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50698发布日期:2020-04-17 23:0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面板(liquidcrystaldisplay,lcd)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成为显示领域的两大主流显示面板,被广泛应用在电脑、手机、穿戴设备以及车载等应用中。

通常,基于lcd和oled均包括显示区和包围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行多列子像素单元以及多条扫描线,每条扫描线连接一行子像素单元。非显示区包括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产生扫描信号,并将扫描信号传输到扫描线上,以控制显示区内的子像素单元逐行点亮。但是,栅极驱动电路产生的扫描信号具有固定频率,因此,该扫描信号会产生电磁干扰,当该电磁干扰从显示面板中辐射出去后会干扰周边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以降低显示面板向周边辐射的电磁干扰,从而降低该显示面板对周边其他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和数据线,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多行多列子像素区域,子像素区域中设置有子像素单元;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待显示图像;

根据待显示图像,利用扫描线和数据线向子像素单元提供显示信号;

根据显示信号显示待显示图像;

其中,显示信号包括扫描脉冲信号和数据信号;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该显示面板驱动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驱动方法,该显示驱动装置包括: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显示图像;

信号提供模块,用于根据待显示图像,利用扫描线和数据线向子像素提供显示信号;

图像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显示信号显示待显示图像;

其中,显示信号包括扫描脉冲信号和数据信号;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通过设置在至少两帧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可使多帧待显示画面中,同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完全相同,即破坏了扫描脉冲信号的固有频率特性,进而可削弱由于扫描脉冲信号的频率固定的原因而导致的电磁干扰现象,即改善扫描脉冲信号产生的电磁干扰,避免该干扰能量向周边辐射而对其它电子产品造成干扰的问题,有利于实现改善显示面板周边其它电子产品的性能,即有利于显示面板周边电子产品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产生的电磁干扰效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元件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其中,显示区内,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相互交叉限定多个子像素区域,每个子像素区域内设置有子像素单元,非显示区内,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其中,相邻两级移位寄存器中上一级移位寄存器的次级触发信号输出端与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触发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每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连接一条扫描线,以逐一地驱动每一条扫描线,使数据信号能够通过数据线逐行传输到显示面板内的每一个子像素单元。示例性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产生的电磁干扰效果示意图。参见图1和,现有技术中,扫描信号按照逐行(也称为“逐级”)扫描的方式,一级一级的进行扫描,当前级的扫描信号使能期间内,各数据线向当前行的子像素单元写入数据信号。其中,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结束时刻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可称为扫描信号的周期tg,对应该行的扫描频率为fg,fg=1/tg;由于每帧中各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频率均为固定的fg,以致于在车规低频段的多个固定频率位置处出现能量峰值,即周期性地出现能量峰值,能量峰值处的较大能量向外辐射,容易导致其它电子产品的无法正常工作。示例性的,emi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横坐标x代表频率,单位为赫兹(hz),纵坐标y代表辐射能量的强弱,可理解为db值(即计数数值),单位为绝对单位(a.u.),即采用纯计数方法获取emi测试结果;其中,l011和l012分别代表车辆的同一规格要求限值的平均值和最大值,l021和l022分别代表测试得到的emi在不同频率的辐射能量的平均值曲线和最大值曲线。由图1可看出,在扫描频率的倍频位置处,均出现能量峰值。如此,能量峰值处的能量向显示面板的周边辐射,会影响显示面板周围其它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和数据线,扫描线和数据线交叉限定出多行多列子像素区域,子像素区域中设置有子像素单元;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待显示图像;

根据待显示图像,利用扫描线和数据线向子像素单元提供显示信号;

根据显示信号显示待显示图像;

其中,显示信号包括扫描脉冲信号和数据信号;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的,参照图2,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da;显示面板包括扫描线scan和数据线data,扫描线scan和数据线data交叉设置,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单元区域pz,每个子像素单元区域pz中均设置有子像素单元p。

