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刑事侦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应用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46799发布日期:2019-04-17 05:46阅读:1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刑事侦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应用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刑侦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刑事侦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3d虚拟仿真技术融入侦查学实训课程教学是一项有益尝试。其沉浸性、交互性、虚幻性、逼真性特点使实训教学改进明显。现代社会的技术性风险依然弥散在社会诸层面,3d虚拟仿真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道德取向的不确定性、科技功利主义等构成了该技术的具体技术风险,这种风险同时也警示教学设计应当注意更广层面。为了适应当前公安工作的需要,公安院校正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逐步贴近一线、贴近实战,积极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模拟实训也被引入到刑事侦查教学中。在肯定开展模拟实训教学必要性的同时,就其特点、组织实施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实验时空问题,现有的实验方案往往受制于空间单一、难以切换等问题,对于刑事侦查很难囊括所有环节所需场景。将环节拆分后分批实验又会受制于时间的分隔,使整个侦查环节之间很难具有良好的接续性、体现侦查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2)实验交互性问题,现有实验方案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接触真实事件和涉案人员,实验过程往往是针对某些侦查过程中的工具使用进行操作和教学,这不利于培养对于整体案情的把握和真实处理时的人事具体思考能力。

(3)实验重现问题,现有的实验方案由于其具有的不可逆的特性,在实验操作完成后很难重现整个刑事侦查流程,不可重现造成了实验资源在使用时会不断消耗,无法合理利用,大大增加了实验方案的成本。

(4)实验教学规范问题,现有实验方案在侦查实际操作中,由于参与人数较多以及每个人不同的操作习惯等问题,往往很难针对个人给出具体操作规范和提示教学,教学目标大打折扣。

(5)实验评价问题,现有实验方案对于侦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规范流程、物证等获取情况等没有一个具体的客观评价,在完成实验后没有一份直观的实验评价,这不利于发现在实验中的问题和及时提出关于侦查实验的思考。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上述问题在解决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

(1)时空问题,在寻求解决的过程中,往往耗时耗力,为了实现一个较为完善的实验方案需要各个教师的全力配合进行组织,需要提前准备多种场地并且布置完善,一节2小时的实验课甚至可能需要一整天或更长时间的申请和准备。本发明解决时空问题后可大大缩短准备的时间,综合模拟侦查模块的场景也会节省空间场地资源。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教学应用系统具有软件本身的特质,时间将不再成为问题。

(2)交互性问题是需要随实验方式的根本改变才会改变的问题,如同在日常生活中记录文件,我们可使用笔记本和圆珠笔记录进行交互和使用计算机电脑记录进行交互,不同的记录方式拥有完全不同的交互感受。本发明就像使用计算机电脑记录文件一样,更加直观、具体,拥有完整案情及侦查体系模块。

(3)实验重现问题是现有实验方案无法解决的问题,本发明的模块化、流程化、标准化特性却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实验整体中存在侦查标准环节模块,既可重现完整标准化流程,又可探索独立的模块,重现某一环节。

(4)实验教学规范问题是一个时常出现的问题,反馈不及时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本发明的所有模块都是按照规定的规范流程,在遇到不规范或是不合法的操作时,系统会自动给出即时的操作提示,实现教学规范。

(5)实验评价问题,本实验涉及了刑事侦查的整个流程,还包括了学员的登陆,这样就可针对学员个体通过记录整个流程的操作,在完成实验后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刑事侦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应用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刑事侦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应用系统包括有:

学员登录模块,用于学员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虚拟实验模块,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列表选择要进行的虚拟仿真实验类别;

开始实验模块,点击开始实验,进入指挥中心虚拟场景,模拟报案接警;

现场勘查模块,对案发现场进行警戒封锁,对物证进行提取保存;

调查走访模块,对案发现场周围人群进行走访调查;

案情分析模块,在虚拟的指挥中心会议室中对案情细节进行专业分析;

技术侦查模块,在虚拟技术室中对提取的物证和影像资料进行技术识别,确认嫌疑人身份并进行抓捕;

物证技术模块,对嫌疑人信息进行采集并与提取的物证样本进行对比;

