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8573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单体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沙盘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体升降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人们最求更高更优越的生活环境优越性,各商业楼盘都出现各式各样的单栋小别墅,然而为了让客户能更好的了解小别墅里面的设计结构及功能,都把别墅做成升降模式。

以往的升降结构,在升上去降下来往往会出现楼层错位,严重影响外立面的美观,以往的导电都是做根空心管,电线通过空心管连接每层楼层跟随升降机一起升降,这样不仅影响了美观,而且工作量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平稳、无噪音、定位准确的单体升降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体升降结构,包括主体架和安装在主体架内的电机及传动机构,所述主体架的两端上均安装有升降板,两个升降板之间连接有多个放置板,每个放置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升降杆固定板;每个升降板上均安装滚珠丝杆,且每根滚珠丝杆的顶端均固定在楼层固定板上,两个楼层固定板上安装有三层模型楼层;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滚珠丝杆驱动连接,且通过滚珠丝杆的传动带动升降板和升降杆固定板进行升降;每个升降杆固定板上均固定有空心的第一升降杆,所述第一升降杆上套接有第二升降杆,每个第二升降杆上依次安装有第一直线轴承和可与主体架顶端上表面相接触的升降杆定位板;所述第二升降杆固定在中间层模型楼层上层且穿过第一直线轴承落平在底层模型楼层上;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上部固定连接在顶层模型楼层上。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两个从动轮、第一同步带和两个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带套在两个从动轮之间,所述电机通过主动轮与其中一个从动轮驱动连接,每个从动轮均通过对应的第二同步带与对应的滚珠丝杆驱动连接;通过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从动轮和主动轮将电机和滚珠丝杆连接为一运动体。

其中,第一升降杆的顶端通过连接片固定在中间层模型楼层上,所述第二升降杆的顶端也通过连接片固定在顶层模型楼层上。

其中,所述主体架内两端均固定有位于升降板正下方且可与升降板相接触的升降板固定板;每个楼层固定板与升降板之间均连接有多个导向杆,且每根导向杆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二直线轴承。

其中,所述主体架由多根铝型材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体升降结构,该结构包括空心的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滚动丝杆、电机和传动机构;第二升降杆固定在中间层模型楼层上层且穿过第一直线轴承落平在底层模型楼层上;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上部固定连接在顶层模型楼层上且穿过第二升降杆固定在升降杆固定板上;通过电机和传动机构驱动滚珠丝杆传动带动升降板和升降杆固定板平稳升降,并通过平稳升降实现三层模型楼层之间的逐层上升分开和下降闭合;且由于受到升降固定板和第一直线轴承两者的定位作用,使第一升降杆跟第二升降杆不会出现摇晃及错位现象。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噪音、平稳及精确的升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体升降结构中未安装模型楼层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体升降结构全升状态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体升降结构下降闭合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主体架11、电机12、传动机构13、升降板14、放置板15、升降杆固定板16、滚珠丝杆17、楼层固定板18、第一直线轴承19、升降杆定位板20、中间层模型楼层21、底层模型楼层22、顶层模型楼层23、连接片24、升降板固定板25、导向杆26、第二直线轴承27、第一升降杆28、第二升降杆121、主动轮122、从动轮123、第一同步带124、第二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体升降结构,包括主体架10和安装在主体架内的电机11及传动机构12,主体架的两端上均安装有升降板13,两个升降板13之间连接有多个放置板14,每个放置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升降杆固定板15;每个升降板上均安装滚珠丝杆16,且每根滚珠丝杆的顶端均固定在楼层固定板17上,两个楼层固定板上安装有三层模型楼层;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滚珠丝杆驱动连接,且通过滚珠丝杆的传动带动升降板和升降杆固定板进行升降;每个升降杆固定板上均固定有空心的第一升降杆27,第一升降杆上套接有第二升降杆28,每个第二升降杆上依次安装有第一直线轴承18和可与主体架顶端上表面相接触的升降杆定位板19;第二升降杆固定在中间层模型楼层20上层且穿过第一直线轴承落平在底层模型楼层21上;第一升降杆的上部固定连接在顶层模型楼层22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体升降结构,该结构包括空心的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滚动丝杆、电机和传动机构;第二升降杆固定在中间层模型楼层上层且穿过第一直线轴承落平在底层模型楼层上;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上部固定连接在顶层模型楼层上且穿过第二升降杆固定在升降杆固定板上;通过电机和传动机构驱动滚珠丝杆传动带动升降板和升降杆固定板平稳升降,并通过平稳升降实现三层模型楼层之间的逐层上升分开和下降闭合;且由于受到升降固定板和第一直线轴承两者的定位作用,使第一升降杆跟第二升降杆不会出现摇晃及错位现象。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噪音、平稳及精确的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12包括主动轮121、两个从动轮122、第一同步带123和两个第二同步带124;第一同步带套在两个从动轮之间,电机通过主动轮与其中一个从动轮驱动连接,每个从动轮均通过对应的第二同步带与对应的滚珠丝杆驱动连接;通过第一同步带、第二同步带、从动轮和主动轮将电机和滚珠丝杆连接为一运动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杆27的顶端通过连接片23固定在中间层模型楼层上,第二升降杆的顶端也通过连接片23固定在顶层模型楼层上。主体架内两端均固定有位于升降板正下方且可与升降板相接触的升降板固定板24;每个楼层固定板与升降板之间均连接有多个导向杆25,且每根导向杆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二直线轴承26。主体架由多根40x40mm的铝型材连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电机正转,通过传动机构轮带动滚珠丝杆正转,由于收到导向杆的定位导向作用,滚珠丝杆带传动带动升降板和升降杆固定板平稳上升,从而推动第一升降杆上升,使顶层模型楼层上升跟中间模型楼层分开;当升降杆固定板到达第二升降杆时,中间层楼层跟顶层达到分开最大间距,电机继续正转使升降杆固定板上升,带动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同时上升,使二层楼层上升跟一层楼层分开,直到上限位。由于受到升降固定板和第一直线轴承两者的定位作用,使第二升降杆跟第一升降杆不会出现摇晃及错位现象;由于模型楼层灯光都是弱电,因此可以通过升降杆内的电源直接供电。

电机反转,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滚珠丝杆反转,带动升降板及升降固定板下降,从而带动带动第一升降杆下降和第二升降杆同时下降,一层楼层跟二层楼层实现复位闭合,二层跟顶层之间的距离不变;当二层楼层完成落到一层楼层上时,第二升降杆跟升降杆固定板分离,电机继续反转带动升降杆固定板及第一升降杆下降,实现顶层模型楼层跟中间层楼层缓缓闭合,直到下降到下限实现楼层之间完成平齐闭合复位。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