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9413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识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容置腔的标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标识装置没有加设标识部,在夜间行走和行车时,很容易踢碰到标识装置,轻则造成皮外伤,重则引发摔伤骨折或者车辆损失,造成人员伤害和金钱损失。

现有的标识装置没有可更换标识牌的容置腔,收容更换下的标识牌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卡牌容置位的的标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标识装置,包括本体和底座,所述本体上具有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以及设于本体内的中空容腔,所述中空容腔可为被暂时更换下的标识牌提供容置空间,所述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相向设置于本体的前、后侧面,所述本体主表面与底座竖直垂线之间具有小于90度的夹角,所述第二限位框的框体外表设有夜间可视的标识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宽度为本体高度的1/3-1/2。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45度-75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框包括底边沿和凸设于本体外表并位于本体左、右侧的卡槽条。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中空容腔横向贯穿本体的左、右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框外表加设有反光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标识部为具有荧光体的透明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标识部为反光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左右端面加设有反光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本体的前后侧面设第一限位框、第二限位框,在本体内设有可容置标识牌的中空容腔,所述中空容腔可为被暂时替换下的标识牌提供容置空间,更加实用方便;

2、在第二限位框的框体外表加设标识部,用于在夜间行车或行走时,可及时看见标识装置,避免踢伤或行车撞伤造成的人员伤害和金钱损失;

3、所述底座和本体外表面之间具有小于90度的夹角,整体结构置于地面上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一种标识装置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底座;20、本体;21、第一限位框;22、中空容腔;23、第二限位框;231、卡槽条;232、底边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标识装置,包括本体20和底座10,所述本体20上具有第一限位框21、第二限位框23、以及设于本体20内的中空容腔22,所述中空容腔22可为被暂时更换下的标识牌提供容置空间,所述第一限位框21和第二限位框23相向设置于本体20的前、后侧面,所述本体20主表面与底座10竖直垂线之间具有小于90度的夹角,所述第二限位框23的框体外表设有夜间可视的标识部。

具体地,所述底座10的宽度为本体20高度的1/3-1/2。

具体地,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为45度-75度。

具体地,所述第二限位框23包括底边沿232和凸设于本体20外表并位于本体20左、右侧的卡槽条231。标识牌沿着卡槽条231插入并挡止于底边沿232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中空容腔22横向贯穿本体20的左、右端面,便于抽取被暂时更换下的标识牌,操作更加方便。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框21外表加设有反光板。

具体地,所述标识部为具有荧光体的透明板。当然,所述标识部还可为反光板。优选地,所述底座10的左右端面加设有反光板。用于在夜间行车或行走时,可观察到标识装置的位置,避免不必要的踢伤和车辆撞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本体20的前后侧面设第一限位框21、第二限位框23,在本体20内设有可容置标识牌的中空容腔22,所述中空容腔22可为被暂时替换下的标识牌提供容置空间,更加实用方便;

2、在第二限位框23的框体外表加设标识部,用于在夜间行车或行走时,可及时看见标识装置,避免踢伤或行车撞伤造成的人员伤害和金钱损失;

3、所述底座10和本体20外表面之间具有小于90度的夹角,整体结构置于地面上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