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多面体立体显示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445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多面体立体显示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多面体立体显示仪。



背景技术:

用来描述产品的形状、尺寸大小、位置与结构关系等几何信息的模型叫做几何模型,在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阶段的数学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几何模型,在立体几何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老师在黑板上用平面作图的方式给学生讲解立体几何的知识,而只依靠抽象的思维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目前,在高中数学的几何教学中,常常涉及多面体的立体显示,但由于缺乏必需的显示教具,只能依靠在黑板上绘制的方法来显示立体多面体,不仅绘制麻烦,而且直观性较差,给几何教学增加了难度,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急需一种多面体立体展示装置,才能更好进行的教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多面体立体显示仪,便于演示多边形教学,直观性较好,降低了几何教学的难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多面体立体显示仪,包括用于放置在讲台或书桌上端的底座,底座的上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固设有三个连接座Ⅰ,底座的上端还设有三根固定连杆Ⅰ,固定连杆Ⅰ的两端分别固设在一个连接座Ⅰ上,三根固定连杆Ⅰ构成一个三边形结构;底座的上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固设有四个连接座Ⅱ,底座的上端还设有四根固定连杆Ⅱ,固定连杆Ⅱ的两端分别固设在一个连接座Ⅱ上,四根固定连杆Ⅱ构成一个四边形结构;

底座的上端面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存放槽,存放槽内放置有三根用于安装在连接座Ⅰ上的活动连杆Ⅰ和四根用于安装在连接座Ⅱ上的活动连杆Ⅱ,活动连杆Ⅰ和活动连杆Ⅱ的横截面均呈圆形,连接座Ⅰ和连接座Ⅱ的上端均开设有一个圆形凹槽,活动连杆Ⅰ和活动连杆Ⅱ的一端均开设有连接孔;

通过将三根活动连杆Ⅰ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Ⅰ上端开设的圆形凹槽内,转动三根活动连杆Ⅰ使其开设有连接孔的一端贴合在一起,通过在连接孔内穿入绑带以使三根活动连杆Ⅰ固定连接在一起;

通过将四根活动连杆Ⅱ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Ⅱ上端开设的圆形凹槽内,转动四根活动连杆Ⅱ使其开设有连接孔的一端贴合在一起,通过在连接孔内穿入绑带以使四根活动连杆Ⅱ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活动连杆Ⅰ的直径从开设有连接孔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活动连杆Ⅱ的直径从开设有连接孔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三边形结构和四边形结构的中心重合。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存放槽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存放槽的形状呈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便于演示多边形教学,直观性较好,降低了几何教学的难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中标记:1、底座,2、连接座Ⅰ,3、固定连杆Ⅰ,4、固定连杆Ⅱ,5、连接座Ⅱ,6、存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多面体立体显示仪,包括用于放置在讲台或书桌上端的底座1,底座1的上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固设有三个连接座Ⅰ2,底座1的上端还设有三根固定连杆Ⅰ3,固定连杆Ⅰ3的两端分别固设在一个连接座Ⅰ2上,三根固定连杆Ⅰ3构成一个三边形结构;底座1的上端沿圆周方向均匀固设有四个连接座Ⅱ5,底座1的上端还设有四根固定连杆Ⅱ4,固定连杆Ⅱ4的两端分别固设在一个连接座Ⅱ5上,四根固定连杆Ⅱ4构成一个四边形结构;三边形结构和四边形结构的中心重合。

底座1的上端面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存放槽6,存放槽6的数量为两个,存放槽6的形状呈方形。存放槽6内放置有三根用于安装在连接座Ⅰ2上的活动连杆Ⅰ和四根用于安装在连接座Ⅱ5上的活动连杆Ⅱ,活动连杆Ⅰ和活动连杆Ⅱ的横截面均呈圆形,连接座Ⅰ和连接座Ⅱ的上端均开设有一个圆形凹槽,活动连杆Ⅰ和活动连杆Ⅱ的一端均开设有连接孔。

通过将三根活动连杆Ⅰ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Ⅰ上端开设的圆形凹槽内,转动三根活动连杆Ⅰ使其开设有连接孔的一端贴合在一起,通过在连接孔内穿入绑带以使三根活动连杆Ⅰ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将四根活动连杆Ⅱ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Ⅱ上端开设的圆形凹槽内,转动四根活动连杆Ⅱ使其开设有连接孔的一端贴合在一起,通过在连接孔内穿入绑带以使四根活动连杆Ⅱ固定连接在一起。

活动连杆Ⅰ的直径从开设有连接孔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活动连杆Ⅱ的直径从开设有连接孔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