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800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显示面板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面板。

在显示面板正常显示时,显示面板上的两个电极上会分别输入有适当电位的电压信号,保证显示面板正常显示。但是,当显示面板中的发光电流发生异常或者提供电压信号的驱动ic发生异常时,会导致显示面板的电极上输入的电压信号发生异常,导致显示面板无法进行正常显示,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显示面板中某一电极的电位异常变化时,显示面板不能正常显示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位于所述显示单元一侧的电压调节器件,所述电压调节器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符合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电压调节器件不导通;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电压调节器件导通,用于降低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

或者,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符合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电压调节器件不导通;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电压调节器件导通,用于增加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位于衬底基板一侧的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过在显示单元一侧设置电压调节器件,并且电压调节器件与第二电极连接,在第二电极的电位发生异常时,电压调节器件导通,通过电压调节器件调节第二电极上的电位,保证第二电极上的电位恢复正常,保证显示单元可以正常显示,整个显示面板可以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发明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位于所述显示单元一侧的电压调节器件,所述电压调节器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符合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电压调节器件不导通;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时,所述电压调节器件导通,用于降低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或者,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符合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电压调节器件不导通;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时,所述电压调节器件导通,用于增加所述第二电极的电位。设置电压调节器件与第二电极电连接,在第二电极的电位发生异常时,电压调节器件导通,通过电压调节器件调节第二电极上的电位,保证第二电极上的电位恢复正常,保证显示单元正常显示,显示面板正常工作。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显示面板沿剖面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包括衬底基板10、位于衬底基板10一侧的显示单元20,显示单元20可以包括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

位于显示单元20一侧的电压调节器件30,电压调节器件30与第二电极22电连接;第二电极22的电位符合第一预设电压时,电压调节器件30不导通;第二电极22的电位大于预设第一电压时,电压调节器件30导通,用于降低第二电极22的电位;

或者,第二电极22的电位符合第二预设电压时,电压调节器件30不导通;第二电极22的电位小于第二预设电压时,电压调节器件30导通,用于增加第二电极22的电位。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以多个第一电极21阵列排布,第二电极22为整面电极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电压调节器件30可以位于显示单元20所在膜层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如图2所示;也可以位于显示单元20所在膜层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图中未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对显示单元20所在膜层和电压调节器件30所在膜层的上下位置关系不进行限定,图2只是以电压调节器件30位于显示单元20所在膜层靠近衬底基板10的一侧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电极21上接入有第一电极电位信号,第二电极22上接入有第二电极电位信号,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根据正常电位信号进行显示。当第二电极22的电位符合第一预设电压时,例如第二电极22的正常电位可以为零电位或者一定数值的负电位,第一预设电压可以为小于或者等于零的电压,此时第二电极22的电位符合第一预设电压,电压调节器件不导通。当显示单元20的发光电流或者提供电位信号的驱动ic(图中未示出)发生异常时,第二电极22上接入的电位信号突然变大,当第二电极22的电位大于第一预设电压时,此时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属于异常电位,此时与第二电极22电连接的电压调节器件30导通,电压调节器件30可以用于降低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值,使其恢复到第一预设电压范围内,保证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正常。

或者,当第二电极22的电位符合第二预设电压时,例如第二电极22的正常电位可以为零电位或者一定数值的负电位,第二预设电压可以为小于或者等于零、且大于或者等于一定数值(例如-12v)的电压,此时第二电极22的电位符合第二预设电位,电压调节器件30不导通;当显示单元20的发光电流或者提供电位信号的驱动ic(图中未示出)发生异常时,第二电极22上接入的电位信号突然变小,当第二电极22的电位小于第二预设电压时,此时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属于异常电位,此时与第二电极22电连接的电压调节器件30导通,电压调节器件30可以用于增加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值,使其恢复到第二预设电压范围内,保证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正常。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增加与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电压调节器件,在第二电极的电位发生异常时,通过电压调节器件导通来降低或者增加第二电极的电位,使第二电极的电位恢复至正常电位范围内,保证显示单元正常显示,显示面板正常工作。

可选的,电压调节器件30可以为二极管、三极管或者其他可以进行电压调节的器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仅以二极管为例进行说明。