其中,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用于显示待显示图像。

示例性的,显示面板可为lcd面板、oled显示面板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da用于设置栅极驱动电路、源极驱动电路、防静电电路、集成电路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电路结构、光学结构或支撑固定结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图2中仅以矩形示例性地示出了子像素单元p和子像素单元区域pz。在显示面板的实际产品结构中,子像素单元p以及子像素单元区域pz的形状均可根据显示面板的布线方式以及其他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扫描线scan和数据线data均由显示区aa延伸至非显示区da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扫描线scan和数据线data的长度、以及其与显示区aa的边界的相对位置关系还可根据显示面板的实际需求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基于上述显示面板的结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照图3,该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s110、获取待显示图像。

示例性的,待显示图像可为静态图像,也可为动态场景图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120、根据待显示图像,利用扫描线和数据线向子像素单元提供显示信号。

具体的,显示信号包括扫描脉冲信号(也称为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扫描脉冲信号的有效宽度决定子像素单元可被写入数据信号的持续时间,数据信号的大小决定子像素单元的显示灰度(可理解为显示亮度)。栅极驱动电路通过扫描线可逐行向子像素单元提供扫描脉冲信号,以开启相应行子像素单元,源极驱动电路利用数据线可向被开启的子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

具体的,一帧扫描周期对应刷新一帧待显示画面,当每帧待显示画面对应的数据信号相同时即可显示静态图像,当第i至第i+n(i和n均为正整数)帧待显示画面对应的数据信号相同,第i帧与第i+n+1帧待显示画面对应的数据信号不同时即可显示动态场景图像。一帧扫描周期中,逐行设置的扫描线scan可逐级地将扫描脉冲信号加载至对应行的子像素单元p,此时,由数据线data将数据信号写入该行的每个子像素单元p中;从第一行子像素单元p至最后一行子像素单元p完成数据信号的写入的过程对应刷新一幅完整的画面。

示例性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参见图2和图4,显示信号包括扫描脉冲信号(也可称为扫描信号,图4中分别以gate1、gate2、gate3以及gate4示出)和数据信号(图4中未示出),在一帧扫描周期中,对所有扫描线scan依次加载扫描脉冲信号,对各数据线data依次加载对应的数据信号;每个扫描脉冲信号对应触发一行子像素单元p,示例性的,gate1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触发第一行子像素单元p;gate2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触发第二行子像素单元p,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其中,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在正常充电模式下,周期指的是相邻两行子像素单元的起始扫描时刻的间隔。示例性的,图4中示出了,在第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向第j(j可为1、2、3或4)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g1,在第二帧待显示画面中,向第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g2,tg1不等于tg2。如此,可使扫描脉冲扫描信号的周期是变化的,而不是固定的一个值。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作图,图4仅示例性的示出了相邻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多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情况,例如:在多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共三种(或者本领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的种类数量),分别为tg1、tg2和tg3,从第一帧待显画面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tg1、tg2和tg3的出现顺序可包括:

tg1、tg2、tg3;tg1、tg2、tg3;tg1、tg2、tg3;……,或者,

tg1、tg1、tg2、tg2、tg3、tg3;tg1、tg1、tg2、tg2、tg3、tg3;……,或者;

tg1、tg2、tg2、tg3、tg3、tg3;tg1、tg2、tg2、tg3、tg3、tg3;……,或者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顺序。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仅示例性示出了,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各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相同,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下文将结合栅极驱动电路对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各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的情况分情况进行详细描述,此处先不作介绍。

通过设置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可使多帧待显示画面中,同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完全相同,从而破坏了扫描脉冲信号的固有周期特性(也称固有频率特性),进而可削弱由于扫描脉冲信号的扫描周期固定的原因而导致的电磁干扰现象,进而改善扫描信号产生的电磁干扰向周边辐射而对周边的其它电子产品造成电磁干扰的问题;将该显示装置应用于车载显示时,有利于实现改善显示面板周边其它电子产品的性能,从而有利于显示面板周边其他电子产品实现正常运行。

s130、根据显示信号显示待显示图像。

其中,一帧扫描周期内,显示面板中的各子像素单元均接收显示信号后即可实现一幅完整的待显示图像的刷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通过设置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可使多帧待显示画面中,同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完全相同,从而可将辐射能量分散在较多的频率位置处,降低了倍频位置处的能量值,改善了电磁干扰,从而有利于使得显示装置周边的电子产品实现正常工作。

