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池教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的发展,能量和环境的的协调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电动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电动车的发展受到了不同因素的制约,其中关键的难题表现在能源(也就是电池)自身和能源管理两个方面。能源问题,也就是电池自身性能表现能力问题,比如电池寿命、安全系数、一致性等;能源管理问题,也就是动力电池管理问题,完善的电池管理系统不但可以让使用者及时、详细地了解电池状态,而且能够保证电池安全运行。那么,怎样在现有电池性能的条件下,更好地使电池服务使用者呢,改善和优化电池管理系统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使命了。
而锂电池管理系统的学习也被融合到教学当中,即锂电池管理系统模拟实验。现有的锂电池管理系统模拟实验在实训过程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组装电池组,直接将电池11并联后,采用正极连接线12、负极连接线13与电动车正、负极连接,操作中容易出现短路、正负极接反等现象而造成危险,甚至造成电池爆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护电路的电动车电池教学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动车电池教学系统,包括并联的至少两个电池,电池的正、负极分别联接正极连接线、负极连接线,正极连接线、负极连接线分别连接电动车的正极、负极,在每个电池的正极连接线上串联有第一保险丝,正极连接线之间并联有第二保险丝,第一保险丝、第二保险丝的设置将电池并联形成单级电池组,既满足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的功能要求,又能够防止并联电池相互短路、并联电路外部短路引起的大电流等故障。
进一步地,第一保险丝的电流额定值是第二保险丝的十倍,使得第一保险丝能够防止外部正负极短路的同时具备大电流工作能力,第二保险丝能够防止电池在单级电池组内部并联电池极性接反时短路。
进一步地,在第一保险丝与正极连接线的接口之间串联有二极管,二极管的额定电流值是第一保险丝的两倍,防止单级电池组插反而出现高压反向加载到单级电池组上,具有防插反保护功能。
进一步地,正极连接线的接口、负极连接线的接口分别为红色绝缘接口、黑色绝缘接口,便于识别,防止电池外部正、负极接反。
进一步地,电池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防止电池金属表面出现短路,可以更安全的组装电池组。
进一步地,正极连接线的接口之间的间距与负极连接线的接口之间的间距不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极性接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预防在锂电池管理系统模拟实验过程中高压触电,从而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预防锂电池管理系统模拟实验过程中电池短路,从而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预防锂电池管理系统模拟实验过程中电池极性插反,从而提高了试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管理系统模拟实验电池连接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管理系统模拟实验电池连接电路图。
图中标记为:1-电池,2-正极连接线,3-负极连接线,4-第一保险丝,5-第二保险丝,6-二极管,11-电池,12-正极连接线,13-负极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以两个锂电池1的并联电路为例,将两个电池1如图2所示并联,在两个电池1上均串联一个第一保险丝4、一个二极管6,在两电池1的并联电路之间连接一个第二保险丝5,第一保险丝4的额定电流值为10A,第二保险丝5的额定电流值为1A,为了防止单级电池1组插反而出现高压反向加载到单级电池1组上,二极管6的额定电流为20A。具有防插反保护,为了防止电池1金属表面出现短路,在电池1外表面设置有包覆电池1表面的绝缘层,绝缘层的材料可以选择聚四氟乙烯。实际制作时,首先将第一保险丝4、第二保险丝5、二极管6按图2所示位置焊接在电池1的底座上,然后用正极连接线2、负极连接线3将二极管6、第一保险丝4、第二保险丝5连接起来,在电池1底座上分别开有两个正极接口、两个负极接口,将正极连接线2、负极连接线3连接到正负极接口上,为了便于识别,防止将极性接反,正、负极接口分别采用红色绝缘接口、黑色绝缘接口,且两红色绝缘接口之间的间距小于两黑色绝缘接口之间的间距,最后再将电池放置电池底座上,用连接线将正、负极接口与电动车的正负极接口相连,即可进行试验。由于采用多级锂电池电池组串联,电压低于80V,以保障学生自己组装时候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