询问模块,在虚拟审讯室中,对嫌疑人的作案信息进行询问,并通过虚拟场景重现嫌犯作案过程。

进一步,虚拟实验模块中包含有操作说明单元,用于对选择好的虚拟仿真实验类别的操作进行说明。

进一步,现场勘查模块包含有勘察箱单元和物证存放单元;

勘查箱单元用于放置不同场景使用的多种类型的勘查工具;

物证存放单元用于对现场勘查后提取的物证进行存放保存。

进一步,技术侦查模块包括物证侦查单元、声像侦查单元、嫌疑人确定单元和抓捕单元;

物证侦查单元用于将保存的物证拖到电脑中进行分析;

声像侦查单元用于对调取的视频进行检索、分析、研判;

嫌疑人确定单元用于通过采集的信息对嫌疑人身份进行识别确定;

抓捕单元用于通过技术侦查对嫌疑人位置进行确定并进行抓捕。

进一步,询问模块具体包括:

权利义务告知、基本情况讯问、是否聘请律师告知、案情详述、被害人情况、犯罪动机讯问、作案工具确认、联系情况讯问、讯问结束程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对刑事侦查的处置流程进行虚拟仿真,能够对学员进行更直观的教学,提高培训效果。

以往的开展实验形式为教师课堂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批侦查小组,划定学校中的某一场所模拟侦查现场,临时放置一些痕迹物证用于调查,这种形式尝尝会受到场地,人数,物证以及天气等多种方面的限制,同时案件的案情在这种形式下往往也会比较模糊。

本发明凭借本身的特性可以避免场地,天气等问题的限制,其内容可以让学员随时,随地,自发的去学习使用,而且其中案情从头到尾都十分完善,更加有助于学员了解案情,突出侦查重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刑事侦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应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刑事侦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应用系统包括有:

学员登录模块,用于学员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

虚拟实验模块,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列表选择要进行的虚拟仿真实验类别;

开始实验模块,点击开始实验,进入指挥中心虚拟场景,模拟报案接警;

现场勘查模块,对案发现场进行警戒封锁,对物证进行提取保存;

调查走访模块,对案发现场周围人群进行走访调查;

案情分析模块,在虚拟的指挥中心会议室中对案情细节进行专业分析;

技术侦查模块,在虚拟技术室中对提取的物证和影像资料进行技术识别,确认嫌疑人身份并进行抓捕;

物证技术模块,对嫌疑人信息进行采集并与提取的物证样本进行对比;

询问模块,在虚拟审讯室中,对嫌疑人的作案信息进行询问,并通过虚拟场景重现嫌犯作案过程。

进一步,虚拟实验模块中包含有操作说明单元,用于对选择好的虚拟仿真实验类别的操作进行说明。

进一步,现场勘查模块包含有勘察箱单元和物证存放单元;

勘查箱单元用于放置不同场景使用的多种类型的勘查工具;

物证存放单元用于对现场勘查后提取的物证进行存放保存。

进一步,技术侦查模块包括物证侦查单元、声像侦查单元、嫌疑人确定单元和抓捕单元;

物证侦查单元用于将保存的物证拖到电脑中进行分析;

声像侦查单元用于对调取的视频进行检索、分析、研判;

嫌疑人确定单元用于通过采集的信息对嫌疑人身份进行识别确定;

抓捕单元用于通过技术侦查对嫌疑人位置进行确定并进行抓捕。

进一步,询问模块具体包括:

权利义务告知、基本情况讯问、是否聘请律师告知、案情详述、被害人情况、犯罪动机讯问、作案工具确认、联系情况讯问、讯问结束程序。

点击开始实验后,进入指挥中心,出现多个民警在接打电话的场景,在此场景中,可以以第一人称视角360°观察,指挥中心电话响起,接报案,弹出报案人与指挥中心对话框(所有对话内容均可有音频),点击对话框中蓝色箭头可切换对话,报案后,指挥中心安排出警,赶赴现场勘察;

点击现场勘察,刑警大队到达案发现场,与本辖区警察沟通,通过勘察箱中的勘查工具对物证进行提取保存,勘查箱中包括有摄像头、相机、测量尺、警戒柱、警戒带、足迹强光灯等多种勘查工具。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