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1982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展示多样化,各行各业出现了新的应用需求,积淀着人类精神文明、文化传统、科学知识的博物馆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第二课堂,博物馆的数字化展陈应运而生。然而,一方面随着博物馆展品资源的不断扩充,有限的空间已经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传统的静态实物展陈形式,在传播效果上也无法吸引观众和满足其对展品价值和内涵深度了解的需求。因此在信息化的今天,数字博物馆的建立、新媒体技术与博物馆展陈手段的结合等数字化展陈方式,都将大大促进博物馆的发展,增强其服务大众的功能。

当前,国内外博物馆已做了许多开创性的数字化工作,但绝大多数博物馆未能将数字化技术合理应用到场馆展陈中,大多数博物馆只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博物馆藏品等内容在网上展示。

一般来说,博物馆数字展示的渠道大致分为网络上的和博物馆展馆内的两类:

1)网络上早期基本以网站的形式进行展陈:一般内容为文物展示、虚拟展馆、网上展览(互联网和移动端)等等,现在则大多往移动端方向发展,但内容差别不大。

2)展厅内的数字展示:配合实体展示,主要采用的手段有触摸屏、语音导览、微信、二维码、数字展柜、增强现实技术的运用等等。

目前很多博物院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藏品管理数据库和全馆内部局域网及公共wifi系统等,绝大部分以网站形式或者在馆内以触摸屏、虚拟三维展示等多媒体对公众提供博物馆各类信息、信息咨询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传播方式不生动、死板,不吸人眼球,实际应用中效果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特点是:包含图形处理器、视频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拼接显示屏,所述拼接显示屏的边框安装有坐标定位装置,坐标定位装置与图形处理器通信连接,图形处理器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视频处理器、ops插拔式主机通信连接,所述视频处理器与拼接显示屏相连,ops插拔式主机与功率放大器相连,功率放大器连接定向音响系统。

进一步地,上述的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其中,所述定向音响系统有多只,分别位于拼接显示屏上方的不同区域。

进一步地,上述的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其中,所述拼接显示屏的上下左右四边框部位均安装有坐标定位装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该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提升了公众探索博物馆的兴趣,支持图片、文字、3d及视频“超媒体”演绎,参观者可感受藏品炫酷的细节,享受大屏带来的震撼视听;与传统的博物馆数字化展陈装置相比,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交互下的博物馆数字化展陈具有语义化的信息网格、直观的界面感知、多元的展陈互动等方面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包含图形处理器3、视频处理器4、功率放大器7和拼接显示屏1,拼接显示屏1的边框安装有坐标定位装置2,坐标定位装置2与图形处理器3通信连接,图形处理器3分别与数据库服务器5、视频处理器4、ops插拔式主机6通信连接,视频处理器4与拼接显示屏1相连,ops插拔式主机6与功率放大器7相连,功率放大器7连接定向音响系统。

其中,定向音响系统有多只,分别位于拼接显示屏1上方的不同区域。

另外,拼接显示屏1的上下左右四边框部位均安装有坐标定位装置2。

图形处理器3按用户指定演示模式,通过视频处理器4将整幅画面分割成相应拼接屏数目的画面,分别输出到相应的拼接显示屏1上,合成一幅整的画面。

当有人点击画面时,坐标定位装置2计算出点击位置的坐标,传输给图形处理器3,图形处理器3根据接收到的坐标和当前输出的画面,通过运算得出受众点击内容,生成指令。

图形处理器3发出指令给数据库服务器5,数据库服务器5根据指令检索出相应数据,发送给图形处理器3。

图形处理器3将数据图形化,发送给视频处理器4,输出到点击坐标的拼接显示屏1上呈现给受众。

同时,图形处理器3将数据库服务器5发送的内容里音频分离提取、编码,根据点击坐标生成当前点击位置区域的ops插拔式主机的ip,并将音频发送给ops插拔式主机,该区域ops插拔式主机接收音频信息并解码,发送到功率放大器7,音频信号放大后推动该区域定向音响系统8发声,定向音响系统8保证该喇叭下位置的受众可以听到声音,旁边受众听不到。

上述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不仅实现单纯的、多角度的外形观赏,而且深度挖掘、立体演绎文物内在的精神和背后所衍生出的艺术人文价值。充分运用全新的数字化手段,将附着于实体文物上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以多媒体形式,用感性和理性双通道的方式向观众传播。

通过对单件文物进行大容量、多角度和国际视野下的全景式展现,不仅涉及藏品的流传经历、时代背景、使用方式、制作技法,还交代文化背景、历史意义、美学特点等各方面。

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根据用户的不同场景需求,具备4种演示模式:时间轴模式、专题模式、板报模式、信息屏模式。

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发挥网络的互联特点,进行最大限度的数字资源的整合,使不同类型、不同格式、不同结构的藏品数据间建立关联;不同种类的信息如学术信息、保管信息、地理环境信息也能有所联系;文物信息的不同数据形态如文字、二维和三维影像等也将进行不同程度的汇集等,从而使信息可以围绕某一研究主题聚合,把极度分散、高度相关、前后依存的信息碎片经过数据过滤,迅速、及时地整合成完整的、有价值的研究信息,极大地提高研究效率,成为最后研究应用的重要支撑。

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通过超感魔镜综合演绎平台,实现博物馆藏品综合互动演绎,为参观者打造最全面、最炫酷的展馆综合观览首秀。

支持图片、文字、3d及视频“超媒体”演绎,参观者可感受藏品炫酷的细节,享受大屏带来的震撼视听。

提供参观者博物馆全馆之展厅概览、top推荐、参观攻略等全馆智慧观览。

可提供参观者以包括文字、语音、图片、视频“超媒体”智慧化的展品内容解读呈现。

为参观者提供生动的、有趣的“超空间”增强现实智慧观览体验。

可容纳海量的藏品展示信息,“超平台”的存储属性,易于更新、管理智能下载,开启人工智能观览“超级入口”。

在表现形式上,栏目根据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力求图文并茂,将专业的论述可视化、普及化。

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综合传播的优势,使文物动起来、透明起来,调动观众的多感官来接收信息,达到充分认知。是ar导览平台的补充与延伸。

综上所述,本发明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提升了公众探索博物馆的兴趣,与传统的博物馆数字化陈展装置相比,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交互下的博物馆数字化陈展具有语义化的信息网格、直观的界面感知、多元的陈展互动等方面优势。博物馆的展示、教育都将由于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的接入而被重新注入活力,带来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也将更有助于人们创新型思维的产生和活跃。博物馆也将在空间超媒体综合演绎装置的推动下,实现对博物馆原有内涵和外延的伸展,在破与立中重建新的平衡,在多学科的参与下协同创新,发展出属于博物馆自身的新的成长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相关技术领域的专门人士应可明了及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申请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