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8100发布日期:2019-05-24 21:2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已经在各类教学中得到日益广泛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的出现,使得课堂授课更加的生动,相当于传统的板书授课,不但师生免于粉笔碎末的侵害,而且增加了趣味性,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然而现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不便搬运移动和调整,只能在固定位置进行教学,并且没有安装有扩音装置,有的老师在嗓子不便的情况下需要自带扩音器,带来许多的不便,并且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才能对计算机进行操作,而学生只能在讲台下听讲而不能使用讲台进行答题或操作演示。

综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不便搬运移动和调整,只能在固定位置进行教学,并且没有安装有扩音装置,有的老师在嗓子不便的情况下需要自带扩音器,带来许多的不便,并且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才能对计算机进行操作,而学生只能在讲台下听讲而不能使用讲台进行答题或操作演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设置有:外箱、升降柱、显示屏、推盖、抽屉、音响、支腿、底板、万向轮、计算机主机机箱、推盖滑槽、吸附式折叠台灯、机箱散热孔及电源连接开孔。外箱中内部设有升降柱,升降柱与显示屏连接,外箱边缘设置推盖,外箱前中下部设有抽屉,外箱后面安装有吸附式折叠台灯,外箱下部为支腿,外箱下部左侧为计算机主机机箱,计算机主机机箱左侧开有机箱散热孔及电源连接开孔,计算机主机机箱右侧安装有音响,支腿下方为底板,底板下方安装万向轮。

进一步,外箱边缘设有滑槽,推盖边沿安装有小轮,推盖在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抽屉两侧安装有滚轮,外箱的对应位置安装有滚槽,滚轮在滚槽内滑动,抽屉内放置键盘和鼠标。

进一步,音响通过卡槽固定在计算机主机机箱右侧。

进一步,万向轮通过支架螺钉安装在底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实用新型实现了课堂教学和双向沟通辅导教学,操作使用方便,配备有具备音视频播放功能,既方便教学,又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设置两块计算机显示屏,有效增加了教学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万向轮便于装置的移动,方便师生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的吸附式折叠台灯折叠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箱;2、升降柱;3、显示屏;4、推盖;5、抽屉;6、音响;7、支腿;8、底板;9、万向轮;10、计算机主机机箱;11、推盖滑槽;12、吸附式折叠台灯;13、机箱散热孔;14、电源连接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装置包括:外箱1、升降柱2、显示屏3、推盖4、抽屉5、音响6、支腿7、底板8、万向轮9、计算机主机机箱10、推盖滑槽11、吸附式折叠台灯12、机箱散热孔13、电源连接开孔14。

外箱1中内部设有升降柱2,升降柱2与显示屏3连接,外箱1边缘设置推盖4,外箱1前中下部设有抽屉5,外箱1后面安装有吸附式折叠台灯12,外箱1下部为支腿7,外箱1下部左侧为计算机主机机箱10,计算机主机机箱10左侧开有机箱散热孔13及电源连接开孔14,计算机主机机箱10右侧安装有音响6,支腿7下方为底板8,底板8下方安装万向轮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外箱1边缘设有滑槽,推盖4边沿安装有小轮,推盖4在滑槽内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抽屉5两侧安装有滚轮,外箱1的对应位置安装有滚槽,滚轮在滚槽内滑动,抽屉5内放置键盘和鼠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音响6通过卡槽固定在计算机主机机箱右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万向轮9通过支架螺钉安装在底板8下方。

使用时,打开推盖4,调节升降柱2的高度来使老师或学生适应显示屏3的位置,其内部主机与音响6连接,外部还与投影屏幕连接,具备音视频播放功能,同时设置两块计算机显示屏,教师可通过教师用显示屏进行教学操作,而学生可通过学生用显示屏进行演示操作或者答题,有效增加了教学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本装置实现了课堂教学和双向沟通辅导教学,操作使用方便,万向轮便于装置的移动,可移动到方便师生使用的位置。

以上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