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6241发布日期:2018-11-24 10:5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的结构和外形也呈现多样化,当前的显示面板正在由早期的低屏占比向高屏占比过度,为了提升显示面板的屏占比,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局部挖槽结构(notch结构)的异形显示面板,在挖槽处设置摄像头和听筒等功能模块。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基于异形显示面板上设置有notch区n,使得异形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在第一方向a上位于notch区n两侧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以及在第二方向b上位于notch区n一侧且与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分别相连接的第三显示区aa3,显示区内设置有显示像素sp,扫描线s(图1中示出了部分扫描线s)基于扫描驱动电路sc的信号驱动显示像素sp。

由于notch区n的设置,异形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扫描线s断开,使得异形显示面板无法整体采用双边驱动的方式实现显示扫描驱动。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对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显示像素进行单边驱动,对第三显示区aa3的显示像素进行双边驱动。但是,由于异形显示面板整体驱动方式的不一致,会导致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与第三显示区aa3显示效果不均一的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实现异形显示面板整体采用相同的扫描驱动方式,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异形显示面板整体驱动方式不一致而导致的显示差异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异形显示面板。

该异形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显示区的边框区,显示面板具有缺口,显示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位于缺口两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以及在第二方向上位于缺口一侧的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通过第三区域连接,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多个位于显示区中阵列排布的像素,多个像素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像素行;多条扫描线,用于驱动像素行,多条扫描线包括:位于第三区域和第一区域中的多条第一类扫描线、位于第三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多条第二类扫描线、仅位于第一区域的多条第三类扫描线以及仅位于第二区域的多条第四类扫描线;同类扫描线不相邻;扫描驱动电路,位于边框区,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显示区两侧的第一主驱动电路组和第二主驱动电路组,以及,在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二区域一侧的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和位于第一区域一侧的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其中,第一主驱动电路组包括多个依次级联的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第二主驱动电路组包括多个依次级联的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包括多个依次级联的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包括多个依次级联的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依次连接第一类扫描线,第二主驱动电路组分别依次连接第二类扫描线,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依次连接第四类扫描线,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依次连接第三类扫描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意一种异形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扫描驱动方式,能够实现异形显示面板整体采用交叉驱动,使得异形显示面板整体的扫描驱动方式一致,避免了异形显示面板整体扫描驱动方式不一致而出现的显示差异。并且,基于交叉驱动的扫描方式,对于显示区两侧的边框,均衡设置扫描驱动单元,利于异形显示面板实现窄边框。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异形显示面板的扫描驱动时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异形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单元组的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时钟时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时钟时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时钟时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异形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异形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包围显示区aa的边框区ba,显示面板具有缺口n,显示区aa包括在第一方向a上位于缺口n两侧的第一区域aa1和第二区域aa2,以及在第二方向b上位于缺口n一侧的第三区域aa3,第一区域aa1和第二区域aa2通过第三区域aa3连接,其中,第一方向a与第二方向b交叉。

边框区ba包括在第一方向a上位于显示区aa两侧的第一边框区ba1和第二边框区ba2,以及在第一方向a上位于第一区域aa1与缺口n之间的第三边框区ba3和在第一方向a上位于第二区域aa1与缺口n之间的第四边框区ba4。

在显示区aa内,具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sp,多个像素sp形成多个沿第一方向a延伸的像素行;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由显示区aa向边框区ba延伸,且与边框区ba内设置的扫描驱动电路相连接的扫描线s,该扫描线s用于驱动像素行。

在本发明中,多条扫描线s包括位于第三区域aa3和第一区域aa1中的多条第一类扫描线s1、位于第三区域aa3和第二区域aa2中的多条第二类扫描线s2、仅位于第一区域aa1的多条第三类扫描线s3以及仅位于第二区域aa2的多条第四类扫描线s4,且同类扫描线不相邻,也即,在第二方向b上,第一区域aa1内的第一类扫描线s1和第三类扫描线s3依次交替设置,第二区域aa2内的第四类扫描线s4和第二类扫描线s2依次交替设置,第三区域aa3内的第二类扫描线s2和第一类扫描线s1依次交替设置。