其中,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的调整方式可根据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灵活设置,下文中结合图4和图5进行示例性说明。

继续参见图4,可选的,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不同;其中,脉冲宽度指的是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持续扫描时间。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参见图5,可选的,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扫描间隙不同;其中,扫描间隙指的是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结束时刻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起始时刻的间隔。

具体的,通常情况下,子像素单元的充电模式有两种,分别为正常充电模式和预充电模式。其中,正常充电模式指的是,对当前行子像素单元充电完成之后再对下一行子像素单元进行充电,且当前行子像素充电结束时刻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充电起始时刻之间具有时间间隔。相应地,栅极驱动电路向各行子像素单元输出的扫描脉冲信号具有如下特点:相邻两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的时间段无交叠,且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的结束时刻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起始时刻之间具有时间间隔,如图4和图5所示。在正常充电模式下,可认为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由脉冲宽度和扫描间隙该两部分构成,因此,实现“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的具体实现方式示例性有三种:

方式一: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不同,扫描间隙相同,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各行子像素单元接收到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1,扫描间隙为△tg1,周期为tg1;第二帧待显示画面中,各行子像素单元接收到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2,扫描间隙为△tg2,周期为tg2。w1<w2,同时,△tg1=△tg2,因此,tg1<tg2;

方式二: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相同,扫描间隙不相同,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w1=w2,同时,△tg1<△tg2,因此,tg1<tg2;

方式三: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不同,扫描间隙也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的调整方式,优选的,采用方式二来调整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如此,既可实现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又可保证该行子像素单元在每帧待显示画面中的充电时间是相同的,有利于提高显示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上文所述,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内各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下文将结合栅极驱动电路分情况进行示例性说明。

首先,可选的,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各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相同。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vsr,每个移位寄存器vsr包括锁存器latch、与非运算器nand和缓冲器buffer,每级移位寄存器vsr均可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线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线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产生扫描脉冲信号(图6中分别以gate1、gate2、gate3以及gate4示出)。示例性的,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vsr的电路元件图。参见图7,锁存器latch包括两个时钟反相器和两个反相器;与非运算器nand包括一个与非门;缓冲器buffer包括三个反相器。其中,锁存器latch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第一时钟信号(图7中示例性示出锁存器latch的时钟端与第一时钟信号线电连接)处于高电平状态时,锁存器latch处于传输状态,即锁存器latch的输出端输出的信号与锁存器latch的输入端输入的信号相同;当第一时钟信号处于低电平状态时,锁存器latch处于锁存状态,即锁存器latch的输出端将持续输出锁存器latch在传输状态时传输的信号。与非运算器nand可将其两个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进行与非运算。缓冲器buffer可对其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进行稳压,又由于图7所示的缓冲器buffer中反相器的数量为奇数,因此缓冲器buffer还可对其输入端输入的信号进行反相。

具体的,对于图6所示的栅极驱动电路,通过控制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可实现正常充电模式和预充电模式。其中,在预充电模式下,栅极驱动电路向各行子像素单元输出的扫描脉冲信号具有如下特点:相邻两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的时间段部分交叠。相应地,向各行子像素单元的充电情况如下:在当前行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交叠时间内,向当前行以及下一行子像素单元输入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数据信号;并在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不与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交叠时间内输入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数据信号。其中,第一行子像素单元的充电情况如下,在第一行与第二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交叠时间内,向第一行以及第二行子像素单元输入第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数据信号;在第一行与第二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没有交叠的时间内,不向第一行子像素单元输入数据信号。在预充电模式下,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和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相同,均为扫描脉冲信号的持续扫描时间。

