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4103发布日期:2020-02-14 22:21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设备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线。现有柔性显示设备展开时由于显示面板厚度薄,具有较强的弯曲惯性,面板整体平整性差,影响产品外观及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柔性显示屏,平整性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柔性显示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包括:显示屏本体,所述显示屏本体具有平面位置和可弯曲位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显示屏本体的非显示面,所述支撑板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变形孔,在所述平面位置、所述支撑板为平板以支撑所述显示屏本体,在所述可弯曲位置、所述弯曲部弯曲以与所述显示屏本体的可弯曲位置相适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通过将支撑板设在显示屏本体的非显示面,支撑板包括弯曲部,在平面位置、支撑板为平板以支撑显示屏本体,在可弯曲位置、弯曲部弯曲以与显示屏本体的可弯曲位置相适配,这样可以利用支撑板支撑显示屏本体,避免显示屏本体在平面位置时无法展开成平板状,有利于提高整个柔性显示屏的平整性;此外,通过设置多个变形孔,这样,有利于提高弯曲部的弯曲能力,从而满足弯曲部弯曲时的形变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至少包括:支撑金属层,所述支撑金属层设在所述显示屏本体的非显示面上;散热金属层,所述散热金属层设在所述支撑金属层的远离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一侧表面,所述散热金属层和所述支撑金属层的材质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金属层的导热系数高于所述支撑金属层的导热系数,所述支撑金属层的强度和硬度不小于所述散热金属层的强度和硬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变形孔设在所述散热金属层上,所述变形孔内设有高分子导热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金属层和所述散热金属层为一体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金属层和所述散热金属层通过压延工艺连接成一体或通过镀膜工艺连接成一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金属层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015-0.5mm;和/或所述散热金属层的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04-0.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显示屏本体之间设有隔热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热层为橡胶件或硅胶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形孔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与所述隔热层相连的隔热填充层,每个所述变形孔内设有所述隔热填充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还包括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所述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分别与所述弯曲部的两端相连,其中所述弯曲部的材质与所述第一平面段的材质和所述第二平面段的材质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曲部的强度和硬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的强度和硬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曲部、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分别为单层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平面段的材质和所述第二平面段的材质相同,将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统称为平面段,所述平面段与所述弯曲部通过过渡段过渡相连,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所述过渡段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材质层和第二材质层,其中所述第一材质层的材质与所述平面段的材质相同且所述第一材质层分别与所述平面段和所述弯曲部相连,所述第二材质层的材质与所述弯曲部的材质相同且所述第二材质层分别与所述平面段和所述弯曲部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材质层的厚度均一,所述第二材质层的厚度均一,所述过渡段的厚度、所述平面段的厚度和所述弯曲部的厚度均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渡段的厚度、所述平面段的厚度和所述弯曲部的厚度均相等;在从平面段到所述弯曲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材质层的厚度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二材质层的厚度逐渐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还包括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所述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分别与所述弯曲部的两端相连,所述弯曲部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段和多个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直接连接在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在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之间,在与从所述第一平面段到所述第二平面段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交替设置且彼此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段、所述第二平面段和所述第一连接段为材质相同的一体件,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材质与所述第一平面段的材质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将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统称为平面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两端与所述平面段均通过过渡段过渡相连,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所述过渡段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材质层和第二材质层,其中所述第一材质层的材质与所述平面段的材质相同且所述第一材质层分别与所述平面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相连,所述第二材质层的材质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材质相同且所述第二材质层分别与所述平面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宽度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可弯曲位置,所述显示屏本体卷曲;所述支撑板还包括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所述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分别与所述弯曲部的两端相连,在从所述第一平面段到所述第二平面段的方向上、所述弯曲部的长度与所述显示屏本体的长度相等且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屏本体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屏本体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平直段、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平直段,在所述可弯曲位置、所述第一平直段和所述第二平直段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弯折段呈弯折状;所述支撑板还包括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所述第一平面段和第二平面段分别与所述弯曲部的两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平面段与所述第一平直段正对、所述弯曲部与所述第一弯折段正对,所述第二平面段与所述第二平直段正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平面段设有沿所述第一平面段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导热金属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平面段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接地金属件,所述接地金属件被构造成为接地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柔性显示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柔性显示屏,在平面位置时,电子设备的平整性好,外观美观。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支撑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支撑板与隔热件配合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支撑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支撑板与导热件的连接剖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图9所示的支撑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支撑板的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的示意图,其中虚线1指示为支撑板在显示屏本体的投影;