对应于上述四类扫描线,扫描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主驱动电路组(左驱)、第二主驱动电路组(右驱)、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左驱辅)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右驱辅)。

第一主驱动电路组(左驱)驱动第一区域aa1和第三区域aa3内的显示像素,第二主驱动电路组(右驱)驱动第二区域aa2和第三区域aa3内的显示像素,关于第一主驱动电路组(左驱)和第二主驱动电路组(右驱)的组成结构,描述如下:

第一主驱动电路组(左驱)包括多个依次级联的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为第1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scz11、第2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scz12、第3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scz13、…、至最后一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例如,在图2中示出第一主驱动电路组(左驱)包括7个依次级联的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最后一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为第7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scz17。各个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依次连接第一类扫描线s1,各个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产生的扫描信号输出至与第一类扫描线s1相连接的显示像素sp。

第二主驱动电路组(右驱)包括多个依次级联的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为第1级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scz21、第2级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scz22、第3级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scz23、…、至最后一级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例如,在图2中示出第二主驱动电路组(右驱)包括6个依次级联的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最后一级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为第6级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scz26。各个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依次连接第二类扫描线s2,各个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产生的扫描信号输出至与第二类扫描线s2相连接的显示像素sp。

其中,第一主驱动电路组和第二主驱动电路组位于在第一方向a上显示区aa的两侧,例如,图2中,第一主驱动电路组位于第一边框区ba1,第二主驱动电路组位于第二边框区ba2,或者,第一主驱动电路组位于第二边框区ba2,第二主驱动电路组位于第一边框区ba1。

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左驱辅)驱动第二区域aa2内的显示像素,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右驱辅)驱动第一区域aa1内的显示像素,关于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左驱辅)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右驱辅)的组成结构,描述如下:

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左驱辅)包括多个依次级联的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为第1级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11、第2级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12、第3级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13、…、至最后一级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例如,在图2中示出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左驱辅)包括3个依次级联的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最后一级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为第3级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13。各个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依次连接第四类扫描线s4,各个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产生的扫描信号输出至与第四类扫描线s4相连接的显示像素sp。

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右驱辅)包括多个依次级联的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为第1级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21、第2级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22、…、至最后一级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例如,在图2中示出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右驱辅)包括2个依次级联的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最后一级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为第2级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22。各个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依次连接第三类扫描线s3,各个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产生的扫描信号输出至与第三类扫描线s3相连接的显示像素sp。

其中,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左驱辅)位于在第一方向a上第二区域aa2的一侧,具体可位于第二边框区ba2或第四边框区ba4,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右驱辅)位于在第一方向a上第一区域aa1的一侧,具体可位于第一边框区ba1或第三边框区ba3。

在该实施例中,各驱动电路组之间没有级联关系,也即各驱动电路组相互独立,每个驱动电路组中驱动电路单元均包括扫描信号输入端和扫描信号输出端,对于级联的多个驱动电路单元,第1级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接收移位起始信号,从第2级驱动电路单元开始,至最后一级驱动电路单元,每一级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上一级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出端。例如,对于级联的多个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第1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scz11的扫描信号输入端接收移位起始信号,从第2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scz12开始,至最后一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scz17,每一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上一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出端,其他驱动电路组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对于每一个驱动电路组,在各自的移位起始信号的控制下,驱动电路组的各级驱动电路单元能够分别依次输出扫描信号,在一种实施例中,第1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scz11与第1级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11接收相同时序的第一移位起始信号,第1级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scz21与第1级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21接收相同时序的第二移位起始信号,且第一移位起始信号超前于第二移位起始信号一个单位时间,可使异形显示面板整体实现交叉驱动。同时,由于第1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scz11与第1级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11的移位起始信号相同,第1级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scz21与第1级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21的移位起始信号相同,可以使面板整体位于同一像素行的显示像素被同时扫描,能够简化显示面板上数据驱动信号的驱动时序,进而降低集成电路的功耗。

