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黑板一体化设置的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9408发布日期:2019-10-13 00:33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黑板一体化设置的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设备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上下推拉式黑板的与黑板一体化设置的黑板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传统黑板擦,大部分都由棉布和手柄组成,单一擦拭面小,擦拭时扬起粉尘多,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下,擦拭效率低下。并不能高效快速对黑板进行擦拭。为解决传统黑板擦的种种不足,有一部分黑板擦在传统黑板擦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如采取静电吸附粉尘、大功率吸尘器吸收粉尘,但他们依旧没有解决粉尘飞扬的问题,部分黑板擦还存在较大噪音,对教学环境影响较大,而且这类黑板擦造价昂贵,难以批量生产,需要电机提供动力,结构复杂笨重,不便于安装,空间利用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拟设计一种可减少粉尘且擦拭效率高的黑板擦,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与黑板一体化设置的黑板擦,包括黑板擦拭用海绵和海绵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板为双层上下推拉式黑板,黑板擦拭用海绵设置于上下黑板中段位置,海绵包括分别设置在前黑板与后黑板之间的后海绵,以及设置在前黑板前方的前海绵,所述海绵与黑板面等宽,前后海绵均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黑板主体上,前后海绵上均设有用于挤压海绵的压缩装置,所述前海绵与后海绵自然状态下不与黑板面接触,在压缩装置压力作用下与黑板面接触,对黑板进行擦拭;

所述海绵供水结构包括设置在黑板上方的水箱,水箱通过输水软管与海绵连接,为海绵供水,避免擦拭过程中的粉笔灰扬尘。

所述水箱位于黑板上方,左右对称设有两组,分别向前后海绵供水,水箱内水源由教室内水路引出,并由水龙头控制水路通断,输水软管与水箱出口衔接处用生胶带缠绕,并使用喉箍紧固,防止漏水,输水软管靠近海绵位置设有止水阀,方便控制水箱向海绵的供水通断。

所述海绵为上薄下厚的楔形结构,海绵下方远离黑板面侧均设有压杆,通过压杆压缩海绵下端较厚部位,与黑板面接触,实现对黑板的擦拭。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通过两端与推拉式黑板两侧滑槽固定连接的后固定杆,和将后海绵与后固定杆连接的L型固定支架,后海绵上端位于固定支架与固定杆之间压紧固定,前海绵通过从黑板主体两侧壳体外侧面引出的支杆和前固定杆固定在前黑板面正前方,前海绵与前固定杆之间通过L型固定支架紧固,L型固定支架通过将海绵上端压缩贴紧固定杆,并与固定杆通过螺栓紧固,实现海绵位置固定。

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前海绵压缩装置和后海绵压缩装置,所述前海绵压缩装置包括固定在黑板两侧墙壁上的前压杆把手座,两个前压杆把手通过旋转副与前压杆把手座连接,所述前压杆把手为两端开孔的弯折型把手,两侧把手弯折处连接有前压杆,前压杆与前海绵下方远离前黑板面侧接触,正常状态下,前压杆对前海绵不施加压力时,前海绵不与前黑板面接触,当推动前压杆把手带动前压杆对前海绵底部进行挤压时,使得前海绵与前黑板面接触,通过上下移动前黑板面完成擦拭。

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前海绵压缩装置和后海绵压缩装置,所述后海绵压缩装置包括设置在黑板左右壳体两侧的后压杆把手座,两个后压杆把手通过旋转副与两个后压杆把手座连接,所述后压杆把手为弯折型结构,把手一端开孔与后压杆把手座上凸起的圆柱轴连接,两侧把手另一端共同连接后压杆,后压杆与后海绵下方远离后黑板面侧接触,正常状态下后压杆对后海绵不施加压力,后海绵不与后黑板面接触,当往后推动后压杆把手带动后压杆对后海绵进行挤压时,使得后海绵与后黑板面接触,通过上下移动后黑板完成后黑板面擦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板擦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无噪音,在对上下黑板切换的同时便可对黑板进行擦除,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擦拭过程中可有效减少粉尘飘落,避免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使擦除过程更加绿色环保,为师生营造洁净舒适的课堂环境;面对大面积黑板面擦拭需求,使用者不需要用手直接接触粉笔灰,实现了无尘擦除,减少对使用者的身体伤害,有效减轻教师的“职业病”;空间利用率高,安装简单易行,整体造价低廉,对原始黑板主体结构几乎无影响,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前海绵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前压杆把手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前压杆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6为压杆把手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后压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压杆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上下推拉式黑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海绵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局部放大图;