图16是根据图15所示的柔性显示屏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柔性显示屏100;

支撑板1;第一平面段11;第一安装孔111;导热金属件1111;第二平面段12;第二安装孔121;接地金属件1211;弯曲部13;变形孔131;导热件1311;第一连接段132;第二连接段133;过渡段14;第一材质成141;第二材质层142;支撑金属层15;散热金属层16;

隔热层21;隔热填充层22;

显示屏本体3;第一平直段31;第二平直段32;第一弯折段33;盖板34;偏光片35;触控层35;背板层3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100。

如图1-图3以及图15-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100,包括显示屏本体3和支撑板1。

具体而言,参照图16所示,显示屏本体3可以包括依次层叠的盖板34、偏光片35、触控层36和背光层37等。关于显示屏本体3的具体结构以及各层的具体工作原理已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显示屏本体3具有平面位置和可弯曲位置,其中,当显示屏本体3处于平面位置时,显示屏本体3可以是大体处于平板状或处于平板状以便于柔性显示屏3的工作;当显示屏本体3处于可弯曲位置时,显示屏本体3可以是折叠屏即显示屏本体3处于折叠状态,或者显示屏本体3为卷曲屏,即显示屏本体3处于卷曲状态。

支撑板1设在显示屏本体3的非显示面,支撑板1可以起到支撑显示屏本体3的作用。具体而言,支撑板1包括弯曲部13,在平面位置、支撑板1为平板以支撑显示屏本体3,在可弯曲位置、弯曲部13弯曲以与显示屏本体3的可弯曲位置相适配,也就是说,在平面位置,弯曲部13伸展成平面状以使得支撑板1为平板以支撑显示屏本体3,避免显示屏本体3弯曲,在可弯曲位置,弯曲部13又可以弯曲成与显示屏本体3的可弯曲位置相适配的形状以利于柔性显示屏100的弯曲。

如图4所示,弯曲部13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变形孔131,由此,通过设置多个变形孔131,这样,在弯曲部13弯曲时可以助于释放一定的弯曲应力,有利于提高弯曲部13的弯曲能力,从而满足弯曲部13弯曲时的形变需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柔性显示屏100,通过将支撑板1设在显示屏本体3的非显示面,支撑板1包括弯曲部13,在平面位置、支撑板1为平板以支撑显示屏本体3,在可弯曲位置、弯曲部13弯曲以与显示屏本体3的可弯曲位置相适配,这样可以利用支撑板1支撑显示屏本体3,避免显示屏本体3在平面位置时无法展开成平板状,有利于提高整个柔性显示屏100的平整性;此外,通过设置多个变形孔131,这样,有利于提高弯曲部13的弯曲能力,从而满足弯曲部13弯曲时的形变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支撑板1至少包括:支撑金属层15和散热金属层16。支撑金属层15设在显示屏本体3的非显示面上,散热金属层16设在支撑金属层15的远离显示屏本体3的一侧表面。也就是说,支撑板1包括两层或者两层以上(例如三层或三层以上),其中两层为层叠设置的支撑金属层15和散热金属层16,支撑金属层15设在显示屏本体3的非显示面上,主要用于支撑显示屏本体3,增强显示屏本体3的从可弯曲位置到平面位置的回复能力,提高柔性显示屏100的平整性,散热金属层16设在支撑金属层15的远离显示屏本体3的一侧表面(即内表面)上,对于柔性显示屏100来说,柔性显示屏100的背面一般设置有电路板和电池,电路板上设有芯片等发热器件,散热金属层16的设置可以便于对发热器件和电池及设备内部热量的均匀分散,避免局部高热量集中对显示屏本体3造成损害,而且散热金属层16的设置还可提高支撑板1的整体强度以及抗挤压能力。