可见,在实现“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的多种方案中,可根据各帧待显示画面的充电模式是否相同分为两种:方式一:各帧待显示画面的充电模式相同,且各帧待显示画面的充电模式均为正常充电模式;方式二:各帧待显示画面的充电模式相同,且各帧待显示画面的充电模式均为预充电模式;方式三:各帧待显示画面的充电方式不同。

对于方式一,下面将结合图8-图10对“各帧待显示画面的充电模式均为正常充电模式”举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可通过调整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时钟脉宽来调整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进而调整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示例性的,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参见图6-图8,在第一帧待显示画面中,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时钟脉宽均为w1,第一时钟信号中的第i(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个脉冲与第二时钟信号中的第i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g1,使得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1,扫描间隙为△tg1,周期为tg1=w1+△tg1;在第二帧待显示画面中,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时钟脉宽均为w2,w2>w1,第一时钟信号中的第i(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个脉冲与第二时钟信号中的第i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g2,△tg2=△tg1,使得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2,扫描间隙为△tg2=△tg1,tg2=w2+△tg1,从而实现任一行子像素单元在第一帧显示画面和第二帧显示画面中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图8仅示例性的示出了w2>w1,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例如,还可以设置w1>w2。

具体的,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还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时钟信号中第i个脉冲与第二时钟信号中第i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调整扫描脉冲信号的扫描间隙,进而调整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示例性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参见图6、图7和图9,在第一帧待显示画面中,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1,扫描间隙为△tg1,周期为tg1=w1+△tg1;在第二帧待显示画面中,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2=w1,扫描间隙为△tg2,△tg2>△tg2,tg2=w1+△tg2,从而实现任一行子像素单元在第一帧显示画面和第二帧显示画面中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图9仅示例性的示出了△tg2>△tg1,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例如,还可以设置△tg1>△tg2。

可以理解的是,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相同,扫描间隙不相同,既可实现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又可保证该行子像素单元在每帧待显示画面中的充电时间是相同的,有利于提高显示质量。

具体的,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还可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时钟脉宽来调整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的同时,调整第一时钟信号中第i个脉冲宽度的起始时刻与第二时钟信号中第i个脉冲宽度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来调整扫描脉冲信号的扫描间隙,进而调整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示例性的,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参见图6、图7和图10,在第一帧待显示画面中,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1,扫描间隙为△tg1,周期为tg1=w1+△tg1;在第二帧待显示画面中,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2,w2>w1,扫描间隙为△tg2,△tg2>△tg1,tg2=w2+△tg2,从而实现任一行子像素单元在第一帧显示画面和第二帧显示画面中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图10仅示例性的示出了w2>w1,△tg2>△tg1,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例如,还可以设置w2>w1,△tg2<△tg1(w2-w1≠△tg1-△tg2);或者,w2>w1,△tg2>△tg1(w2-w1≠△tg2-△tg1);或者w2<w1,△tg2<△tg1。

需要说明的是,为作图方便,图8-图10中仅展示出两帧待显示画面,第一帧待显示画面和第二帧待显示画面中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各帧待显示画面中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

对于方式二,具体的,在预充电模式下,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等于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且扫描脉冲信号的宽度等于第一时钟信号的脉冲宽度(第二时钟信号的脉冲宽度等于第一时钟脉冲信号的宽度相同)。因此,若要实现“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只需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设置第一时钟信号的时钟脉宽不同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对于方式三,下面将结合图11举例进行说明。

示例性的,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参见图6、图7和图11,在第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充电模式为正常充电模式,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时钟脉宽均为w1,第一时钟信号中的第i(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个脉冲与第二时钟信号中的第i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g1,使得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1,扫描间隙为△tg1,周期为tg1=w1+△tg1;在第二帧待显示画面中,充电模式为预充电模式,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时钟脉宽均为w2,w2>tg1,使得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和脉冲宽度均为w2,从而实现任一行子像素单元在第一帧显示画面和第二帧显示画面中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图11仅示例性的示出了w2>tg1,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例如,还可以设置tg1>w2。

