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背光控制器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4264发布日期:2019-04-29 15:0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背光控制器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背光控制器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低辐射、低功耗以及体积小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液晶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面板,用于向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以及用于控制背光模组发光的背光控制器。需要说明的是,背光模组可以划分为多个背光分区,显示面板可以划分为多个显示分区,且每个显示分区中具有多个子像素,多个背光分区与该多个显示分区一一对应。背光控制器能够根据每个显示分区中子像素的待显示亮度,控制该显示分区对应的背光分区发光,以向该显示分区提供背光。

当某一显示分区中既存在亮态子像素又存在暗态子像素时,若该显示分区对应的背光分区发出亮光,则会导致暗态子像素的亮度较高,使得显示面板中暗态子像素所在区域出现光晕,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背光控制器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显示面板中的光晕导致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分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与所述多个显示分区一一对应的多个背光分区,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显示分区的待显示亮度,确定所述背光模组中每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

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包括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的两个相邻背光分区时,对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使得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减小;

在待出光亮度调整完毕后,控制所述每个背光分区发光。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使得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减小,包括:

对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使得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阈值。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包括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的两个相邻背光分区时,对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包括:

以所述多个背光分区中具有最大亮度的背光分区为中心背光分区,执行调整过程,其中,所述调整过程包括:

当所述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包括:与所述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目标阈值的待调整分区时,对所述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中心背光分区与所述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减小;

当待出光亮度调整后的待调整分区中至少一个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非零最小亮度之差大于所述目标阈值时,将所述中心背光分区更新为所述待调整分区,重复执行所述调整过程,直至在待出光亮度调整后的待调整分区中每个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所述非零最小亮度之差均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阈值;其中,所述非零最小亮度为:在对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之前,所述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中的非零最小亮度。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包括:

当所述中心背光分区与所述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大于所述目标阈值时,将所述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调整为:所述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所述目标阈值之差;

当所述中心背光分区与所述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阈值,且所述待调整分区与所述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大于所述目标阈值时,将所述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调整为:所述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所述目标阈值之和。

可选地,所述调整过程还包括:对所述中心背光分区的每个相邻背光分区进行亮度扫描,以确定所述中心背光分区的每个相邻背光分区是否为所述待调整分区;

在对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中的至少一个背光分区未进行过亮度扫描时,若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包括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的两个相邻背光分区,则对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使得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减小。

可选地,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包括m行n列背光分区,m≥1,n≥1,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m行n列的标志矩阵,所述标志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均不为零;

在对第i行第j列的背光分区进行亮度扫描时,将所述标志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赋值为零,1≤i≤m,1≤j≤n;

当所述标志矩阵中存在不为零的元素时,确定所述多个背光分区中的至少一个背光分区未进行过亮度扫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均进行过亮度扫描时,若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第p个背光分区的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大于所述第p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则将所述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增加第一亮度,p≥1,k≥1;

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均进行过亮度扫描时,若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所述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p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则将所述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减小所述第一亮度;

其中,所述第一亮度lk表示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所述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lp表示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所述第p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所述q2表示辅助阈值,lx表示所述最大亮度,ly表示所述非零最小亮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之前,确定所述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中的最大亮度和非零最小亮度;

所述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包括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的两个相邻背光分区时,对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包括:

在所述最大亮度不等于所述非零最小亮度,且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包括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的两个相邻背光分区时,对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为:在所述中心背光分区的八个方向上与所述中心背光分区相邻的背光分区。

可选地,所述目标阈值与所述辅助阈值之和小于或等于40灰阶的亮度。

可选地,所述标志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均等于1。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器,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分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与所述多个显示分区一一对应的多个背光分区,所述背光控制器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多个显示分区的待显示亮度,确定所述背光模组中每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

第一调整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包括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的两个相邻背光分区时,对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使得所述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减小;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待出光亮度调整完毕后,控制所述每个背光分区发光。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器,所述背光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

所述存储介质被配置为存储适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指令,且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适用于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以及背光控制器,所述背光控制器为上述任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中,通过对至少一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以使得该至少一个背光分区与其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尽量减小。且背光分区与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越小,则显示装置中的光晕就越不明显,因此,本申请中将待出光亮度差减小能够减弱显示面板中光晕的明显程度,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分区和显示分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比度测试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志矩阵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标志矩阵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面板,用于向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以及用于控制背光模组发光的背光控制器。其中,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0可以划分为多个背光分区01,显示面板1可以划分为多个显示分区02。多个背光分区01与该多个显示分区02一一对应,每个背光分区01用于为其对应的显示分区02提供背光,背光控制器用于控制背光分区发光。

