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8637发布日期:2019-05-21 21:0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



背景技术:

引流管引流是临床外科最常见、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临床上通过引流管把积血、积液、脓液、异物等有刺激性的物质排出体外,预防感染,促进炎症的消退,利于创伤的愈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观察局部的病理改变。

临床上引流管道的观察与护理是外科护士和护生必须掌握的技术,但是引流管引流情况抽象、复杂多变。近年来护患关系的紧张,越来越多的病人不愿让缺乏临床经验的护生对其进行相关护理操作,护生的临床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对于刚接触临床的护生和新手护士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理论和图片讲解引流情况,被教授对象难以理解记忆相关的注意事项,更不能亲自上手操作和观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引流管引流的情况复杂,现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理论和图片讲解引流情况,被教授对象难以理解记忆相关的注意事项,更不能亲自上手操作和观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操作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所述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包括有本体、固定带和注射器,所述固定带用于将所述本体固定于人体的腹部位置,所述本体用于模拟人体的腹部皮肤;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穿过引流管或者直接连接所述注射器,所述注射器连接所述引流管,并向所述引流管内通入液体。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包括有T管和引流袋,所述T管穿过所述开口,穿过所述本体朝向人体腹部一侧的T管连接所述注射器,朝向本体另一侧的T管连接引流袋,用于模拟并观察胆总管手术的引流情况。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包括有腹腔管和引流袋,所述腹腔管穿过所述开口,穿过所述本体朝向人体腹部一侧的腹腔管连接所述注射器,朝向本体另一侧的腹腔管连接引流袋,用于模拟并观察腹腔手术的引流情况。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包括有负压球引流管和负压球,所述负压球引流管穿过所述开口,穿过所述本体朝向人体腹部一侧的负压球引流管连接所述注射器,朝向本体另一侧的负压球引流管连接负压球,用于模拟并观察腹腔手术的引流情况。

优选地,所述注射器上设置有刻度,方便使用者观察注入所述引流管内的液体的容量。

优选地,所述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还包括有比色卡和多种颜色的染料,能够根据比色卡调配不同颜色的液体作为引流液放入所述注射器中,模拟不同手术情况下的引流情况。

优选地,所述本体采用高分子天然乳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包括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带上设置有魔术贴公面,所述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有相对应的魔术贴母面,所述第一固定带的魔术贴公面和第二固定带的魔术贴母面相互粘合将将所述本体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部。

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两个肩带,所述肩带穿戴在人体的肩膀处,加强所述本体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肩带上设置有调节扣,用于调节所述肩带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在使用时,先利用固定带将本体固定于模特或者人体模型的腹部位置,将本体视为模拟的腹部皮肤,本体朝向模特或者人体模型的腹部位置的一侧为内侧,另一侧为外侧,在模拟病人固定腹腔管等引流管的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时,可以直接在开口的内侧处放置注射器,推拉注射器调控排出量,使得液体排向开口的外侧外,从而模拟并演示伤口渗血、渗液情况,被教授对象可直接观察伤口敷料,根据不同临床情境,作出相关的判断,如更换伤口敷料,评估渗血、渗液的量,对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医疗和护理措施;在模拟病人腹腔管、T管、负压球引流管等引流管的引流情况时,可选择不同的引流管插入开口处,并使得插入的引流管一端位于本体的内侧,另一端位于本体的外侧,并使得注射器连接引流管位于本体内侧的一端,并向引流管内注入液体模拟引流情况,如引流管为腹腔管、T管,被教授对象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完成引流袋的更换、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如正常的引流情境,异常的情况(引流管反折、扭曲、受阻,感染,出血等)或引流袋放置过高或者过低等临床情境;如引流管为负压球引流管,可演示负压球引流情况,推拉注射器调控负压球引流情况,被教授对象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完成负压球引流量的倾倒和计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为被教授对象提供模拟各种临床上常见引流的情况,使被教授对象感受与真实情境相似的过程,将枯燥无味的理论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生动,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和真实感;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见习实习学生、轮科医生护士、新手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各大医学院临床教学;临床护士的操作考核工具及可以作为社区健康教育护士的宣教工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标:1-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10-本体;100-开口;20-腹腔管;21-T管;22-负压球引流管;30-注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如出现“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1,并给出其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1,其包括有本体10、固定带和注射器30,固定带用于将本体10固定于人体的腹部位置,本体10用于模拟人体的腹部皮肤;本体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100,开口100用于穿过引流管或者直接连接注射器30,注射器30连接引流管,并向引流管内通入液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1在使用时,先利用固定带将本体10固定于模特或者人体模型的腹部位置,将本体10视为模拟的腹部皮肤,本体10朝向模特或者人体模型的腹部位置的一侧为内侧,另一侧为外侧,在模拟病人固定腹腔管20等引流管的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时,可以直接在开口100的内侧处放置注射器30,推拉注射器30调控排出量,使得液体排向开口100的外侧外,从而模拟并演示伤口渗血、渗液情况,被教授对象可直接观察伤口敷料,根据不同临床情境,作出相关的判断,如更换伤口敷料,评估渗血、渗液的量,对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医疗和护理措施;在模拟病人腹腔管20、T管21、负压球引流管22等引流管的引流情况时,可选择不同的引流管插入开口100处,并使得插入的引流管一端位于本体10的内侧,另一端位于本体10的外侧,并使得注射器30连接引流管位于本体10内侧的一端,并向引流管内注入液体模拟引流情况,如引流管为腹腔管20、T管21,被教授对象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完成引流袋的更换、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如正常的引流情境,异常的情况(引流管反折、扭曲、受阻,感染,出血等)或引流袋放置过高或者过低等临床情境;如引流管为负压球引流管22,可演示负压球引流情况,推拉注射器30调控负压球引流情况,被教授对象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完成负压球引流量的倾倒和计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1为被教授对象提供模拟各种临床上常见引流的情况,使被教授对象感受与真实情境相似的过程,将枯燥无味的理论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生动,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和真实感;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1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见习实习学生、轮科医生护士、新手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各大医学院临床教学;临床护士的操作考核工具及可以作为社区健康教育护士的宣教工具。

