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化学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702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实验仪器,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化学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化学实验仪器结构复杂,在实验时组装各部件费时费力,而且需占用较大场地,操作不便,且某些生成的气体直接排放,不环保。且目前已有的化学教学实验仪器,不能够实现用蜡烛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实验。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历来教师只是用理论讲解蜡烛燃烧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没有用实验来证明,理论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不仅如此,常用的化学实验一般是一个实验配套一套仪器,使用不方便,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化学仪器。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环保安全,实验现象明显,适用性强和教学直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化学仪器,包括观察筒,观察筒的外壁上连接有制气玻璃管,制气玻璃管经第一活塞与导气管的一端连接,导气管另一端经第二活塞与干燥管连接,导气管与观察筒的外壁连接,导气管另一端端部设有玻璃滤气塞;所述的干燥管上部的侧壁与验气管连接,验气管与观察筒内的出气管连接;所述的观察筒底部活动连接有旋塞;所述的第一活塞上还设有进料部件。观察筒的外壁与制气玻璃管可连接为一体。

前述的多功能化学仪器中,所述的观察筒上还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与气体收集装置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化学仪器中,所述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为玻璃活塞,玻璃活塞与制气玻璃管接触部位的表面为磨砂表面。

前述的多功能化学仪器中,所述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为橡胶活塞。

前述的多功能化学仪器中,所述的旋塞的上表面还设有凸台。

前述的多功能化学仪器中,所述的导气管包括制气端折形玻璃管,制气端折形玻璃管一端与第一活塞连接,制气端折形玻璃管另一端经橡皮管与干燥端折形玻璃管连接,干燥端折形玻璃管与第二活塞连接,干燥端折形玻璃管的端部设有玻璃滤气塞。

前述的多功能化学仪器中,所述的验气管经橡皮管与出气管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化学仪器中,所述的观察筒上还连接有进料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观察筒外壁上设置制气玻璃管和干燥管,再经导气管连接制气玻璃管和干燥管,干燥管经验气管与观察筒内的出气管连接;该结构将反应气导入密封的观察筒内,其结构紧凑,与普通的实验仪器相比,其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经过合理集成,在使用时,无需再组装各实验部件,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能将实验时产生的尾气由出气口的气体收集装置收集起来,避免尾气直接排放,更加环保安全。

本实用新型在旋塞的上表面还设有凸台,凸台起到隔热作用,避免实验中的火源损坏旋塞,进而使设备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观察筒为透明结构,使反应情况更加直观,进而教学更加直观。

在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实验时,将本实用新型放置于电子天平上,将观察筒的出气口封住。在化学反应前后电子天平的读数不变;该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明显地掌握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多个化学实验的教学,实验现象明显,实验结果精确,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中毒。比如:氯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二氧化氮与氧气的化学平衡移动实验;氨气与氯化氢反应实验等等。因此本实用新型用途广泛,适用性强,有效降低了教学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观察筒,2-制气玻璃管,3-第一活塞,4-导气管,5-第二活塞,6-干燥管,7-玻璃滤气塞,8-验气管,9-出气管,10-旋塞,11-进料部件,12-出气口,13-凸台,14-制气端折形玻璃管,15-橡皮管,16-干燥端折形玻璃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化学仪器,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观察筒1,观察筒1的外壁上连接有制气玻璃管2,制气玻璃管2经第一活塞3与导气管4的一端连接,导气管4另一端经第二活塞5与干燥管6连接,导气管4与观察筒1的外壁连接,导气管4另一端端部设有玻璃滤气塞7;所述的干燥管6上部的侧壁与验气管8连接,验气管8与观察筒1内的出气管9连接;所述的观察筒1底部活动连接有旋塞10;所述的第一活塞3上还设有进料部件11。所述的进料部件为注射器。所述的旋塞10与观察筒1密封连接。

前述的观察筒1上还设有出气口12,出气口12与气体收集装置连接。气体收集装置可为气球。通过气球搜集尾气。

前述的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5为玻璃活塞,玻璃活塞与制气玻璃管2接触部位的表面为磨砂表面。磨砂表面,增大摩擦,气压大时,确保活塞不会弹出。

前述的第一活塞3和第二活塞5还能为橡胶活塞。

前述的旋塞10的上表面还设有凸台13。凸台13使用防火隔热材料制成,避免蜡烛燃尽后烧坏旋塞10。

前述的导气管4包括制气端折形玻璃管14,制气端折形玻璃管14一端与第一活塞3连接,制气端折形玻璃管14另一端经橡皮管15与干燥端折形玻璃管16连接,干燥端折形玻璃管16与第二活塞5连接,干燥端折形玻璃管16的端部设有玻璃滤气塞7。

前述的验气管8经橡皮管15与出气管9连接。

前述的观察筒1上还连接有进料部件11。所述的进料部件为注射器。

以双氧水制取氧气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为例:实验时,将二氧化锰放入制气玻璃管2中,之后由第一活塞3处的进料部件11(即注射器)注入双氧水,反应后产生的氧气经导气管4导入到干燥管6,氧气在干燥管6中被干燥剂(碱石灰)干燥,氧气再经玻璃滤气塞7、验气管8进入观察筒1内;将蜡烛点然后放在凸台13上,然后将旋塞10旋紧在观察筒1底部;放在电子天平上之后即可观察实验现象。验气管8中放入无水硫酸铜对干燥效果进行检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