同时,由于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分别相互独立,因而,在显示面板生产出厂前的测试过程中,可分别灵活控制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进行扫描驱动,例如仅控制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对第二区域aa2进行单边扫描,又如,仅控制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和第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驱动与第一边框区ba1相邻的显示区内的显示像素,从而能够灵活测试显示面板中不同区域的显示情况,极大地丰富了点屏方式。

具体地,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异形显示面板的扫描驱动时序图,如图3所示,每个时钟脉冲信号持续两个单位时间t,且第一移位起始信号stv1超前于第二移位起始信号stv2一个单位时间t。

第一移位起始信号stv1输入至第1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scz11之后,每间隔两个单位时间t之后,第1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scz11至第7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scz17依次输出一个时钟脉冲信号作为扫描信号,分别输出至第一类扫描线s1,同时,在第二方向b上,各第一类扫描线s1分别为显示面板上的第1根、第3根、第5根至第13根扫描线s,在图3中依次记为s1.1、s3.1、s5.1至s13.1(其中,“.”之前的数字表示扫描线在显示面板上的位置,“.”之后的数字表示扫描线所属的类型,例如,对于第一类扫描线,“.”之后的数字为1),也即,各级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依次输出扫描信号至扫描线s1.1、s3.1、s5.1至s13.1,图中可以看出,扫描线s1.1、s3.1、s5.1至s13.1上接收到的时钟脉冲信号依次相差两个单位时间t。

第一移位起始信号stv1输入至第1级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11之后,每间隔两个单位时间t之后,第1级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11至第3级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13依次输出一个时钟脉冲信号作为扫描信号,分别输出至第四类扫描线s4,同时,在第二方向b上,各第四类扫描线s4分别为显示面板上的第1根、第3根至第5根扫描线s,在图3中依次记为s1.4、s3.4至s5.4,也即,各级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依次输出扫描信号至s1.4、s3.4至s5.4,图中可以看出,扫描线s1.4、s3.4至s5.4上接收到的时钟脉冲信号依次相差两个单位时间t,且扫描线s1.1与扫描线s1.4、扫描线s3.1与扫描线s3.4以及扫描线s5.1与扫描线s5.4,每一对扫描线接收到的时钟脉冲信号的时序相同,保证位于第一区域aa1和第二区域aa2内且在第一方向a上位于同一像素行的显示像素同时被驱动。

滞后于第一移位起始信号stv1一个单位时间t的第二移位起始信号stv2输入至第1级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scz21之后,每间隔两个单位时间t之后,第1级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scz21至第6级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scz26依次输出一个时钟脉冲信号作扫描信号,分别输出至第二类扫描线s2,同时,在第二方向b上,各第二类扫描线s2分别为显示面板上的第2根、第4根、第6根至第12根扫描线s,在图3中依次记为s2.2、s4.2、s6.2至s12.2,也即,各级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依次输出扫描信号至s2.2、s4.2、s6.2至s12.2,图中可以看出,扫描线s2.2、s4.2、s6.2至s12.2上接收到的时钟脉冲信号依次相差两个单位时间t。

第二移位起始信号stv2输入至第1级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21之后,每间隔两个单位时间t之后,第1级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21至第2级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scf22依次输出扫描信号,分别输出至第三类扫描线s3,同时,在第二方向b上,各第三类扫描线s3分别为显示面板上的第2根至第4根扫描线s,在图3中依次记为s2.3至s4.3,也即,各级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依次输出扫描信号至s2.3至s4.3,图中可以看出,扫描线s2.3至s4.3上接收到的时钟脉冲信号依次相差两个单位时间t,且扫描线s2.2与扫描线s2.3以及扫描线s4.2与扫描线s4.3,每一对扫描线接收到的时钟脉冲信号的时序相同,保证位于第一区域aa1和第二区域aa2内且在第一方向a上位于同一像素行的显示像素同时被驱动。