相关技术中背光分区在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时,显示面板中会出现光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控制方法,背光控制器基于该背光控制方法控制背光分区发光能够减弱显示面板中的光晕。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如图2所示,该背光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根据多个显示分区的待显示亮度,确定背光模组中每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

步骤202、在多个背光分区包括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的两个相邻背光分区时,对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使得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减小。

步骤203、在待出光亮度调整完毕后,控制每个背光分区发光。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中,通过对至少一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以使得该至少一个背光分区与其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尽量减小。且背光分区与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越小,则显示装置中的光晕就越不明显,因此,本申请中将待出光亮度差减小能够减弱显示面板中光晕的明显程度,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该背光控制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根据多个显示分区的待显示亮度,确定背光模组中每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执行步骤302。

可选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显示面板中的多个显示分区与背光模组中的多个背光分区一一对应,每个背光分区用于为其对应的显示分区提供背光,以使该显示分区显示图像。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背光控制器,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控制方法可以由背光控制器执行。在步骤301中,背光控制器需要根据每个显示分区的待显示亮度,确定该显示分区对应的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

步骤302、确定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中的最大亮度和非零最小亮度。执行步骤303。

背光控制器在确定背光模组中每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后,还可以在确定出的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中,查找最大亮度和非零最小亮度。

示例地,假设背光模组包括192个背光分区,这192个背光分区包括8行24列背光分区01。这192个背光分区01的待出光亮度可以通过图4中背光分区中的数值表示,其中,每个背光分区中的数值表示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的灰阶。所有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中的最大亮度为214灰阶的亮度,所有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中的非零最小亮度为10灰阶的亮度。

步骤303、判断该最大亮度是否等于非零最小亮度。若最大亮度等于非零最小亮度,则执行步骤311;若最大亮度大于非零最小亮度,则执行步骤304。

背光控制器在确定最大亮度和非零最小亮度后,可以将该最大亮度与非零最小亮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最大亮度是否等于非零最小亮度。当最大亮度等于非零最小亮度时,背光控制器可以确定当前所有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相同,且均不为零,此时可以直接执行步骤311,而无需对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在对显示面板的对比度进行测试时,如图5所示,需要控制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z1发出同一亮度的白光,而显示面板的周边区域z2不发光。此时,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中的最大亮度与非零最小亮度相同。由于显示面板的光晕并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对比度,所以,此时无需对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这样简化了对显示面板的对比度进行测试时的背光控制过程。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控制方法也可以不包括步骤303,而是在步骤302之后,直接执行步骤304,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304、以多个背光分区中具有最大亮度的背光分区为中心背光分区。执行步骤305。

在最大亮度大于非零最小亮度时,背光控制器可以将该多个背光分区中,具有最大亮度的背光分区作为中心背光分区。比如将图4中待出光亮度为214灰阶的背光分区均作为中心背光分区。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背光分区中具有最大亮度的背光分区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具有最大亮度的背光分区为多个为例。

步骤305、对中心背光分区的每个相邻背光分区进行亮度扫描,以确定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中是否包括待调整分区。若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包括待调整分区,则执行步骤306;若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不包括待调整分区,则执行步骤309。

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为:在中心背光分区的至少一个方向(也即一个或多个方向)上与中心背光分区相邻的背光分区。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为:在中心背光分区的八个方向上与中心背光分区相邻的背光分区。也即,中心背光分区的八邻域中的背光分区为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示例地,如图4所示,对于当前所有的中心背光分区中第2行第11列的背光分区(具有214灰阶的亮度),该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包括:第2行第10列的背光分区、第2行第12列的背光分区、第1行第10列的背光分区、第1行第11列的背光分区、第1行第12列的背光分区、第3行第10列的背光分区、第3行第11列的背光分区和第3行第12列的背光分区共8个背光分区。

需要说明的是,当中心背光分区为多个背光分区中位于边缘的背光分区时,该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的个数小于8。比如,如图4所示,对于中心背光分区中第1行第12列的背光分区(具有214灰阶的亮度),该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包括:第1行第11列的背光分区、第1行第13列的背光分区、第2行第11列的背光分区、第2行第12列的背光分区、第2行第13列的背光分区共5个背光分区。

