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风结构的气候仿真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1801发布日期:2019-11-25 22:35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具有导风结构的气候仿真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模拟实验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导风结构的气候仿真实验室。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环境模拟实验室采用的风机吹风的方式简单模拟室外风场,或者直接采用室内循环风进行模拟,但是风机吹风类似射流的方式,得到的风场不够均匀,而且风量也难以控制,对于实验件的吹风实验也很难获得相应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风结构的气候仿真实验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环境模拟实验室无法获得均匀可控的风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导风结构的气候仿真实验室,包括: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模拟风结构和控制结构,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具有容纳空间;模拟风结构包括风机组件和导风组件,导风组件位于风机组件的出风口以将风导向预定位置,导风组件包括风道,风道的第一端与风机组件的出风口密封地连接,风道的第二端为出风口,风道的第一端至风道的第二端的横截面逐渐减小;控制结构与模拟风结构电连接以控制风量。

进一步地,导风组件包括整流件,整流件设置在风道内,以对风进行整流。

进一步地,整流件包括阻尼网,阻尼网设置在风道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阻尼网的目数为18目/英寸。

进一步地,风道的第一端的横截面为2m×3m,风道的第二端的横截面为1.5m×3m。

进一步地,风道的壳体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为长方体结构,模拟风结构靠近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的第一侧壁。

进一步地,模拟风结构还包括回风结构,回风结构靠近与第一侧壁相对应地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的第二侧壁,以将风机组件吹出的风导入回风结构。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包括移动支架和六台风机,六台风机固定在移动支架内,移动支架可移动地设置在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的地面上。

进一步地,六台风机均为轴流式风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内设置模拟风结构,模拟风结构包括风机组件和导风组件,导风组件位于风机组件的出风口,导风组件可以将风导向预定位置,并且可以将风汇聚为所需要的风量,并且模拟风结构还与控制结构电连接,控制结构可以控制模拟风结构的出风的风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环境模拟实验室无法获得均匀可控的风场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导风结构的气候仿真实验室的实施例的右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整流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风机组件的主视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2所示的行走结构的右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模拟风结构;11、风机组件;111、移动支架;112、风机;113、行走结构;114、滚轮;115、伸缩支腿;116、螺纹杆;117、底板;12、导风组件;121、风道;122、整流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导风结构的气候仿真实验室,包括: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模拟风结构10和控制结构,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具有容纳空间;模拟风结构10包括风机组件11和导风组件12,导风组件12位于风机组件11的出风口以将风导向预定位置,导风组件12包括风道121,风道121的第一端与风机组件11的出风口密封地连接,风道121的第二端为出风口,风道121的第一端至风道121的第二端的横截面逐渐减小;控制结构与模拟风结构10电连接以控制风量。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内设置模拟风结构10,模拟风结构10包括风机组件11和导风组件12,导风组件12位于风机组件11的出风口,导风组件12可以将风导向预定位置,并且可以将风汇聚为所需要的风量,并且模拟风结构10还与控制结构电连接,控制结构可以控制模拟风结构10的出风的风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环境模拟实验室无法获得均匀可控的风场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导风组件12包括整流件122,整流件122设置在风道121内,以对风进行整流。风机组件11吹出的风经过整流件122之后,可以变得更加均匀、稳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整流件122包括阻尼网,阻尼网设置在风道121的第二端。阻尼网价格便宜,而且有多种规格可以选择,可以根据风机组件11的出风量以及实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阻尼网。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阻尼网的目数为18目/英寸。阻尼网的目数与风机组件11的出风量以及实验的要求有关,阻尼网的网丝直径为0.28mm,阻尼网与风道121配合,可以得到精度在1m/s以内的送风均匀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风道121的第一端的横截面为2m×3m,风道121的第二端的横截面为1.5m×3m。风机组件11的出风口为2m×3m,这样风道121的第一端可以与风机组件11的出风口相适配,风道121的第二端进行了收缩设置,这样有利于增大风道121的第二端的出风强度,上述结构更好的满足了实验的需要,而不必设计更大的风机组件1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风道121的壳体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用,而且有较大的质量,不容易在风的作用下移动,而且不会漏风,风机组件11吹出的风在经过风道121之后,风量几乎没有变化,风道121可以将所需的风量输送到指定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为长方体结构,模拟风结构10靠近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的第一侧壁。上述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的空间,使得模拟风结构10的风流经的距离较长,具体地,模拟风结构10的风从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的第一侧壁至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的第二侧壁。在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内,空气可以通过模拟风结构10和回风结构在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内循环流动。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模拟风结构10还包括回风结构,回风结构靠近与第一侧壁相对应地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的第二侧壁,以将风机组件11吹出的风导入回风结构。由于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的空间有限,回风结构的设置,使得模拟风结构10吹出的风通过回风结构导出,这样模拟风结构10吹出的风不会在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内无序的流动,无序流动的风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比较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风机组件11包括移动支架111和六台风机112,六台风机112固定在移动支架111内,移动支架111可移动地设置在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的地面上。移动支架111的高度为3000mm,6台风机112呈3行2列的阵列设置在移动支架111上,可以减小风机112的占地面积,而且风机组件11可以通过行走结构113在地面上移动,可以通过移动风机组件11调节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内的不同位置的风力、风量等条件。风机组件11还包括行走结构113,行走结构113包括滚轮114,滚轮114位于移动支架111的下部,风机112位于移动支架111的上部,移动支架111用于固定支撑风机112。行走结构113还包括伸缩支腿115,伸缩支腿115包括螺纹杆116和底板117,螺纹杆116的第一端与移动支架111相连,底板117与螺纹杆116的第二端相连。行走结构113还包括连接板,螺栓穿过连接板上的通孔与移动支架111相连,以将行走结构113与移动支架111固定在一起,而且连接板下方设置有三角形支架,滚轮114可枢转地连接在三角形支架上,螺纹杆116可以旋转,以使底板117的高度可以调节,当底板117高于滚轮114的底部时,移动支架111可以移动,当底板117低于滚轮114的底部时,底板117支撑在地面上,移动支架111不能移动,这时可以保证风机112吹风的方向保持不变。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六台风机112均为轴流式风机112。风机112采用的是t35-8#轴流风机,流量是25000m3/h,风压为200pa,风机112包括电机,电机功率为7.5kw至4级,直径为890mm,共有6台,风机112功率为7.5kw,这种风机112静压低,出风均匀,风量较大,能够满足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内的要求的吹风效果,而且尺寸小,可以尽量减少占用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内的空间,保证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内的回风效果。另外,这种风机112的能耗较小,不会给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带来过大的内热源,可以保证自然环境模拟实验室内的温湿度的均匀性。模拟风结构10还包括驱动部和转动架,驱动部和转动架均设置在移动支架111上,驱动部与转动架相连以驱动转动架转动,风机112设置在转动架上,驱动部与控制结构电连接,转动架设置在移动支架111上,风机112设置在转动架上,驱动部可以是与转动架相连的电机,驱动部驱动转动架转动,以使风机112转动,从而改变风机112的出风的方向。模拟风结构的风机112通过变频器与控制结构相连,控制结构通过控制变频器改变风机的转速,从而改变风机112的出风量,而且控制结构还与驱动部相连,以控制转动架的转动方向,进而控制风机112的出风方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