同时,相邻的扫描线s上接收到的时钟脉冲信号相差一个单位时间,例如,扫描线s1.1、s2.2、s3.1、s4.2、s5.1、s6.2至s12.2、s13.1上接收到的时钟脉冲信号依次相差一个单位时间,实现了显示面板上像素行在第二方向b上的依次扫描,能够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提供emit信号,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上的scan信号共同控制显示像素的信号写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该实施例中的扫描驱动电路提供emit信号时,该实施例中的扫描线s相应为扫描控制信号线emit走线,而不是scan走线。并且,在异形显示面板的各个区域中,相邻的像素行均通过不同的驱动电路组进行交叉驱动,使得异形显示面板整体的扫描驱动方式一致。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异形显示面板,提供了一种新的扫描驱动方式,能够实现异形显示面板整体采用交叉驱动,使得异形显示面板整体的扫描驱动方式一致,避免了异形显示面板整体扫描驱动方式不一致而出现的显示差异。并且,基于交叉驱动的扫描方式,对于显示区两侧的边框,均衡设置扫描驱动单元,利于异形显示面板实现窄边框。

具体地,关于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的设置位置,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右驱辅)位于第二边框区ba2,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右驱辅)位于第一边框区ba1,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异形显示面板,缺口n两侧的边框区无需设置驱动电路单元,能够节省缺口n两侧的边框区面积,利于增大缺口的空间。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右驱辅)位于第三边框区ba3,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右驱辅)位于第四边框区ba4,能够节省出第一边框区ba1和第二边框区ba2的空间来设置其他信号走线。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或图4,每一个像素行由一条扫描线s驱动,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大小相同,因而,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内扫描线s的数量相同,且基于第一类扫描线s1与第三类扫描线s4驱动同一像素行,第二类扫描线s2与第三类扫描线s3驱动同一像素行,因而,第一类扫描线s1与第四类扫描线s4的数量相同,第二类扫描线s2与第三类扫描线s3的数量相同,对于第三类扫描线s3(或第二类扫描线s2)的数量与第四类扫描线s4(或第一类扫描线s1)的数量,基于第三类扫描线s3(或第二类扫描线s2)与第四类扫描线s4(或第一类扫描线s1)在第一方向a上交替设置的特点,第三类扫描线s3(或第二类扫描线s2)与第四类扫描线s4(或第一类扫描线s1)相同或数量之差等于1,其中,图2示出的第三类扫描线s3为2条,第四类扫描线s4为3条,二者数量之差等于1。

可选地,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三类扫描线s3的数量与第四类扫描线的数量之差大于1,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大小不同,具体地,图5示出的第三类扫描线s3为1条,第四类扫描线s4为3条,二者数量之差等于2,第一显示区aa1的面积小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面积。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异形显示面板,使得缺口两侧的显示区不对称的异形显示面板整体的扫描驱动方式也能够一致,在缺口两侧的显示区发生变化时,相应变化驱动电路组内驱动电路单元的数量即可,不同驱动电路组之间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因而,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缺口两侧的显示区的大小,使得异形显示面板的整体形状设计更加自由。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单元组原理图,图6中的驱动电路单元组可以为前述的任意一种驱动电路单元组,包括多个相互级联的驱动电路单元scu1至驱动电路单元scun,各类驱动电路单元(第一主驱动电路单元、第二主驱动电路单元、第一辅助驱动电路单元或第二辅助驱动电路单元)均可参照图6中的驱动电路单元。驱动电路单元scu1至驱动电路单元scun中,任意一级驱动电路单元均包括:扫描信号输入端in、扫描信号输出端out和移位信号输出端next、时钟信号输入端ck和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xck,其中,扫描信号输出端out和移位信号输出端next电连接,二者输出的信号时序相同。在一个驱动电路组中,各个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出端out分别对应连接一类扫描线,第1级驱动电路单元scu1的扫描信号输入端in接收移位起始信号,从第2级驱动电路单元scu2至最后一级驱动电路单元scun,各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in连接上一级驱动电路单元的移位信号输出端next,时钟信号输入端ck用于接收时钟信号,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ck用于接收反相时钟信号。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时钟时序图,同时参考图6和图7,第一主驱动电路组(左驱)与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左驱辅)接收的时钟信号均为第一时钟信号ck1,接收的反相时钟信号为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第一时钟信号ck1与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的相位差为180度,实现第一时钟信号ck1与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反相;第二主驱动电路组(右驱)与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右驱辅)接收的时钟信号为第二时钟信号ck2,接收的反相时钟信号为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第二时钟信号ck2与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的相位差为180度,实现第二时钟信号ck2与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反相,同时,第二时钟信号ck2比第一时钟信号ck1滞后90度,通过设置第二时钟信号ck2比第一时钟信号ck1滞后90度,使得显示面板中从顶部到底部的驱动电路单元输出的扫描信号依次滞后90度,实现依次扫描。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表示出该实施例的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图8中仅示出了异形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参考图6和图8,异形显示面板还包括集成电路ic,集成电路ic包括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第一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和移位起始信号输出端,其中,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时钟信号ck1,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时钟信号ck2,第一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第二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移位起始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移位起始信号stv。