在对中心背光分区的每个相邻背光分区进行亮度扫描时,背光控制器可以判断中心背光分区与该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目标阈值。在中心背光分区与该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时,可以确定该相邻背光分区为待调整分区。示例地,请继续参考图4,对于当前的中心背光分区中第2行第11列的背光分区(具有214灰阶的亮度),该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中第2行第10列的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为23灰阶的亮度。若目标阈值为20灰阶的亮度,则背光控制器可以确定第2行第10列的背光分区为待调整分区。待调整分区与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异较大,会引起显示面板中的光晕。

步骤306、对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以使中心背光分区与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减小。执行步骤307。

在确定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中的待调整分区后,背光控制器可以对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以使中心背光分区与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减小(比如使得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或者,使该绝对值减小且该绝对值仍然大于目标阈值,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使得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为例)。

当中心背光分区与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大于目标阈值时,背光控制器可以将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调整为: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目标阈值之差。当中心背光分区与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且待调整分区与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大于目标阈值时,背光控制器可以将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调整为: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目标阈值之和。

当然,在对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时,也可以不按照这种调整方法进行调整,比如将中心背光分区与待调整分区中待出光亮度较大的背光分区减小第二亮度,该第二亮度为中心背光分区与待调整分区中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的一半。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306中,在中心背光分区为具有最大亮度的背光分区时,背光控制器仅对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而并未对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从而能够避免在该调整过程中将多个背光分区的最大亮度减小。

步骤307、判断待出光亮度调整后的每个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非零最小亮度之差是否大于目标阈值。若待出光亮度调整后的待调整分区中至少一个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非零最小亮度之差大于目标阈值,则执行步骤308;若亮度调整后的每个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非零最小亮度之差均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则执行步骤309。

在对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中的所有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进行调整后,背光控制器可以将每个待调整分区当前的待出光亮度与之前确定出的非零最小亮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每个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非零最小亮度之差是否大于目标阈值。

步骤308、将中心背光分区更新为待调整分区。执行步骤305。

当待出光亮度调整后的至少一个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非零最小亮度之差大于目标阈值时,背光控制器需要将中心背光分区更新为当前的所有待调整分区,并基于更新后的中心背光分区重新执行步骤305,直至待出光亮度调整后的每个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非零最小亮度之差均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最开始以具有最大亮度的背光分区为中心背光分区,后续过程中将中心背光分区逐渐向外扩散,以对多个背光分区进行亮度扫描和待出光亮度调整。其中,步骤305至步骤307为一个调整过程,对于每个中心背光分区,均需要执行步骤305至步骤307中的调整过程。

步骤309、判断多个背光分区中的每个背光分区是否均进行过亮度扫描。若多个背光分区中的至少一个背光分区未进行过亮度扫描,则执行步骤303。若多个背光分区均进行过亮度扫描,则执行步骤310。

在步骤309中,背光控制器需要检测每个背光分区是否均进行过步骤305中的亮度扫描。在至少一个背光分区未进行过亮度扫描时,背光控制器需要对当前的所有背光分区重复执行步骤303至步骤308,直至所有的背光分区均进行过亮度扫描,以使得多个背光分区中不存在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的两个相邻背光分区。

可选地,该多个背光分区包括m行n列背光分区,m≥1,n≥1,在对背光分区进行亮度扫描前,背光控制器还可以获取m行n列的标志矩阵,该标志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均不为零。可选地,标志矩阵中的各个元素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标志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可以均为1,也可以不为1(比如为2、3或-1等数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地,该标志矩阵可以如图6所示,标志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均等于1,图6中以m=8,n=24为例。在对第i行第j列的背光分区进行亮度扫描时,背光控制器可以将标志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赋值为零,1≤i≤m,1≤j≤n。示例地,在对第2行第10列的背光分区进行亮度扫描时,可以将图6所示的标志矩阵中第2行第10列的元素赋值为零,在对第2行第12列的背光分区进行亮度扫描时,可以将标志矩阵中第2行第12列的元素赋值为零,从而得到图7所示的标志矩阵。

背光控制器在判断多个背光分区中的每个背光分区是否均进行过亮度扫描时,可以判断标志矩阵中是否存在不为零的元素。当标志矩阵中存在不为零的元素时,背光控制器可以确定多个背光分区中的至少一个背光分区未进行过亮度扫描。当标志矩阵中的元素均为零时,背光控制器可以确定多个背光分区均进行过亮度扫描。

