元;2、视频接收单元;3、预约补课单元;4、学生客户端;401、评分模块;5、教师客户端;6、系统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创造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创造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教学反馈系统,包括:问题收集整理单元1、视频接收单元2、预约补课单元3、学生客户端4、教师客户端5、系统服务器6;问题收集整理单元1用于接收学生客户端4发送的课堂问题,并按照整理周期,定期根据学科种类、知识点种类进行分类整理,获得热门问题以及非热门问题,存储于系统服务器6中;视频接收单元2用于接收教师客户端5发送的教学视频,并根据学科种类、知识点种类进行分类整理,存储于系统服务器6中;预约补课单元3用于接收学生客户端4发送的补课预约请求,并根据学科种类、知识点种类进行分类整理,存储于系统服务器6中;学生客户端4用于与问题收集整理单元1、预约补课单元3以及系统服务器6进行数据连通;教师客户端5用于与视频接收单元2、系统服务器6进行数据连通;系统服务器6用于对多种数据进行存储、整理、发送;
本发明创造主要用于授课后,学生反馈教学情况;在授课后,学生利用学生客户端4发送课堂问题,问题收集整理单元1按照整理周期,对课堂问题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得到热门问题以及非热门问题;教师利用教师客户端5了解热门问题和非热门问题,针对热门问题和非热门问题录制教学视频,并利用视频接收单元2对教学视频进行整理,分类存储于系统服务器6中,以供学生通过学生客户端4查看;本发明创造整理授课疑问,帮助教师通过授课视频解决问题,提高答疑解惑的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解答疑问,帮助教师提高授课效果。
本实施例中,问题收集整理单元1包括:问题收集单元101、问题整理单元102、问题上传单元103;问题收集单元101用于接收课堂问题,并将课堂问题打包发送给问题整理单元102;问题整理单元102用于按照整理周期,定期对课堂问题进行整理,首先根据学科种类进行分类,再根据知识点进行分类,将对应知识点的问题出现次数位于前十的问题标记为热门问题,剩余问题则标记为非热门问题,将热门问题、非热门问题发送给问题上传单元103;问题上传单元103将热门问题、非热门问题上传给系统服务器6;
每个课堂问题均有自己的学科种类以及对应的知识点,问题整理单元102根据学科种类以及知识点对课堂问题进行分类,一方面能够得出热门问题与非热门问题,另一方面能够方便教师得失当前学生主要疑问,以便后期上课进行重点讲解。
本实施例中,教师客户端5从系统服务器6中调用热门问题以及非热门问题进行查看,并将自行根据热门问题或非热门问题拍摄的教学视频上传至系统服务器6,并通过系统服务器6将教学视频推送给学生客户端4;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优先录制与热门问题有关的教学视频,再根据实际需要录制非热门问题的教学视频,学生可通过学生客户端4对教学视频进行学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教学反馈系统,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教师客户端5向系统服务器6发送空余补课时间表,系统服务器6将空余补课时间表通过预约补课单元3发送给学生客户端4;学生客户端4根据空余补课时间表利用预约补课单元3向系统服务器6发送预约补课信息;系统服务器6收集预约补课信息,将预约补课信息与空余补课时间表进行整合,获得补课表;教师客户端5从系统服务器6中调用补课表;
教师根据自身安排依据能够用于补课的时间以及补课的课程制作成空余补课时间表以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身上课时间以及需要补课的课程进行选择,发送预约补课信息,而补课表由于是在空余补课时间表的基础上,配合预约补课信息整合而成,可对具体补课人数进行查看,以便教师预先做好授课准备。
本实施例中,整理周期为一周;无论是传统的学校授课还是培训机构授课,授课周期均以一周为单位,因此将整理周期设置为一周,符合授课周期,能够为整理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整理的准确性。
实施例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教学反馈系统,与实施例1、2的区别在于,学生客户端4内置有评分模块401;评分模块401用于接收学生通过学生客户端4输入的评分信息,将评分信息发送给系统服务器6;评分信息包括:当前评价教师身份信息、当前评价课堂信息以及评分数据;评分模块401方便学生在听课以后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而评分信息包括了教师的身份信息、课堂的信息以及具体评分的数据,以便教育机构能够详细了解该教师具体的授课情况。
本实施例中,系统服务器6具有评分整理功能,对评分信息进行收集整合,根据教师身份以及具体课堂进行分类整理,获得评分表,并将评分表反馈给教师客户端5;
系统服务器6根据教师身份、具体课堂进行来对评分信息进行整理,制作出评分表,能够帮助教育机构和教师直观地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了解。
本实施例中,系统服务器6在对评分信息进行收集整合时,识别评分信息中的评分数据,当评分数据低于可接收分数时,对评分数据的来源进行记录;
当评分数据低于可接收分数时,则认为此评分行为为异常影响,教育机构根据评分数据的来源寻找具体评分的学生,了解情况,从而改进教育模式,提高授课效果。
本实施例中,系统服务器6依据评分数据获得评分平均数值,可接收分数为评分平均数值的一半;系统服务器6对收集得到的评分数据进行整理,获得评分平均数值,将评分平均数值的一半设置为可接收分数,若学生在对教师评价时,评分出现低于平均评分的情况时,此情况一方面可能是教师出现重大失误,引起学生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生恶意评分导致,因此将评分平均数值的一半设置为可接收分数,对低于可接收分数的评分数据的来源进行记录,以便后期查实。
本实施例中,系统服务器6将评分表反馈给教师客户端5时,对评分数据的来源进行隐藏;
对评分数据的来源进行隐藏,避免教师通过教师客户端5得知评分学生身份,避免教授后期影响评分过程,保证评分的真实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