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泽湿地仿真生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386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沼泽湿地仿真生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沼泽模型注重景观表现,制作流于表面,没有沼泽湿地剖面结构的展示,也没有对其中的物种进行细化的区别。导致呈现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模糊不清,宣教功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沼泽湿地仿真生境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沼泽模型仅注重景观表现,没有展示沼泽湿地的剖面结构,没有生动、完整展示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沼泽湿地仿真生境系统,包括沼泽湿地模型和一侧与所述沼泽湿地模型的外周相连的山体模型;所述沼泽湿地模型与山体模型的连接处设置有仿真树林;所述沼泽湿地模型未与山体模型连接的外周以剖面结构方式展示,所述剖面结构由下向上依次为仿真泥炭层、仿真枯枝落叶层和仿真沼泽表层,所述仿真泥炭层中设置有仿真动物残体和仿真植物残体,所述仿真沼泽表层设置有仿真沼泽灌木丛、仿真沼泽苔藓群落、仿真地表水和仿真泡沼,所述仿真地表水的源头与山体模型连接,所述仿真地表水的水面面积由源头向下游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仿真泡沼至少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仿真动物残体为仿真昆虫动物残体。

进一步地,所述山体模型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介绍所述仿真生境系统模型的文字介绍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展示出沼泽湿地的形成过程及结构,及在此结构上发育出的物种,生动、完整展示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科普宣教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山体模型、沼泽湿地模型、仿真树林展示了沼泽湿地所在的地理环境;以剖面结构方式展示了沼泽湿地的泥炭层、枯枝落叶层和沼泽表层,完整地展示出沼泽湿地的结构;通过设置仿真地表水和仿真泡沼,生动、完整展示沼泽湿地形成过程;沼泽湿地模型的仿真泥炭层动植物残体、仿真沼泽表层中设置各种植物,生动、完整展示沼泽湿地生态系统。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文字介绍牌,具有更强的生态展示和科普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沼泽湿地模型,2-山体模型,3-仿真泥炭层,4-仿真枯枝落叶层,5-仿真沼泽表层,6-仿真动物残体,7-仿真植物残体,8-仿真沼泽灌木丛,9-仿真沼泽苔藓群落,10-仿真地表水,11-仿真泡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沼泽湿地仿真生境系统,包括沼泽湿地模型1和一侧与所述沼泽湿地模型1的外周相连的山体模型2;所述沼泽湿地模型1与山体模型2的连接处设置有仿真树林;所述沼泽湿地模型1未与山体模型2连接的外周以剖面结构方式展示,所述剖面结构由下向上依次为仿真泥炭层3、仿真枯枝落叶层4和仿真沼泽表层5,所述仿真泥炭层3中设置有仿真昆虫动物残体6和仿真植物残体7,所述仿真沼泽表层5设置有仿真沼泽灌木丛8、仿真沼泽苔藓群落9、仿真地表水10和至少为两个仿真泡沼11,所述仿真地表水10的源头与山体模型2连接,所述仿真地表水10的水面面积由源头向下游逐渐增大;所述山体模型2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介绍所述仿真生境系统模型的文字介绍牌。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山体模型2、沼泽湿地模型1、仿真树林展示了沼泽湿地所在的地理环境;以剖面结构方式展示了沼泽湿地的泥炭层、枯枝落叶层和沼泽表层,完整地展示出沼泽湿地的结构;通过设置仿真地表水10和仿真泡沼11,及仿真地表水10下游的仿真枯枝落叶层4中设置有仿真地表水10,生动、完整展示沼泽湿地形成过程;沼泽湿地模型的仿真泥炭层3中设置仿真动物残体6和仿真动植物残体7、仿真沼泽表层中设置仿真沼泽苔藓群落9,生动、完整展示沼泽湿地生态系统;通过设置文字介绍牌,具有更强的生态展示和科普功能。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