其中:1-水箱;2-输水软管;3-固定支架;4-后固定杆;5-前海绵;6-前压杆把手座;7-前压杆把手;8-后压杆把手座;9-后压杆;10-后黑板;11-后压杆把手;12-前黑板;13-后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11所示,一种与黑板一体化设置的黑板擦,包括黑板擦拭用海绵和海绵供水结构,黑板为双层上下推拉式黑板,黑板擦拭用海绵设置于上下黑板中段位置,海绵包括分别设置在前黑板与后黑板之间的后海绵13,以及设置在前黑板前方的前海绵5,海绵与黑板面等宽,前后海绵均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黑板主体上,前后海绵上均设有用于挤压海绵的压缩装置,前海绵与后海绵自然状态下不与黑板面接触,在压缩装置压力作用下与黑板面接触,对黑板进行擦拭;

海绵供水结构包括设置在黑板上方的水箱1,水箱1通过输水软管2与海绵连接,为海绵供水,避免擦拭过程中的粉笔灰扬尘。

水箱1位于黑板上方,左右对称设有两组,分别向前后海绵供水,水箱内水源由教室内水路引出,并由水龙头控制水路通断,输水软管2与水箱1出口衔接处用生胶带缠绕,并使用喉箍紧固,防止漏水,输水软管靠近海绵位置设有止水阀,方便控制水箱向海绵的供水通断。

海绵为上薄下厚的楔形结构,海绵下方远离黑板面侧均设有压杆,通过压杆压缩海绵下端较厚部位,与黑板面接触,实现对黑板的擦拭。

固定机构包括通过两端与推拉式黑板两侧滑槽固定连接的后固定杆4,和将后海绵13与后固定杆连接的L型固定支架3,后海绵13上端位于固定支架与固定杆之间压紧固定,前海绵5通过从黑板主体两侧壳体外侧面引出的支杆和前固定杆固定在前黑板面正前方,前海绵5与前固定杆之间通过L型固定支架3 紧固,L型固定支架通过将海绵上端压缩贴紧固定杆,并与固定杆通过螺栓紧固,实现海绵位置固定。

压缩装置包括前海绵压缩装置和后海绵压缩装置,前海绵压缩装置包括固定在黑板两侧墙壁上的前压杆把手座6,两个前压杆把手7通过旋转副与前压杆把手座6连接,前压杆把手7为两端开孔的弯折型把手,两侧把手弯折处连接有前压杆,前压杆与前海绵下方远离前黑板面侧接触,正常状态下,前压杆对前海绵不施加压力时,前海绵不与前黑板面接触,当推动前压杆把手7带动前压杆对前海绵底部进行挤压时,使得前海绵与前黑板面接触,通过上下移动前黑板面完成擦拭。

后海绵压缩装置包括设置在黑板左右壳体两侧的后压杆把手座8,两个后压杆把手11通过旋转副与两个后压杆把手座8连接,后压杆把手为弯折型结构,把手一端开孔与后压杆把手座8上凸起的圆柱轴连接,两侧把手另一端共同连接后压杆9,后压杆与后海绵下方远离后黑板面侧接触,正常状态下后压杆对后海绵不施加压力,后海绵不与后黑板面接触,当往后推动后压杆把手带动后压杆对后海绵进行挤压时,使得后海绵与后黑板面接触,通过上下移动后黑板完成后黑板面擦拭。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实用新型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