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号码的门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1213发布日期:2019-07-19 23:01阅读:8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号码的门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号码的门牌。



背景技术:

门牌是一种标示性的牌子,可以用做匾额、钉在门上表明街道名称或房间号码、放于商店或酒店门口用作指示说明等等。

现有的酒店门牌,大多为一整块板,板的正面雕刻有门牌号码,由于每一块门牌都是特制的,因此其只适用于一个位置,这种门牌存在通用性差的特点,每次更换时,只能再次制作新的予以更换,增加了加工成本;同时也有以粘黏方式将门牌号码固定在板上的门牌,这种门牌虽然解决了号码不便更换的问题,但是固定的不稳定,并且受光照、阴凉、潮湿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号码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号码的门牌,其优点是便于工作人员对号码进行安装和更换,同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更换号码的门牌,包括门牌本体以及与所述门牌本体分体设置的号码单元,所述门牌本体的一侧横向开设有容纳所述号码单元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贯穿所述门牌本体,所述凹槽的底壁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号码单元的下端开设有供所述固定部插接以对所述号码单元进行限位固定的安装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号码单元下端的安装槽对准固定部,然后套接在固定部上即可,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门牌,本申请中的门牌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更换门牌本体上的号码,不需要特制,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安装和更换时,只需要简单的插接固定即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为一矩形柱,其竖直设置且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为与所述固定部相适配的矩形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号码单元安装在固定部上后,两者之间靠摩擦力固定,同时矩形柱和矩形孔相互配合,可以对号码单元进行限位,防止号码单元在安装后沿周向转动,而导致号码单元之间出现错位,不便于观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内设有防滑纹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路的设置,用于增加安装槽的孔壁与固定部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号码单元从固定部上脱落的可能性,从而使号码单元在安装后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的外壁上套接有防滑橡胶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橡胶套的质地柔软、耐磨性较高且表面具有一定地的粗糙度,不仅能够避免安装和更换时固定部对安装槽的内壁造成磨损,而且还能增加固定部与防滑纹路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降低码单元从固定部上脱落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橡胶套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弹性凸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号码单元套接在固定部的外部时,弹性凸起被挤压在安装槽的内壁与固定部的外壁之间,并且与防滑纹路相互配合,从而增加号码单元在安装后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号码单元上位于所述安装槽下方的位置固接有磁铁片,所述磁铁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的中心孔,所述固定部的下端固接有供所述磁铁片磁吸的铁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号码单元套接在固定部上时,磁铁片吸附在铁块上,从而对号码单元进行二次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底壁上对应所述固定部的位置开设有容纳所述铁块和所述磁铁片的型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型腔的设置,用于对铁块和磁铁片进行隐蔽处理,从而增加门牌整体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牌本体的上端面固接有提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需要,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手来对门牌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门牌本体的一侧并排开设有一对容纳所述号码单元的凹槽,两所述凹槽的底壁上均固接有多个供所述安装槽插接以对所述号码单元进行限位固定的固定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层凹槽内安装的号码单元用于对房间号进行指示说明,下层凹槽内安装的号码单元用于提供酒店的联系方式,以便于住户能够随时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提高住户的服务体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申请中的门牌,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更换门牌本体上的号码,不需要特制,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安装和更换时,只需要简单的插接固定即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防滑纹路的设置,用于增加安装槽的孔壁与固定部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号码单元从固定部上脱落的可能性,从而使号码单元在安装后更加稳定;

3、防滑橡胶套的设置,不仅能够避免安装和更换时固定部对安装槽的内壁造成磨损,而且还能增加固定部与防滑纹路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降低码单元从固定部上脱落的可能性;

4、磁铁片和铁块的设置,用于对号码单元进行二次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号码单元与磁铁片之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体现防滑橡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体现号码单元与固定部之间安装后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门牌本体;11、凹槽;111、型腔;12、提手;2、号码单元;21、安装槽;22、防滑纹路;3、固定部;31、铁块;4、防滑橡胶套;41、弹性凸起;5、磁铁片;51、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便于更换号码的门牌,如图1所示,包括门牌本体1以及与门牌本体1分体设置的号码单元2,每个号码单元2采用预制,门牌本体1的一侧并排开设有一对向内凹陷的凹槽11,两凹槽11的同一端均贯穿门牌本体1,凹槽11的设置,用于容纳号码单元2,使门牌整体更加的整洁和美观,上层凹槽11内安装的号码单元2用于对房间号进行指示说明,下层凹槽11内安装的号码单元2用于提供酒店的联系方式,以便于住户能够随时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提高住户的服务体验。

如图1和图3所示,两个凹槽11的底壁上均设置有多个固定部3,每个固定部3对应放置一个号码单元2,号码单元2的下端开设有安装槽21,安装时,将号码单元2下端的安装槽21对准固定部3,然后套接在固定部3上即可,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对号码单元2进行更换,从而减少了门牌的浪费,降低了加工成本。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部3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柱,其一端固接在凹槽11的底壁上,安装槽21为与固定部3相适配的矩形孔,两者之间靠摩擦力固定,同时矩形柱和矩形孔相互配合,可以对号码单元2进行限位,防止号码单元2在安装后沿周向转动,而导致号码单元2之间出现错位,不便于观看。安装槽21的内壁设有防滑纹路22,用于增加安装槽21的孔壁与固定部3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号码单元2从固定部3上脱落的可能性,从而使号码单元2在安装后更加稳定。

固定部3的外壁上套接有防滑橡胶套4,其质地柔软、耐磨性较高且表面具有一定地的粗糙度,不仅能够避免安装和更换时固定部3对安装槽21的内壁造成磨损,而且还能增加固定部3与防滑纹路2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降低码单元从固定部3上脱落的可能性。

如图2和图3所示,防滑橡胶套4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弹性凸起41,当号码单元2套接在固定部3的外部时,弹性凸起41被挤压在安装槽21的内壁与固定部3的外壁之间,并且与防滑纹路22相互配合,从而增加号码单元2在安装后的稳定性。

号码单元2上位于安装槽21下方的位置固接有磁铁片5,磁铁片5上开设有与安装槽21相连通的中心孔51,固定部3的下端固接有铁块31,当号码单元2套接在固定部3上时,磁铁片5吸附在铁块31上,从而对号码单元2进行二次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凹槽11的底壁上对应每个固定部3的位置均开设有型腔111,铁块31固定在型腔111内,固定部3的上端从型腔111内伸出,当号码单元2套接在固定部3上时,磁铁片5伸入型腔111内,型腔111的设置,用于对铁块31和磁铁片5进行隐蔽处理,从而增加门牌整体的美观度。

使用时,将门牌本体1通过螺栓固定在墙壁上或者直接放置在平台上即可。

如图4所示,门牌本体1的上端面固接有提手12,根据需要,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手12对门牌进行移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门牌,本申请中的门牌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更换门牌本体1上的号码,不需要特制,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安装和更换时,只需要简单的插接固定即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