具体地,支撑金属层15的材质与散热金属层16的材质是不同的,由此,通过使得支撑金属层15的材质与散热金属层16的材质不同,从而可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分别加工支撑金属层15和散热金属层16。

具体而言,选择硬度和强度较高的金属来加工支撑金属层15以保证支撑金属层15的对显示屏本体3的可靠支撑,提高柔性显示屏100的平整性,同时还可以选择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来加工制造散热金属层16以提高散热金属层16的散热能力。即支撑金属层15的强度和硬度大于散热金属层16的强度和硬度,散热金属层16的导热系数高于支撑金属层15的导热系数。

可选地,支撑金属层15应是较高硬度和强度的金属,如镍、高硬度不锈钢等,厚度0.015-0.5mm,散热金属层16应是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如铜、铝等,厚度0.04-0.5mm。

具体地,在垂直于支撑板1的厚度方向的平面内,支撑金属层15的投影的外轮廓、散热金属层16投影的外轮廓以及下述的隔热层21的投影的外轮廓重合。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变形孔131的至少部分设在散热金属层16上,也就是说,支撑板1的弯曲部13具有两层,参照图5-图6所示,变形孔131可以是在支撑板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支撑板1的通孔,参照图7-图8所示,变形孔131还可以为盲孔且变形孔131仅贯穿散热金属层16而不形成于支撑金属层15。由此,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变形孔131的位置。

可选地,每个变形孔131设在散热金属层16上且贯穿散热金属层16,变形孔131内设有高分子导热件1311。例如,参照图8所示,变形孔131为盲孔,变形孔131仅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散热金属层16而不形成于支撑金属层15,而且变形孔131内设有高分子导热件1311。这样,变形孔131内的高分子导热件1311以及散热金属层16可以同时作用,从而对发热器件和电池及设备内部热量的均匀分散的作用,避免局部高热量集中对显示屏本体3造成损害,同时由于高分子导热件1311为柔性件,因此高分子导热件1311的设置不影响弯曲部13的弯曲能力。

可选地,支撑金属层15和散热金属层16为一体件,支撑金属层15和散热金属层16之间无粘结层。具体地,支撑金属层15和散热金属层16通过金属键或晶格互容的方式结合成一体。例如,支撑金属层15和散热金属层16通过压延工艺连接成一体或通过镀膜工艺连接成一体。由此,可提高支撑金属层15和散热金属层16的连接强度,避免出现分层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与显示屏本体3之间设有隔热层21,隔热层21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避免支撑板1的热量在传递到显示屏本体3,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显示屏本体3的保护,提高显示屏本体3的使用寿命。

例如上述的支撑金属层15与显示屏本体3之间设有隔热层21,隔热层21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避免散热金属层16的热量在传递到支撑金属层15以后再由支撑金属层15向显示屏本体3传递,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显示屏本体3的保护,提高显示屏本体3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隔热层21可以为高分子隔热层,采用低导热系数材料制成。例如,隔热层21的导热系数低于支撑金属层15和散热金属层16,隔热层21可以为橡胶件、硅胶件或环氧树脂等。橡胶件、硅胶件或环氧树脂等高分子隔热层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属于柔性材料,可以起到缓冲弯曲过程中显示屏本体3应力的作用,可以缓冲支撑板1较大的回弹力。

可选地,变形孔131沿支撑板1的厚度方向贯穿支撑板1,也就是说,变形孔131在支撑板1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支撑金属层15和散热金属层16。由此,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可选地,参照图6所示,柔性显示屏100还包括与隔热层21相连的隔热填充层22,隔热层21设在支撑金属层15与显示屏本体3之间,每个变形孔131内设有隔热填充层22。例如,如图6所示,隔热层21位于支撑金属层15和显示屏本体3之间,隔热填充层22填充在整个变形孔131内。由此,有利于提高支撑板1与隔热层21的连接强度,而且隔热层21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避免散热金属层16的热量在传递到支撑金属层15以后再由支撑金属层15向显示屏本体3传递,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显示屏本体3的保护,提高显示屏本体3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隔热填充层22可以为高分子隔热件,采用低热传递系数材料制成。例如,隔热填充层22可以为橡胶件、硅胶件或环氧树脂等。可选地,隔热填充层22的材质与隔热层21的材质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平面段11、弯曲部13和第二平面段12,也就是说,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分别与弯曲部13的两端相连,弯曲部13的材质与第一平面段11的材质和第二平面段12的材质不同,也就是说,弯曲部13的材质与第一平面段11的材质不同,弯曲部13的材质与第二平面段12的材质不同,第一平面段11的材质与第二平面段12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此,通过将弯曲部13的材质设置成与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的材质不同,从而可以选择强度和硬度不同的材质加工出平面段以及弯曲部13,具体而言,由于弯曲部13需要经常弯曲因此利用强度和硬度相对较高的材质加工弯曲部13,可提高弯曲部13的使用寿命。