T管21引流术是进行胆总管手术时所需要放置的一种引流方法。具体地,引流管可以包括有T管21和引流袋,T管21穿过开口100,穿过本体10朝向人体腹部一侧的T管21连接注射器30,朝向本体10另一侧的T管21连接引流袋,用于模拟并观察胆总管手术的引流情况。

引流管还包括有腹腔管20和引流袋,T管21穿过开口100,穿过本体10朝向人体腹部一侧的腹腔管20连接注射器30,朝向本体10另一侧的腹腔管20连接引流袋,用于模拟并观察腹腔手术的引流情况。腹腔管20又称为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通常安置在腹腔的低位,吻合口,或易发生出血渗出的部位,以便于腹腔内积存的液体减少,并且还可以观察有无出血、吻合口瘘的并发症。

引流管还包括有负压球引流管22和负压球,负压球引流管22穿过开口100,穿过本体10朝向人体腹部一侧的负压球引流管22连接注射器30,朝向本体10另一侧的负压球引流管22连接负压球,用于模拟并观察腹腔手术的引流情况。

如图1-图4所示,本体10上可同时开口100多个开口100,如开口100的数量为4个,4个开口100可分别用于直接连接注射器30,以模拟伤口渗血;插入腹腔管20、T管21、负压球引流管22,以模拟不同情况下的引流情况;直接进行教学。也可以设置少于4个的开口100,在需要时根据情况插入不同的引流管或者注射器30来模拟实际情况。

注射器30上设置有刻度,方便使用者观察注入引流管内的液体的容量。设置刻度方便使用者模拟实际情况,调控注入引流管内的液体的计量,可精准演示各种临床情境。

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1还包括有比色卡和多种颜色的染料,能够根据比色卡调配不同颜色的液体作为引流液放入注射器30中,模拟不同手术情况下的引流情况。根据比色卡颜色用颜料调配所需要的引流液颜色,装入相对应的注射器30内,使得被教授对象能直观、具体、形象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

本体10采用高分子天然乳胶材料制成。本体10用于模拟腹部皮肤,采用高分子天然乳胶材料为制作材料,具有皮肤弹性,透气防菌,佩戴者不会产生过敏反应,安全舒适,经久耐用;并且仿真的设计,手感超软,被教授对象可做腹部相关体查,具有真实感。

固定带包括有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分别位于本体10的相对两侧;第一固定带上设置有魔术贴公面,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有相对应的魔术贴母面,第一固定带的魔术贴公面和第二固定带的魔术贴母面相互粘合将将本体10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部。可设计有多个魔术贴母面位于第二固定带的不同位置,以适应不同高矮胖瘦的佩戴者。

本体10上还设置有两个肩带,肩带穿戴在人体的肩膀处,加强本体10的固定;肩带上设置有调节扣,用于调节肩带的长度。加设肩带使得本体10能够更好的固定在佩戴者身上,并可以根据佩戴者的身高体型调节肩带的长度,使得固定的更加稳妥舒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1在使用时,先利用固定带将本体10固定于模特或者人体模型的腹部位置,将本体10视为模拟的腹部皮肤,本体10朝向模特或者人体模型的腹部位置的一侧为内侧,另一侧为外侧,在模拟病人固定腹腔管20等引流管的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时,可以直接在开口100的内侧处放置注射器30,推拉注射器30调控排出量,使得液体排向开口100的外侧外,从而模拟并演示伤口渗血、渗液情况,被教授对象可直接观察伤口敷料,根据不同临床情境,作出相关的判断,如更换伤口敷料,评估渗血、渗液的量,对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医疗和护理措施;在模拟病人腹腔管20、T管21、负压球引流管22等引流管的引流情况时,可选择不同的引流管插入开口100处,并使得插入的引流管一端位于本体10的内侧,另一端位于本体10的外侧,并使得注射器30连接引流管位于本体10内侧的一端,并向引流管内注入液体模拟引流情况,如引流管为腹腔管20、T管21,被教授对象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完成引流袋的更换、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如正常的引流情境,异常的情况(引流管反折、扭曲、受阻,感染,出血等)或引流袋放置过高或者过低等临床情境;如引流管为负压球引流管22,可演示负压球引流情况,推拉注射器30调控负压球引流情况,被教授对象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完成负压球引流量的倾倒和计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1为被教授对象提供模拟各种临床上常见引流的情况,使被教授对象感受与真实情境相似的过程,将枯燥无味的理论抽象的知识变成形象生动,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和真实感;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伤口引流管教学模具1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见习实习学生、轮科医生护士、新手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各大医学院临床教学;临床护士的操作考核工具及可以作为社区健康教育护士的宣教工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