继续参考图2,电压调节器件30可以为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可以包括第一阳极31、第一阴极32以及第一半导体层33;第一阳极31与显示单元20中的第二电极22电连接;第一阴极32上施加有第三预设电压。具体的,当第二电极22的电位符合第一预设电压时,第一预设电压与第三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整流二极管的阈值电压,整流二极管不导通;第二电极22的电位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并上升至第四预设电压时,第四预设电压与第三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整流二极管的阈值电压,整流二极管导通,用于降低第二电极的电位至第五预设电压;其中,第五预设电压与第三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整流二极管的阈值电压,整流二极管不导通。

可选的,整流二极管可以为常见的硅二极管或者锗二极管,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硅二极管为例进行说明,硅二极管的阈值电压为0.7v左右。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符合第一预设电压时,例如第一预设电压为0v,第三预设电压可以为固定电压,例如-0.4v,此时第一预设电压与第三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为0.4v。由于第二电极22与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阳极31电连接,此时,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阳极31上接入的电压为0v,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阴极32上接入的电压为-0.4v,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阳极31与第一阴极32之间的电压差值为0.4v,小于整流二极管的阈值电压,整流二极管不导通。当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异常上升至第四预设电压,例如1v时,此时,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阳极31上接入的电压为1v,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阴极32上接入的电压为-0.4v,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阳极31与第一阴极32之间的电压差值为1.4v,大于整流二极管的阈值电压,整流二极管导通。当整流二极管导通时,整流二极管可以拉低第二电极22的电位至第五预设电压,第五预设电压小于第四预设电压,且第五预设电压与第三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整流二极管的阈值电压,此时整流二极管不导通,第二电极22上的电压维持第五预设电压。当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再次异常上升时,整流二极管再次导通来降低第二电极22上的电压。

可选的,第五预设电压可以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或者由于整流二极管工作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或者其他外界因素造成的影响,第五预设电压可能略大于第一预设电压,例如当第一预设电压为0v时,第五预设电压可能为0.1v。但是,第五预设电压与第三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肯定小于整流二极管的阈值电压,整流二极管不导通。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阳极与显示单元中的第二电极电连接,并且合理设置整流二极管第一阴极上的电压值,保证第二电极的电位正常时,整流二极管不导通,当第二电极的电位异常上升时,整流二极管导通来拉低第二电极上的电位至正常电位,通过整流二极管保护显示单元,保证显示单元可以正常显示,整个显示面板可以正常工作。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第一阳极31和第一阴极32可以同层设置,且位于第一半导体层33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一半导体层33可以包括n型第一半导体层331和p型第一半导体层332,其中,第一阳极31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p型第一半导体层332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区域;第一阴极32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n型第一半导体层331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区域。示例性的,设置第一阳极31位于第一半导体层33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靠近第二电极22的一侧,保证第二电极22与第一阳极31之间膜层较少,连接第二电极22与第一阳极31时制备工艺简单;第一阳极31和第一阴极32同层设置,还可以保证整流二极管膜层设置简单;并且第一阳极31和第一阴极32同步制备,制备工艺简单。设置第一半导体层33包括n型第一半导体层331和p型第一半导体层332,n型第一半导体层331和p型第一半导体层332可以在同一半导体层中经过不同类型离子掺杂得到,n型第一半导体层331和p型第一半导体层332制备工艺简单,同时减少整流二极管的膜层设置。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40;整流二极管中的第一半导体层33可以与薄膜晶体管40中的有源层41同层设置;整流二极管中的第一阳极31和第一阴极32可以与薄膜晶体管40中的栅极电极层42或者源漏电极层43同层设置,图2以第一阳极31和第一阴极32与源漏电极层43同层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一半导体层33与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41同层设置,第一阳极31和第一阴极32与薄膜晶体管40中的栅极电极层42或者源漏电极层43同层设置,保证简化显示面板制备工艺,提升显示面板制备效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整流二极管可以包括位于衬底基板10上依次层叠的第一阴极32,第一半导体层33和第一阳极31,第一半导体层33可以包括n型第一半导体层331和p型第一半导体层332,其中,第一阳极31在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p型第一半导体层332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区域;第一阴极32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n型第一半导体层331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区域。可选的,设置第一阳极31依次层叠于第一阴极32和第一半导体层33之上,靠近第二电极22的一侧,保证第二电极22与第一阳极31之间膜层较少,连接第二电极22与第一阳极31时制备工艺简单。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40,第一半导体层33可以与薄膜晶体管40的有源层41同层设置,第一阳极31可以与薄膜晶体管40的源漏电极层43同层设置,第一阴极32可以与薄膜晶体管40的栅极电极42同层设置,如此可以简化显示面板制备工艺,提升显示面板制备效率。