例如,显示屏本体3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平直段31、第一弯折段33和第二平直段32,在可弯曲位置、显示屏本体3可折叠,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层叠设置且第一弯折段33呈弯折状,第一平面段11与第一平直段31正对、弯曲部13与第一弯折段33正对,第二平面段12与第二平直段32正对,由此,柔性显示屏100为折叠屏,可以利用弯曲部13对第一弯折段33进行起到支撑、分散应力集中及回弹的作用,利用第一平面段11对第一平直段31进行支撑以及利用第二平面段12对第二平直段32进行支撑,提高平面区的抗挤压能力;而且由于弯曲部13需要经常弯曲因此可以利用强度和硬度相对较高的材质加工弯曲部13,提高弯曲部13的使用寿命,利用强度和硬度弱的材质加工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以保证第一平面段11对第一平直段31的可靠支撑以及第二平面段12对第二平直段32的可靠支撑即可。

可选地,第一平面段11、弯曲部13和第二平面段12分别为单层结构,也就是说,第一平面段11仅为一种材质加工而成以形成单层,而不是不同的层所采用的材质不同的多层结构,第二平面段12仅为一种材质加工而成以形成单层,而不是不同的层所采用的材质不同的多层结构,弯曲部13仅为一种材质加工而成以形成单层,而不是不同的层所采用的材质不同的多层结构。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而且支撑板1相对较薄,有利于保证支撑板1的弯曲能力,同时避免了分层问题的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的材质相同,将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统称为平面段,参照图9-图13所示,平面段与弯曲部13通过过渡段14过渡相连,沿支撑板1的厚度方向、过渡段14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材质层141和第二材质层142,其中第一材质层141的材质与平面段的材质相同且第一材质层141分别与平面段和弯曲部13相连,第二材质层142的材质与弯曲部13的材质相同且第二材质层142分别与平面段和弯曲部13相连。由此,通过设置过渡段14,有利于提高平面段与弯曲部13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参照图10所示,第一材质层141的厚度均一,第二材质层142的厚度均一,过渡段14的厚度、平面段的厚度和弯曲部13的厚度均相等。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1所示,过渡段14的厚度、平面段的厚度和弯曲部13的厚度均相等,在从平面段到弯曲部13的方向上,第一材质层141的厚度逐渐减小且第二材质层142的厚度逐渐增大,由此有助于提高过渡段14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平面段与弯曲部13之间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第一材质层141与平面段为一体件,第二材质层142与弯曲部13为一体件。也就是说,与第一平面段11相连的第一材质层141与第一平面段11为一体件,与第二平面段12相连的第一材质层141与第二平面段12为一体件,位于弯曲部13两侧的第二材质层142与弯曲部13均为一体件。由此,连接强度更高,可靠性更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1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平面段11、弯曲部13和第二平面段12,也就是说,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分别与弯曲部13的两端相连,弯曲部13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段132和多个第二连接段133,第一连接段132直接连接在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之间,第二连接段133连接(即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在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之间,在与从第一平面段11到第二平面段12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第一连接段132和第二连接段133交替设置且彼此相连,其中,第一平面段11、第二平面段12和第一连接段132为材质相同的一体件,第二连接段133的材质与第一平面段11的材质不同。

