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显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4339发布日期:2019-01-28 13:2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显示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产品的显示效果不断改善,从而使得显示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通常采用固定的刷新频率更新画面,这将导致在一些应用场合(如,在游戏app中),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在另一些场合则会导致消耗大量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显示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所述显示面板的每个显示周期包括:向每个像素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阶段和停止提供所述驱动信号的空白阶段,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目标刷新频率与多个频率调节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

当接收到频率调节指令时,检测显示面板当前的刷新频率是否与所述频率调节指令所对应的目标刷新频率相等,若不等,则保持显示面板当前的驱动阶段的时长不变,并调节所述空白阶段的时长,以使将所述显示面板当前的刷新频率调节为对应于所述频率调节指令的目标刷新频率。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中设置有发光单元;所述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显示周期,向所述像素提供发光控制信号,所述发光控制信号包括: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部分和处于无效电平状态的部分;

其中,所述空白阶段的时长调节前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在显示周期中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长与所述显示周期的时长之比保持不变。

可选地,所述发光控制信号为在所述有效状态和所述无效状态之间切换的周期信号,所述空白阶段的时长在调节前后的差值为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的整数倍。

可选地,当接收到频率调节指令,且当前的刷新频率与所述频率调节指令对应的目标刷新频率不等时,所述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当前显示周期中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数量确定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所述显示面板的每个显示周期包括:驱动阶段和空白阶段;所述显示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模块,用于在显示周期的显示驱动阶段,向每个像素写入数据信号;并在所述显示周期的空白阶段,停止写入所述数据信号;所述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

映射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目标刷新频率与多个频率调节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

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频率调节指令时,检测显示面板当前的刷新频率是否与所述频率调节指令对应的目标刷新频率相等,若不等,则保持显示面板当前的驱动阶段的时长不变,并调节所述空白阶段的时长,以使将所述显示面板当前的刷新频率调节为对应于所述频率调节指令的目标刷新频率。

可选地,每个像素中设置有发光单元,所述驱动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周期,向所述像素提供发光控制信号,所述发光控制信号包括: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部分和处于无效电平状态的部分;

其中,所述空白阶段的时长调节前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在显示周期中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长与所述显示周期的时长之比保持不变。

可选地,述发光控制信号为在所述有效状态和所述无效状态之间切换的周期信号,所述空白阶段的时长在调节前后的差值为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的整数倍。

可选地,所述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显示周期中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数量确定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栅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设置;每个像素对应一条栅线和一条数据线;所述栅线和数据线均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所述像素中设置有发光单元和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写入晶体管、发光控制晶体管和电容;其中,

所述写入晶体管的栅极与相应的栅线相连,所述写入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相应的数据线相连,所述写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电源端相连,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连,所述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驱动模块相连;

所述电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极相连;

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二极与低电平信号端相连。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显示周期中各行像素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像素中设置的发光单元和像素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和图4b分别为一具体实例中刷新频率调节前后的信号时序图;

图5为刷新频率由90hz切换为60hz前后的gamma2.2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首先应当理解的是,显示面板显示任意一帧画面的时间(即,显示周期frame)均包括驱动阶段和空白阶段(blank阶段)。在驱动阶段,驱动模块向每个像素提供驱动信号,在空白阶段,驱动模块停止向像素提供驱动信号。图1为显示周期中各行像素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每个显示周期frame,驱动模块为像素逐行提供驱动信号,像素处于驱动子阶段tr。驱动子阶段tr的时长为(1/f-vbp-vfp-vsw)/nl,其中,vbp为帧同步信号vsync的后肩,vfp为帧同步信号vsync的前肩,vsw为帧同步信号vsync的脉宽,nl为像素的行数;vbp、vfp与vsw之和即为空白阶段的时长。像素接收到驱动信号之后开始发光,进入发光子阶段el。更具体地,驱动模块为每个像素提供驱动信号包括:对像素进行复位,之后向像素写入数据信号,从而使像素的发光亮度与写入像素的数据信号相对应。即,驱动阶段为:从向第一行像素提供驱动信号的开始时刻到向最后一行像素提供驱动信号的结束时刻之间的阶段;空白阶段则为:从向最后一行像素提供驱动信号的结束时刻至下一帧中向第一行像素提供驱动信号的开始时刻之间的阶段。另外,在每个显示周期frame中,可以通过向像素提供发光控制信号,以使像素工作过程可以包括多个间隔的发光子阶段el。