其中,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左驱)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左驱辅)中的各驱动电路单元的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以向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中各驱动电路单元的时钟信号输入端提供第一时钟信号ck1;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右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右驱辅)中的各驱动电路单元的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以向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右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中各驱动电路单元的时钟信号输入端提供第二时钟信号ck2。

第一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左驱)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左驱辅)中的各驱动电路单元的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以向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左驱)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左驱辅)中的各驱动电路单元的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提供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第二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右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右驱辅)中的各驱动电路单元的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以向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右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右驱辅)中的各驱动电路单元的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提供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

移位起始信号输出端与各驱动电路组的第1级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以向各驱动电路组的第1级驱动电路单元提供移位起始信号stv。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时钟时序图,其中,图8所示的异形显示面板的时钟时序如图9所示,时钟信号的一个时钟周期t包括四个单位时间t,在一个扫描周期内,移位起始信号stv为第一电平的时间持续三个单位时间t,在三个单位时间t内,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在前两个单位时间t内为第一电平,第一时钟信号ck1与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的相位差为180度,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在后两个单位时间内为第一电平,第二时钟信号ck2与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的相位差为180度,其中,第一电平为扫描信号输出端输出的有效电平,该实施例中以高电平为例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例提供的异形显示面板中,在移位起始信号stv持续为高电平的前两个单位时间t内,通过第一时钟信号ck1和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的控制,在后续的两个单位时间t内,也即第一时间t1内,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左驱)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左驱辅)的第一级驱动电路单元输出扫描信号,之后,随着第一时钟信号ck1和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的控制,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左驱)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左驱辅)的各级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依次输出扫描信号。

第二时钟信号ck2比第一时钟信号ck1滞后90度,因而,在移位起始信号stv持续为高电平的后两个单位时间t内,通过第二时钟信号ck2和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的控制,在后续的两个单位时间t内,也即第二时间t2内,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左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左驱辅)的第一级驱动电路单元输出扫描信号,之后,随着第二时钟信号ck2和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的控制,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左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左驱辅)的各级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依次输出扫描信号。从而完成异形显示面板上各扫描线的依次扫描。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异形显示面板,各驱动电路组的第一级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连接至集成电路的同一端口,通过一个端口提供相同的移位起始信号,再基于时钟信号的控制实现异形显示面板上各扫描线的依次扫描,使得集成电路的端口少,降低集成电路的成本,显示面板的边框区的走线少,利于异形显示面板形成窄边框。

可选地,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表示出该实施例的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图10中仅示出了异形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参考图6和图10,异形显示面板还包括集成电路ic,集成电路ic包括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第一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第二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第一移位起始信号输出端和第二移位起始信号输出端,其中,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时钟信号ck1,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时钟信号ck2,第一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第二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第一移位起始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移位起始信号stv1,第二移位起始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移位起始信号stv2。

其中,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左驱)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左驱辅)中的各驱动电路单元的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以向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中各驱动电路单元的时钟信号输入端提供第一时钟信号ck1;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右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右驱辅)中的各驱动电路单元的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以向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右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中各驱动电路单元的时钟信号输入端提供第二时钟信号ck2。