例如,参照图12所示,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第一连接段132和第二连接段133交替设置且彼此相连,同时第一连接段132的左右两端分别直接与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相连,第一连接段132与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为一体成型件且材质相同,第二连接段133连接在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之间且第二连接段133的材质与第一平面段11的材质不同。由此,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段132且第一连接段132与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为材质相同的一体件,有利于提高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连接的可靠性;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段133,并使得第二连接段133与第一平面段11的材质不同(即第二连接段133与第一连接段132的材质不同),有利于选择强度和硬度不同的材质分别制造第一连接段132和第二连接段133,从而助于优化弯曲部13的弯曲能力和回复能力,使得弯曲部13同时兼具良好的弯曲能力和回复能力。

可选地,第一连接段132的强度和硬度小于第二连接段133的强度和硬度。由此,可使得弯曲部13的整体强度高于平面段,从而保证弯曲部13工作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连接段132的宽度与第二连接段133的宽度不同,例如第一连接段132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段133的宽度,或者第一连接段132的宽度大于第二连接段133的宽度,由此可以根据设计需要优化弯曲部13的弯曲能力和回复能力以满足实际需求,可通过不同宽度的配比实现弯折及回弹力的匹配。当然,为了加工制造的方便,第一连接段132的宽度和第二连接段133的宽度还可以是相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实施例,将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统称为平面段,第二连接段133的两端与平面段均通过过渡段14过渡相连,沿支撑板1的厚度方向、过渡段14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材质层141和第二材质层142,其中第一材质层141的材质与平面段的材质相同且第一材质层141分别与平面段和第二连接段133相连,第二材质层142的材质与第二连接段133的材质相同且第二材质层142分别与平面段和第二连接段133相连,其中,第一连接段132的长度为第二连接段133的长度与过渡段14的长度之和。由此,通过设置过渡段14,有利于提高平面段与第二连接段133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第一材质层141的厚度均一,第二材质层142的厚度均一,过渡段14的厚度、平面段的厚度和第二连接段133的厚度均相等。由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过渡段14的厚度、平面段的厚度和第二连接段133的厚度均相等,在从平面段到弯曲部13的方向上,第一材质层141的厚度逐渐减小且第二材质层142的厚度逐渐增大,由此有助于提高过渡段14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平面段与第二连接段133部之间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第一材质层141与平面段为一体件,第二材质层142与第二连接段133为一体件。也就是说,与第一平面段11相连的第一材质层141与第一平面段11为一体件,与第二平面段12相连的第一材质层141与第二平面段12为一体件,位于第二连接段133两侧的第二材质层142与第二连接段133均为一体件。由此,连接强度更高,可靠性更好。

可选地,变形孔131可以仅形成在第一连接段132上,或者变形孔131可以仅形成在第二连接段133上,或者,第一连接段132和第二连接段133上分别形成有变形孔131,这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加工以满足实际需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3所示,第一平面段11设有沿第一平面段11的厚度方向贯穿的第一安装孔111,第一安装孔111内设有用于封堵第一安装孔111的导热金属件1111,导热金属件1111的导热系数高于第一平面段11的导热系数,对于柔性显示屏100来说,柔性显示屏100的背面一般设置有电路板和电池,电路板上设有芯片等发热器件,导热金属件1111可以与发热量较高的发热器件接触以满足散热需求,便于对发热器件和电池及设备内部热量的散热。

可选地,导热金属件1111为铜件或铝件。由此,成本低。

可选地,参照图13所示,第二平面段12设有第二安装孔121,第二安装孔121内设有用于封堵第二安装孔121的接地金属件1211,接地金属件1211被构造成为接地点,通过设置接地金属件1211,从而便于电路板转接接地需求。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二平面段12镀设接地金属件1211或通过压延工艺加工出接地金属件1211,而不再设置第二安装孔121,由此,更加便于加工制造。

可选地,接地金属件1211的材质与第一平面段11的材质不同,接地金属件1211的材质为镍或银,以改善局部导电、降低接触电阻以满足接地需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和图14所示,变形孔131可以为多个,多个变形孔131分成第一变形孔组和第二变形孔组,第一变形孔组和第二变形孔组分别包括多个变形孔131,第一变形孔组和第二变形孔组交替排布且第一变形孔131组的多个变形孔131与第二变形孔131组的多个变形孔131在与交替排布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错开设置。由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弯曲部13的弯曲能力。

