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撞防摔构件的小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8916发布日期:2019-06-11 22:4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防撞防摔构件的小车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撞防摔构件的小车模型。



背景技术:

当前的航模普遍采用的是摇杆式遥控器通过无线电遥控,当操纵杆动作时,与操纵杆对应的可变电位器发出脉冲信号。被控端通过接受控制信息作出相应动作,传统摇杆式遥控器操控方式较为繁琐,初学者上手有一定难度,而且操纵杆的摆动幅度大小容易影响到被控端的状态,引发操作失误。因此需要一款操作简单直观、灵活性高的控制系统以让让更多用户体验到控制的乐趣。

手是人体上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科学家认为,手是使人能够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配合可以感受到三维空间的眼睛和能够处理手眼传来的信息的大脑。人类可以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手指,这是在400万年的进化史中最完美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和科技进步的关键。

因此利用手势来控制小车的前进、后退以及其他的动作。如图1所示,模型小车包括车架板1a,车架板1a的前部安装有前轮2a,后部安装有后轮7a,车架板1a表面前部安装有控制板一3a、中心控制板二4a,转架板后部左侧安装有天线5a,车架板表面后部右侧安装有电池6a,中心控制板二4a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板一3a、天线5a、电池6a连接。但是在研究初期时,由于其小车模型只有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控制板、模块或电子器件,而在实验过程往往出现因误操作导致小车翻车、侧翻或撞到其他的物品,导致其控制板受损或小车模型的其他电子器件的损坏,造成成本浪费。

故在实验小车上安装一个方便快速安装和拆卸的防护构件,以来保护车架上的电器件,使其不受损坏,降低研发成本,减少浪费,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带防撞防摔构件的小车模型,它采用在小车车模的车架上活动安装防护减震构件,它具有安装便捷,能够对车架上的电器件形成保护,保证其在实验过程不受损坏,极大地降低了研发成本以及提高了研发进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防撞防摔构件的小车模型,它包括小车模型本体,该小车模型本体包括车架板,该车架板表面左侧中部设置有左夹头,左夹头表面上外侧端设置有左侧板,左侧板的顶端设置有水平板一;所述左侧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按多行多列排布的橡胶减震头一;所述水平板一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按竖向排列的橡胶减震头二,形成票夹式L形左护架;

所述车架板表面右侧中部设置有右夹头,右夹头表面上外侧端设置有右侧板,右侧板的顶端设置有水平板二;所述右侧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按多行多列排布的橡胶减震头三;所述水平板二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按竖向排列的橡胶减震头四,形成票夹式L形右护架;

所述车架板的表面前部设置有前夹头,前夹头表面外侧端设置有前挡板,前挡板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橡胶减震头五,形成票夹式前护架;

所述车架板的表面后部设置有后夹头,后夹头的表面外侧端设置有后挡板,后挡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橡胶减震头六,形成票夹式后护架;

所述水平板一、水平板二的内侧端对应设置有左条槽和右条槽,该水平板一、水平板二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左条槽和右条槽上卡设有长方形栅板;

所述左夹头、右夹头的底面对应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防摔支撑脚一和防摔支撑脚二;所述防摔支撑脚一和防摔支撑脚二的形状、结构相同;所述防摔支撑脚一包括斜向弹簧,该斜向弹簧的顶端与左夹头的底面相连,斜向弹簧的底端设置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板为长方形,其材料为透明塑料板,车架板的四角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左夹头为塑料透明燕尾夹。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减震头一包括橡胶圆柱,橡胶圆柱的外端面为圆形凸盘。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防撞防摔构件的小车模型,它采用在小车车模的车架上活动安装防护减震构件,它具有安装便捷,能够对车架上的电器件形成保护,保证其在实验过程不受损坏,极大地降低了研发成本以及提高了研发进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减震头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架板;2、后挡板;3、橡胶减震头六;4、后夹头;5、水平板二;6、右侧板;7、橡胶减震头三;8、防摔支撑脚二;9、橡胶减震头四;10、右夹头;11、右条槽;12、长方形栅板;13、前夹头;14、橡胶减震头五;15、前挡板;16、橡胶减震头一;161、橡胶圆柱;162、圆形凸盘;17、左夹头;18、防摔支撑脚一;19、左侧板;20、水平板一;21、斜向弹簧;2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带防撞防摔构件的小车模型,它包括小车模型本体,该小车模型本体包括车架板1,该车架板1表面左侧中部设置有左夹头17,左夹头17表面上外侧端设置有左侧板19,左侧板19的顶端设置有水平板一20;所述左侧板19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按多行多列排布的橡胶减震头一16;所述水平板一20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按竖向排列的橡胶减震头二,形成票夹式L形左护架;