可以理解的是,正常充电模式下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与预充电模式下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相差较大,如此,可使辐射能量分散在的多个频率位置处中,相邻两个频率位置处的频率间隔较大,有利于降低电磁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为作图方便,图11中仅展示出两帧待显示画面,第一帧待显示画面和第二帧待显示画面中的充电模式不同,不同充电模式下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示例性的,可以设置在多帧待显示画面中,部分帧待显示画面均采用正常充电模式,且包括至少两种周期,部分帧待显示画面均采用预充电模式,且包括一种周期;或者,还可以设置在多帧待显示画面中,部分帧待显示画面均采用正常充电模式,且包括一种周期,部分帧待显示画面均采用预充电模式,且包括至少两种周期;或者,还可以设置在多帧待显示画面中,部分帧待显示画面均采用正常充电模式,且至少两种周期,部分帧待显示画面均采用预充电模式,且包括至少两种周期。

可选的,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的时间段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的时间段部分交叠,且交叠部分的宽度为t2,非交叠部分的宽度为t3,t2=t3,如此,可使在预充电模式下,各行子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相同,有利于提高显示画面质量。

继续参见图11,可选的,w1=t2。如此,在打乱扫描脉冲信号固定频率的同时,还可使各帧待显示图像中,对子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相同,有利于提高显示画面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向至少两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相同”的情况,显示驱动装置向栅极驱动电路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至少在一帧扫描周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即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二时钟信号的变化频率小于帧扫描频率。由于变化频率较小,因此显示驱动装置的负荷较小,不会过多占用显示驱动装置的资源。

接下来,可选的,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向至少两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进一步打乱扫描脉冲信号的固有频率特性,从而可进一步将辐射能量分散在更多的频率位置处,降低倍频位置处的能量值,更大程度地改善电磁干扰,有利于使得显示装置周边的电子产品实现正常工作。

具体的,在实现“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向至少两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的多种方案中,可根据对各行子像素单元充电的模式是否相同分为三种:方式一:对各行子像素单元充电的模式相同,且对各行子像素单元的充电模式均为正常充电模式;方式二:对各行子像素单元充电的模式相同,且对各行子像素单元的充电模式均为预充电模式;方式三:对各行子像素单元充电的模式不同。

对于方式一,可选的,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结束时刻早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起始时刻。也即是说,在同一帧中,对各行子像素单元充电的模式均为正常充电模式,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任意调整向各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

示例性的,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各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共两种,分别为tg1和tg2,从第一行子像素至最后一行子像素,tg1和tg2出现的顺序可包括:

tg1、tg2;tg1、tg2;tg1、tg2……

或者,tg1、tg1、tg1、tg2、tg2、tg2;tg1、tg1、tg1、tg2、tg2、tg2……

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它顺序,此处不作限定。

进一步,可选的,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向相邻两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在行间的变化频率较大,进而打乱扫描脉冲信号的固有频率的程度越大。

对于方式一,其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下面将结合图12和图13进行示例性说明。

示例性的,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器vsr1和多个级联的第二移位寄存器vsr2,第一移位寄存器vsr1通过扫描线向奇数行子像素单元发送扫描脉冲信号,第二移位寄存器vsr2通过扫描线向偶数行子像素单元发送扫描脉冲信号。第一移位寄存器vsr1和第二移位寄存器vsr2均包括锁存器latch、与非运算器nand和缓冲器buffer,第一移位寄存器vsr1均可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线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线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产生扫描脉冲信号(图12中分别以gate1和gate3示出);第二移位寄存器vsr2均可根据第三时钟信号线提供的第三时钟信号和第四时钟信号线提供的第四时钟信号产生扫描脉冲信号(图12中分别以gate2和gate4示出)。