第一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左驱)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左驱辅)中的各驱动电路单元的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以向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左驱)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左驱辅)中的各驱动电路单元的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提供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第二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右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右驱辅)中的各驱动电路单元的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以向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右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右驱辅)中的各驱动电路单元的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提供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

第一移位起始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左驱)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左驱辅)中的第1级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以向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左驱)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左驱辅)中的第1级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提供第一移位起始信号stv1;第二移位起始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右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右驱辅)中的第1级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以向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左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左驱辅)中的第1级驱动电路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提供第二移位起始信号stv2。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时钟时序图,其中,图10所示的异形显示面板的时钟时序如图11所示,时钟信号的一个时钟周期t包括四个单位时间t,在一个扫描周期内,第一移位起始信号stv1和第二移位起始信号stv2为第一电平的时间分别持续两个单位时间t,在第一移位起始信号stv1为第一电平的两个单位时间t内,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为第一电平,在第二移位起始信号stv2为第一电平的两个单位时间t内,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为第一电平,第二时钟信号ck2与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的相位差为180度,第二移位起始信号stv2比第一移位起始信号stv1滞后90度,其中,第一电平为扫描信号输出端输出的有效电平,该实施例中以高电平为例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例提供的异形显示面板中,在第一移位起始信号stv持续为高电平的两个单位时间t内,通过第一时钟信号ck1和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的控制,在后续的两个单位时间t内,也即第一时间t1内,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左驱)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左驱辅)的第一级驱动电路单元输出扫描信号,之后,随着第一时钟信号ck1和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的控制,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左驱)和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左驱辅)的各级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依次输出扫描信号。

第二时钟信号ck2比第一时钟信号ck1滞后90度,第二移位起始信号stv2比第一移位起始信号stv1滞后90度,因而,在第二移位起始信号stv持续为高电平的两个单位时间t内,通过第二时钟信号ck2和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的控制,在后续的两个单位时间t内,也即第二时间t2内,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左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左驱辅)的第一级驱动电路单元输出扫描信号,之后,随着第二时钟信号ck2和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的控制,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左驱)和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左驱辅)的各级驱动电路单元分别依次输出扫描信号。从而完成异形显示面板上各扫描线的依次扫描。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异形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单元的电路结构图,在该实施例中,有效电平为高电平,也即扫描信号为高电平脉冲信号,其中,驱动电路单元还包括:

第一开关管t1,第一开关管t1的第一端电连接扫描信号输入端in,第一开关管t1的控制端电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端ck;

第二开关管t2,第二开关管t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管t2的控制端电连接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xck;

第三开关管t3,第三开关管t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开关管t2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管t3的第二端持续接收高电平电源信号vgh;

第四开关管t4,第四开关管t4的第一端电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端ck,第四开关管t4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三开关管t3的控制端;

第五开关管t5,第五开关管t5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四开关管t4的第二端,第五开关管t5的第二端持续接收低电平电源信vgl号,第五开关管t5的控制端电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端ck;

第六开关管t6,第六开关管t6的第一端电连接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xck,第六开关管t6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三开关管t3的控制端;

第七开关管t7,第七开关管t7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六开关管t6的第二端,第七开关管t7的控制端电连接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xck;

第八开关管t8,第八开关管t8的第一端持续接收高电平电源信号vgh,第八开关管t8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七开关管t7的第二端,第八开关管t8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端;

第九开关管t9,第九开关管t9的第一端持续接收低电平电源信号vgl,第九开关管t9的第二端电连接扫描信号输出端out,第九开关管t9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端;

第十开关管t10,第十开关管t10的第一端电连接扫描信号输出端out,第十开关管t10的第二端持续接收高电平电源信号vgh,第十开关管t10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七开关管t7的第二端;

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反相时钟信号输入端xck,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t1的第二端;

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六开关管t6的控制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电连接第六开关管t6的第二端;

第三电容c3,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持续接收高电平电源信号vgh,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电连接第十开关管t10的控制端。

可选地,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异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图13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集成电路ic与各驱动电路组之间的走线均位于边框区,避免集成电路ic与各驱动电路组之间的走线,特别是时钟信号线对显示区内的信号线产生影响。