可以理解的是,当显示面板的显示周期frame越长,则画面的刷新频率越小;当显示面板的显示周期frame越短,则画面的刷新频率越大。目前的显示产品中,画面的刷新频率是固定的,但是对于不同的显示界面,用户的需求往往不同,例如,在手机或电脑中,用户往往对游戏界面有着极高的要求,为了达到逼真且无拖拉的显示效果,则需要达到较高的刷新频率;而对于其他界面(如,音乐播放界面),用户则对界面的要求并不高,这时,过高的刷新频率将会浪费更多的能耗。

为了满足用户对显示界面的不同需求,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所述显示面板的每个显示周期包括:向每个像素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阶段和停止提供驱动信号的空白阶段。驱动阶段和空白阶段的具体解释说明已在上文提及,这里不再赘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s1、获取多个目标刷新频率与多个频率调节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该映射关系可以预先设置并存储。在一些实施例中,频率调节指令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而产生。例如,用户在进入不同类别的界面的同时,产生不同的频率调节指令;具体地,音乐播放界面和文档界面为第一类显示界面;游戏界面和视频界面为第二类显示界面;用户在进入第一类别的界面时,处理模块产生第一频率调节指令,此时对应的目标刷新频率可以为第一刷新频率,如60hz;用户在进入第二类别的界面时,处理模块产生第二频率调节指令,此时对应的目标刷新频率为第二刷新频率,如90hz。在另一实施例中,频率调节指令可以由处理模块通过检测和计算后产生;具体地,当处理模块检测到当前显示过程中,每单位时间内显示的画面中,相同画面的数量达到一定阈值时,则表示当前影像的变化较小,可以降低刷新频率,此时,产生第一频率调节指令;反之,则产生第二频率调节指令。

当然,频率调节指令的数量不限于上述两种,也可为多种。

s2、当接收到频率调节指令时,检测显示面板当前的刷新频率是否与频率调节指令所对应的目标刷新频率相等;若不等,则进行步骤s21;若相等,则进行步骤s22。

s21、保持显示面板当前的驱动阶段的时长不变,并调节空白阶段的时长,以将显示面板当前的刷新频率调节为对应于频率调节指令的目标刷新频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目标刷新频率大于当前的刷新频率时,则保持当前的驱动阶段的时长不变,而将空白阶段的时长减小,从而使得显示周期的时长减小,进而将当前的刷新频率增大至目标刷新频率;当目标刷新频率小于当前的刷新频率时,则保持当前的驱动阶段的时长不变,而将空白阶段的时长增大,从而使显示阶段的时长增大,进而将当前的刷新频率减小至目标刷新频率。

s22、保持当前的刷新频率。即,保持当前的驱动阶段的时长和空白阶段的时长均不变。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中,显示面板并不是以固定的频率进行刷新频率,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指令,从而满足用户对某些画面的高品质要求,改善用户体验;并在一些不需要高频刷新画面的界面中,降低刷新频率,从而降低功耗。

本发明的显示控制方法尤其适用于控制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其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栅线和数据线交叉设置,以限定出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对应一条栅线和一条数据线。像素中设置有发光单元和像素电路。所述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显示周期,向像素提供发光控制信号,发光控制信号包括: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部分和处于无效电平状态的部分。

图3为像素中设置的发光单元和像素电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t2、写入晶体管t1、发光控制晶体管t3和电容c。写入晶体管t1的栅极与相应的栅线gate相连,写入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相应的数据线data相连,写入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t2的栅极相连。驱动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电源端vdd相连,驱动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发光控制晶体管t3的第一极相连,发光控制晶体管t3的栅极与发光控制端em相连。电容c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晶体管t2的栅极和第一极相连。发光单元10的第一极与发光控制晶体管t3的第二极相连,发光单元10的第二极与低电平信号端vss相连。

其中,发光控制端em用于向发光控制晶体管t3的栅极提供发光控制信号。发光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是指,发光控制信号控制发光控制晶体管t3导通时所对应的电平状态;发光控制信号处于“无效电平状态”是指,发光控制信号控制发光控制晶体管t3关闭时所对应的电平状态。当发光控制晶体管t3为p型晶体管时,有效电平状态为低电平状态;无效电平状态为高电平状态;当发光控制晶体管t3为n型晶体管时,则有效电平状态为高电平状态,无效电平状态为低电平状态。在本发明中,以各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为例进行描述。