示例性的,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参见图12和图13,在第一帧待显示画面中,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时钟脉宽均为w1,第三时钟信号和第四时钟信号的时钟脉宽均为w2,w2>w1,第二时钟信号中的第i(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个脉冲与第四时钟信号中的第i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g1,第四时钟信号中的第i个脉冲与第一时钟信号中的第i+1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g2,第一时钟信号中的第i个脉冲与第三时钟信号中的第i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g1,第三时钟信号中的第i个脉冲与第二时钟信号中的第i+1个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g2,△tg2>△tg1,使得第一移位寄存器vsr1输出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1,扫描间隙为△tg1,周期为tg1=w1+△tg1;第二移位寄存器vsr2输出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2,扫描间隙为△tg2,周期为tg2=w2+△tg2;在第1+n(n为非负整数)帧待显示画面中,第一移位寄存器vsr1输出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3,扫描间隙为△tg3,周期为tg3=w3+△tg3;第二移位寄存器vsr2输出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4,扫描间隙为△tg4,周期为tg4=w4+△tg4,其中,w4>w3,△tg4>△tg3,且w3>w1,△tg3>△tg1,w4>w2,△tg4>△tg4。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通过第一时钟信号线和第二时钟信号线分时向第一移位寄存器vsr1和第二移位寄存器vsr2提供时钟信号,通过增设第三时钟信号线和第四信号时钟信号线为第二移位寄存器vsr2提供第三时钟信号和第四时钟信号,可减少对显示驱动装置的负荷,避免过多占用显示驱动装置的资源。

对于方式二,可选的,在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对各行子像素单元充电的模式均为预充电模式,且各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至少包括两种。示例性的,存在n1行子像素单元,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的时间段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的时间段部分交叠,且交叠部分的宽度为t21,非交叠部分的宽度为t31;存在n2行子像素单元,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的时间段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的时间段部分交叠,且交叠部分的宽度为t22,非交叠部分的宽度为t32,t21+t31≠t22+t32;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方式二的具体实现方式与方式一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对于方式三,可选的,存在m行子像素单元,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结束时刻早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起始时刻,且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1,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1;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存在n行子像素单元,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的时间段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的时间段部分交叠,且交叠部分的宽度为t2,非交叠部分的宽度为t3,t2+t3≠t1;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其中,在当前行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交叠时间内,向当前行以及下一行子像素单元输入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数据信号;并在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不与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交叠时间内输入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数据信号。

具体的,在同一帧中,对部分行子像素单元充电的模式为正常充电模式,对部分行子像素单元充电的模式为预充电模式。正常充电模式下的m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包括大于等于一种,示例性的,m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包括一种,为tg1;预充电模式下的n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也包括大于等于一种,示例性的,n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包括一种,为tg2。示例性的,从第一行子像素至最后一行子像素,tg1和tg2出现的顺序可包括:

tg1、tg2、tg2;tg1、tg2、tg2;tg1、tg2、tg2……

或者,tg1、tg1、tg2、tg2;tg1、tg1、tg2、tg2……

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它顺序,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的,t2=t3。如此,可使在预充电模式下的各行子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相同,有利于提高显示画面质量。