所述车架板1表面右侧中部设置有右夹头10,右夹头17表面上外侧端设置有右侧板6,右侧板6的顶端设置有水平板二5;所述右侧板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按多行多列排布的橡胶减震头三7;所述水平板二5的顶面上设置有若干按竖向排列的橡胶减震头四9,形成票夹式L形右护架;

所述车架板1的表面前部设置有前夹头13,前夹头13表面外侧端设置有前挡板15,前挡板15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橡胶减震头五14,形成票夹式前护架;

所述车架板1的表面后部设置有后夹头4,后夹头4的表面外侧端设置有后挡板2,后挡板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橡胶减震头六3,形成票夹式后护架;

所述水平板一20、水平板二5的内侧端对应设置有左条槽和右条槽11,该水平板一20、水平板二5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左条槽和右条槽11上卡设有长方形栅板12;

所述左夹头17、右夹头10的底面对应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防摔支撑脚一18和防摔支撑脚二8;所述防摔支撑脚一18和防摔支撑脚二8的形状、结构相同;所述防摔支撑脚一18包括斜向弹簧21,该斜向弹簧21的顶端与左夹头17的底面相连,斜向弹簧21的底端设置有滚轮22。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板1为长方形,其材料为透明塑料板,车架板1的四角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左夹头17为塑料透明燕尾夹。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减震头一16包括橡胶圆柱161,橡胶圆柱161的外端面为圆形凸盘16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设计中,小车模型本体的车架板1的前后左右分别设置有票夹式前护架、票夹式L形左护架、票夹式L形右护架、票夹式后护架;上述车架板四周的四个护架的涉及的前夹头13、左夹头17、右夹头10、后夹头4都是同样的塑料透明燕尾夹。前夹头13与其上的前挡板15采用强力胶粘连,前挡板15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板;同样后夹头4上的后挡板2也是透明塑料板,同样采用强力胶粘接。左夹头17上的左侧板19和水平板一20,其之间也采用强力胶粘接,左侧板19和水平板一20也为透明塑料板;同样,右夹头10上的水平板二5和右侧板6之间采用强力胶粘接,水平板二5和右侧板6也为透明塑料板。

票夹式前护架、票夹式L形左护架、票夹式L形右护架、票夹式后护架的各板体采用透明塑料制备。其目的是,一是方便在实验过程,能够直接观察。二是成本低;三是重量轻。并且票夹式前护架、票夹式L形左护架、票夹式L形右护架、票夹式后护架采用票夹式夹头,直接夹持在车架板的四侧,极大方便了安装。

本设计中,左夹头17、右夹头10的底面对应设置有向外侧倾斜的防摔支撑脚一18和防摔支撑脚二8;防摔支撑脚一18和防摔支撑脚二8与左夹头17、右夹头10的底面之间采用强力胶或螺丝固定。当在做试验时,小车侧倒时,其左右两侧的斜向的防摔支撑脚一18和防摔支撑脚二8,能够起平稳车身的作用。

本设计中,水平板一20、水平板二5之间形成缝隙,该缝隙为维修开窗,方便直接观察其车架板上的部件以及其工作状态。水平板一20、水平板二5的内侧端对应设置有左条槽和右条槽11,左条槽和右条槽11上卡设有长方形栅板12,长方形栅板12既起防护作用,也起一定的遮尘作用。长方形栅板12为塑料板。

本设计中,橡胶减震头一、橡胶减震头二、橡胶减震头三、橡胶减震头四、橡胶减震头五、橡胶减震头六的形状大小结构均相同,均采用橡胶材料制作,从而减震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防撞防摔构件的小车模型,它采用在小车车模的车架上活动安装防护减震构件,它具有安装便捷,能够对车架上的电器件形成保护,保证其在实验过程不受损坏,极大地降低了研发成本以及提高了研发进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