在每个显示周期的驱动阶段,驱动模块为像素逐行提供扫描信号,当像素电路中的写入晶体管t1的栅极接收到扫描信号时,写入晶体管t1导通,从而将数据线上的数据信号写入驱动晶体管t2的栅极,并存储在电容c中,进而使得驱动晶体管t2导通,为发光单元10提供驱动电流;并且在电容c的存储作用下,使得驱动晶体管t2保持导通。而当发光控制端em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发光控制晶体管t3导通;当发光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发光控制晶体管t3关断;因此,发光控制信号在显示周期中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长决定了发光单元的发光时长。而在显示一帧画面的过程中,对于人眼来说,发光单元10的发光时间在显示周期中所占的时间比例不同,则人眼感受到的亮度也不同。

为了保证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调节前后,画面的亮度不会出现差异,优选地,空白阶段的时长调节前后,发光控制信号在显示周期中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长与显示周期的时长之比保持不变,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调节前后,发光单元在显示周期中的发光时长与显示周期的时长之比保持不变,进而使得画面的亮度保持不变。

具体地,发光控制信号为在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之间切换的周期信号。此时,当接收到频率调节指令,且当前的刷新频率与频率调节指令对应的目标刷新频率不等时,显示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当前显示周期中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数量确定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从而在步骤s21中调节空白阶段的时长时,根据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和目标刷新频率调节空白阶段的时长,使得空白阶段的时长在调节前后的差值为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的整数倍。

具体地,设当前显示周期中,发光控制信号包括n1个周期,当前刷新频率为f1,目标刷新频率为f2,则空白阶段的时长调节之后,发光控制信号在每个显示周期中的周期个数n2=n1*f1/f2。图4a为和图4b分别为一具体实例中刷新频率调节前后的信号时序图。其中,在每个显示周期,控制模块产生驱动控制信号te,如图4a和图4b所示,驱动控制信号te在驱动阶段呈有效电平状态,在空白阶段呈无效电平状态。驱动模块根据驱动控制信号在驱动阶段为各像素提供驱动信号,在空白阶段停止提供驱动信号。图4a所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为90hz,此时,如图4a所示,发光控制信号estv在每个显示周期中包括4个周期,那么,发光控制信号estv每个周期的时长为显示周期时长的1/4。图4b所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刷新频率为60hz,为了将刷新频率由90hz调节为60hz,则通过增加空白阶段的时长,使得发光控制信号estv在每个显示周期中具有4*90/60=6个周期。

图5给出了将刷新频率由90hz切换为60hz前后的gamma2.2曲线,在图5中,刷新频率为90hz时的gamma2.2曲线和刷新频率为60hz的gamma2.2曲线完全重合,即,刷新频率在90hz和60hz之间切换前后,显示面板的亮度不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控制方法中,显示面板并不是以固定的频率进行刷新频率,而是可以根据不同的指令,从而满足用户对某些画面的高品质要求,并在一些不需要高频刷新画面的界面中,降低刷新频率,从而降低功耗。另外,在刷新频率调节前后,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变。并且,显示控制方法便于实现,可以节约产线时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如上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中设置有发光单元。显示面板的每个显示周期包括:驱动阶段和空白阶段。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显示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模块20、映射获取模块30和控制模块40。

驱动模块20用于在显示周期的显示驱动阶段,向每个像素写入数据信号;并在显示周期的空白阶段,停止写入数据信号。其中,显示面板的栅线和数据线以及像素电路中的发光控制端均与驱动模块20相连,驱动模块20逐行为栅线提供扫描信号,并通过数据线为像素提供数据信号;驱动电路20还用于在显示周期,通过发光控制端向像素提供发光控制信号,发光控制信号包括: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部分和处于无效电平状态的部分。并且,发光控制信号为在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之间切换的周期信号。

映射获取模块30用于获取多个目标刷新频率与多个频率调节指令之间的映射关系。

控制模块40用于在接收到频率调节指令时,检测显示面板当前的刷新频率是否与频率调节指令对应的目标刷新频率相等,若不等,则保持显示面板当前的驱动阶段的时长不变,并调节空白阶段的时长,以使将显示面板当前的刷新频率调节为对应于频率调节指令的目标刷新频率。

显示控制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50,计算模块50用于根据每个显示周期中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数量确定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其中,空白阶段的时长调节前后,发光控制信号在显示周期中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长与显示周期的时长之比保持不变。当发光控制信号为周期信号时,空白阶段的时长在调节前后的差值为发光控制信号的周期的整数倍。其中,对空白阶段的时长的调节即为:驱动模块20为最后一行像素提供驱动信号结束之后,对驱动模块20的等待时间进行调节。具体调节原理已在上文进行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显示控制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像素中设置有发光单元和像素电路,像素电路的具体结构已在上文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所述显示设备可以为手机、显示器、平板电脑、导航仪等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器件。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