具体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产生第一时钟信号ck1的第一时钟信号端、产生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的第一反相时钟信号端与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之间的走线由显示区左侧的边框区拉线,产生第一时钟信号ck1的第一时钟信号端、产生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的第一反相时钟信号端与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之间的走线由显示区右侧的边框区拉线。产生第二时钟信号ck2的第二时钟信号端、产生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的第二反相时钟信号端与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之间的走线由显示区右侧的边框区拉线,产生第二时钟信号ck2的第二时钟信号端、产生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的第二反相时钟信号端与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之间的走线由显示区左侧的边框区拉线,在缺口底部(即第三区域在缺口位置的边缘)不设置信号走线,能够减小缺口位置处边框区的宽度。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产生第一时钟信号ck1的第一时钟信号端、产生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的第一反相时钟信号端与第一主驱动电路组scz1之间的走线,与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之间的走线,均由显示区左侧的边框区拉线,拉线至缺口处,再沿着与缺口相邻的边框区走线至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产生第二时钟信号ck2的第二时钟信号端、产生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的第二反相时钟信号端与第二主驱动电路组scz2之间的走线,与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之间的走线,均由显示区右侧的边框区拉线,拉线至缺口处,再沿着与缺口相邻的边框区走线至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能够减少显示区左右两侧边框区的走线。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输出第一时钟信号ck1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反向时钟信号xck1的第一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之间的连接线经由显示区走线,输出第二时钟信号ck2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反向时钟信号xck2的第二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之间的连接线也经由显示区走线。通过在显示区内走线,能够减少边框区走线,对于异形显示面板,为了补偿驱动线的负载不均衡,通常需要在缺口附近的边框区设置补偿电容,将上述连接线经由显示区走线,能够节省出异形显示面板上边框的面积,以布置该补偿电容。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0,输出第一时钟信号ck1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一反相时钟信号xck1的第一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辅助驱动电路组scf1之间的连接线经由第一走线区走线,其中,第一走线区为第一区域aa1中与第三区域aa3距离最近的一条扫描线与第三区域aa3中与第一区域aa1距离最近的一条扫描线之间的显示区,在图10中,该第一走线区为显示面板由上至下第一区域aa1内第五根扫描线与第三区域aa3中第一根扫描线之间的区域。输出第二时钟信号ck2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出端、输出第二反相时钟信号xck2的第二反相时钟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辅助驱动电路组scf2之间的连接线经由第二走线区走线,第二走线区为第二区域aa2中与第三区域aa3距离最近的一条扫描线与第三区域aa3中与第二区域aa2距离最近的一条扫描线之间的显示区,在图10中,该第二走线区为显示面板由上至下第二区域aa2内第五根扫描线与第三区域aa3中第一根扫描线之间的区域。对比图8与图10,在图8中,走线l1、l2、l3和l4均位于边框区,在图10中,走线l1、l2、l3和l4具有在显示区中延伸的部分。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异形显示面板,将各时钟信号线先从边框区向上拉至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的高度,而不从显示区向上拉线,能够减少时钟信号对显示像素的影响;在拉至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的高度之后,经由显示区内的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走线,减少缺口底部边框区的走线,有利于增大缺口,并且能够对缺口底部边框区的其他信号线进行避让。而且可以进一步使主驱动电路与对应的辅助驱动电路同步,并且主、辅助驱动电路中控制同一像素行的主、辅助驱动单元也可以更好的同步,更有利于面板整体位于同一像素行的显示像素被同时扫描。简化显示面板走线结构,减小边框的同时,更好的简化显示面板上驱动信号的驱动时序,降低集成电路的功耗。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形显示面板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和包裹于壳体之内的异形显示面板,该异形显示面板为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异形显示面板,具有相应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达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扫描驱动方式,能够实现异形显示面板整体采用交叉驱动,使得异形显示面板整体的扫描驱动方式一致,避免了异形显示面板整体扫描驱动方式不一致而出现的显示差异。并且,基于交叉驱动的扫描方式,对于显示区两侧的边框,均衡设置扫描驱动单元,利于异形显示面板实现窄边框。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