可选地,每个变形孔131均形成为长圆形或长方形,由此,结构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可弯曲位置,显示屏本体3卷曲,也就是说,显示平本体为卷曲屏,因此,在可弯曲位置,支撑板1与显示屏本体3具有相同的卷曲状态。参照图1-图3所示,支撑板1还包括与弯曲部13相连的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分别与弯曲部13的两端(例如,图1-图3中示出的左右两端)相连,在从第一平面段11到第二平面段12的方向上、弯曲部13的长度与显示屏本体3的长度相等且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分别位于显示屏本体3的两侧(例如,第一平面段11位于显示屏本体3的左侧且与弯曲部13的左端相连,第二平面段12位于显示屏本体3的右侧且与弯曲部13的右端相连),由此,可以利用第一平面段11与拉伸机构相连,第二平面段12与转轴相连,这样,柔性显示屏100可以卷绕在转轴上,当柔性显示屏100需要使用时,通过触发拉伸机构,拉伸机构拉动第一平面段11且转轴转动以使得弯曲部13展开以将柔性显示屏100拉出至平面位置。

相关技术中,可卷曲面板在壳体中处于可弯曲位置即静态卷曲状态,拉出处于平面位置,由于柔性显示屏100厚度薄,展开时具有较强的卷曲惯性,柔性显示屏100整体平整性差,影响产品外观及用户体验。现有卷曲柔性显示屏100通过盖板34来固定模组,盖板34为柔性结构,长时间施加拉力有形变风险,固定能力差,卷曲产品展开后有一定下垂。

由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屏本体3的非显示面上设置支撑板1,同时设置了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第一平面段11和第二平面段12位于显示屏本体3的两侧,从而为柔性显示屏100的组装固定提供了组装区域,无需利用盖板与上述的转轴和拉动机构相连,有利于提高盖板的使用寿命,而且支撑板1可以承受一定的拉力,这样有利于在平面位置时,支撑板1展开成平板状以对显示屏本体3的支撑,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平面位置显示屏本体3因卷曲惯性而卷曲的问题,提高了柔性显示屏100的平整性,而且避免了柔性显示屏100的下垂。

可选地,支撑板1可以为不锈钢件等。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板1不限于不锈钢这一硬质材质,还可以为其它的刚性支撑材质。

可选地,第一平面段11与转轴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例如,第一平面段11上设有螺钉孔,转轴上设有螺钉柱,螺钉穿过螺钉孔安装到螺钉柱上以连接第一平面段11和转轴。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第一平面段11上设螺钉柱,在转轴上设置螺钉孔,只要能保证第一平面段11和转轴之间的螺钉连接即可。由此,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安装。

可选地,第一平面段11与转轴之间还可以是焊接相连。由此,加工工艺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第二平面段12与拉伸机构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例如,第二平面段12上设有螺钉孔,拉伸机构上设有螺钉柱,螺钉穿过螺钉孔安装到螺钉柱上以连接第二平面段12和拉伸机构。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在第二平面段12上设螺钉柱,在拉伸机构上设置螺钉孔,只要能保证第二平面段12和拉伸机构之间的螺钉连接即可。由此,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安装。

可选地,第二平面段12与拉伸机构之间还可以是焊接相连。由此,加工工艺简单,有利于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本体3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平直段31、第一弯折段33和第二平直段32,在可弯曲位置、第一平直段31和第二平直段32层叠设置且第一弯折段33呈弯折状;支撑板1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平面段11、弯曲部13和第二平面段12,其中,第一平面段11与第一平直段31正对、弯曲部13与第一弯折段33正对,第二平面段12与第二平直段32正对,由此,柔性显示屏100为折叠屏,可以利用弯曲部13对第一弯折段33进行起到支撑、分散应力集中及回弹的作用,利用第一平面段11对第一平直段31进行支撑以及利用第二平面段12对第二平直段32进行支撑,提高平面区的抗挤压能力。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柔性显示屏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的柔性显示屏100,在平面位置时,电子设备的平整性好,外观美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