继续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域11和围绕显示区域11的非显示区域12,整流二极管可以位于非显示区域12内,第二电极22可以延伸至非显示区域12与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阳极31电连接。可选的,设置整流二极管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12,保证设置整流二极管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开口区域,不影响显示面板进行显示。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阳极31与第二电极22之间存在其他膜层,因此在制备显示面板时,只需在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阳极31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其他膜层上与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阳极31对应的区域留有开口,在制备第二电极22时,第二电极222自然会填充该开口,通过该开口与整流二极管的第一阳极31电连接。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压调节器件30可以为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可以工作在单向导通状态,也可以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可选的,稳压二极管可以包括第二阳极34、第二阴极35以及第二半导体层36;第二阳极34与显示单元20中的第二电极22电连接;第二阴极35上施加有第六预设电压。具体的,当第二电极22的电位符合第一预设电压时,第一预设电压与第六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稳压二极管的阈值电压,稳压二极管不导通;第二电极22的电位大于第一预设电压并上升至第七预设电压时,第七预设电压与第六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稳压二极管的阈值电压,稳压二极管导通,用于降低第二电极的电位至第八预设电压;其中,第八预设电压与第六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稳压二极管的阈值电压,稳压二极管不导通;

或者,第二电极22的电位符合第二预设电压时,第六预设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稳压二极管不击穿;

第二电极22的电位小于第二预设电压并下降至第九预设电压时,第六预设电压与第九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稳压二极管反向恢复后增加第二电极22的电位至第十预设电压;其中,第六预设电压与第十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稳压极管不击穿。

可选的,当工作在单向导通状态且稳压二极管的制备材料选用硅时,稳压二极管的阈值电压为0.7v左右。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符合第一预设电压时,例如第一预设电压为0v,第六预设电压可以为固定电压,例如-0.4v,此时第一预设电压与第六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为0.4v。由于第二电极22与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3电连接,此时,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4上接入的电压为0v,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阴极35上接入的电压为-0.4v,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4与第二阴极35之间的电压差值为0.4v,小于稳压二极管的阈值电压,稳压二极管不导通。当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异常上升至第七预设电压,例如1v时,此时,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4上接入的电压为1v,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阴极35上接入的电压为-0.4v,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4与第二阴极35之间的电压差值为1.4v,大于稳压二极管的阈值电压,稳压二极管导通。当稳压二极管导通时,稳压二极管可以拉低第二电极22的电位至第八预设电压,第八预设电压小于第七预设电压,且第八预设电压与第六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稳压二极管的阈值电压,此时稳压二极管不导通,第二电极22上的电压维持第八预设电压。当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再次异常上升时,稳压二极管再次导通来降低第二电极22上的电压。

可选的,第八预设电压可以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或者由于稳压二极管工作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或者其他外界因素造成的影响,第八预设电压可能略大于第一预设电压,例如当第一预设电压为0v时,第八预设电压可能为0.1v。但是,第八预设电压与第六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肯定小于稳压二极管单向导通时的阈值电压,稳压二极管不导通。

可选的,当稳压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时,对于特定信号的稳压二极管来说,假设其反向击穿电极为7v。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符合第二预设电压时,例如第二预设电压为-6v,第六预设电压可以为固定电压,例如-0.4v,此时第六预设电压与第二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为5.6v。由于第二电极22与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3电连接,此时,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4上接入的电压为-6v,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阴极35上接入的电压为-0.4v,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阴极35与第二阳极34之间的电压差值为5.6v,小于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稳压二极管不会反向击穿。当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异常下降至第九预设电压,例如-10v时,此时,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4上接入的电压为-10v,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阴极35上接入的电压为-0.4v,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阴极35与第二阳极34之间的电压差值为9.6v,大于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稳压二极管被反向击穿。当稳压二极管被反向击穿时,稳压二极管反向恢复后会稳增加第二电极22的电位至第十预设电压,第十预设电压大于第九预设电压,且第六预设电压与第十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此时稳压二极管不反向击穿,第二电极22上的电压维持第十预设电压。当第二电极22上的电位再次异常下降时,稳压二极管再次反向击穿-反向恢复来增加第二电极22上的电压。

