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右模式胶装的实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51721发布日期:2020-03-24 20:09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右模式胶装的实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胶装机装订书本的方法,特别是在夹面同侧放置书芯模式的胶订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小型直线无线胶装机是将数张、数十张、数百张散纸闯齐后,采用热融胶来胶订书本的一种设备。现有技术胶订作业有左、右两种操作模式。左模式是左边置本,右边放封面,右边取书,其优点是工作效率高。右模式是右边置本,右边放封面,右边取书,其优点是劳动强度低,铣背效果好。右模式的操作流程是,置本小车夹持书芯左移第一次通过胶盒的主胶轮时,不能使书芯底部涂上热融胶,简称免涂胶。参见图4,胶盒电机正向转动,主胶轮c-4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胶盒内左侧的热融胶被主胶轮带上,通过出胶调节板c-3与主胶轮之间的间隙到达主胶轮上缘,并在堆胶杆c-6阻滞下,主胶轮上缘形成一较平稳的胶层,该胶层一般高出主胶轮上缘3-5mm。当胶盒电机停转致主胶轮停转后,由于胶液有较大黏度,主胶轮上缘的胶液下流缓慢,经过十几秒钟后残留在主胶轮上缘的胶层仍有2mm左右。现有技术免涂胶采用的是胶盒“低头”方式,置本小车a夹着书芯左移第一次通过主胶轮上方时,包括主胶轮的胶盒体必须下移一距离,主胶轮离开书芯底部,实现免涂胶。现有技术的“低头”胶盒机构存在的缺陷是:1.结构复杂,装配与调试不方便;2.胶盒“低头”动作时机械冲击力大;3.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小型直线无线胶装机右模式操作流程机械配置结构复杂,装配调试不方便,作业机械冲击力大,成本高的问题,为此提供本发明的一种右模式胶装的实施方法,本方法能实现所述机械配置结构简单,胶装作业操作方便,机械运行冲击力小,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构建控制电路,其特殊之处是在所述控制电路中设置胶盒电机定时刻定时间段反向慢速转动驱动单元,并执行以下步骤:

(1)理书芯右边置本,启动置本小车左移,置本小车夹持书芯通过主胶轮上面,书芯底部免涂胶;

(2)在夹面台放置封面,置本小车继续左移,第一次通过铣刀上面,书芯底部被打毛;

(3)置本小车左移限位后返回右移,第二次通过铣刀上面,书芯底部再次被打毛;

(4)置本小车右移时胶盒电机正向转动,主胶轮上缘被覆附热融胶层;

(5)置本小车夹带书芯右移通过主胶轮上方,书芯底部被涂覆热融胶;

(6)置本小车继续右移,限位于夹面台上方,胶盒电机停止运转;

(7)夹面台上升,前、后夹板夹紧封面和书芯并保压数秒钟,前、后夹板松开,夹面台回落,置本小车松开夹持的书芯,取出书本,该步骤过程中执行所述胶盒电机反向慢速转动,致主胶轮上缘覆附热融胶层快速回落;

继上,重复步骤(1)-(7)。

所述步骤(1)中的启动可以是操作人员按下启动键启动,也可以是书芯传感器检测到书芯后自动启动,还可以是所述控制电路所设置的延时单元激发的自动启动。

所述胶盒电机反向慢速转动时间段内胶盒电机带动主胶轮逆时针方向慢速转动一角度,该角度可不作限定,设定70-90°是可以的,所述慢速是指相对慢速。

所述胶盒电机反向慢速转动可以采取点动方式,也可以采取业内所知方式。采取点动方式的,有效的方法是是胶盒电机通电0.01秒停电0.06秒为一个点动循环,并执行12-15个点动循环,当执行12个循环,即(0.01+0.06)×12=0.84,控制电路点动执行时间为0.84秒。

所述步骤(1)中理书芯右边置本,是操作人员作业行为,所述右边置本是所述右模式操作的置本,此情状置本小车位于胶装机右边夹面台上方;置本是将理齐的书芯放置于本小车,置小车夹紧书芯。置本小车夹持书芯左移通过主胶轮上面时,书芯底部免涂胶,这在于当步骤(1)为开机首次作业的,主胶轮上缘无胶层,当步骤(1)为作业循环的,其继步骤(7),主胶轮上缘仅存厚度小于0.5mm的微薄胶层,而书芯底部与主胶轮上缘间距一般是1-2mm,书芯底部不会被涂胶。

胶盒电机反向慢速转动带动主胶轮逆时针方向慢速转动,慢速转动相对主胶轮顺时针方向正常转动速度言。主胶轮逆时针方向转动后,原先主胶轮上缘连同该上缘覆附的热融胶一并向左下方回落,重新出现主胶轮上缘,该上缘热融胶层微薄,厚度小于0.5mm,这在于主胶轮右上侧具有一堆胶杆,堆胶杆与主胶轮的间隙一般小于0.5mm,主胶轮逆时针转动,受堆胶杆刮阻,主胶轮上缘胶层厚度小于0.5mm。所述步骤(2)中在夹面台放置封面可以是可以封面输送机构自动输入放置封面,也可以是操作人员人工放置,此时置本小车保持左移,通过铣刀上面,书芯底部被第一次铣削打毛。