进一步地,在对背光分区进行亮度扫描前获取的标志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均为1。背光控制器判断标志矩阵中是否存在不为零的元素时,可以判断标志矩阵中的所有元素之和是否为零,当所有元素之和为零时,背光控制器可以确定标志矩阵中的元素均为零;当所有元素之和大于零时,背光控制器可以确定标志矩阵中存在不为零的元素。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控制方法也可以不包括步骤309,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此时,在步骤305以及步骤307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可以直接执行步骤310。

步骤310、对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精调。执行步骤311。

背光控制器在对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精调时,可以依次对多个背光分区中每个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进行精调。

其中,在对第p个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进行精调时,可以判断在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该第p个背光分区的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是否大于第p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若该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大于该第p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则将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增加第一亮度;若该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小于或等于第p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则将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减小第一亮度。其中,p≥1,k≥1;第一亮度lk表示在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lp表示在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第p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q2表示辅助阈值,lx表示最大亮度(在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中的最大亮度),ly表示非零最小亮度(在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中的非零最小亮度)。

在对第p个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进行精调后,可以对第p+1个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进行精调,直至将所有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均进行精调。步骤310中基于调整前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大小关系,对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进一步调整,以保证待出光亮度调整前后背光分区间的待出光亮度大小关系不变,从而能够尽可能的减小背光分区调整前后的待出光亮度差异度较小,还能使得待出光亮度调整前后,具有最大亮度的背光分区不变。

可选地,目标阈值与辅助阈值之和可以小于或等于40灰阶的亮度,比如目标阈值和辅助阈值均为20灰阶的亮度,或者目标阈值和辅助阈值中一个为30灰阶的亮度,另一个为10灰阶的亮度。目标阈值与辅助阈值之和也可以进行调整,比如目标阈值与辅助阈值之和也可以小于或等于其他亮度(如50灰阶的亮度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示例地,当目标阈值与辅助阈值之和可以小于或等于40灰阶的亮度时,多个背光分区所在的背光模组可以适用于15.6寸的显示面板。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控制方法对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之后,能够使任意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均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与辅助阈值之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对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调整过程包括两部分调整为例,这两部分调整分别为步骤303至步骤309中的第一部分调整,以及步骤310中的第二部分调整。可选地,也可以不执行第二部分调整(也即不执行步骤310),而是在步骤309之后直接执行步骤311,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311、控制每个背光分区发光。

在确定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无需进行调整(比如从未进行调整且无需进行调整,或调整后的待出光亮度无需再次调整)时,可以控制每个背光分区发出其待出光亮度的光。

以下将以对图4所示的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处理为例,对调整前后的待出光亮度差异进行比较。

示例地,从图4所示的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可以看出,存在多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本发明实施例以目标阈值为20灰阶的亮度为例)。采用图3所示的背光控制方法对图4所示的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处理后,可以得到如图8所示的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从图8可以看出,图8中任意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均小于这两个相邻背光分区在图4中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例如,对于第1行第11列背光分区与第1行第12列背光分区,这两个背光分区在图4中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为189灰阶的亮度,这两个背光分区在图8中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为24灰阶的亮度。可以看出,待出光亮度调整后,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幅度减小。并且,待出光亮度调整前后,第1行第11列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都是小于第1行第12列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也即待出光亮度调整前后,背光分区之间的大小关系未发生改变。另外,待出光亮度调整前后,多个背光分区中具有最大亮度的背光分区相同。

以下再以对图9所示的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为例,对调整前后的待出光亮度差异进行比较。

需要说明的是,图9示出了在对显示面板进行对比度测试时,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可以看出,多个背光分区中位于中心区域的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为255灰阶的亮度;多个背光分区中位于周边区域的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为0灰阶的亮度。采用图3所示的背光控制方法对图9所示的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图9所示的待出光亮度相同。其中,在执行至步骤303后,背光控制器可以确定图9中的最大亮度和最小非零亮度均为255灰阶的亮度,也即图9中的最大亮度等于最小非零亮度,因此,可以直接执行步骤311,也即并未对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而是直接控制每个背光分区发出其亮度的光。并且,由于未对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因此保证了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在处理前后的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不变,便于对比度的检测。

可选地,背光模组中的背光分区阵列排布,如背光模组包括m行n列的背光分区,因此,背光控制器可以通过m行n列矩阵记录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其中,该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第i行第j列的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m≥i>0,n≥j>0。背光控制器可以基于该矩阵进行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调整,其中,对第i行第j列的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也即对该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进行调整。在步骤311中背光控制器可以基于该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控制第i行第j列的背光分区发出亮度与该元素的值相同的光。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控制方法中,通过对至少一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以使得该至少一个背光分区与其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尽量减小。且背光分区与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越小,则显示装置中的光晕就越不明显,因此,本申请中将待出光亮度差减小能够减弱显示面板中光晕的明显程度,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背光控制器90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901,被配置为根据多个显示分区的待显示亮度,确定背光模组中每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