可选的,第十预设电压可以等于第二预设电压,或者由于稳压二极管工作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或者其他外界因素造成的影响,第十预设电压可能略小于第二预设电压,例如当第二预设电压为-6v时,第十预设电压可能为-6.1v。但是,第六预设电压与第十预设电压之间的差值肯定小于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的阈值电压,稳压二极管不会反向击穿。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与显示单元中的第二电极电连接,并且合理设置稳压二极管第二阴极上的电压值,保证第二电极的电位正常时,稳压二极管单向不导通,当第二电极的电位异常上升时,稳压二极管导通来拉低第二电极上的电位至正常电位;或者,保证第二电极上的电位正常时,稳压二极管不反向击穿,当第二电极的电位异常下降时,稳压二极管反向恢复后来升高第二电极上的电位至正常电位。通过稳压二极管保护显示单元,保证显示单元可以正常显示,整个显示面板可以正常工作。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4,第二阳极34和第二阴极35可以同层设置,且位于第二半导体层36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二半导体层36可以包括n型第二半导体层361和p型第二半导体层362,其中,第二阳极34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p型第二半导体层362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区域;第二阴极35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n型第一半导体层361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区域。示例性的,设置第二阳极34位于第二半导体层36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靠近第二电极22的一侧,保证第二电极22与第二阳极34之间膜层较少,连接第二电极22与第二阳极34时制备工艺简单;第二阳极34和第二阴极35同层设置,还可以保证稳压二极管膜层设置简单;并且第二阳极34和第二阴极35同步制备,制备工艺简单。设置第二半导体层36包括n型第二半导体层361和p型第二半导体层362,n型第二半导体层361和p型第二半导体层362可以在同一半导体层中经过不同类型离子掺杂得到,n型第二半导体层361和p型第二半导体层362制备工艺简单,同时减少稳压二极管的膜层设置。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40;稳压二极管中的第二半导体层36可以与薄膜晶体管40中的有源层41同层设置;稳压二极管中的第二阳极34和第二阴极35可以与薄膜晶体管40中的栅极电极层42或者源漏电极层43同层设置,图4以第二阳极34和第二阴极35与源漏电极层43同层设置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设置第二半导体层36与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41同层设置,第二阳极34和第二阴极35与薄膜晶体管40中的栅极电极层42或者源漏电极层43同层设置,保证简化显示面板制备工艺,提升显示面板制备效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稳压二极管可以包括位于衬底基板10上依次层叠的第二阴极35,第二半导体层36和第二阳极34,第二半导体层36可以包括n型第二半导体层361和p型第二半导体层362,其中,第二阳极34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p型第二半导体层362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区域;第二阴极35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与n型第二半导体层361在衬底基板10上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区域。可选的,设置第二阳极34依次层叠于第二阴极35和第二半导体层36之上,靠近第二电极22的一侧,保证第二电极22与第二阳极34之间膜层较少,连接第二电极22与第二阳极34时制备工艺简单。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驱动电路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40,第二半导体层36可以与薄膜晶体管40的有源层41同层设置,第二阳极34可以与薄膜晶体管40的源漏电极层43同层设置,第二阴极35可以与薄膜晶体管40的栅极电极42同层设置,如此可以简化显示面板制备工艺,提升显示面板制备效率。

可选的,稳压二极管中的第二半导体层36可以为硅半导体层。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图4和图5所示,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域11和围绕显示区域11的非显示区域12,稳压二极管可以位于非显示区域12内,第二电极22可以延伸至非显示区域12与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4电连接。可选的,设置稳压二极管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12,保证设置稳压二极管不影响显示面板的开口区域,不影响显示面板进行显示。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4与第二电极22之间存在其他膜层,因此在制备显示面板时,只需在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4与第二电极22之间的其他膜层上与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4对应的区域留有开口,在制备第二电极22时,第二电极222自然会填充该开口,通过该开口与稳压二极管的第二阳极34电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也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当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第一电极21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阳极电极,第二电极22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阴极电极;当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第一电极21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电极,第二电极22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公共电极。本发明实施例对显示面板的类型不进行限定。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显示装置100可以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101。显示装置100可以为图6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电脑、电视机、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