置小车继续左移触碰到左限位器传感器后返回右移,即实现所述步骤(3)。

置本小车右移时胶盒电机被控正向转动,实现所述步骤(4)。

置本小车夹带书芯右移通过主胶轮上方,书芯底部被涂覆热融胶,即步骤(5)。

置本小保持右移,触碰到右限位传感器,到达夹面台上方,实现所述步骤(6)。

所述书芯底部即书芯下部,其在置本小车夹持状态而言,书芯下部实行铣削打毛及涂胶。

本发明要点在于设置胶盒电机定时刻定时间段反向慢速转动方式,使主胶轮逆时针方向慢速转动一角度,主胶轮上缘及其所带胶层回落,而后转达的主胶轮上缘无此胶层,书芯左移通过主胶轮时书芯底部免涂胶,由此摒弃了现有技术胶装右模式胶盒低头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装配、调试不方便,机械冲击力大,成本高等弊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胶装机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胶装机的胶盒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m-m剖面示意简图;

图4是图3中主胶轮顺时针方向转动胶层堆积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主胶轮逆时针方向慢速转动后落胶示意图。

图中标记与对应件:a置本小车,b铣刀组件,c胶盒组件,c-1胶盒体,c-2大盖板,c-3出胶调节板,c-4主胶轮,c-5固定座,c-6堆胶杆,c-7胶液,d夹面台。

具体实施方式

胶装机右模式装订书本,是将理齐的书芯置于胶装机右边夹面台d上方的置本小车a夹紧,再作书芯铣削、涂胶、书芯与封面胶合装订成书本,图1所示置本小车位于胶装机左边。胶装机右模式装订也称右模式胶装。本发明的一种右模式胶装方法,在胶装机控制电路中设置胶盒电机定时刻定时间段反向慢速转动驱动单元,并执行以下含相关说明的步骤:

(1)人工闯齐书芯散页,将其夹置于夹面台d上方的置本小车a,图1中所示置本小车a此时位于夹面台d上方,启动置本小车左移,置本小车左移的启动可以是人工按键启动,也可以是书芯传感器检测到书芯后自动启动,还可以是所述控制电路所设置的延时单元激发的自动启动,置本小车a夹持书芯左移通过主胶轮c-4上面,书芯底部免涂胶,这在于当步骤(1)为开机后首次作业的。则主胶轮上缘无胶层,当步骤(1)为继下述步骤(7)的,主胶轮上缘无可涂胶层。

(2)封面输入机构将封面输入置于夹面台,也可以人工放置封面于夹面台,置本小车继续左移,通过铣刀上面,书芯底部被第一次铣削打毛;

(3)置本小车左移接触左限位传感器后返回右移,再次通过铣刀上面,书芯底部被第二次被打毛;

(4)置本小车右移时胶盒电机通电正向转动,参见图4,主胶轮c-4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左侧胶液带上,通过出胶调节板c-3与主胶轮c-4间隙,在堆胶杆c-6作用下,主胶轮c-4上缘堆积一热融胶层,厚度一般3-5mm;

(5)置本小车夹带书芯右移通过主胶轮上方,书芯底部接触胶层,被涂上热融胶;

(6)置本小车夹带底部涂胶的书芯右移,接触到右限位传感器时停于夹面台上方,胶盒电机停止运转;

(7)夹面台上升,前、后夹板夹紧封面和书芯并保压数秒钟,前、后夹板松开,夹面台回落,置本小车松开夹持的书本,书本被取出,该步骤(7)过程中执行所述胶盒电机定时刻定时间段反向慢速转动,即所述时刻、时间段在步骤过程内,胶盒电机反向慢速转动所述时间段,致主胶轮逆时针方向慢速转动70-90°,主胶轮上缘覆附热融胶层快速回落;

图5表示胶盒电机转,主胶轮c-4逆时针方向慢速转动一角度,一般为70-90°,继原先主胶轮c-4上缘连同其所附热融胶回落,后转入的主胶轮上缘不存在图4所示胶层,堆胶杆c-6与主胶轮c-4间隙一般小于0.5mm,在堆胶杆刮阻下主胶轮上缘胶层厚度小于0.5mm,书芯底部与主胶轮上缘相距一般为1-2mm,不会接触该微薄胶层。

继上,重复步骤(1)-(7)。连续循环作业时步骤(1)继步骤(7),所述步骤(7)过程中执行所述胶盒电机定时刻定时间段反向慢速转动,其中的“过程”也可以包括步骤(1)中的理书芯右边置本环节。

与本发明相伴而不属于本发明的还可以有涂侧胶,这是在书芯底部两侧各向上延伸一距离的书芯处涂胶,本发明属于涂底胶。

本发明通过设置胶盒电机反向点动控制电路单元,控制主胶轮逆时针方向慢速转动一角度,使主胶轮上缘及其所附热融胶层及时回落,置本小车及其所夹书芯左移通过主胶轮上方时,书芯底部免涂胶,摒弃了现有技术免涂胶采用的胶盒“低头”装置,故本发明实现了构造简单,操作运行顺畅,机械安装维护简便,成本低,作业运行时不产生机械冲击力和运行阻力的良好效果。本发明在夹面胶订、书本取出及放置下一个书芯期间,自动实现主胶轮逆时针方向慢速转动一角度,不额外增加胶装作业时间,工作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