第一调整模块902,被配置为在多个背光分区包括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的两个相邻背光分区时,对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使得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减小;

控制模块903,被配置为在待出光亮度调整完毕后,控制每个背光分区发光。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器中,通过第一调整模块对至少一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以使得该至少一个背光分区与其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尽量减小。且背光分区与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越小,则显示装置中的光晕就越不明显,因此,本申请中将待出光亮度差减小能够减弱显示面板中光晕的明显程度,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第一调整模块902可以被配置为:对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使得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

可选地,第一调整模块902可以被配置为:

以多个背光分区中具有最大亮度的背光分区为中心背光分区,执行调整过程,其中,调整过程包括:当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包括:与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的待调整分区时,对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以使中心背光分区与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减小;当待出光亮度调整后的待调整分区中至少一个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非零最小亮度之差大于目标阈值时,将中心背光分区更新为待调整分区,重复执行调整过程,直至在待出光亮度调整后的待调整分区中每个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非零最小亮度之差均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其中,非零最小亮度为:在对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之前,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中的非零最小亮度。

可选地,上述对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可以包括:当中心背光分区与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大于目标阈值时,将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调整为: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目标阈值之差;当中心背光分区与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且待调整分区与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大于目标阈值时,将待调整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调整为:中心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与目标阈值之和。

可选地,调整过程还包括:对中心背光分区的每个相邻背光分区进行亮度扫描,以确定中心背光分区的每个相邻背光分区是否为待调整分区;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在图10的基础上,该背光控制器还可以包括:

第二调整模块904,被配置为在多个背光分区中的至少一个背光分区未进行过亮度扫描时,若多个背光分区包括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的两个相邻背光分区,则对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使得两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减小。

可选地,多个背光分区包括m行n列背光分区,m≥1,n≥1,该背光控制器还包括:

获取模块905,被配置为获取m行n列的标志矩阵,标志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均不为零;

赋值模块906,被配置为在对第i行第j列的背光分区进行亮度扫描时,将标志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赋值为零,1≤i≤m,1≤j≤n;

第二确定模块907,被配置为当标志矩阵中存在不为零的元素时,确定多个背光分区中的至少一个背光分区未进行过亮度扫描。

可选地,背光控制器还可以包括:

第三调整模块908,被配置为在多个背光分区均进行过亮度扫描时,若在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第p个背光分区的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大于第p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则将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增加第一亮度,p≥1,k≥1;

第四调整模块909,被配置为在多个背光分区均进行过亮度扫描时,若在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小于或等于第p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则将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减小第一亮度;

其中,第一亮度lk表示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所述第k个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lp表示在所述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均未被调整时所述第p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所述q2表示辅助阈值,lx表示所述最大亮度,ly表示所述非零最小亮度。

可选地,背光控制器90还可以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910,被配置为在对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之前,确定多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中的最大亮度和非零最小亮度;

第一调整模块902被配置为:在最大亮度不等于非零最小亮度,且多个背光分区包括待出光亮度差的绝对值大于目标阈值的两个相邻背光分区时,对两个相邻背光分区中至少一个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

可选地,中心背光分区的相邻背光分区为:在中心背光分区的八个方向上与中心背光分区相邻的背光分区。

可选地,目标阈值与辅助阈值之和小于或等于40灰阶的亮度。

可选地,标志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均等于1。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器中,通过第一调整模块对至少一个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进行调整,以使得该至少一个背光分区与其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尽量减小。且背光分区与相邻背光分区的待出光亮度差越小,则显示装置中的光晕就越不明显,因此,本申请中将待出光亮度差减小能够减弱显示面板中光晕的明显程度,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内存储有适用于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控制方法(比如图2或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背光控制器90可以包括:处理器9001和存储介质9002。其中,存储介质9002被配置为存储适用于处理器9001执行的计算机指令,且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比如图2或图3所示的显示装置的背光控制方法)。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120包括:显示面板1、背光模组0以及背光控制器90。其中,背光模组0位于显示面板1的入光侧,背光控制器90与背光模组0电连接。背光控制器90为图9或图10所示的背光控制器90,或者,背光控制器90为图12所示的背光控制器9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相应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能够与相应的背光控制器实施例相互参考,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步骤的先后顺序能够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能够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