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会展中心用可移动语音导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1709发布日期:2019-04-30 18:1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会展中心用可移动语音导览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会展中心用可移动语音导览机,属于导览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展厅作为一个基本的宣传途径,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因为展厅的空间大,所能展示的产品多,因此在展厅展示东西时人们有时不能将所有产品一一观看了解,如果人们只想找自己感兴趣的产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找寻,所以会展中心外面会设置导览机,使观看人员进入展厅前对产品的信息和展示位置做一个简单的了解,但是导览机在使用完成后移动至室内,大多会选择几个工作人员将导览机抬进屋内,此方式浪费人力,而且容易脱手造成导览机损坏,还有的会选择将导览机放置在推车上,用推车将导览机移动至室内,但此种方式需要多个推车而且在推车过程中需要人扶着导览机,浪费人力和物力,所以需要一种会展中心用可移动语音导览机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会展中心用可移动语音导览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便于操作,结构灵活,省时省力,移动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会展中心用可移动语音导览机,包括机体、前移动装置以及后移动装置,所述前移动装置安装在机体右侧面,所述后移动装置设置在前移动装置后侧的机体右侧面,所述前移动装置包括下连接杆、短轴、上连接杆、支撑杆、铰座、万向轮以及底座板,所述机体右侧面上端固定有铰座,所述支撑杆上端通过转轴一安装在铰座内部,所述支撑杆下端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板通过铰链连接在机体右侧面下端,所述底座板前侧面通过转轴二与下连接杆下端相连接,所述下连接杆上端开设有开口槽,所述上连接杆下端安装在开口槽内部,所述开口槽内部前侧面与后侧面均开设有圆孔,所述上连接杆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圆孔的中轴线与通孔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且通孔通过短轴与圆孔相连接,所述上连接杆上端通过转轴三连接在机体前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板下侧面连接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铰座上侧的机体右侧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外侧面设置有防滑套。

进一步地,所述前移动装置通过连接板一与后移动装置相连接,所述连接板一设置在万向轮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设有两个,所述两个万向轮左右对称的安装在连接板二下侧面,所述连接板二上侧面与支撑杆下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板右侧面下端开设有手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前移动装置与后移动装置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会展中心用可移动语音导览机,该设计实现了方便移动机体以及在机体移动过程中不易损坏的功能,节省人力,移动方便,不易掉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移动导览机浪费人力和物力,移动过程中易摔落损坏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防滑垫,该设计提高了底座板的稳定性,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把手以及防滑套,该设计方便使用人员转动机体并推动本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连接板一,该设计实现了前移动装置和后移动装置的同步移动,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手型槽,该设计方便使用人员收起底座板,本实用新型便于操作,结构灵活,省时省力,移动便捷。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会展中心用可移动语音导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会展中心用可移动语音导览机中前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会展中心用可移动语音导览机中前移动装置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前移动装置、3-后移动装置、21-下连接杆、22-短轴、23-上连接杆、24-支撑杆、25-铰座、26-万向轮、27-底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会展中心用可移动语音导览机,包括机体1、前移动装置2以及后移动装置3,前移动装置2安装在机体1右侧面,后移动装置3设置在前移动装置2后侧的机体1右侧面。

前移动装置2包括下连接杆21、短轴22、上连接杆23、支撑杆24、铰座25、万向轮26以及底座板27,机体1右侧面上端固定有铰座25,支撑杆24上端通过转轴一安装在铰座25内部,支撑杆24下端连接有万向轮26,底座板27通过铰链连接在机体1右侧面下端,底座板27前侧面通过转轴二与下连接杆21下端相连接,下连接杆21上端开设有开口槽,上连接杆23下端安装在开口槽内部,开口槽内部前侧面与后侧面均开设有圆孔,上连接杆23下端开设有通孔,圆孔的中轴线与通孔的中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且通孔通过短轴22与圆孔相连接,上连接杆23上端通过转轴三连接在机体1前侧面,该设计实现了方便移动机体1以及在机体1移动过程中不易损坏的功能。

底座板27下侧面连接有防滑垫,该设计提高了底座板27的稳定性,铰座25上侧的机体1右侧面设置有把手,把手外侧面设置有防滑套,该设计方便使用人员转动机体1并推动本装置,前移动装置2通过连接板一与后移动装置3相连接,连接板一设置在万向轮26左侧,该设计实现了前移动装置2和后移动装置3的同步移动,万向轮26设有两个,两个万向轮26左右对称的安装在连接板二下侧面,连接板二上侧面与支撑杆24下端相连接,该设计提高了移动本装置的稳定性,底座板27右侧面下端开设有手型槽,该设计方便使用人员收起底座板27,前移动装置2与后移动装置3结构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本装置在静止情况下,下连接杆21与上连接杆23在摩擦力的作用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使底座板27不会发生转动,当本装置需要移动时,使用人员先逆时针旋转底座板27,手型槽的设计方便使用人员收起底座板27,底座板27转动带动下连接杆21转动,下连接杆21转动带动短轴22转动,从而带动上连接杆23转动,此时在下连接杆21与上连接杆23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使下连接杆21与上连接杆23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继而使底座板27定位,此时使用人员手持把手,然后顺时针旋转机体1,机体1转动带动铰座25绕着转轴转动,当机体1与地面分离时,使用人员停止旋转机体1,然后手推把手,把手移动带动机体1移动,机体1移动带动铰座25移动,铰座25移动带动支撑杆24移动,从而带动万向轮26移动,继而将本装置移动至所预定的地方,该设计实现了方便移动机体1以及机体1在移动过程中不易损坏的功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