可选的,w1=t2。如此,在打乱扫描脉冲信号固定频率的同时,还可使同一帧显示画面中,各行子像素单元的充电时间相同,有利于提高显示画面质量。

示例性的,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4,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正常转预充辅助单元ntp、多个预充转正常辅助单元ptn以及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vsr,每个移位寄存器vsr包括锁存器latch、与非运算器nand和缓冲器buffer,第3×m1+1级移位寄存器vsr(m1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均可根据第一时钟信号线提供的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线提供的第二时钟信号产生扫描脉冲信号(图12中分别以gate1和gate4示出);第3×m1+2级和第3×m1+3级移位寄存器vsr均可根据第三时钟信号线提供的第三时钟信号和第四时钟信号线提供的第四时钟信号产生扫描脉冲信号(图12中分别以gate3和gate4示出)。正常转预充辅助单元ntp的第一输入端与第3×m1+1级移位寄存器vsr中锁存器latch的输出端电连接,正常转预充辅助单元ntp的第二输入端与显示面板的第五时钟信号线电连接,正常转预充辅助单元ntp的输出端与第3×m1+2级移位寄存器vsr中锁存器latch的时钟端电连接。预充转正常辅助单元ptn的第一输入端与第3×m1+3级移位寄存器vsr中锁存器latch的输出端电连接,预充转正常辅助单元ptn的第二输入端与显示面板的第五时钟信号线电连接,预充转正常辅助单元ptn的输出端与第3×(m1+1)+1级移位寄存器vsr中锁存器latch的时钟端电连接。

示例性的,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示意图,参见图14和图15,在第一帧待显示画面中,第一时钟信号和第二时钟信号的时钟脉宽均为w1,第二时钟信号中的第i(i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个脉冲结束时刻与第四时钟信号中的第i个脉冲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g1,使得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1,扫描间隙为△tg1,周期为tg1=w1+△tg1。第三时钟信号和第四时钟信号的时钟脉宽均为w2,w2<tg1,使得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和脉冲宽度均为w2。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通过第一时钟信号线和第二时钟信号线分时向第3×m1+1级移位寄存器vsr、至第3×m1+2级移位寄存器vsr和第3×m1+3级移位寄存器vsr提供时钟信号,通过增设第三时钟信号线和第四信号时钟信号线为第3×m1+2级和第3×m1+3级移位寄存器vsr提供第三时钟信号和第四时钟信号,可减少对显示驱动装置的负载,避免过多占用显示驱动装置的资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4、图5以及图8-图11,可选的,在相邻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可较大程度地打乱扫描脉冲信号的固有频率特性,降低倍频位置处的能量值,更大程度地改善电磁干扰,有利于使得显示装置周边的电子产品实现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图6-图15对应的实施例均是在显示面板上设置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根据时钟信号产生扫描脉冲信号,但并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不在显示面板上设置栅极驱动电路,而是使用栅极集成电路芯片(简称gateic)直接输出各行像素单元所需的扫描脉冲信号。

基于同上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驱动装置。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6,该显示驱动装置包括:图像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待显示图像;信号提供模块120,用于根据待显示图像,利用扫描线和数据线向子像素提供显示信号;图像显示模块130,用于根据显示信号显示待显示图像;

其中,显示信号包括扫描脉冲信号和数据信号;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

可选的,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不同;其中,脉冲宽度指的是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持续扫描时间。

可选的,在至少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扫描间隙不同;其中,扫描间隙指的是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结束时刻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起始时刻的间隔。

可选的,在相邻两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同一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

可选的,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向各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相同。

可选的,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向至少两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

可选的,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结束时刻早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起始时刻。

可选的,在同一帧待显示画面中,向相邻两行子像素单元发送的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不同。

可选的,存在m行子像素单元,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结束时刻早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起始时刻,且扫描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为w1,扫描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1;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存在n行子像素单元,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的时间段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对应的时间段部分交叠,且交叠部分的宽度为t2,非交叠部分的宽度为t3,t2+t3≠t1;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其中,在当前行与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交叠时间内,向当前行以及下一行子像素单元输入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数据信号;并在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不与当前行子像素单元的扫描脉冲信号交叠时间内输入下一行子像素单元的数据信号。

可选的,t2=t3。

可选的,w1=t2。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具备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

基于同上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因而该显示装置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具体的,该显示装置可以是车载显示屏、手机、电脑或电视等电子显示设备,本申请对此均不作限定。当该显示装置用作车载显示屏时,可以应用在汽车、船只或飞机等交通工具中。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任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该显示装置应用于汽车中,其可以为独立于汽车中的固有结构,如图17所示,也可以与汽车中的其他结构集成设置,如与前挡风玻璃集成设置或与仪表盘周边的台面集成设置,本申请对此均不作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